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有个坏习惯,妻子都嫌弃不愿与之同床,如今很多人都这样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小墨
编辑|t
引言
提起王安石,也许我们想到的是那个铁腕手段、不容置喙的改革家;也许是他两度被擢升至宰相,又两度被罢黜的宦海浮沉;也许是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而鲜为人知的是,王安石的一生,从不按照世人的习惯生活,甚至有当代人无法忍受的坏习惯:
不爱洗澡。
据记载,王安石邋里邋遢、不饰仪表,甚至连他的结发妻子都无法忍受,不愿与之同床,堪称奇闻。
(王安石像)
一、王安石:政治上的强硬派,生活中的天然呆
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安石这个名字总是会和“变法”两个字联系在一起。同为唐宋八大家,与苏轼、欧阳修等人相比,王安石不同之处在于,他除了是文学家,还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
他官拜至丞相,推行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等,手段强硬,反对变法的苏轼流放至浙江杭州,司马光则自请离京,主持编纂起《资治通鉴》。
而与他政治的铁腕不同,在生活中,王安石是个“天然呆”。
(唐宋八大家)
就像牛顿在树下思考被苹果砸出了牛顿定律,天才的人生总是伴随着啼笑皆非的轶事。
王安石有个绰号为“拗相公”,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总是与正常人有异,最为人乐道的就是他不讲卫生、不爱洗澡,连妻子都不愿与他同床。
苏轼的父亲苏洵曾经在《辨奸论》这样描述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读诗书”,说他蓬头垢面,不饰仪表,邋遢不讲卫生,简直是读书人的耻辱。
虽然苏洵的文章有夸大之嫌,却也是无风不起浪。
(苏洵像)
王安石的不修边幅,其他文史也有诸多记载,南宋的叶梦得说他不爱洗澡,更不爱换衣服,令同为朝臣的吴充、韩维头疼。
于是这俩人相约“改造直男计划”,每隔一两个月就带王安石去洗澡,美其名曰“拆洗王介甫”。
介甫即是王安石的表字,这两位同事兼好友不仅带他去洗澡,还贴心地为他换上干净衣服,可见王安石的不修边幅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同事的关心和担忧不无道理,王安石升为宰相后不久,就因为在朝堂上出洋相,令皇帝宋神宗和其他大臣啼笑皆非。
(叶梦得像)
朝堂是谈论国事的地方,皇帝在宝座上庄严肃穆,大臣们自当眼观鼻鼻观心,小心回应。王安石也是如此,只是他却发现,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在他脸上,连宋神宗都拿眼瞧着他,似笑非笑。
王安石感觉到有什么爬到了脸上。原来是自己长期不洗澡,身上都长虱子了,一只虱子从他的胡子里爬了出来,众人这才哑然失笑!
王安石心下惶惶,他竟然堂而皇之地在君前失仪。退朝后,王安石想把虱子拂去,不料一旁的王珪却调笑说这个虱子不一般,曾经在御前被皇上所览,应当写一首《虱颂》才行。
俩人相视而笑。
(王安石、王珪《四相簪花图》)
二、吴琼:我与表哥琴瑟和鸣,但“不愿”同床
在史书的记载中,王安石与表妹吴琼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他们同窗读书,日久生情后结为夫妇,感情甚笃。
这从王安石坚持一夫一妻、不离不弃的行为上可以窥见一斑。北宋时期,一般的小康人家,三妻四妾的都大有人在,更遑论官至宰相的王安石。
妻子吴琼曾经在街上看到一个因家道中落被迫卖身的女子,同情地买下了她,让她进府中服侍。
吴琼没知会丈夫,就为王安石纳了妾。
(王安石题跋像)
当天晚上,王安石照例进书房处理政务,却看到有一陌生女子在端茶倒水,他问清了前因后果,当即给了她一笔钱,让她回家与家人团聚。
此后,王安石与吴琼琴瑟和鸣,俩人一世一双人地度过了一生。
只是,明朝冯梦龙的《古今谭概》怪诞部曾记载,王安石的妻子吴氏“性好洁,与公不同”。
有一次,吴琼本要用家中布匹制衣裳,只因沾到猫的毛发,就不用这匹布了,可见吴琼是有点“洁癖”在的,她和数月不洗澡、虱子们在胡子里面做窝的王安石截然不同。
(《古今谭概》)
这样截然相反的俩人,很难想象,每天吴琼是怀抱着什么样的心情睡上床榻,与王安石同床共枕的。
难怪冯梦龙评价说这俩人“当是月老错配”。
不过,由此可见,王安石与吴琼确实感情甚笃,非矢志不渝的情感,常人岂可忍受荆公“终日不梳洗,虮虱满衣”?
(王安石像)
三、少数派王安石:宰相他为何要这样?
时间来到21世纪,如今的社会几乎家家都有淋浴、花洒,特别是对于现代人来说,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回家洗个热水澡,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所以我们会有不解,王安石为何非要那样?
事实上,《宋史·王安石传》对于王安石这个习惯的记载,评价更多是正面的: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
遥想当年,21岁的王安石高中进士,他看到了北宋法度的弊端和朝廷的积弱,他的毕生所求,从来不是功名利禄,甚至皇帝几度要他致仕,他皆以服丧为由拒绝。
(老年王安石像)
而他为相的原因,也只不过是因为,只有在这个位置上,才能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才能推行他的变法方案。
可以说,在那个朝代,王安石从来不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与苏洵、苏轼、欧阳修、司马光和黄庭坚等人相比,王安石永远是少数派。
因此,作为少数人的王安石,他在意的从来不是服饰仪表、身体发肤,他有自己更加关心的事,他的不修边幅并非来自于懒惰,而是因为,他不是在世人眼光下生活。
他活在自己的法则之中。
世人笑他谤他,他毫不在意,苏洵与他政治意见相左,写《辨奸论》,将他描述成天下的祸患,他付之一笑。
甚至在晚年,王安石已经罢相在家,听闻苏轼因“乌台诗案”恐要失性命,还上书皇帝诘问:
“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终救苏轼一命。
可见,王安石自有一套立世的规则,同样地,他不爱洗澡、邋遢的坏习惯,在我们看来是无法忍受的,但王文公自得其中。
他的一生,是千万人吾往矣。
参考资料:
王安石的自律与内求.安康市 *** 网,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