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每周历史精选图片(十三)图说歪把子·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7-23)250

在日俄战争当中深刻体会到了现代机关枪威力的旧日本陆军在日俄战争结束十年之后的大正三年(1914年)终于开始装备自行研制的首款国产机枪“三年式機関銃”(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可是该枪仅枪身就重达25.6千克,再加上三脚架全枪重量将近50千克,在指挥运用上均以打阵地战为前提条件,也就是所谓的重机关枪。

大正三年式重机枪,设计上沿用了三十八年式重机枪引进法国霍奇基斯重机枪的供弹设计和导气式自动原理,以30发装保弹板供弹,此种供弹方式的效率比弹链低,因此射速较慢,在二战期间被美军形象地戏称为啄木鸟。

而在第二年1915年(大正四年)爆发的之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伴随着血腥屠杀与巨大消耗的堑壕战,交战双方的步兵在面向敌阵地反复不断突击时,先是被双方修筑的战壕和铁丝网所阻碍,然后便被重机枪发射的密集火力像割麦子一般成片扫倒。因此参战各国均深感有必要为执行突击任务的步兵配备支援自动火力,开发研制可伴随步兵机动作战的“轻机关枪”投入实战。

3年式机枪的重量问题限制了该枪的部署和运用,基础官兵不得不想尽各种 *** 提升机枪的移动速度。

于是,旧日本陆军在综合了世界列强的轻武器发展动向后,便随之开启了日本国产轻型机枪(試製軽量機関銃)的研制工作。

另外,由于在之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地面战斗的基本最小作战单位正在由传统的中队(连级战斗单位)级规模,逐步转向向规模更小的小队(排级战斗单位)级,因此原本作为步兵连支援火力的轻机枪,也就顺势成为了步兵排的主要支援火力。因此也就对轻机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尺寸更小重量更轻之外,还需要更易于基层维护保养,使用与步兵班排通用的弹药,价格低廉适于大量装备等。

试制轻机枪的构造和自动原理基本上以刚刚入役的三年式重机枪为研制基础,因此进度神速,1914年开始研制,1915年5月新枪即投入实弹射击测试。试验结果表面,该枪整体动作机能大体可靠,射击5,000发后检查膛内径,虽然口径略微扩大至6.55毫米,但命中精度并没有发射太大的变化。不过射击次数达到一万发后,枪膛严重磨损进一步扩大至6.6毫米,导致命中精度严重恶化,初速也下降了约40米/秒左右。

試製軽量機関銃甲号,由于日本当时在弹匣和弹盘的生产技术方面存在障碍,因此研制最终以无果而告终。

于是在1916年(大正五年)又对试制轻机枪进行了进一步改良,分别制造了甲号、乙号、和丙号,三种“試製軽量機関銃”。甲乙丙三种机枪的自动原理和机械结构仍然参考了三年式重机枪只是作了轻量化处理,而枪管外罩的散热筒,弹盘和枪托则参考了刘易斯式机枪的设计。其中甲号和丙号配备了小型三脚架,乙号在散热筒前端配备了简易的两脚架和类似步枪的枪托,以便于实施卧射。数据方面甲乙丙三枪口径均为6.5毫米,使用38式步枪弹,初速约700米/秒、射速约500发/分。全备重量为11.7千克(甲)、7.8千克(乙)、9.9千克(丙)。

試製有筒式軽機関銃。口径6.5mm射程1000米。采用保弹板供弹。射手背后为弹药箱保弹板由此抽出弹板然后再进行装填。

在研究获得阶段性成功的同时,军方又展开了有筒式以及无筒式两种轻机关枪的研制(所谓无筒式即没有在枪管外安装散热筒,而有筒式就是有散热筒)。两型机枪均采用了与三年式重机枪相同的动作原理和同一样式的枪机结构,并且都使用保弹板供弹。随后的实弹射击试验表明两型机枪在动作机能、精度等方面都大体上符合要求,只是枪机的结构设计的过于复杂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另外由于两型机枪均采用保弹板供弹,因此在射击时必须要保证有两人操作,这是一个重大的缺点。

試製無筒式軽機関銃。外形构造已经与十一年式轻机枪相当相似,但依旧采用保弹板供弹,在作战运用上多有不便。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对上述两种轻机枪进行了重新设计。其中采用旋转弹盘供弹的“甲号”于1921年(大正十年)1月终止了之一次的试制,而采用弹夹供弹方式的“乙号”则于1921年11月顺利试制完成。虽然乙号的枪机结构与上述的有筒和无筒式轻机枪完全相同,但独特的斗状供弹机构最终使其获得了军方的青睐。

旧日本陆军十一年式轻机关枪,因其独特的外形在中国战场亦被形象地称为“歪把子”机枪

“試製乙号軽機関銃”于1921年12月实施了机能和耐久试验,并基于试验数据进行了一些局部修改。然后在1922年(大正十一年)5月至6月期间以小批量试生产的18挺样枪用于弹道和耐久试验,并提供给步兵学校和骑兵学校试用。在综合各试验的结果之后,陆军方面认为该枪动作机能良好,具备有相当高的性能。只需再加以若干修改,便可以定型装备部队。于是该枪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旧日本陆军装备的首款国产轻机枪,即所谓的“十一年式軽機関銃”。随着轻机枪这一分类的出现,之前的“三年式機関銃”的名称也相应地被改成为了“三年式重機関銃”。

红色箭头为继承自霍奇基斯和三年式重机枪的祖传油壶

供弹斗是歪把子机枪设计上更大特点之一。在副射手的协助下自动射击动作基本可靠,且与步兵班组弹药装具通用,可以满足部队基本需要。但采用开放式的漏斗设计也使得该枪的供弹斗(日本称装填架)完全暴露在外,导致枪弹容易被来自于外部的沙尘和粉尘污染附着,而为了让复杂的装弹动作可靠防止卡壳,该枪又在供弹具右侧配备了油壶和油刷用以提前润滑枪弹和机件,这样一来被油泥附着的弹药再被推入弹膛后极易引发进弹不到位或抽壳困难等各种供弹故障。

十一年式轻机枪更大的特点是其独特的斗状供弹机构。其位于机匣左侧的斗状弹仓可压入五至六个与6.5毫米口径三八式步枪通用的五发弹夹(弹夹日本称插弹子)。采用这种供弹方式后,主要用于伴随一线步兵作战的轻机枪便与步兵手中的步枪在供弹具上实现了通用化,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弹药保障的便捷性,也无需再为步兵班组另外配发一套诸如弹匣、弹鼓、弹链、或保弹板之类专门的供弹装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后勤工作。

6个5发弹夹横向压入斗状供弹具,相当于30发保弹板分6段装填。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使用的5发装有板6.5mm步枪弹弹夹。

十一年式轻机枪的弹药箱,8个格,每个隔断内存放3个5发弹夹,合计120发子弹。

该枪于1923年(大正十二年)起开始陆续装备,最初日本全国的步兵大队(相当于步兵营)每个大队只配备了一挺,到了第二年也只能保证全国每一个中队(相当于步兵连)有一挺十一年式轻机枪。之所以换装速度如此之慢,一是因为当时日本并没有什么大仗可打,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关东大地震。在1923年9月1日地震爆发当天,该枪的生产厂商位于小石川的东京炮兵工厂被完全摧毁,而被毁前该厂也只拥有月产约100挺机枪的产能。虽然10月该厂又设法重启了生产,但等到产能重新恢复到地震前的水准时,已经是三年之后的1926年了。

十一年式轻机枪结构图和自动原理

十一年式轻机枪在大正十五年(1926年)的采购单价为950日元,考虑到当时一支38式步枪的价格仅为80日元,应该说造价是相当高昂的。不过在大批量生产逐步步入轨道后,随着产量的不断攀升该 *** 造成本也开始逐步下降,1928年(昭和3年)每挺机枪单价为710日元,到了四年之后的1932年(昭和7年)每挺机枪的价格已经降到了650日元。另外产量也在不断徐徐上升,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日本开始扩军备战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至1940年终于跃升到了月产1,000挺的水平。

至918事变为止,日军共计装备十一年式轻机枪约5,000挺。

十一年式轻机枪与120发弹药箱。由于没有提把和护木,为在行进间可以让射手握持滚烫的枪管散热片(及导气管),该枪配备了可拆装的握革(内侧为金属网加固的石棉,外覆牛皮,挂在散热片下方用以握持)。

在结构上,十一年式轻机枪是专为使用两脚架实施依托射击而设计的。这很正常,因为机枪本身就是一种步兵支援武器。不过,在中国东北取得的经验教训表明,步兵的常规最小战斗单位正由步兵小队(排级)规模,逐步转向步兵分队(步兵班)规模。特别是在散开战术成为常规战法之后,相比于小队,步兵采用分队展开更有利于战术的运用。当时日本的步兵分队由4个3人制的班(战斗小组)组成,而当时一个步兵小队由4个分队组成,其中2个分队装备了轻机枪。也就是说,轻机枪分队中有一个班是配发一挺十一年式轻机枪的机枪班。在作战时两挺轻机枪对整个小队(4个分队,共48人)实施火力支援。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注意枪管下方挂着的隔热用握革。

而在九一八事变以后,分队逐渐成为了最小的战斗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最理想的配置方案是每个步兵分队都配备一挺轻机枪,所以陆军方面要求轻机枪也要可以伴随包括冲锋在内的步兵作战行动。而十一年式轻机枪在设计上,没有考虑配备提把或护木,因此只能以左手握持枪管(或者导气管),如果处于射击后的过热状态则完全无法握持,因此作为一种临时措施在枪管根部下方配备隔热握持用的皮制握革。

由于机匣左侧的安装了大型斗状供弹具,为了保障供弹流畅又在供弹具右侧加装了油壶油刷,遮挡了射手视野,导致准星照门被皆布置在了枪管右侧,因此为利于贴腮射击和配平,十一年式轻机枪的枪托选择向右侧弯曲。这也是“歪把子”外号的由来。

十一式轻机枪的结构布局,都是以服从于使用38式步枪弹夹供弹这一要求出发的,因此其它一切布局问题都围绕着弹夹供弹,甚至让位于供弹具。由于装弹机偏于枪身轴线左边配置,全枪质心偏左,连续射击时,射手始终要有一个向右正枪的力,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射出的枪弹弹道就会越来越偏左。同时迫使瞄具右置。一般枪械的瞄具,通常配置在枪身轴线的正中间或者配置在枪身轴线的左侧,这样比较适配人的头、颈、眼和脸颊的人体工程。瞄具偏右配置,人的头颈就要歪过去才能瞄准,因此不得不把枪托向右扭曲以改善人机工效。

据陆军士官学校《兵器学教程》所载十一年式轻机枪每发射210发子弹就会发生一次故障。

更为致命的是,除了由于外部环境所导致的各种供弹故障之外,十一年式轻机枪还存在着频繁的弹壳断裂问题,后经调查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所使用的与38式步枪通用的有板6.5毫米步枪弹的弹壳太薄的缘故。为此不得不开始使用削减了发射药的减装弹(三八式実包減装弾)这样一来该枪在设计上最主要的特点—与38式步枪弹药通用的优势也就此失去了。

不完全分解的十一年式轻机枪

除此以外,十一年式轻机枪还存在零部件数量太多,在战场环境下拆解维护保养困难的问题。特别是漏斗状的供弹具竟然由50个零件构成,结构异常复杂。特别是更换枪管费时费事程序复杂,对作战影响尤其显著。这主要是因为轻机枪的散热装置不如重机枪有效,连续射击之后枪管便会显著发热加剧膛线磨损,影响射击精度,因此在作战时有必要经常更换枪管。

保养中的十一年式轻机枪,同样在枪管根部下方安装了隔热用的握革。由于当时日本铸造技术水平落后,枪管寿命较低,十一年式轻机枪在连续射击300发之后枪管温度即达到300度,需要更换。不过讽刺的是,由于十一年式轻机枪本身较高的故障率,保持连续持续射击困难,无法快速更换枪管对于该枪而言并不是一个最显著的问题。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口径6.5mm,使用6.5×50毫米38式减装弹,更大容弹量30发,重10.2千克,初速736米/秒,理论射速500发/分,战斗射速120发/分。

美军缴获使用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由于握革遗失,射手左手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只能握住背带。

苏军在诺门坎缴获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

1943年12月冀东人民在反“扫荡”战斗中,从敌人手中缴获日本造十一年式机枪和掷弹筒。

总的来说十一年式轻机枪作为旧日本陆军装备的首款国产轻机枪,在设计上虽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在弹药装具通用等作战思想上也确有超前之处,但在性能上称不上优秀,只能解决最基本的有无问题。不过在更先进的96式和99式轻机枪装备部队之后,该枪依旧持续生产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至1943年停产为止共计生产了约29,000挺。以至于在抗日战场的几乎各个角落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全文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7/602562.html

“每周历史精选图片(十三)图说歪把子·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 的相关文章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何不起兵反叛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至少有两次反叛刘邦的机会,第一次是刘邦跟项羽对峙于鸿沟之时,第二次是钟离昧逃到楚国之时,当时的韩信为楚王,第一次韩信压根就没有反叛的想法,只是想趁机从刘邦那里捞点好处。第二次的韩信是有那么点心...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和谋士,大事小情董卓都要找李儒商量,可见李儒对董卓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时,李傕推举李儒为侍中,但被献帝拒绝,后不知所踪。一、 董卓的左膀右臂和心腹董卓是汉末汉献帝时期的权臣,是他毒死少帝刘辩把献...

三国时期刘备多次在曹操的围攻下逃脱,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时期刘备多次在曹操的围攻下逃脱,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是一个古代文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与曹操多次交战,身处险境,刘备也多次从曹操重兵包围中突围出来,可以说,刘备每次都死里逃生,而且,毫发无损,其中,包括从许褚和夏侯惇等大将的眼皮底下走脱,刘备究竟靠的是实力还是运气?这里仅举几例,分析一下。先说第...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徐晃在曹魏是什么地位?襄樊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徐晃在曹魏是什么地位?襄樊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遗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集团与刘备集团爆发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俘获曹魏名将于禁,威震华夏。曹操于是派徐晃救援樊城,抵御关羽。最后徐晃长驱直入,击败关羽,使得曹操集团...

魏延如果代替马谡镇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吗

魏延如果代替马谡镇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吗

对魏延替代马谡守街亭能不能守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街亭既好守有不好守,说好守是因为诸葛亮足够重视,给的兵力还算充裕,而且主要任务不是攻城也不是消灭魏军,阻挡魏军不要过境就行;说不好守是因为街亭无险可守。马谡是蜀汉阵营中青代的佼佼者。满脑子兵书,一肚子经典战例,诸...

张巡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张巡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张巡是进士出身,却成为了大唐中期的名将,这源于安史之乱。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初九,安史叛军攻入睢阳,唐军苦守9个月的睢阳最终陷落。唐将张巡悲痛地向长安叩拜说:“臣竭尽全力死守孤城睢阳9个月,再也无法坚持。臣活着不能杀尽叛贼,死了也要变成厉鬼继续杀敌。”...

萧铣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萧铣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萧铣,南兰陵郡兰陵县人,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萧铣是隋末割据两湖与百越的枭雄,实力强大,是长江以南最强大的割据势力。既然萧铣实力如此强大,为何会被唐朝迅速消灭一,萧梁后裔萧铣是梁武帝萧衍之后,西梁皇帝萧詧曾孙,因为西梁为隋所灭,其父早亡,所以家道中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