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中国为何不趁苏联解体时,收复外蒙古呢?六大原因说明它有弊无利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8-06)180

清朝末年

,腐朽的清 *** 抵挡不住西方的坚船利炮,只能选择

割地赔款

得以苟活,

沙皇俄国

在这一时期可谓坐收渔翁之利,趁机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并且一直

策动外蒙古独立

1946年1月5日

,迫于苏联的压力,

蒋介石国民 *** 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

2月13日

中国丧失了对外蒙古的 ***

。如果说以前我们没有收复外蒙古是因为顾忌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那么

1991年苏联解体

后,我国为何不借此机会把外蒙古收回来呢?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外蒙古的

独立始末

说起。

外蒙古独立始末

清朝时

,外蒙古还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域接受清 *** 的管理,清朝末年,由于清 *** 腐朽懦弱,

沙皇俄国

盯上外蒙古,开始不断渗透,鼓动蒙古贵族分裂。

1911年

,在沙俄的支持下,外蒙古僧侣封建主在库伦决定“蒙古独立”,建立“大蒙古国”,清 *** 对此表示并不承认。两年后,沙俄又迫使袁世凯执政的北洋 *** 签订了《中俄声明》,承诺中国不在外蒙古派驻军队,中国对外蒙古的 *** 从此沦为宗 *** 力。

“十月革命”后

,苏联推翻了沙俄和中国的声明,宣称外蒙古独立,中华民国 *** 也曾出兵外蒙,废除了它的自治权,但迫于军阀割据、内斗不断的混乱状态,也就顾不上外蒙古了。

1921年

,苏联扶持外蒙古赶走了中国驻军再次宣布独立,当时各派军阀分身乏术,只能望洋兴叹。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世界战争频发,我国忙于抗日战争,外蒙古长期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并向苏联学习政治制度,与我国的联系越来越弱。

1945年,

二战接近尾声,为了解决战后利益分配的问题,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了

雅尔塔会议

,美国迫切希望苏联能对日作战,时任苏联更高领导人的

斯大林

对此提出

:外蒙古要保持独立,作为苏联与中国的一个“缓冲地带”

。在三国的压力下,

蒋介石国民 ***

被迫签署了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条约规定

中国 *** 允许依据投票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

。10月20日,外蒙古人民在外蒙当局和苏联的监视下进行了公民投票,赞成独立的选民达到了97%以上,于是次年的

1月5日

,蒋介石国民 ***

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

2月13日

,中华民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

建立了外交关系

,自此外蒙古正式从中国独立出去,

中国也从此丧失了对外蒙古的 *** 。

可以说中国失去外蒙古 *** 的过程就是一个

承受屈辱

的过程,正应了那句话,“弱国无外交”。时光转瞬即逝,1991年超级大国苏联解体,我们的新中国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综合国力也已大大提升,

此时的外蒙古少了苏联的支持,按理说收复有望

,我国为何不抓住这个机会收复外蒙古呢?

六大原因说明它有弊无利

其实我国之所以没有选择在苏联解体后对外蒙古进行收复,是基于多方面考虑而得出的结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收复外蒙古也是有弊无利的,具体弊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之一,两国关系疏远,武力收复容易招致反抗,即使勉强收复也不容易维持稳定。

外蒙古独立的时间比较长,虽然和我国的内蒙古地区有着共同的文化,但在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上,外蒙古并不认为自己和中国还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因而如果我国采用武力手段对外蒙古进行收复,很可能招致对方的反抗,虽然在正面战场上外蒙古的实力不足为惧,但如果真的因此产生双方对战,仍然避免不了无辜伤亡,也会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甚至影响到民族团结和整个国家的稳定。另外即使我国费劲收复了外蒙古,维持外蒙古地区的稳定和安宁也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就算我国决心收复也未必能成功。

外蒙古作为俄罗斯和中国的“缓冲地带”,如果我国选择贸然对外蒙古出手,必然会引起俄罗斯的不满和干预。

另外,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了,但俄罗斯却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利益,其中就包括一条重要的

西伯利亚铁路

,又称之一亚欧大陆桥,它连接着莫斯科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线,也是俄罗斯和欧洲进行贸易的重要桥梁。利益一旦被损害,俄罗斯更不可能对我国的收复行动坐视不理,如果因此采取军事行动,我国将得不偿失。

第三,承认外蒙古独立是我们曾经的承诺,如果违背承诺很容易招致国际的非议。

尽管外蒙古独立之路十分漫长,但先是中华民国对外做出了承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也一直默认了外蒙古的独立,如果我们选择撕毁承诺,不顾后果地对外蒙古进行武力收复,不仅会背上一个

“背信弃义”

的骂名,美国等国家更会揪住不放,宣扬中国存在所谓的“威胁”,我国将在国际上面临着严峻形势。

不仅如此,我国使用武力收复外蒙古的行为也会招致国际方面的非议和反对,如果美国抓住机会打着“人权”“自由”旗号插手此事的话,我国军民也会增加许多无谓的牺牲,实在是得不偿失。除此之外,武力收复外蒙古也和我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理念相背离。

第四,收复外蒙古后,我国将面临它的经济发展难题。

外蒙古简称外蒙,是一个被中国和俄罗斯包围的纯内陆国家,没有任何的海岸线,这就造成蒙古的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受限,主要通过出售矿物原料和畜牧产品来获得外汇,整个国家的GDP甚至比不上我国内蒙古省的一个小县城。强制收复后我国也将面临外蒙古的经济发展难题甚至可能造成国家的经济重担。

第五,中国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在新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领导人早早就深知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唯有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也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的凝聚力,在人民的共同奋斗中提升综合国力。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武力收复外蒙古,先不论能不能成功,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都会是一个不小的影响。

因而我国不会主动无故挑起战争阻碍国家的经济发展,当然,如果是无故遭遇了入侵,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全力以赴地驱逐入侵者,守卫国家的 *** 和领土完整,但换个角度想想,独立已久的外蒙古应该也是这样想的。

第六,比起收复外蒙古,我国更愿意同它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目前我国和外蒙古保持着

友好关系

,并且积极在经济技术等

多领域开展合作

新冠疫情

爆发时,外蒙古慷慨地捐赠了

“3万只羊”

,我国随后为投桃报李,为外蒙古提供了医疗援助和疫苗,两国也在患难之中见真情,结下了越来越深刻的友谊。

中蒙友好源远流长

当然,中蒙两国的友好交往不仅是现在,从

1949年新中国建国后

,我国就一直和蒙古国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建立了源远流长的深厚友谊

1949年

,中蒙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建交后不久,中蒙两国的关系就迎来了

十年的“黄金期”

。在这十年里,我国为蒙古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蒙古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从

1955年到1964年

,我国 *** 先后往蒙古国派出了

两万七千多劳动力

支援建设。

我国派出这些劳动力支援蒙古国建设了许多标志性工程,包括

乌兰巴托饭店、百货大楼、连接乌兰巴托市中心与机场的和平桥

等等,至今仍然矗立在蒙古大地上,见证着中蒙两国的深刻友谊。除了派出劳动力支援蒙古国建设外,在蒙方不幸遭遇自然灾害时,我国也积极

伸出援手

2009年底

,蒙古国遭遇了

30年不遇

的冻灾雪灾,全国共有近十万户牧民因此受灾,八百多万头牲畜惨被冻死,给蒙古国也造成了高达

2.5亿美元

的直接损失。

作为友好邻国,我国 ***

之一个

宣布为蒙古国

提供紧急援助

,派出空军驾驶三架运输机为蒙古国送去了

发电机、棉被、方便食品

等物资,帮助蒙古国人民早日度过灾害,恢复正常生活。

除了援助救灾物资给蒙古国,我国还积极参与蒙古国的

电力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已经被公认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蒙古国的居民家里却迟迟未能通上电,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由于蒙古国国土面积多达15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却仅有300多万,

人口密度很小

,另一方面,蒙古国的

电力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通电不易

,因而许多居民因此用不上电,只能靠燃煤做饭和取暖,我国看到蒙古国这种情况,积极推动蒙古国的电力建设。

2009年

,我国国家电网承建的

阿塔跨国输电线路

投入运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国供电服务人员纷纷走出国门,为蒙古

科布多省3个县

送上了

“中国电”

,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受到了蒙古人民的称赞。今年10月末,我国就收到了蒙古科布多省一位县长的感谢信,信中饱含深情,真诚感谢我国从2009年起就开始为蒙古国两万多户居民供电的行动,当地8名群众代表还在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盖上了指纹,可见这封信里真是饱含着满满的情谊。

当然,科布多省的电力建设只是两国电力合作领域的一小部分,2015年我国企业就在蒙古建设了之一个大型电站项目,这一项目依托着蒙古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中蒙能源合作的一个标志性项目。随着两国合作的深入,这类项目也在不断增加。

古语说

投桃报李,好的友谊总是相互的

,2020年中蒙两国

“羊来茶往”

的外交佳话广为流传,在两国引起热烈反响,深刻地印证了中蒙两国的友好。那么这个“羊来茶往”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2020年中国爆发新冠疫情

后,蒙古国时任总统

逆行访华

,代表蒙方向我国赠送了

三万只羊

,要知道,羊乃“草原五畜”之首,蒙古国人订婚时男方就要送对方一只整羊,对于以畜牧业为主的蒙古国来说,这“三万只羊”无疑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包含着蒙古国对我国早日战胜疫情的美好祝愿。这3万只“暖羊羊”经过检疫最后加工成冻羊肉送到了湖北,当年的12月,

湖北同胞

向蒙古国

回赠

了防疫物资和中蒙两国都非常喜欢的

青砖茶

,借此表达对蒙古人民的深深感激。

除此之外,在疫情期间,一位在华的12岁蒙古小女孩蜜雪放弃了自己的假日旅行,将节省下来的钱捐给了我国的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暖了无数中国人的心。随后,我国也积极向蒙方援助抗疫物资,收获了蒙古人民的感恩和称赞。

中蒙两国

作为

山水相连

好邻居

好伙伴

,近年来,两国的友好交往越来越密切,并积极在能源、基础建设、生态环境等各领域进行协调合作,推动两国的共同发展。

“有良驹不怕路远,有益友不畏艰难”

,在未来的日子里,中蒙两国也将在合作中不断加强友好交往,不断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正是因为中国深深明白国家之间并非只有绝对的占领和依附关系,和平友好的交往才是弥足珍贵的,正是我国的这种意识和行动积极促进了中蒙两国的

共同发展

,两国人民也在合作中结下了

更加坚固的友谊

由此看来,不收复外蒙古对于我们来说

既少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又多了一个长期合作的盟友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8/604124.html

“中国为何不趁苏联解体时,收复外蒙古呢?六大原因说明它有弊无利” 的相关文章

代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的结局如何?

代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的结局如何?

代国,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猗卢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代国是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占据内蒙古高原,鼎盛时北至大漠、南抵黄河,东靠辽东,西接西域,实力空前强大。但在后赵灭亡后,代国未能兴兵南下,错过了争夺中原的大好时机,最后为前秦...

李信率领20万大军灭楚失败 秦始皇又是怎么处理他的

李信率领20万大军灭楚失败 秦始皇又是怎么处理他的

对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是如何处理李信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信的名气其实是沾了西汉名将李广的光,他是李广的先祖,但他确实是陇西李氏崛起的关键性人物。李信生平在史书上记载得并不详细,其祖父李崇曾任陇西太守,其父曾任南郡太守。由此可见,李信有可...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颍川人,王浑之妻。生卒年不详,约魏末晋初间前后在世。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父亲钟徽。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的妻子钟琰,是颍川人,她平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因此几岁的时候就能撰写文章。她聪慧弘雅,善于啸咏,她的礼仪法度,为中表所推崇,她写有文集五卷。人物...

李斯最后的结局有多惨?为何无一人替他求情?

李斯最后的结局有多惨?为何无一人替他求情?

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基础。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李斯在秦朝的历史颇为励志。李斯是秦朝后期有名的人才,可以说是嬴政的左膀右臂。秦始皇没有死的时候,李斯的人生是“开挂”的人生,秦始皇一死,他先是被人胁迫,后来遭排挤,最后被腰斩,李斯的晚期,正...

雍正下令处死自己时,年羹尧为什么没有举兵造反?

雍正下令处死自己时,年羹尧为什么没有举兵造反?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是清代康熙雍正时期著名的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年羹尧是抚远大将军、陕甘总督,手握陕西、甘肃、四川等地的军政大权。也就是说,基本上整个西部西北部都归他指挥。而且陕西和四川还是鱼米之乡,出产非常丰富。有枪,有炮,有粮,有人。如果年羹尧想造反,可以说,他的成功几...

乾隆为何会退位?是被逼迫的吗?

乾隆为何会退位?是被逼迫的吗?

乾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乾隆皇帝四十三年的时候,乾隆皇帝曾在圣旨中说:“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第此意向未宣示,众亦不能深悉也。”乾隆这个...

三国时期要是论单打独斗 有多少人能够打败张飞

三国时期要是论单打独斗 有多少人能够打败张飞

还不知道:若是单打独斗,三国中有多少人能战败张飞?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代猛将如云,英雄辈出,大家最喜欢的莫过于刘备的五虎上将。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更是刘备手下的大将,刘关张三兄弟中,张飞虽然排在最末,并不就是说张飞的武力不如关羽。其实张飞的战斗力就和他的...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