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两任 *** 司令, *** 都说过“你去我放心”,他们是谁?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8-09)440

题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指的是不管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一心为国的赤子之心,应当坚定的一如既往。

*** 是以前 *** 的几大军区之一,范围包括甘肃、青海、陕西、宁夏,1985年6月又纳入了新疆。 *** 管辖西北五省,作用不言而喻,自古以来河西走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打通西域和中原的咽喉之地,凡有盛世,西北必安。

当年林则徐因为虎门销烟被贬西北,他在西北兴修水利,灌溉了大片农田,还推广减少水分蒸发的暗井——坎儿井,为西北经济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后林公归乡,又一个国之重臣肩负起了西北防务的重任,那就是左宗棠,林则徐当时有一次经过湖南,听说有个后生叫左宗棠是个人才,便请左宗棠来船上交谈,这就来著名的“湘江夜话。”两人相见恨晚从国家外交,国内官场,治理黄河,民生问题等等各个方面各抒己见。

最后他们得出对西北的担忧:“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古不安,非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

两代封疆大吏在湘江河畔完成了历史性的会面,而后左宗棠平陕甘,收新疆,西北地区得以稳固。在进军途中,凡到之处,左宗棠都会命人种植柳树,因为柳树有较强的生命力,一路上柳树成线,连绵不绝,后人称为“左公柳”。除了绿化作用外,“左公柳”已经成为后人建设西北的精神图腾。

清代诗人杨昌濬有诗《恭颂左公西行甘棠》赞曰: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新中国建立后, *** 出过很多名将,比如上将韩先楚等。1980年韩先楚因身体原因,不再担任 *** 司令,职位空了出来。这时候, *** 再次点了杜义德的将,为什么说再,因为之前就点过。

杜义德1912年出生在湖北黄陂,家境贫寒的他只上过8个月的私塾就一直给地主家放牛,15岁开始在武汉当工人学徒。后来,黄麻起义的消息传来,本着要为穷人谋好日子的想法,杜义德也和家乡的赤卫军加入了红军。杜义德有一项技能,就是可以在夜里摸着树皮分辨东南西北,战友们都叫他是“夜老虎”,敌方则称他为“尖黄陂”

反“围剿”作战以来,杜义德不断成长,先后出任91师政治委员、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红四方面军直属纵队司令员等职务,这时他才20出头。一次在攻城作战时,血气方刚的杜义德带头冲锋时被一颗子弹打中住进医院,后被从30军调往31军,30军军长余天云对他说:“你要去31军了,把30军的东西留下。”余天云说的是杜义德心爱的20响快慢机驳壳枪。

耿直Boy杜义德争道:“枪是我从敌人那缴的,凭啥子给你?”余天云说:“枪是30军的,你就得交!”杜义德还不服气了说道:“枪是红军的,什么是你30军的,老子豁出去不当这个师政委了。”

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下达了强渡嘉陵江的命令,当时部队渡江依靠的是一座浮桥,又窄又不结实,所以要求人从桥上过,辎重和马匹涉水而过。当时90师副师长王近山缴获了一批马匹急匆匆地就从桥上过,说巧不巧正好有两匹驮辎重的马被卡在桥上,把桥面挡住了。当时杜义德是渡江指挥,一看这种情况,赶紧让人把马推进河里,这时王近山在岸上喊道“把马留下”,两匹马在桥上也乱了,推都推不动。

杜义德一看费劲的,拔出枪两下就把马杀了,马上又让战士把马推进河里。王近山这时走过来说:“给总部的马你也敢杀?”杜义德也不示弱说,说好的马是不让上桥的,战士行军最重要。

其实当时的马匹是“稀罕物”,红军的马很稀有,比现在的坦克还要贵重,但当时也是十万火急,一切要以行军为重。后来徐向前知道后,重重批评了王近山,这也是杜义德和王近山之一次认识。

长征结束后,1936年10月,杜义德跟着徐向前率领部队进行西征,先是在河西走廊遭到了马家军的主力围攻,又在兰州遇到 *** 的重兵防守,遭受重大损失后,西征军宣告失败。杜义德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一路靠喝雪水、吃草根、沿途乞讨,才保护着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回到了延安。

抗战期间,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 *** 找到杜义德说:“随营学校现缺个副校长,中央决定让你去。”杜义德一心想打仗就说:“我没有办校经验,怕是难以胜任,还是派我到前线去打仗吧。”

*** 说:“你住过抗大,办学校不会难倒你的,决定你去你就去吧,将来有的是仗打。”随营学校有2000多人,文盲挺多,还有人认为进学校学习不如在前线打仗光荣等等想法。

杜义德首先要给学员们扫盲,从教语文和算术开始。军事上结合军事著作和实际进行教学,每个学员的胸膛就像有一团火在燃烧,随时准备上战场立战功。

当时在冀南的抗战很艰苦,尤其是1942年和1943年,因为是在平原,没有大山和湖泊隐蔽。在局势很不利的情况下,杜义德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一边搞生产,一边搞斗争。对日伪军进行劝降,对顽固者坚决镇压,还在伪军中安插间谍。而后,129师控制的村庄越来越多,日军只能据守比较大的据点。1945年反攻时期,杜义德从5月到8月,连克日军多个据点,解放了河北南部大片的土地。

1946年夏天,刘邓大军5万和包括 *** 第3师在内的30万军队相遇, *** 第3师师长赵锡田凭借先进的美式装备,不把 *** 放在眼里。当时刘邓决定挑最精锐的第3师来打,要打就打最疼的!

而司令王近山和政委杜义德所率领的6纵则承担诱敌深入的作用,“如果我们纵队打得只剩一个团,我就去当团政委;如果打得剩下一个连,我当指导员。”王近山和杜义德的态度给刘伯承、 *** 吃下了定心丸。

随后6纵且战且退, *** 3师不知是计,越来越骄敌蛮进,孤军深入,终于在局部,刘邓大军形成优势,对3师进行了包围。歼灭战中,杜义德连预备队都派上了,几乎倾尽所有。这次歼灭 *** 3师,是 *** 首次啃下蒋介石的王牌部队,6纵也展现了其最能打的一面。

后来6纵司令王近山意外出了车祸,杜义德又当政委又 *** 司令,这也跟他之前在红军时期打过不少恶仗有关。杜义德打仗坚决,在挺进大别山时,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硬生生在黄泛区杀出了一条血路。

1947年,杜义德以多流汗少流血的理念,把地道挖到了大盗军阀孙殿英困守的汤阴城外,一顿炮击后,很快就拿下了这座号称“固若金汤”的城池。淮海战役中,杜义德对包围圈的黄维兵团进行了层层剥皮的战法,也是取得了酣畅淋漓的胜利。

文武兼备,长期在军中做事的杜义德深得 *** 的认可。所以1980年杜义德在担任 *** 司令员的时候, *** 就说了,有你杜义德在,我放心。杜义德在河西走廊看着“左公柳”感慨道:“左宗棠能为后人留下柳树遮阴,我们革命军人更应该建设国防,为后人留下业绩。”

1982年古稀之年的杜义德退到二线, *** 又选了一位老将郑维山,让他接替 *** 司令员的职务。

郑维山1915年出生在湖北麻城县(现河南新县)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参加过黄麻起义。龙生龙,凤生凤,郑维山从小就参加了“儿童团”,是老红军家里的“红小鬼”!

参加红军后,郑维山当过红一军副军长徐向前的传令兵,后来又任红88师政委,这时他才18岁,是红军最年轻的师政委,在长期的革命洗礼中,成为了当时威震川陕的少年猛将。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他带着队伍以“近、快、猛、狠”的战斗作风,两过草地,两翻雪山,再取懋功,很多恶战、大战都有郑维山部队的身影,紧要关头,关键时刻,他敢于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长征结束后,郑维山奉命血战河西走廊,西路军陷入对方重围,终因寡不敌众惨遭失败,郑维山所率88师最后仅剩3人回到了延安,这笔血海深仇也被郑维山记在了心里。回到延安后郑维山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因为张的缘故,西路军蒙受了不白之冤,郑维山心里也不是滋味,但不论是军事、政治学习,他都一直学在前列。

1938年郑维山从学校毕业后走向了抗日前线,担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教育科军事教员,郑维山不干巴巴的读课本,而是结合实战进行教学,他的教学通俗易懂,丰富多彩,深受学员们的喜欢。

1947年后郑维山担任了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参加了保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在围歼傅作义王牌35军的战斗中,郑维山的任务是把35军钉死在新保安,但傅作义为了救35军,急派104军进行增援。事发突然,在没有获得命令的情况下,郑维山当机立断分兵阻击104军,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硬生生把两军阻挡在了4公里的距离上,最后实现了 *** 的“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战略意图,为后来迫使傅作义走向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不接受马家军投降,郑维山憋着一口气,把1万多发炮弹倒在了马家军的头上,为当年战死沙场的西路军将士们报了血海深仇。

朝鲜战争爆发后,郑维山在1952年7月接替养病的杨成武, *** 20兵团司令员。在1953年5月的金城战役中,郑维山策划指挥3000人在联合国军眼皮底下潜伏,也开了现代战争中白天大规模潜伏作战的先例。在苦战4天后,打退美军近200次进攻,稳定了东线的阵地,为迫使美国放弃幻想,回归停战谈判桌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革期间,郑维山与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持续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四人帮”倒台两年多后,郑维山才结束长期的劳改,回到北京。

人如果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承受任何一种生活。无论是在延安时因为张的问题被牵连,还是在十年动乱期间受批判,郑维山始终一身正气,不为所动,把做好事业为最终目标,所以在选择郑维山接任杜义德任 *** 司令的时候, *** 也说:“你去,我是放心的。”

西部除了“左公柳”,当年冯玉祥在驻军徐州,大力植树时写下的打油诗:“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就杀谁的头。”也一直激励着郑维山。而后,在任 *** 司令的1982到1985年里,郑维山通过亲自踏勘,请教林业专家,为西北地区绿化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杜义德和郑维山在1955年授衔时,都被授予中将军衔,两人在军事上都是风风火火的战将,又都是做过政委,文武兼备的他们都有做封疆大吏的潜质。二人都参加过西路军,也都对西部有着深深的感情。两人性格都比较有主见,在处理事情上也可根据西北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策略。

能力过硬,性格坚韧的他们,无疑是 *** 口中 *** 司令“放心”的人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8/604519.html

“两任 *** 司令, *** 都说过“你去我放心”,他们是谁?”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