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孙汝初:《中国古代铜镜起源演变全史,和中国、日本古代的小型微型铜镜》上篇

历史文化4个月前 (08-04)660

中国古代铜镜起源演变全史

和中国、日本古代的小型微型铜镜

作者:孙汝初

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会

高级研究员、理事

随着古代铜镜价格的提高,中国古代铜镜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收藏爱好者、和博物馆的关注和重视。国际国內介绍中国古代铜镜的论文和著作随之越来越多。无论是写论著专门搞中国古代铜镜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是古铜镜收藏大家;谈起中国古铜镜的历史、现在大多能够知道中国古代铜镜起源自西北甘肃地区的齐家文化,距今已经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这与中国考古界以考古实物证明古代真实历史的贡献密不可分。比起前些年因为缺少考古研究,梁上椿、郭沫若等收藏大家和专家学者,只能依靠个人猜测古铜镜的发明发展,和民间只能依靠神话黄帝轩辕氏铸造铜镜的传说,来作为自己论点的证据,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如果要问起中国最早的古代铜镜,为什么不在4000年前中国的中心夏朝地区发明?(关中、晋南、豫西地区是古代中原的核心地区。)而是在古代贫穷落后,遥远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甘肃青海地区发明?就可能会让中国的大多数铜镜专家无法回答了!仅仅有李学勤、宋新潮、梅建军、杨建华、刘学堂等少数专家学者,能够回答世界古代铜镜、在距今8000多年前土耳其恰塔尔休于的母系氏族神权自治社会,由女祭司使用西亚祭神的黑色宝石黑曜石、制成世界上最早的镜子祭祀太阳神,开始了世界上用镜子祭祀太阳神的宗教传统问题。 直到距今6000年前后、恰塔尔休于人的后代,迁徙到盛产铜矿的伊朗北部锡亚尔克地区生活;他们因为祭祀太阳神的宗教虔诚,用当时极为稀有珍贵的金属铜、仿照黑曜石镜子的原样、发明制造了世界上之一面碗形铜镜;用铜镜替代黑曜石镜祭祀太阳神,这才开始了铜镜在全世界的传播流行。铜镜在西亚、中亚地区存在了2000多年以后,才因为祭祀太阳神的宗教需要、随宗教一起从中亚传入中国西北羌族居住的甘肃齐家文化地区。

图1、上图之一排之一图,是土耳其恰塔尔休于出土的十面祭祀太阳神黑矅石镜子中的三面。因为加工技术和女祭司手持祭祀太阳神的原因,它们都是碗形的。第二图据说是岀土在土耳其瓦迪拉巴距今7500年的黑曜石镜子,证明土耳其与伊朗接壤的世界最早的宗教祭祀区,一直有使用黑曜石镜子祭祀太阳神的传统。(黑曜石是西亚、欧洲地区,古代专门用于祭祀神灵的宝石。)上排第三图是杨建华、邵会秋教授,在《中国早期铜器起源》一文中线描的世界之一面铜镜的摹本,其碗形形状是模仿黑曜石镜子的原形 *** 的。这面距今6000年左右的伊朗铜镜,是全世界最早的铜镜。第二排之一图,是距今6000年至5500年、与伊朗接壤的中亚纳马兹文化二期出土的碗形铜镜的线摹图,它们证明伊朗人发明的早期铜镜都是碗形的。并且都是因为宗教需要,用来祭祀太阳神的神偶。

伊朗锡亚尔克的人们,首先发明的用铜镜代替黑曜石镜祭祀太阳神的宗教习俗,随着宗教传遍了伊朗、西亚和北非埃及。铜镜祭祀太阳神的传统,经过伊朗北部科彼特达格山脚下、与中亚卡拉库姆沙漠交界处的绿洲农业带,从中亚的安诺文化传入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洲农业带,并且沿着河西走廊沙漠绿洲传入西北羌族的齐家文化。在距今4000年前后才从中亚传入中国。 来自西亚的用铜镜祭祀太阳神的宗教传统,开始在中国西北地区沙漠绿洲带上的新疆南部、到甘肃金昌河西走廊地区形成了。西北甘肃盛产的天然铜矿,为齐家文化人群、学习当时的世界经济文化中心西亚两河流域地区,和中亚地区用铜矿石炼铜,用西方的石范技术铸造铜镜祭祀太阳神创造了条件。齐家文化人群在距今4000年前后,模仿中亚人的宗教习俗和中亚的石范技术,铸造了中国最早祭祀太阳神的齐家文化铜镜。考古出土实物证明,齐家文化的羌族居民,铸造铜镜是为了祭祀太阳神的宗教需要,并不是用来照脸梳妆的。也就是说中国最早的铜镜是代表太阳神的神偶,是羌王和部落酋长和头人表示宗教权力的神器。这一事实也被此后西北到东北地区出土的大量不能照容的石范铜镜所证明。这一问题也是今天的专家学者一定要弄明白的;否则就还会像梁上椿、郭沫若等那些前辈专家们一样,在铜镜起源问题上因为不知其所以然而留下笑柄。

图2、上图是距今4000年左右的甘肃、青海齐家文化,考古出土的三面中国最早的铜镜。从它们的纹饰上可以看出,这些多角星纹是表示太阳光芒的,从中间一面铜镜钮损坏后,又在边缘钻了二个小孔看,铜镜是当时羌族的王、酋长或头人经常使用的、代表太阳的神器。是用来举在手中祭祀太阳神的。尤其需要注意齐家文化这三面铜镜,都是使用西亚、中亚地区铸造铜器的传统石范铸造的。从它们的几何纹饰和漏铸缺陷,就可知是模仿中亚的石范铸造的。更因为4000年前后、中国中原的陶范铸铜技术还没有成熟,所以齐家文化铜镜只能是使用石范铸造的。

齐家文化铜镜发明出来以后,随着羌族的宗教信仰和羌族向东方的迁徙,在中国西北甘青地区到东北的北方长城文化带地区传播;这一时期,羌族发明和制造的早期铜镜、因为全部使用西方的石范技术铸造而成,与中原地区西周时才开始引进的陶范铸造的铜镜完全不同。它们是生活在西北地区和北方长城文化带古羌族的羌王和酋长、头人,平时挂在胸前表示神权,祭祀太阳神时站在祭坛上高举在手中,让族人顶礼跪拜的太阳神的象征物。这一传统随着羌族的东迁和羌族的宗教信仰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铜镜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也是祭祀太阳的神偶,和国王头人象征统治神权的代表物。(掌握太阳的人是权力更大的人。)

中国早期铜镜全部使用西方的石范铸造,用于宗教祭祀和显示羌王的权力,而根本不是用于照脸梳妆的。中国早期铜镜,一直流传在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至陕西、内蒙古、东北等北方长城文化带;它们一直是这些地区的羌族和少数民族,以及朝鲜日本民族,代表太阳神的神偶。这些地区考古出土的大量早期铜镜实物,就是中国早期铜镜最早来自伊朗和中亚地区,使用石范铸造、用于祭祀太阳神的考古学证据。

图3、上图中之一排之一、第二、第三图,是我国北方长城文化带出土的、铸造早期铜镜的石范。这种石范铸造铜器技术起源自西亚,西方一直使用石范铸造铜器和铜镜;由于石范无法铸造复杂纹饰图案,所以只能铸造几何纹和简单的动物植物纹铜镜。又因为石范自身太重,不能铸造铜容器,也不能像陶范那样采用分铸、合铸法铸造铜器,缺少灵活性;所以西方的铜器大多只能用失蜡法和捶揲钣金法作为补充。因此当中国的陶范铸铜法在距今3000多年的夏朝末、商朝初的二里头文化三期成熟以后,中国的铜器铸造技术和铸造的青铜器,就一举超过了比中国早几千年的西方石范、金属范铸造铜器技术成为世界之一。这也是西方始终铸造不出中国商周青铜器的原因。之一排第四图、第二排之一图是新疆出土的太阳纹石范铸造的铜镜,第二排第二、第三图是西周虢国墓地出土的三面羌族使用石范铸造的太阳镜,虽然有动物纹但很粗糙,它们都是西周时羌族的贵族与西周虢国通婚,死后葬在虢国墓地中祭司巫师的法器。第三排之一、第二、第三图的双钮、多钮Z字纹铜镜,是战国时期北方长城文化带的东端,东北地区出土的石范铸造铜镜,它们是东迁的羌族贵族,受中原贵族战国时使用铜镜照容的影响,用他们精雕细刻的石范铸造的照容铜镜。从形制和纹饰上可以看出,羌族使用石范铸造的铜镜,其精美程度是完全不能跟中原陶范铸造的战国镜相比的。这种多钮石范镜在朝鲜半岛出土很多,证明朝鲜半岛民族是中国古羌族东迁过去的后代。第三排第四图是羌族辛店文化出土的羌王挂镜,从它的青铜配饰明显带有中亚铜器的螺旋纹饰,可知羌族受西亚、中亚文化影响的深度。从新疆到东北的北方长城文化带上的古羌族,直到西汉统一了北方长城文化带和朝鲜地区,石范铸铜技术才被中原的陶范铸铜技术完全取代,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铜镜,才全部使用中原发明的陶范铸造。

又过了一千多年直到距今3000年前后的西周时期,与西北古羌族有历代姻亲渊源关系的西周贵族,从羌人那里发现并继承了能从太阳光中取来明火的凹面铜镜(阳燧),并且用自己已经拥有的铸造祭神青铜礼器的陶范铸铜 *** ,在陕西周原铸造了之一面从太阳光中取明火的神器——鳞纹凹面铜镜。(阳燧)从此阳燧成为了西周王朝国家祭神时、取天火的礼器而得到极大的重视。 古籍记载西周王朝专门设立了“司亘氏” *** 机构和官职,管理阳燧和取火祭神礼仪。 阳燧作为西周王朝国家祭神礼仪上取天火焚烧祭品的神器,一直由西周王朝中央 *** 掌握,当时的诸侯国一般是没有资格铸造阳燧和使用阳燧取火的,但有时也有例外。

图4、左边之一图是陕西出土西周王朝引进北方长城文化带羌族姻亲,从太阳光中取来天火的阳燧,(凹面铜镜)是使用中原铸造青铜礼器的陶范技术,铸造的中国之一面凹面铜镜。(阳燧)当时的西周中央王朝铸造的之一面鳞纹铜镜、是凹面铜镜,是用来祭神时取太阳光中的天火焚烧祭神供品用的。目的是为了増加神性和威摄力,用宗教强化统治力。从它背面的鱼鳞纹是西周中晚期青铜器的普遍纹饰看,这面阳燧铸造的年代应该在西周中晚期。中间第二面是西周虢国墓地出土的虎乌纹阳燧,外圈有三只古代传说中驮着太阳在天上飞的金乌,中圏是两只代表虢国图腾的老虎,整个图案说明此阳燧是虢国代表太阳的神偶,它在虢国太子墓中出土,表明虢国太子具有汉族和羌族混血血统,是担任宗教祭司的“司亘氏”,代表虢国在宗教祭神仪式上,从太阳光中取来天火。同出还有一个小铜罐,里面装有引火的药引草,证明这是从太阳光中取天火的西周第二面陶范铸造的阳燧。注意:这两面阳燧是西周时中原王朝最早使用陶范铸造的铜镜,但是它们都是凹面的宗教礼器;就是说中原最早制造的铜镜是取天火的礼器,而不是以前少数铜镜专家认为的梳妆照容的平面铜镜。并且这种阳燧一直到了春秋晚期战国时期,才发展出用来代替铜鉴盛水照容的平面铜镜。我们从第三图战国时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阳燧陶范,和战国时众多精美的陶范铸造的阳燧;还有战国时期出土的贵族盛水照容的铜鉴证据,可以证明以上的历史事实。

又过去了几百年到了西周灭亡,周平王把陕西长安西南的周朝都城丰邑、镐京东迁至河南洛阳建新都,既“平王东迁”事件以后。东周开始中国的周礼衰微,周天子统领天下的权力丧失,各地诸侯国纷纷割据自强,春秋时期五霸相继称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些称王的诸侯王僣越祖制,纷纷模仿周天子中央国家礼仪铸造阳燧取天火祭神,强调自己是周王朝的代表。从此中原陶范铸造的阳燧、开始在全国各诸侯国出现。就在这时,阳燧的映照功能被诸侯国管理阳燧的官员和铸造阳燧的工匠发现,诸侯国的贵族利用阳燧良好的映照功能、发明出了照脸梳妆的平面铜镜,取代铜鉴照容。中原地区从东周开始、诸侯贵族纷纷铸造平面铜镜,替代当时盛水的铜鉴照容;至此中国用于照人的平面铜镜才正式诞生,从此开始了中国照人铜镜近2800年的流行历史。既中原陶范铸造的平面照脸铜镜,是从凹面铜镜“阳燧”良好的映照功能的启发下发明的;在中国中原地区、先有阳燧后有铜镜。中原地区的阳燧和铜镜,全部使用中原独有的陶范技术铸造,铸工规整、铜锡比例合理、研磨抛光技术先进;这一点与古羌族在北方长城文化带、使用石范铸造的祭祀太阳神的早期铜镜,在质量和外观上是完全不同的。

图5、上图是战国时期中原诸侯国中的七雄,使用陶范铸造的取天火神器,阳燧和阳燧陶模。从它们中纹饰多样,浮雕、纯金嵌玉、错金银、鎏金的 *** 工艺看,它们已经具备了战国铜镜的更高水平。注意:这些阳燧应该早于平面铜镜出现,中原平面照容铜镜是在阳燧的映照功能启发下才发明出来的。

中国正式的陶范铸造的平面梳妆照容铜镜,刚开始时受到北方长城文化带传统铜镜的影响尺寸不大,镜体很薄;纹饰图案受阳燧影响,有虎纹、鸟紋、贝纹,也有周代人喜爱的鱼纹、绳纹等纹饰,镜纽大多为素桥钮 *** 纹钮,早期陶范铸造的照容铜镜并不算精美。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铸镜技术的进步铜镜镜体逐步变厚,纹饰常以螭龙、虺龙纹为主,常有错金嵌宝石复合铜镜出现,尺寸逐渐变大。到了战国晚期铜镜从诸侯王使用扩大到下級贵族使用,纹饰常常用制造青铜器的范块临时拼接成铜镜范纹,制造速度加快、数量増加。当时的三山镜和多山镜就是代表。因为中原王朝使用中原独有的陶范铸造铜器 *** 铸造,也因为当时的青铜器是贵族用于祭神、和表示等级的神权器,铸造时不计成本;中国中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梳妆照脸铜镜的样式、质量都是水平最髙的,工艺上极尽奢华的。其中以镜面镜背分开铸造的嵌入式复合嵌宝石错金银铜镜、彩漆绘铜镜、烫金银铜镜、嵌琉璃铜镜、嵌玉石铜镜工艺水平最髙。所以一直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期,中国的铜镜仍然是皇家和公侯贵族享用的、显示等级的髙級奢侈品,早期全部都为诸侯王级别的髙级贵族才能使用;因为生产时不计制造成本,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铜镜是工艺水平最髙、质量更好的。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铜镜史上之一个艺术水平和质量的高峰期——战国铜镜髙峰期。

图6、中原地区最早铸造平面照容铜镜的陶范和最早的平面照容铜镜实物。上排一、二、三图是出土的铸造平面照容铜镜的陶范。第二排之一、第二图是中国早期陶范铸造的平面照容铜镜,它们镜体较薄,纹饰较简洁。第二排第三图开始,中原陶范铸造的平面照容铜镜纹饰开始复杂,以显示王权的龙纹为主,镜体变厚、直径变大。反映了诸侯王专用的铜镜不计成本追求奢侈。

图7、上图为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使用陶范铸造的诸侯王专用平面照容铜镜。 *** 不计成本;上海、陕西博物馆的高浮雕螭龙镜、虺龙纹镜、方形龙纹复合嵌宝镜和嵌玉镜, *** 水平都是中国铜镜中水平最髙的。现藏日本私人博物馆的东周金村诸侯王墓出土的鎏金错金镜,也是独一无二的。它们证明了中国战国铜镜之一髙峰期的客观存在。

图8、上排十图,是石范铸造的齐家文化铜镜,和从西北到东北地区北方长城文化带流行的祭祀太阳神的中国石范和石范镜。下三排十九图,是中原西周王朝从北方长城文化带羌族姻亲那里引进了从太阳光中取火的凹面铜镜阳燧,并采用中原商周王朝独有的陶范铸镜技术,铸造的凹面铜镜阳燧,并在春秋晚、战国时期发展出的平面照容铜镜。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铜镜,从4000年前后的齐家文化祭祀太阳神的石范镜,向中原陶范铸造从阳光中取天火的凹面铜镜阳燧,再发展出春秋战国时期陶范铸造的平面照容铜镜的历史过程。熟悉了它们,就知道了中国古代铜镜怎样起源、演变、发展的过程。

另外我们从中国早期的石范铜镜系统,和西周开始的陶范铜镜系统的客观存在,通过实物比较,证明了白云翔先生《试论东亚古代铜镜铸造技术的两个传统》的客观存在。如果您再深入研究,还会发现北方长城文化带石范铸造的所有铜器,也与中原陶范铸造的铜器完全不同;白云翔先生首先提出的东亚和中国铜镜铸造技术的、石范铸造和陶范铸造的两个不同传统,让我们发现了中国古代中原周围地区的铜器和外国铜器,为什么与中原铜器完全不同的根本原因。还有中国商周青铜器,为什么能够超越西方,成为世界之一的根本原因。

中国铜镜一直到了西汉中晚期,汉王朝统一了中国北方长城文化带和朝鲜地区,全国才逐渐淘汰了北方和朝鲜、日本落后的石范铸造铜镜技术、统一使用陶范铸造铜镜和铜器。又因为汉代经济发展而士民富庶,显示贵族等级差别的铜镜、这时才开始正式进入汉朝的士大夫家庭。这一时期汉代出土的铜镜数量大幅增加;因为需求増加和节约铸造成本,春秋战国时铜镜的镜体、镜钮分开铸造工艺得到改进,汉代开始出现镜钮镜体整体设计、一范铸成的铜镜。这一时期汉皇家铸造使用的千秋万岁铜镜、鎏金规矩镜和南方绍兴铸镜中心的神兽镜,代表了汉代铜镜的最髙水平。汉代是中原地区陶范铸造铜镜的第二个髙峰期,并且一直延续到隋朝以前。我们从春秋战国铜镜的豪华和不惜工本,图案纹饰反映的众多龙纹;秦以后汉代铜镜上的铭文、图案反映的宗教神灵思想和升官、成仙、长寿意识,以及各朝出土的铜镜数量,都可以找到中国铜镜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真实情况的考古学证据。

图9、上图之一排之一、第二图是秦朝铜镜。秦朝铜镜虽然历史很短,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只有14年;但是秦朝铜镜代表了中国铜镜从春秋战国,到汉六朝之间的分界线。从考古出土实物我们可以看到,秦朝铜镜仍然沿续了战国铜镜的镜体、镜钮分开铸造技术,但是镜面纹饰有狩猎、动物、缠枝花草等浅浮雕的创新,与战国铜镜的纹饰和汉代铜镜镜钮镜体一体铸造不同。并且因为秦代历史很短,存世铜镜数量与战国和汉代铜镜相比,明显稀少。物以稀为贵,相信日后的秦代铜镜的价格、会超过战汉镜的价格。

之一排第三、第四、第五图和第二排之一、第二、第三、第四图七面铜镜,是典型的西汉铜镜;第二排第五图、和第三排之一、第二、第三、第四图五面铜镜,是典型的东汉铜镜;它们的鉴定特点是:西汉铜镜镜面都是平直的,东汉镜镜面都有大小不等的拱形弯曲;纹饰上也各有特点,仔细研究就能发现和掌握它们的差别。另外从西汉开始,铜镜的镜钮与镜体一体设计、一体铸造。早期的弦纹桥钮为了脱模和方便铸造、镜钮的坡度较大较长,与战国时的豆形弦纹桥钮不同。中、晚期以半球钮为主。到了东汉又出现扁圆大钮。各具特色。第三排第五图是西汉时更大的长方形铜镜,也是中国和全世界更大的长方形铜镜。这种铜镜西方无法制造,是不能出境展出的中国国宝級铜镜之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8/603869.html

“孙汝初:《中国古代铜镜起源演变全史,和中国、日本古代的小型微型铜镜》上篇” 的相关文章

古代对封建礼教是十分重视 李治娶自己的小妈为何无人骂

古代对封建礼教是十分重视 李治娶自己的小妈为何无人骂

对李治娶了自己的小妈,为何没人骂他?你看看他究竟是什么出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汉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封建礼教是十分重视的。对于儿子娶自己父亲的妻子这件对更是不能容忍,会遭到世人的唾骂。然而,李治娶了武则天之后,满朝文武和后人却貌似并没有什么反应,也没有...

在古代士兵拿到军饷之后,都是如何保管的

在古代士兵拿到军饷之后,都是如何保管的

天下风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刀剑无眼,战火无情,在战场之上,士兵们往往都是拿着自己的命在厮杀,虽然其中不乏有志之士,他们来到战场是为了能够获得军功,从而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国效力,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赚取生活费,从而养活自己的一家老小。对于如今的我们而...

钱惟演:吴越忠懿王钱俶第七子,博学能文,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

钱惟演:吴越忠懿王钱俶第七子,博学能文,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

钱惟演(977年-1034年9月3日),字希圣,杭州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大臣、外戚、文学家,秦国忠懿王钱俶第七子,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之兄刘美的妻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幼好学,随父归宋,历任右屯卫将军、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直秘阁、吏部司封郎中、知制诰、给事中、知...

历史上赵飞燕是什么样的人 古代四大美女为何没有赵飞燕的名字

历史上赵飞燕是什么样的人 古代四大美女为何没有赵飞燕的名字

还不了解:赵飞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环肥燕瘦的赵飞燕,为何会被“四大美女”除名?如今说到“四大美女”,想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而其实在明代以前,这“四大美女”却是:西施、王昭君、赵飞燕、杨玉环。赵飞燕同样是中国历史上以美貌著称的美...

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到底有多漂亮?

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到底有多漂亮?

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到底有多漂亮?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据说,武则天的出生地四川广元在武周时期就建有她的祀庙“皇泽寺”留存有一尊唐代石刻“武后真容像”,雕凿的是武则天身作比丘尼装的晚年坐像,完全是一个垂暮老者难状其美。流传如今的有...

在古代女子衣服裙摆总是拖在地上却不害怕脏,是为什么?

在古代女子衣服裙摆总是拖在地上却不害怕脏,是为什么?

服装作为一种礼仪标志,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记忆,也就是一种文化。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现在很多人爱上了穿汉服这样的行为,尤其是一些对汉服痴迷的年轻人,甚至会直接穿着繁琐的汉服走在大街上,成为了路人瞩目的焦点。汉服虽然繁琐,但的确非常美观,也难怪受年轻人追捧。尤其是女装,那落地的裙摆,...

历史上真实的宝庆公主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宝庆公主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宝庆公主,明朝公主,明太祖朱元璋幼女,安徽人。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1398年,大明帝国遍地哭丧,因为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去世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或许很多人对这位君王一一不舍,有老百姓也有一些正直的官员,但可以肯定的是,最不舍得是朱元璋的妃子们。因为,朱元璋...

在古代郎中是什么官职?权力有多大?

在古代郎中是什么官职?权力有多大?

医生这个职业无论是在当代还是古代都十分受人尊敬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倘若说起“郎中”二字,人们都会想到医生,而这个词语在古代的时候,确实是医生的一种别名。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郎中除了医生的含义之外,其实还是古代一种官职,并且这个官职之人实际上拥有着很大的权力。郎中在古代的时候基本相...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