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葬在龙脉上的三个帝王墓,一个不能挖,一个不敢挖,一个挖不开!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8-15)440

前言

盗墓贼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非常缺德的职业,古时候盛行土葬,人们的生死观讲究“事死如事生”,就会为死者携带很多器皿以及财物下葬。

于是这些陪葬品就成为了被很多人眼红的东西,不惜做毁人家坟茔这么缺德的事也要得到财宝改善生活,所以很多墓葬在古时候就已经被掏空毁掉了。

到了现代之后开始盛行火葬,现成的坟墓倒是没有了,于是就有人看上了古代的墓葬,毕竟出土了就是文物,贩卖文物照样能赚不少钱。

正是因为利益驱使,明朝以前的很多皇陵实际上都已经被盗干净了,但是仍旧有三座古代墓葬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了现代,为什么他们能幸免于难呢?

一、不能挖的秦始皇陵

1974年,随着兵马俑的出土面世,秦始皇陵这座宏伟的帝王陵再次进入了眼帘,仅仅一个作为陪葬品的兵马俑坑就能震惊世界,那秦始皇陵得有多宏伟?

实际上,这个问题也困扰了古人两千多年,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之一个皇帝,尽管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他这个身份就注定了他将名垂青史。

后人对秦始皇陵最直观的了解就是在秦始皇去世一百多年之后才成书的《史记》,司马迁搜集了很多零散的记载,为人们呈现了一个秦始皇。

秦始皇在位36年,但是秦始皇陵额修建时间却有39年,这就意味着秦始皇从继位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一直到去世的时候还没有修建完成,直到去世三年之后秦二世才完成了皇陵的修建,将秦始皇葬了进去。

修建秦始皇陵耗时这么久,可见秦始皇陵的规模和等级都绝对非同一般,《史记》中同样记载了倾全国之力修建的秦始皇陵有多豪华: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既然都修得这么豪华了,那绝对很招人惦记,其实在秦始皇下葬之后没多久,项羽就已经组织了一次盗掘活动,下令将士们挖秦始皇陵。

然而项羽最终一无所获,只能焚毁了地上祭拜秦始皇的庙宇,后来从汉朝一直到清朝的两千多年间,只要一到乱世就一定会出现秦始皇陵被盗的记载。

但是考古学家却证实了秦始皇陵内部地宫结构仍旧完好,可见这些记载应该不是盗掘的人挖到了陪葬坑就是谎称自己盗了秦始皇陵来提升自己的名声罢了。

到了现代之后,尽管人们都很好奇秦始皇陵,但是我们的科技距离打开秦始皇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对秦始皇陵更好的保护就是让它继续沉睡在地下。

二、不敢挖的黄帝陵

要说盗墓贼有什么墓不会挖,那绝对就是自己家祖宗的墓,再缺德的人也不会干不敬先祖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是天下盗墓的人这么多,他们又不是出自同一家的,怎么能保证另一伙盗墓贼不会挖这一伙盗墓贼的额祖坟呢?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然而话不能这么说,仔细想一下,我们中华民族还真是一家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共同将炎黄两帝认作我们共同的祖先。

所以黄帝陵就是这第二个没有被盗掘过的帝陵,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的地位从古至今都太崇高了,哪怕至高无上的皇帝也要对黄帝恭恭敬敬。

要是有人真的胆大包天到盗掘了黄帝陵,不说天子震怒,就算是普通人都一定不会饶过这个盗墓贼,所以黄帝陵被盗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但是除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崇拜这个原因以外,还有另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让黄帝陵很防盗,那就是因为黄帝陵实际上不是真的陵墓,更像是一个祭拜场所。

黄帝去世的时候华夏民族都还没形成,甚至比夏朝还要早很久,虽然《史记》记载黄帝去世之后被葬在了如今陕西省的蟜山,但是时间过去这么久,司马迁的记载可信度极低。

更何况后世一直祭拜的黄帝陵实际上是在春秋时期秦灵公在位的时候才修建起来并创造了祭拜黄帝这个习俗的,下面葬着真正黄帝的可能性太低了。

所以,黄帝陵实际上只是一个后世建造的人文景观而已,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感的意义非常重大,但是对于盗墓贼来说完全没有价值。

因此黄帝陵能够完好保存上千年,随着后代祭拜先祖逐渐将陵寝进行翻修、扩建,才有了如今这么宏伟庄严的黄帝陵。

三、挖不开乾陵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个朝代,他的特殊体现在了方方面面,但是同时也向人们展示出了唐代的繁荣昌盛。

然而身为这样一个繁荣朝代统治者,唐朝皇帝的陵寝相比之下就显得无比凄惨,人们都说汉墓“十室九空”,实际上唐代的帝王墓也是这个情况,皇陵基本都在后来的五代十国乱世中被盗干净了。

然而唯独有一个唐朝皇陵完好无损幸免于难,这这座墓葬的主人也非常特殊,那就是唐高宗李治和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合葬的“乾陵”。

关于乾陵的传说实在是非常神奇,因为是唯一一个挖不开的唐皇陵,它简直就简直就成为了历朝历代盗墓贼挑战自我的目标。

不仅为了挑战,盗墓贼都是利益驱使的,他们为的主要还是乾陵中数不清的财富,毕竟这座陵墓中可是葬了两个皇帝,陪葬的宝物数量绝对非常夸张。

但是乾陵为什么打不开呢?具体原因我们还不清楚,但是可以窥见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唐朝皇陵的选址。

从唐太宗开始,为了追求好风水,后来的唐朝皇陵就都是依山而建,这在满足了玄学上的要求以外,其实无意间也满足了另一个要求,那就是稳固性。

山体的稳固性自然是非常好的,古时候工具又比较落后,人们很难在短时间破除一座山的妨碍,于是挖开乾陵就非常困难。

除此以外,修建皇陵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隐蔽的工程,很多时候修皇陵的工匠在工程结束之后根本就不会有活路,为防止泄露直接就将他们杀了。

所以后世得到了乾陵的位置信息不一定是正确的,没准根本就是找错了地方,挖了半天结果是山体,当然挖不开乾陵了。

结语

盗墓实在是一个非常令人憎恨的行为,因为盗墓贼不是考古工作者,他们进入陵墓之后只图利,为了带走价值更高的随葬品甚至不惜毁坏墓中的很多器物。

而这些器物很有可能就承载着极为宝贵的文化价值,经过他们这么暴殄天物的摧毁,很多原本有机会被我们窥见的古代真相都会被彻底毁掉,这是中华文明的巨大损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8/605087.html

“葬在龙脉上的三个帝王墓,一个不能挖,一个不敢挖,一个挖不开!” 的相关文章

徐晃能被曹操奉为战神 徐晃最后为何死得如此憋屈

徐晃能被曹操奉为战神 徐晃最后为何死得如此憋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晃曾被曹操奉为战神,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武将。而在这其中徐晃作为曹魏势力当中五子良将之一,可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一名武将了。而纵观徐晃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沙场,战功赫赫。为曹魏的建立与壮...

朱元璋临死前下令让所有妃嫔一律殉葬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残忍

朱元璋临死前下令让所有妃嫔一律殉葬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残忍

对朱元璋临死前,为何下了一道殉葬的残忍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8年,建立了明朝的朱元璋病入膏肓,在临终前,他下了一道诏书:“朕死后,所有妃嫔一律殉葬!”就此恢复了残酷的“人殉”制度,为什么朱元璋作为“一代明君”会恢复如此残酷的制度呢?人殉制度是殉葬制度的一种,...

李莲英作为一个宦官  慈禧太后为何如此宠信他

李莲英作为一个宦官 慈禧太后为何如此宠信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莲英是宦官,为何会被慈禧宠信一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言有一次,洋人问李莲英“你一个太监,为何慈禧离不开你”,李莲英还没回答,慈禧就对李莲英说道“小李子,哀家需要牙签”。李莲英慌忙从衣兜里掏出来一根牙签,接着慈禧又需要掏耳勺,修指甲的剪刀,还有...

汉武帝刘彻和汉高祖刘邦都功勋卓著 刘彻为什么会是千古一帝

汉武帝刘彻和汉高祖刘邦都功勋卓著 刘彻为什么会是千古一帝

还不知道:同样功勋卓著,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是刘彻而不是刘邦?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其功勋自不必多说,然而在后世,很少有人称高祖刘邦为千古一帝,反倒是汉武帝刘彻多被这样称呼。甚至在诗词中,常常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帝并列出现。显而易见,在后世...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对为什么韩信会被宫女用竹竿戳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主流的说法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曾经给了韩信一份“三不杀”的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在看得见天地的地方都不能杀韩信、金属兵器也不能用来杀韩信,这不等于就是黑了韩信一块“免死金牌”吗?到底是谁要杀韩信史...

北齐后主高纬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

北齐后主高纬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

高纬,北齐第五位皇帝,565年—576年在位。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朝齐后主高纬是武成帝高湛的长子,字仁纲,母亲是胡氏。据史书说,胡氏夜梦在海上坐着玉盆,日入裙下,于是有娠。高纬像他的父亲高湛一样,美于容仪,极受高湛的喜爱。6岁时,高纬被立为太子。9岁时,太史进奏高湛:“有...

王曾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曾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北宋名相、诗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宋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