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骑行引领新风尚,用车轮丈量长安街历史

中国历史4个月前 (07-31)350

骑遇长安街

一百多年前,在紫禁城宫墙内蹒跚骑车的末代皇帝溥仪一定不会想到,这座古老的宫殿将见证一个“自行车王国”的诞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毗邻紫禁城的长安街上,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成为“世界头号自行车大国”的生动注解。

2023年的最新统计,中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过2亿辆,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如今,“骑行长安街”不再只是为了通勤,两轮带来的动感与惬意,流动变换的城市天际线……“骑行友好城市”在这条百里长街上浓缩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圆梦北京,致敬国旗

1985年,26岁的吴进聪到北京出差,从亲戚家借来当年最时髦的“二八大杠”,骑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拍下了一张照片。39年后,65岁的他一人一车,从福建漳州平和县出发,跨越2800多公里,又一次来到北京长安街。

骑行到北京是吴进聪的圆梦之旅。“北京是我心中的‘圣城’,我骑了30天,骑到了天安门广场,这是我人生最美好的一件事,我圆梦了。”对他来说,长安街是不得不去的目的地。

“有钱有闲有康健,兴趣爱好是关键。”吴进聪认为,人生当中有几件能够自己感动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北京之行就是我感动自己的一件事”。

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吴进聪凌晨2点便起床出发,带着面包和水,骑车来到天安门广场。“啪!啪!啪!”当仪仗队护着国旗走出来,整齐划一的正步声让吴进聪心潮澎湃:“那种节奏,太自豪了,太庄严了!”

国旗缓缓上升,现场的人们齐声高唱国歌。吴进聪看着飘扬的五星红旗,感慨万千。“天安门广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情怀,没有比这个更神圣的了!”

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骑上自行车,用车轮丈量长安街的历史。浩浩荡荡的骑行队伍中,不乏像吴进聪这样的外地游客。他们或在红日东升之际,奔赴摩肩接踵的天安门广场,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致敬;或潜入车水马龙的都市商圈,体味国际范与烟火气的交融共生。

从生活用具到运动器材

骑行长安街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自行车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生活工具,不管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1956年出生的焦尚意在北京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对他来说,自行车曾是最重要的交通和生活工具。

“那时候长安街上自行车汹涌澎湃,每天早晨上班时,我都是从东往西骑,背后是朝阳;下班后从西往东骑,还是被太阳照着。”背后时刻追赶的阳光,是他对长安街的记忆。

焦尚意的之一辆车,是上世纪70年代末花170多元买的飞鸽牌自行车。“那时候刚上班,一个月工资30多元钱,这辆自行车花了我几个月的工资。”焦尚意说,骑车出行,一路上可以欣赏各种各样的景色,“坐车肯定不如骑车自在”。

除了风景,每月2元的“骑行补贴”也是焦尚意选择骑车的原因之一。“那时候上班坐公交报销月票,但过去公交线路比现在少多了,有时要走很久,还得等车。”焦尚意回忆,骑车上下班既欣赏了风景,又能拿到这2元的补贴,何乐不为?

老一辈们对自行车有着相似的记忆。在当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被称为“三转一响”,是许多家庭生活中的“奢侈品”。

“那个年代谁家能有一辆自行车,那可不一般啊!”在吴进聪年轻的时候,自行车既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是他们谋生的家伙,在生活和生产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我那时候上下班都骑车,出门买菜也会骑自行车,很多人是骑自行车去卖货、拉货的。”吴进聪说,现在自行车成为了一种很酷的运动器材,一种生活乐趣,“说明咱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恢弘的长街,挥洒的青春

近年来,随着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自行车所代表的绿色出行方式,感受清风拂面的骑行快乐。或身着骑行服、脚踏公路车,或扫码解锁一辆共享单车,许多年轻人加入到长安街浩荡的自行车大军中。

“近几年喜欢骑车的同学越来越多,骑行成为一种新风尚,也是重新认识北京的一个方式。”北京工业大学CR骑行社社长孙逸洲说,从复兴门出发,沿着长安街一路向东直达建国门,这条全北京最笔直的骑行道,是新骑友们的首选线路。

从最初的骑行者,到如今高校骑行组织的负责人,孙逸洲的身边汇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骑行伙伴。北京高校车协联盟前负责人何铭洋是孙逸洲的发小,提到骑行的魅力,“自由”是他们不约而同的答案。

“骑到很多其他交通方式无法到达的地方,而且在途中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永远吸引我骑行的一点。”何铭洋说。5年前,他们曾一起凌晨3点出发,当晚10点回京,往返270公里,完成了一次从北京到天津的骑行。

“当时处在高考复习阶段,压力比较大。”何铭洋回忆到,选择骑行到天津,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

坐车匆匆一瞥,步行又太过漫长,对许多年轻人来说,骑行是恰到好处的出街方式。孙逸洲每周都会组织两到三次骑行长安街的活动,“这条线路能迅速看遍北京几十年的发展变迁,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光阴荏苒,被誉为“神州之一街”的长安街在城市发展的时空中延伸。从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著名建筑,到首钢冬奥园区、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以及金融街、CBD等新地标,宽畅、坦荡、大气的长安街像一本无字的书籍,记录着国家的成长,不断变换着容颜,古老又年轻。

从生活必备的代步工具,到兼具社交、时尚等多种属性的休闲用品,滚动的车轮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折射着生活方式与时代发展的变迁。而随着北京不断优化骑行环境以及对骑行活动的科学管理,骑行长安街愈发成为一道奋进向前的时代风景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7/603425.html

“骑行引领新风尚,用车轮丈量长安街历史” 的相关文章

王莽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 王莽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王莽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 王莽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还不知道:王莽改革为什么会失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01引言为什么总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作为兴极的话题,每一位穿越者的身上总是带着虚构的朦胧,经历中充满了爱情的唯美和伤感,唯独王莽显得格格不入,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改革家,王莽到底是不是真的穿越者引起了历史学界的广...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还不知道:忠心耿耿的十三爷胤祥的两个儿子为什么要造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小说,康熙的皇阿哥中,十三阿哥胤祥与他的四哥胤禛都算是死党中的死党了,老四虽然刻薄猜忌,但对这个侠肝义胆的十三弟却是从骨子里相信,而老十三则为自己这个四哥鞍前马后不辞劳苦...

历史上铁铉为何会死于靖难之役?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铁铉为何会死于靖难之役?发生了什么?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 的内战。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铁铉,又被人们尊称为“铁公”。铁铉在“靖难之役”中,成功地抵御了燕王朱棣的多次进攻。铁铉的辅政,对于巩固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最后兵败被俘,但其表现出来的忠君事主、宁死...

秦始皇留下六十字誓言 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秦始皇留下六十字誓言 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临终之前留下一个60字的誓言,这是真的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首先这个60字的誓言是:“ 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首先乍一看这句话,...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还是坏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虽然颇具才能,但在其父汉灵帝采纳宗室之狼刘焉设立州牧的建议后。东汉的灭亡已经大势所趋,即使光武再世也难以挽回。因此汉献帝做了数十年的儿皇帝后,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东汉王朝至此灭亡...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

孙权既然已经得到荆州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孙权既然已经得到荆州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得了荆州,为何还要杀关羽,难道不怕刘备出兵报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都能找到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感情很好的文字描述。刘关张三人虽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有着过命的交情,感情超出了君臣范围。关羽和张飞...

曹操好人妻真的是个人爱好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

曹操好人妻真的是个人爱好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

对曹操好人妻,真的只是个人爱好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三国乱世,群雄纷争,而这种乱世更是容易造就英雄,比如贤明神武的曹操刘备孙权、骁勇善战的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以及一批多谋善断的谋士如卧龙凤雏等人。而在这些风流人物之中,后世家喻户晓的便是曹操了。如今更是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