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前秦军被打垮,淝水之战后东晋竟没收复中原?鲜卑铁骑了解下
编者按:淝水之战,东晋北府军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的八十万大军。之后,虽然前秦帝国崩塌了,但东晋却没能乘胜追击,恢复中原。这一方面是因为东晋自己的内部出现了问题,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五胡中的最后一个——鲜卑人崛起了。以重装骑兵闻名的鲜卑人正式崛起后,很快席卷中原,建立起北魏帝国,从而拉开了南北朝时代的新篇章。本文就要讲一下鲜卑人崛起的故事。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国君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其后国中大乱,原先被前秦消灭的各部族政权纷纷起兵复国,北方重陷分裂。三年后,重新统合了代北鲜卑的拓跋珪在贺兰部为首的诸部支持下,宣布即位代王,年号登国。不久,五胡十六国时代曾经的挂机玩家代国,正式改国号为魏。在这之后,这个不习中原战争模式的国家,凭借袭掠野战结合长期围城的战术模式,开始了席卷中原的步伐。
强大的机动力量
北魏建国的基本盘不同于之前同为鲜卑人的诸燕,拓跋珪是以拓跋氏亲缘部落为主的十姓为主,统合代北诸部立国;而慕容诸燕属于东部鲜卑,统合了同为东部鲜卑的宇文部、段部,趁后赵内乱入据关东。后燕长期归属于中央政权管辖,高层深度汉化,熟知中原攻坚战的战法;相比之下,作为十六国时期挂机玩家北魏的前身代国,在鲜卑诸部中,可以说是对攻坚战的战法一无所知。但与此同时,代北鲜卑却坐拥鲜卑诸部中最为强大的游牧力量。
在道武帝拓跋珪和他的舅公慕容垂翻脸以前,代北鲜卑统合了强大的草原力量。据马长寿先生《乌桓与鲜卑》的统计中,从代国建立到燕魏之战前夕,除了拓跋鲜卑的亲缘十姓以外,还统合了以下部落:匈奴部落:六部;丁零部落:六部;鲜卑—蠕蠕部落:三部;乌丸以及东部鲜卑部落:九部;其余各部:七部;加上亲缘各部统共有四十一部,这还没算上各类盟誓的部落,此时的拓跋鲜卑力量已经极其强大。
早在苻坚称霸北方时,曾经和代国使者燕凤谈到代国的军马数量问题时,燕凤对苻坚鼓吹代国的军事力量:“控弦之士数十万,马百万匹……云中川自东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有余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为满川。以此推之,使人之言,犹当未尽。”也因此,道武帝拓跋珪在使用战马这一方面到了可以说是挥霍的程度。在登国六年(391年)拓跋珪进攻柔然的战役中,柔然惧怕而北遁,拓跋珪一路追击到军粮用尽以后,竟然心一横把备乘战马作军粮继续追,最后在南床山追及,并俘获其一半部众。接着拓跋珪继续派兵追击其余部,逼令其首领缊纥提投降。
从道武帝拓跋珪到太武帝拓跋焘,北魏长期对漠北地区保持或羁縻或压制的态势,常常是“马力有余”。在太武帝拓跋焘与南朝刘宋的多次战争中,刘宋方面也发出了:“佛狸控弦百万,威震天下”的感慨。
军队组成以及征发模式
北魏立国之时,在部队组成方面选择了以鲜卑骑兵为主要力量,代北各族、汉地步骑兵协同为辅的模式。其作战时按一定比例,以鲜卑主力作为后盾,监视汉地、代北各族步骑兵。这种模式有点像后世清代的八旗制度,而由于孝文帝元宏太和改制以后,对于军事方面改革的滞后,实际上一直延续到了北魏灭亡前夕。拓跋鲜卑骑兵在拓跋珪建国以后主体作为中央禁军存在,长期卫戍中央,战时抽调部分军力作为机动力量征战。北魏皇帝的习惯是按战力分为三个等级,之后再从三个等级中分别抽调军队出征。
太武帝时,有“诏发天下兵,三分取一”;献文帝时,曾“分京师见兵为三等”:到了宣武帝时,宗室元雍提议将拓跋鲜卑的核心力量分为羽林、虎贲、直从三等。北魏早期的皇帝有亲征的传统,抽调兵力作战既能保证出征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不至于让老家的留守军队皆是老弱,为北魏的扩张提供了助力。
这种模式实际终元魏一世都存在,宣武帝一朝邢峦主持攻蜀之战时,邢峦曾攻占四川北门户剑阁,向宣武帝元恪请求增兵扩大战果,一举鲸吞巴蜀,但却得到了宣武帝诡异的拒绝。从后来的淮南之战来看,北魏并不是征不了兵,其中原因似是在于,宣武帝即位之初北魏东、西两线不断向南朝开战,且规模不小,元氏鲜卑部族兵和其余各军已经无法维持稳定的比例,且蜀地历代以来作为“割据圣地”存在,元恪实在无法保持中央对于征蜀各军的控制。即便到了宣武帝深化孝文帝改革之后,军事方面也是滞后的,北魏军队虽然已经熟悉并且在战法上转向中原的攻坚战中,但其征发模式、军队民族组成并未得到很大的改变。
北魏的战法:围城结合野战袭掠
在北魏早期,魏军的攻坚能力极其低下,也因此,魏军更依靠强大的机动力量取胜。北魏自己弄出了一套独特的战法,骑兵掳掠野战协同步兵长期围困。这个战法关键在于征发各族步骑兵对城池进行长期的围困,同时以鲜卑骑兵分兵劫掠各地充做后勤,同时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道武帝对后燕的战争中,后燕主力屯驻的晋阳、中山、信都、邺城,都不是北魏强攻而下,参与围城的军队中骑兵比例很高。一般都是魏军通过野战摧毁燕军的战斗意志以后,燕军主将主动弃城,或者是城池在长期围困后弹尽粮绝自我崩溃。北魏皇始元年(396年),拓跋珪出兵“大举讨慕容宝,亲勒六军四十余万,南出马邑”,《魏书》中所提到的四十余万,应当是北魏当时的军队总和,其中一部分负责驻守代北、并州各个据点,另一部分分别由皇帝拓跋珪、宗室拓跋仪、冠军将军王建兵分三路攻打河北,将燕军各大主力分割围困。
后燕朝廷对于北魏的战法提出了利用魏军薄弱的后勤能力“凭据深沟高垒,固守防御,以逸待劳”的策略,避免与魏军的野战,但他们却大大低估了北魏的机动袭掠能力和占据中原的决心。进入河北平原之际,拓跋珪亲率的主力军利用河北平原利于骑兵发挥的特点肆无忌惮的奔袭于邺城、中山、信都之间,借此隔断后燕各大主力军的交通,实现战略上的分割歼灭。同时在野战优势的保证之下,拓跋珪纵兵几乎在整个河北地区不断劫掠充做军粮,以保证长期的围困。
皇始二年(397年)“夏四月,帝以军粮未继,乃诏征东大将军东平公元仪罢邺围,徙屯巨鹿,积租杨城”同年五月“时以士马少粮,遂罢中山之围,就食河间”。拓跋珪通过野战保持对河北地区的压制态势的同时,不断的进行转移征粮,让自己的军队不饿肚子的同时后燕军队愈加困顿,终于在天兴元年(398年)八月基本占领河北,后燕被腰斩为北燕和南燕,历时一年一个月。在道武帝略定北方以后,经过儿子拓跋嗣、孙子拓跋焘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北方的各族政权势力被一扫而空,但北魏早期的战法却被一直延续,一直到孝文帝元宏虎视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