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55年,陈赓彭德怀爆发争吵,彭德怀直言:陈赓,我是国防部长

中国历史4个月前 (07-17)450

大约这世上所有的父亲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父亲,就连彭德怀彭将军也不例外。

1940年,在山西指挥百团大战的彭德怀,突然接到一份电报,蒋介石又在背后搞鬼了。这一次受难的正是彭德怀的家人,二弟彭金华,三弟彭荣华俱死在 *** 反动派手里,留下7个孩子孤苦伶仃,无人照拂。

作为孩子的伯父,彭德怀在悲伤之余,肩上也多了好几副担子,彭德怀成了这群孩子当之无愧的大家长,不仅是作为伯父,更是作为父亲。

彭德怀因为投身革命,与之一任妻子刘细妹在战乱中失散,等到团聚时,刘细妹已经因为生活所迫改嫁他人。40岁时与后来的妻子浦安修相识相恋,结为夫妻。可惜的是,彭德怀两段婚姻都没有孩子。这些侄子侄女之一次让彭德怀感到了作为父亲的责任。

1950年,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在大西北奔波的彭德怀,忙碌之余之一件事就是派人把这群孩子接到北京,交给妻子浦安修照顾。

孩子接到之后,工作人员当即去了一封电报,询问他孩子的教育问题。按照彭德怀的功绩,这些孩子可以由组织直接安排给他们更好的待遇,进入更好的学校学习。

彭德怀稍微看了一眼电报内容,没有哪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但作为一个党员,他不能公器私用。

于是,彭德怀回复道,按照政策就近安排上学即可,不需特殊照顾。并且,他还强调,是上学苗子的才让上学,不是苗子的,就让他们直接回家种地。

明明他和孩子们还没见面,一份“下马威”就已经送到孩子们面前,这也成了彭德怀与孩子们相处的底色——不论什么情况,绝对不搞特殊。而这正是彭德怀教育子女的重要原则。

谁让你是彭德怀的侄子

1955年,新中国军队的首次授衔仪式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所有人都高度重视,在军衔评定的人选上也是慎之又慎。只是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即使负责的工作人员已经谨慎非常,部队中不免还有不和谐的声音,谁会嫌自己身上的荣耀多呢?

就在此时,彭德怀找到了负责此事的陈赓,向他询问自己的侄子彭启超的军衔情况。

原来彭启超1943年就参军,1947年在蟠龙镇战役时他就已经担任 *** 副团长,这样的资历绝对够得上一个上尉军衔。

事实上,陈赓也是这么做的,他笑嘻嘻地向彭德怀道贺,庆祝他的家人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

可彭德怀短暂地高兴过后,便提出要陈赓降低彭启超的军衔,将上尉改成中尉。

陈赓以为彭德怀是谦让,不同意他的做法,本来彭启超的功劳就是实打实的,就这样退让了,反而显得中间有什么猫腻一样。

彭德怀不理陈赓的说辞,见陈赓无论如何都不答应,他干脆发了脾气,拍桌子喊道:“陈赓,我是国防部长,我要你服从命令。”就这样,彭启超的军衔被降了一等。

这时的彭启超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哪个年轻人不在乎荣誉呢。本来他还为自己的荣誉感到自豪,得知真相后他气冲冲地来找伯父,要为自己谈个公道。

彭德怀并没有生孩子的气,他反问道:

难道没有这份荣耀,你就不干革命了?本来这次 授衔就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从大局出发,我只好先牺牲你了,谁让你是我彭德怀的侄子。况且,大家不一定都知道你有评上尉的本事,却都知道你有我这样一个伯父。与其到时候引来大家的不满,不如现在就让你受点委屈。这样他们看到你都评了中尉,有多少不满也都咽回去了。”

彭启超羞愧地低下了头。

其实彭德怀还有句话没说,他当然为彭启超年纪轻轻就有这份的功绩感到骄傲,但人生的阅历告诉他,年轻的时候太过顺遂,不一定是好事。不如多经历些磨难,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彭启超也明白了伯父的一片苦心,之后他更严厉的要求自己,即使身处逆境也决不放弃,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副师的职位。

而伯父彭德怀的严格要求也深深刻在了所有孩子们的心里。

1957年,彭德怀的侄女彭爱兰生产前夕,丈夫出差不在身边。由于是之一次生孩子,彭爱兰十分紧张,她想找伯父给自己安排一辆车,送她去医院。

但彭爱兰最终没有打出那通 *** ,她知道伯父一定不会同意把公家的车给她私用,于是她找来一辆三轮车,硬是自己咬着牙骑去了医院。

可见,彭德怀把孩子都教育的很好,从来没有仗着他的权威作威作福,而是事事都靠自己的努力。

考得上我去就去,考不上就不去

彭德怀虽然要求严格,是不折不扣的“严父”,但他内心深处也有柔软慈爱的一面。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彭德怀临危受命,接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职,率领着新中国的好男儿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朝鲜。

彭德怀之所以能成为“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不仅是他军事素养过硬,还有他每一次上战场之前都做好了舍生取义的准备。

这次奔赴朝鲜,彭德怀同样做好埋骨沙场的打算,可这一次他实在放不下身后的这群孩子。

几番思索之后,彭德怀来到银行,以孩子们的名字各开一个户头,然后每个户头各存了100元钱。这是他留给孩子们今后的傍身钱,也是他唯一能留下的后路。

而彭德怀对孩子们的爱,也总是这样,藏在不经意间的细微之处。

在几个侄子侄女中,侄女彭钢是陪伴彭德怀时间最长的孩子,也是彭德怀最疼爱的孩子。

彭钢刚到彭德怀身边时才12岁,她机灵聪慧,十分讨人喜欢。当时彭德怀住在 *** 的永福堂,彭钢为了上学方便,住在学校里,只有周末才回家。

彭德怀为了多和侄女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特意给彭钢买了一辆自行车,方便她上下学。彭钢也因此不再住校,改成了走读。

于是,每天下午,一到彭钢放学的时间就会不自觉地看表,实在忍不住了就干脆到院子里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念叨着,孩子怎么还不回家。

那焦急的模样完全就是一名普通家长,担心孩子上下学路上遇到危险。哪还有战场上所向披靡的风采。

等到彭钢一到门口,彭德怀马上就把刚刚的担心焦虑抛诸脑后,笑嘻嘻地迎她进门,同她说说学校里的趣事。一向冷静肃穆的 *** ,也在此时此刻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彭钢也喜欢这个看着严肃,实则慈爱伯父,与伯父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刻在她的血液里,也让彭钢产生了投身军营的想法。

部队征兵一向都是招男兵,怎么能让自己的小侄女也能进部队当兵呢?彭德怀自然能利用权力安排她进部队,但这不是彭德怀做事的风格,他一向严以律己,从不利于手中的权力,给公家添麻烦。彭德怀暗暗上了心,总要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1958年,彭德怀因公去西安考察,经过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时,发现学院里有女学员在学习,当即找秘书去打听,确切得知该学院招女学生时,彭德怀高兴坏了。

回家后,之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侄女,让她好好学习准备考试。除了这些,彭德怀还想多唠叨几句,只是他刚开口,就被彭钢猜中了心思:

“伯伯放心,考得上我就去,考不上,我就不去,咱们彭家人绝不托关系走后门。”

彭德怀听到侄女有如此觉悟,他欣慰的笑了。

彭钢也不是嘴上说说,她十分争气,此后一段时间她每天都废寝忘食的学习。1959年,彭钢成功考上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

在彭钢临行前,彭德怀特意把自己年轻时出国留学用的小皮箱找出来送给了她,希望彭钢能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和他一样,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能坚持到底。

当然,在跟孩子们的相处中,彭德怀也不是一味的付出,在他晚年最需要照顾的时候,这些孩子们也同样用自己最平淡无私的爱,陪着彭德怀走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晚年时光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由于特殊原因被免去职务,整个人都变得郁郁寡欢起来。同时他的境遇也变得难堪,住所也由原来的 *** 迁到了吴家花园。

这种境况也蔓延到了彭德怀的家人身上,不论是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还是他的几个侄子侄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

比如在军校读书的彭钢被迫离开学校,在部队任职的彭启超也被开除军籍,做了一名屠宰工。彭德怀向来不允许家人借用他的职务享受不该有的待遇,可他走到低谷时,所有的彭家人却都陷入困境。

有人怪他吗?有的。1962年,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受不了因彭德怀夫人的身份给她带来的艰难困苦,最终向彭德怀提出离婚。

彭德怀可以理解浦安修做出的选择,但是这件事依旧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打击。也是这一年,休学后的彭钢因为担心伯伯,主动来到吴家花园陪在他身边。

彭德怀在困境中从未放弃为自己申辩的机会,他把自己的经历与想说的话写成了“八万言书”,并时常与叫来彭钢聊天,来排解心中苦闷。

除了彭钢,另一个侄女彭梅魁也常来看望。彭梅魁是一名医生,这份职业给她提供了许多照顾彭德怀的机会。其实,彭德怀搬家后,为了不给侄子侄女们带来麻烦,他一度没告诉任何人。可聪明的彭梅魁还是猜到了彭德怀新住处的地址,并且,一到周末,她就会主动带着孩子们前去看望。

有一次,彭梅魁见伯伯和孩子们玩得高兴,便拿出相机想给他们拍张照。没想到,彭德怀一见到侄女怀里的相机就躲了起来。他认为自己是个不祥的人,孩子们跟他照相,有什么好处呢?说不定会成为一生的污点。

彭梅魁很是心疼,后来她主动承担起了保护彭德怀手稿的任务,那些黑暗岁月里,彭德怀的“八万言书”,还有一些看书读报的心德,全部都被彭梅魁悄悄的带走藏了起来。直到17年后,彭梅魁才为了恢复伯父的名誉,让它们重见天日。

这些都是当初彭德怀收养这群孩子们时完全没想到的,他尽了伯父和父亲的责任,孩子们对他尽了孩子的心意,给了彭德怀莫大的慰藉,成为他晚年灰暗时刻里的光,温暖着他的心。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因病去世,火葬后,他的骨灰与朱德等为新中国奉献了一生的英雄们一起放在八宝山公墓。

1996年,彭钢念着伯父生前想和兄弟们葬在一起的遗愿,向中央申请,将彭德怀的骨灰迁回了家乡,与自己牺牲的父亲葬在一处。

1999年,彭德怀的骨灰由侄子侄女们一起护送,回到了家乡。至此,为了新中国戎马一生的彭大元帅终于落叶归根,和家人团圆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7/601866.html

“1955年,陈赓彭德怀爆发争吵,彭德怀直言:陈赓,我是国防部长”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赵云与关羽用一招制敌杀死了哪些大将?

三国时期赵云与关羽用一招制敌杀死了哪些大将?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赵云在三国名将中,非常厉害,特别是在演义中,赵云在战场上几乎是勇不可挡,一生未遇到敌手,单挑基本没有输过,而且,赵云每次单挑,几乎都是一招制敌,一个回合就将敌将干掉,赵云至少有五次一招制敌,比如,一合刺死河北名将高览,一合刺死东吴大将朱然。三国中...

历史上朱高煦是以什么罪被处死的?

历史上朱高煦是以什么罪被处死的?

朱高煦明朝宗室,成祖朱棣次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朱瞻基处理朱高煦的方式是不太让人理解的。朱瞻基在进京准备继承他父亲朱高炽皇位的时候,朱高煦就在半路上伏击朱瞻基,想把朱瞻基刺死。只是因为朱瞻基警惕,而朱高煦做事不细致,最终朱高煦才没有得逞。要知道,刺杀皇帝,那简直就是...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张温,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汉末三国时代,虽说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东地区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吴郡四姓顾、陆、朱、张最为显赫。顾雍、顾谭,陆逊、陆绩、陆抗,朱桓、朱据都是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孙权为何要废黜张温,甚至牵连其家...

在东吴四大都督当中 其中最厉害的人是谁

在东吴四大都督当中 其中最厉害的人是谁

对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谁最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候因为国家之间的争斗比较厉害,所以君主都比较重视人才,在这个情况下,厉害人物层出不穷,每个国家都有一大堆厉害人物。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东吴四大都督,他们可以说是东吴最厉害的四个人了,正是因为有...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对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怎样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朝代之一,种族等级制度让汉人面临无法生存的情况,皇室内部为了争夺权利,杀伐之事不在少数,朝堂官员更是贪淫腐败,最终受苦的,乃是辛辛苦苦的老百姓。由于各地民愤四起,多处地...

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睿真皇后,官宦世家出身,历史上记载唯一失踪的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天姿蒙珍宠,明眸转珠辉,兰心惠质出名门,吴兴才女沈珍珠……不知诸君有没有听过这首《望断西京留传奇》,歌词里描写的女主角名叫沈珍珠。穿越历史,梦回大唐,唐代宗李豫时期,皇后沈珍珠在一场战乱中失踪,给史书留下了...

被围凤鸣山时,赵云是如何脱困的?

被围凤鸣山时,赵云是如何脱困的?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请求当先锋,先行破敌,赵云老当益壮,率军力斩魏军大将韩德等五人,后来,赵云因为轻敌,被夏侯楙用计困于凤鸣山。赵云左冲右突,不能突围,赵云感叹,我不服老,死...

李渊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看看这四个儿子的名字就知道了

李渊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看看这四个儿子的名字就知道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暴露了李渊的野心。在我们的印象中,开国的皇帝大多都是能文能武,有勇有谋的之辈,如刘邦,从山间地头的小混混,经过一番机缘巧合后,竟然能成为大汉的皇帝!朱元璋只是一个乞丐,结果英勇地加入起义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