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这是真的吗?看明朝党争另一面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邂逅芳曦
编辑|t
引言
最近总有一种说法,说什么“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搞得好像我们都错怪了魏忠贤,他就是大明朝的架海紫金梁一般,他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魏忠贤)
实际上这句话是出自冯梦龙的《燕都日记》一书,崇祯皇帝在颁布了《罪己诏》后,重新启用了大太监曹化淳,曹对崇祯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听过之后,崇祯皇帝若有所思,于是便传谕收葬了魏忠贤的尸骸,但似乎大家都断章取义了,文章紧跟着还有一句话:“呜呼,此真谬举也”。
一、魏忠贤净身入宫,东林党持续做大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年轻时家贫如洗却又游手好闲,整日里就知道走街串巷、聚众赌博,有一次他又输了,而且输得极为凄惨,无奈之下他竟然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那一年魏忠贤已经21岁了。
(明朝市井生活)
21岁入宫,对于一个太监来讲已经是高龄了,但魏忠贤显然不想就这样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他进入了专为宦官设置的内书堂学习文化知识,后来又通过贿赂典膳魏朝,结识了朱由校的乳母客氏,魏忠贤就这样搭上了人生的顺风车。
万历48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年份,这一年之中先后有三位皇帝坐在了紫禁城中的龙椅上,明神宗、明光宗先后在2个月内龙御殡天,9月份朱由校登上了皇位,是为明熹宗。
(万历皇帝)
神光熹三代是明朝迅速败亡的关键时期,自从万历年间张居正病故之后,墙倒众人推,其苦心打造“万历中兴”迅速的被浇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宦官当道、国力日衰。
在这种情况下,以顾宪成为首的一批文人志士在无锡重开东林书院,借讲学之机针砭时弊,影响力逐渐增大,进而形成了中国党争史上赫赫有名的“东林党”。
(顾宪成)
明朝的党争不断,尤其在晚明的时候达到了历史顶峰,著名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全都与党争息息相关,东林党人也在明光宗上台后受到了重用,掌握了王朝的政权。
“红丸案”发生后,明光宗驾崩,东林党人又通过“移宫案”帮助明熹宗上位,进而巩固了自身在朝中的话语权,但他们没想到将要遇到了一个更厉害的对手。
二、排除异己党争不断,打击东林征工商税
一朝天子一朝臣,明熹宗开始宠幸与自己乳母客氏有染的魏忠贤,很快他晋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后来又提督东厂,此时的魏忠贤已将魏朝、王安等提携过自己的“前辈”全都处理掉了,他在宫中的权势已无人能敌。
(明熹宗)
在宫外,东林党人则视所有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为异党,比如齐党、楚党、宣党、浙党、昆党等,全都受东林党人的打压,这些人也全都以抨击东林为己任。
共同的利益促使这些“异党”被迫向魏忠贤靠拢,久而久之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政治势力,阉党让东林党人遭受到了空前的打击。
“明亡于朋党之争”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天启四年开始,魏忠贤一党与东林党人的斗争公开化,但与东林不同,魏忠贤受宠于明熹宗又善于迎合圣意,很快就在斗争中占据了上风。
(东林书院)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一方面消极,则在另一方面就会呈现出积极的一面,魏忠贤对于东林党的打压是全方位的,其中一条就是向工商业者收税。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始于明朝的江南地区,而东林党人恰好就是代表着江浙商团和地主阶级的利益,强征工商税一方面是出于打击东林党的目的,另一方面则大大增加了明朝 *** 的国库收入,稳定住了日益凋零的国家财政。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万历皇帝的“三大征”几乎耗尽了明王朝的财力,天启皇帝痴迷木工不理朝政,纵容党争不断,国库却渐渐的充盈了起来,单从这方面看魏忠贤功不可没。
(万历三大征)
三、魏忠贤支持袁崇焕,阉党倒台平衡打破
相比于魏忠贤,东林党人更注重政治斗争,以至于给人以“长于内争,短于治国、治军”的印象,魏忠贤则在征收赋税,打击东林党人的同时,还招贤纳士、广布党羽,尤其注重结交外臣。
明朝末年,辽东地区的女真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帝国的安全,不管魏忠贤出于何种目的,他对于袁崇焕的推荐与支持,客观上阻挡住了努尔哈赤的进攻,使得明朝在东北防线上并未出现落败的迹象。
(袁崇焕)
由于国库充盈,对于战事的后勤保障工作,魏忠贤处理的相当到位的,他极力保障前方将士们的军需粮草供应,他知道一旦前方失陷,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
后来魏忠贤权倾朝野时,被人称作“九千岁”,大江南北满是为其修造的生祠,劳民伤财不说,满朝文武对一个六根不全之人阿谀奉承到了如此地步,已经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而对于建生祠的这一行为,一代名臣袁崇焕却并不反对,反而在他下辖的宁远等地大肆兴建,当然这也势必被东林党人所诟病,他以后被皇太极施以反间计夺去兵权,继而遭到凌迟处死,于此也有很大的管系。
但是,毕竟魏忠贤的所作所为并非是出自多么高尚的目的,无非都是为了打击异己,攫取更大的权力罢了,其核心还是“党争”二字。
但随着崇祯皇帝的继位,魏忠贤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天启7年,他在被发配凤阳的途中自缢而亡,随后整个阉党轰然倾倒,紧接着就是疯狂的反攻倒算。
被压制已久的“东林党人”借着清除阉党余孽的“东风”,首先就推翻了过去针对工商业者的税收政策,取消了大量的工商税,使得明王朝的收入来源又回到了单一的农业税上,从而 *** ,导致了明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魏忠贤的倒台,也使得袁崇焕的处境日益艰难,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之计后,便杀了袁崇焕,等于帮助女真人拿掉了其最为忌惮的对手,直接导致了辽东局势急转直下,是明朝灭亡的一大诱因。
结语
由此可见,魏忠贤的被杀破坏了原有的“党争”平衡,使得东林党人的报复心理迅速膨胀,在经济、军事上都进行了很多消极意义上的改变,客观上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但若是将明朝的灭亡归咎与翦除“阉党”,提出所谓“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的观点,有有些言过其实了,整个明朝重用宦官、特务横行、圈地严重、官场贪墨成风,早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魏忠贤死与不死无非都是苟延残喘罢了。
参考资料:
阳正伟.东林与魏忠贤决裂原因新探[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87-91.
包瑞,洪钊.东林党与明朝党争[J].国学,2012,(1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