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隋唐十八路反王,哪些是虚构人物,哪些是史有其人?
隋唐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批割据势力,他们纷纷自立为王,与中央朝廷对抗。在一些演义小说中,这些割据势力被统称为"十八路反王"。然而,在这些反王之中,有些是虚构人物,有些却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那么,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有据可查的?让我们一一拨开历史的迷雾,探究其中的真相。
一、前十八路反王的由来
话说大隋王朝建立之初,文武百官、朝野黎民,无不拥戴开国皇帝杨坚。谁知隋文帝一朝权倾,其子隋炀帝杨广却是昏庸无道,加之连年征战,赋税苛捐杂徭,使得民不聊生。于是,天下响应农民起义的呼声,到处都有农民起义军崛起。
更先揭竿而起的,便是山东邹平人王薄。隋大业七年,王薄在长白山一带首先举起了反旗,号召天下贫苦百姓一同反抗隋朝暴政。紧接着,河北景县人高士达在清河起兵,自称冀州王;山西朔州人刘武周联合突厥兵马,占据山西定襄一带,自立为王。
就这样,一路路的农民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崛起,他们纷纷自立为王,与隋朝中央朝廷对抗。在一些后世的演义小说中,这些最早自立为王的割据势力被统称为"前十八路反王"。
前十八路反王中,有些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有些则是虚构人物。比如之一路瓦岗混世魔王程咬金,就是大唐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今山东菏泽人。只不过,程咬金虽然投身过瓦岗军,但从未自称过什么"混世魔王"。
再比如第三路曹州宋义王孟海公,他就是隋末唐初一支割据势力的实际领袖。隋大业九年,孟海公占据曹州、戴州一带。隋大业十三年,隋炀帝杨广归天,孟海公乘机自称宋义王,国号宋。唐武德三年,孟海公与大唐开战,不敌秦王李世民之师,被俘获。武德四年,孟海公最终被唐高祖李渊下令处斩。
第四路苏州上梁王沈法兴,也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隋大业十四年,隋炀帝被弑,沈法兴以征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唐武德二年,沈法兴占据江南十二郡,自称梁王。武德三年,沈法兴不敌吴王李子通之师,最终投江自尽。
相比之下,第二路相州白御王高谈圣、第八路夏州夏明王高士远、第九路陈州勇南王吴可宣等,则都是虚构人物,在历史记载中并无其人。不过,高谈圣这个名字或许是取自隋末唐初一位割据势力的领袖高昙晟,他曾一度建立过"大佛"政权。
由此可见,在这些被称为"前十八路反王"的割据势力中,有些是虚构人物,有些却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们中的一些人物,如程咬金、孟海公等,更是在隋唐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们的出身背景、起兵原因、战争经历,以及最终的结局,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了解。
二、前十八路反王的真伪辨析
谈及前十八路反王的真伪辨析,不得不先从瓦岗军说起。瓦岗军乃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东郡人翟让所创建。起初只是在东郡一带流窜作乱,后来隋朝没落贵族李密加入,规模渐渐壮大,号称天下义军之首。
李密原是蒲山郡公,投奔瓦岗后,先是劝说翟让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继而筹划了宏大的战略计划。在李密的指挥下,瓦岗军不断吞并其他小股义军,兵力越来越雄厚。到了隋大业十三年,李密取代翟让,成为瓦岗之主,自称魏公。
正是在这支强大的瓦岗军中,出现了之一路被称为"混世魔王"的程咬金。程咬金,大唐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今山东菏泽人。他虽然投身瓦岗,却从未自称什么"混世魔王"。不过,程咬金骁勇善战,深得李密重用,屡建奇功,确实是瓦岗军中的一员猛将。
另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是第三路曹州宋义王孟海公。隋大业九年,孟海公占据曹州、戴州一带。隋大业十三年,隋炀帝杨广归天,孟海公乘机自称宋义王,国号宋。唐武德三年,孟海公与大唐开战,不敌秦王李世民之师,被俘获。武德四年,孟海公最终被唐高祖李渊下令处斩。
第四路苏州上梁王沈法兴也是一位真人真事。隋大业十四年,隋炀帝被弑,沈法兴以征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唐武德二年,沈法兴占据江南十二郡,自称梁王。武德三年,沈法兴不敌吴王李子通之师,投江自尽。
相比之下,第二路相州白御王高谈圣、第八路夏州夏明王高士远、第九路陈州勇南王吴可宣等,则都是虚构人物。不过,高谈圣这个名字或许是取自隋末唐初一位割据势力的领袖高昙晟,他曾一度建立过"大佛"政权。
高士达是河北蓚县人,起兵于清河,自称东海公。起初部众仅千余人,后来不断吞并其他小股义军,兵力扩大到万余人。高士达部下有才能者唯窦建德一人,他自知才略不及窦建德,便任命窦为军司马,掌管行军作战大事。在窦建德指挥下,高部义军声势浩大,一度攻陷河北大半个地方。
不过,高士达隐隐觉得自己地位受到威胁。恰逢隋名将杨义臣率兵剿杀义军,高士达便撇开窦建德,自率主力迎击杨义臣,结果兵败被杀。高士达的残余势力后来全部归于窦建德麾下。
窦建德,隋末唐初著名的起义军领袖,今山东武城人。隋大业七年,窦建德起兵反隋。大业十三年,窦建德占据河北大部,实力雄厚,自称长乐王。唐武德元年,窦建德建立政权,国号大夏,自称夏王。武德四年,窦建德率兵助战被唐军围困的洛阳王王世充,因大意轻敌,兵败被杀。
三、后十八路反王的产生
前十八路反王中,有些人物在与大唐军队的决战中战死沙场,有些则选择了脱袍让位。他们的位置很快就被新的割据势力所取代,这些新的割据势力便被称为"后十八路反王"。
首先是瓦岗军的主力程咬金,在与大唐军队的四平山之战中,程咬金临阵脱逃,让位给了西魏王李密。李密原是隋朝蒲山郡公,后来投奔瓦岗军,凭借过人的谋略和指挥才能,很快就取代了翟让,成为瓦岗军的主帅。
在四平山之战中,李密统帅瓦岗军与大唐军队遭遇会战。双方激战数日,李密终于意识到大唐军队的实力远非他们所能抵挡,于是决定放弃抵抗,归顺大唐。从此,李密取代程咬金,成为后十八路反王中的之一路。
另一位战死沙场的是夏州夏明王高士远。高士远原是高士达麾下的一员猛将,后来高士达战死,高士远继承了他的遗志,自立为王。唐武德四年,高士远率军与大唐开战,不敌唐军,最终阵亡。
陈州勇南王吴可宣也是在这一年战死。吴可宣原是窦建德麾下的一员将领,后来窦建德阵亡,吴可宣继承了他的遗志,自立为王。不过,吴可宣的实力远不及窦建德,很快就被大唐军队所灭。
江陵大梁王萧铣和鲁州净秦王徐圆朗也都是在这一年阵亡的。萧铣原是隋末割据势力,后来投靠瓦岗军。徐圆朗则是投靠李密,后来又叛变投唐,最后再次反唐被杀。
武林净梁王李执的结局也是阵亡。李执原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的一员领袖,后来归顺大唐,不久又反唐被杀。
他们的位置很快就被新的割据势力所取代。南阳王朱灿、夏明王窦建德、洛阳王王世充、海州王高士魁、后汉王刘黑闼等人,都是在这一时期新崛起的割据势力领袖,被称为后十八路反王。
其中,朱灿和窦建德的实力最为雄厚。朱灿原是隋末起义军领袖,曾一度占据河南邓县一带,自称楚帝。窦建德则是隋末唐初著名的起义军领袖,曾一度占据河北大部,建立了大夏政权,国号大夏,自称夏王。
正是这些新兴割据势力的出现,取代了前十八路反王中的一些人物,从而被称为后十八路反王。他们与大唐朝廷的斗争更加激烈,给唐朝的统一大业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四、后十八路反王的真伪考证
在后十八路反王中,也同样存在着虚构人物和真实历史人物的分野。我们一一加以辨析和考证。
首先是之一路瓦岗西魏王李密。李密乃隋末唐初的一股割据势力,今陕西西安人。隋大业九年,李密起兵反隋,不久兵败。大业十二年,李密投奔瓦岗军翟让。大业十三年,李密取代翟让,成为瓦岗之主,自称魏公。唐武德元年,李密归顺大唐,复又反唐,最终被唐军所杀。
第二路相州白御王高谈圣、第三路曹州宋义王孟海公、第四路苏州上梁王沈法兴、第五路山后定阳王刘武周、第六路河北凤鸣王李子通、第七路冀州开平王高士达,这几路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们的事迹已在前文有所阐述。
第八路济宁知世王王薄、第九路山东济南王唐壁,则都是虚构人物。不过,王薄这个名字却是取自隋末著名的起义军领袖,今山东邹平人。隋大业七年,王薄之一个在长白山起兵反隋,率先拉开了隋末农民起义军的大幕。大业九年,王薄被隋朝大将张须陀击败。唐武德二年,王薄投唐。
第十路湖广襄阳王雷大鹏,也是一个虚构人物。不过,这个名字或许是取自隋末唐初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雷万春。雷万春原是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的一员猛将,后来归顺大唐,被封为襄阳郡王。
第十一路明州金堤王张称金,同样是一个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此人。不过,这个名字或许是取自隋末唐初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张亶。张亶原是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的一员猛将,后来归顺大唐,被封为金堤县王。
第十二路幽州北汉王铁木尔、第十三路突厥老英王罗子都,这两路都是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不过,这两个名字或许是取自当时活跃于北方边疆的一些游牧民族首领。
第十四路南阳王朱灿,则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朱灿,一说朱粲,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之一,今安徽亳州人。隋大业十一年,朱灿起兵反隋,自称迦楼罗王。唐武德元年,朱灿占据河南邓县一带,又改称楚帝。唐武德四年,朱灿败于李世民之手,被斩。
第十五路夏明王窦建德,也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窦建德,隋末唐初著名的起义军领袖,今山东武城人。隋大业七年,窦建德起兵反隋。大业十三年,窦建德占据河北大部,实力雄厚,自称长乐王。唐武德元年,窦建德建立政权,国号大夏,自称夏王。武德四年,窦建德率兵助战被唐军围困的洛阳王王世充,因大意轻敌,兵败被杀。
第十六路洛阳王王世充,同样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王世充,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之一,本是西域胡人,在陕西临潼一带安身。隋大业十三年,因镇压反隋势力有功,受到隋炀帝杨广的赏识,被封为洛阳王。唐武德四年,王世充被唐军所围,窦建德前来增援,最终双双战败。
第十七路海州王高士魁,则是一个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此人。不过,这个名字或许是取自隋末唐初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高仁裕。高仁裕原是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的一员猛将,后来归顺大唐,被封为海州刺史。
第十八路后汉王刘黑闼,也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刘黑闼,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之一,今河南洛阳人。隋大业十三年,刘黑闼起兵反隋,自称汉王。唐武德四年,刘黑闼与徐圆朗联军反唐,最终兵败被杀。
由此可见,在这些被称为"后十八路反王"的割据势力中,同样存在着虚构人物和真实历史人物的分野。他们中的一些人物,如李密、朱灿、窦建德等,更是在隋唐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们的出身背景、起家经历、与中央朝廷的斗争过程,以及最终的结局,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