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隋唐演义:瓦岗寨之中猛将如云,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谁?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8-18)370

这个问题一直是书迷们探讨的热点话题。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瓦岗寨汇聚了一批武勇非凡的猛将,他们拥有过人的武艺和不顾生死的勇气,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然而,在这些英勇无畏的勇士中,到底谁才是最强大、最威武的呢?权威作家笔下究竟会如何排名前十位的瓦岗将士?他们的武艺有何独特之处?又经历了怎样的生死博弈?让我们追溯历史,一探究竟。

武功盖世的之一猛将

大隋灭亡之后,在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太平街专诸巷,有一位武艺高强的大汉,他就是今世孟贲罗士信。罗士信自幼身世凄惨,父母双亡,被表哥王宣王君可所收养。王君可本是大隋朝九省绿林道北路总瓢把子,武勇盖世。

罗士信混浊懵愣,行为举止有些滑稽可笑,但他力大无穷,曾在秦琼路过五柳庄时被赏识。秦琼把他收为义弟,带回济南府。从此,罗士信视秦琼如亲兄长,言听计从。

后来,秦琼在济南府任捕快时,曾遭铁枪大将来护儿的欺辱。罗士信为报复哥哥的屈辱,独自大闹监军府,将来护儿重创。来护儿丢盔卸甲,在罗士信面前尽失颜面,从此怀恨在心,图谋不轨。

群雄聚义瓦岗山后,罗士信作为瓦岗军中的一员猛将,身手更是了得。三打瓦岗山之时,银锤太保裴元庆在岗山诸将面前所向披靡。罗士信挺身而出,凭浑铁无缨枪与裴元庆一决高下,终于镇住了对手的锐气。

大战四平山时,西府赵王李元霸率领百万大军横扫而来。十八路诸军虎视眈眈,哪个不心惊胆跳?唯有罗士信甘冒生命危险,硬拼李元霸。二人在沙场上斗武酣战,乃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死大战。

神枪利马第二无双

罗成,字公然,乃隋唐十三杰之中排名第七的猛将。他是北平王罗艺之子,也是贾柳楼四十六友的老哥儿们之一。相貌俊美,有"隋唐之一美男子"的称号。

据说罗成有一百个爹,一个亲爹三个义父,九十六个老丈人。可见他不仅相貌出众,对女性也是有一番独特的致命吸引力。

罗成武艺高强,胯下一匹追风小白龙,掌中一杆五钩银枪。枪法精湛绝伦,堪称"素袍白马无敌将,一杆银枪天下传"。他不仅勇猛过人,而且通晓兵书战阵,是个全能的武将。

未加入瓦岗寨之前,罗成就暗中帮助瓦岗军大破一字长蛇阵和四门铜旗阵,屡立战功。正式加盟后,他更是当仁不让,勇挑重担。

扬州城夺魁大会,罗成代表瓦岗寨参加,连胜四十二员武将,赢得桂冠。瓦岗山溃散后,他加入李唐部曲,追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建立不世功勋。

大唐开国,罗成被封为越国公,列入二十四家国公之列。然而,他也有一个致命缺点:心狠手辣,行事绝情。曾逼死义父定彦平,监斩结义兄弟单雄信,确实有负英雄本色。

最终,罗成也没有善终。大唐建国后,他单枪匹马误入淤泥河,遭到万箭穿身,就此壮烈殉国。

扬州夺魁第三杰出

裴元庆,乃隋唐十三杰之中排名第三的猛将。他是山马关总兵裴仁基之子,有两个哥哥裴元龙和裴元虎。

裴元庆相貌英俊,但性情骄横暴戾。他胯下一匹一字墨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锤法精湛,力大无穷。

三打瓦岗山时,裴元庆任前部正印先锋官。他独力对敌瓦岗诸将,战无不胜。无论赤发灵官单雄信、大刀王宣王君可,还是勇三郎王勇、神射手谢科等,个个在他面前落荒而逃。就连瓦岗军的兵马大元帅秦琼秦叔宝也不是他的对手。

归顺瓦岗寨后,裴元庆屡建战功,每每冲锋陷阵,一马当先。四平山之役,他更是力挽狂澜,凭一人之力硬撼李元霸三锤,虽败犹荣,赢得李元霸赞赏,被誉为"天下少有的好汉"。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裴元庆战胜了排名第二杰的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虽说事出有因,多有争议,但毕竟获胜,故有"银锤大战鎏金镗,三杰反打第二杰"的美谈流传。

可惜最终裴元庆在伐五关之时,中了虹霓关总兵新文礼的计,误入庆坠山,被活活烧死在烈火阵中,壮烈成仁。

千锤万击赤铜锤势

李元霸,乃隋唐十三杰中排名之一的猛将。他本是西府任城的赵王,故有"西府赵王"的雅号。

李元霸相貌膂力皆为一等一的猛人,手握一对沉重的赤铜锤,凭着这双"惊天锤"征战无数,所向无前,名震天下。

据说他手中赤铜锤每一锤都有千钧之力,百锤下来,即使是钢铁也会被击成粉碎。李元霸身经百战,从未吃过亏。哪怕是瓦岗山上的勇将,见到他那双惊世骇俗的赤铜锤也是闻之色变。

四平山之役,李元霸亲自统帅百万大军横扫而来。十八路盟军哪个不心惊胆战?瓦岗诸将如罗士信、王伯当等,虽然个个英勇善战,但见到李元霸手中的赤铜锤,还是望而生怯。

最终,敢与李元霸一决高下的,只有两员猛将:罗士信和裴元庆。罗士信凭浑铁长枪与之硬拼,双方在沙场上斗武厮杀,乃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战。裴元庆则凭着一双银锤与之对敌,虽败犹荣,赢得李元霸钦佩。

除了这两位,再无人敢正面硬接李元霸的赤铜锤。后来李元霸的儿子李建成也沿袭了家学,将赤铜锤钻研得出神入化,与父亲并驾齐驱,无可匹敌。

白毫飞扬人面枷力

单雄信,字赤发灵官,乃隋唐十三杰之一,排名第四。他是孟州府永宁县人,相貌堂堂,一头赤发耀眼夺目。

单雄信为人勇猛果决,手持一枷铁勒人面枷,枷法精湛,力大无穷。每当他挥舞人面枷时,白毫飞扬,威风凛凛,堪称"白毫飞扬枷力绝,浑身上下气焰高"。

三打瓦岗山时,单雄信力挽狂澜,大战秦琼秦叔宝兄弟,双方难分高下。后来归顺瓦岗寨,更是建立赫赫战功。

扬州城夺魁大会,单雄信夺得第四名的好成绩。而在伐五关征战之际,他则一力扫荡了三关,大炮九门,功莫大焉。可惜最终他却陷入李世民的阴谋,遭到杀身之祸。

当时汾州发生饥荒,文武百官纷纷施舍。单雄信贪婪成性,怕腐尸传染,竟将所有施舍的尸首拽到一起掩埋。由此引发民怨沸腾,李世民乘机陷害,命斩单雄信。

临刑前,单雄信心存侥幸,以为李世民只是吓唬他。殊不知,李世民铁石心肠,根本不会手软。单雄信无奈之下,只好临终遗言:"我这一死,单是为国家征战,更兼爱民如子,真是冤屈万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8/605392.html

“隋唐演义:瓦岗寨之中猛将如云,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谁?” 的相关文章

赵光义在继承赵匡胤的皇位后 赵光义是怎么对待皇嫂和侄子的

赵光义在继承赵匡胤的皇位后 赵光义是怎么对待皇嫂和侄子的

对赵光义继位之后,为何对皇嫂和两个侄子如此冷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太宗即位之事本就迷雾重重,自古以来争议极多,真相已经无从得知。那么赵光义继位之后为何对兄嫂和两位侄子如此冷淡呢?赵光义继位之后,兄嫂宋皇后被冷落于东宫,八年后郁郁而终。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芳因...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牧在26岁中进士,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黄州、睦州刺史等职。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

李世民的儿子有十四个 李世民为何会传位给李治

李世民的儿子有十四个 李世民为何会传位给李治

对李世民有14个儿子,却为何要选最平庸的李治当皇帝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立太子多是立长立嫡。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不是长子,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但是大皇子李承乾四皇子李泰同样也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不论是立嫡还是立长,李承乾和李泰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为何偏...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清朝雍正三年底,年羹尧被赐死,雍正立即下令彻查年羹尧的党羽。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年羹尧,字亮工,1679年出生于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

李自成百万大军输给十几万清军 李自成是怎么输的

李自成百万大军输给十几万清军 李自成是怎么输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败给十几万清军,这是为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品鉴历史文化,揭秘背后真相!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文章,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为何会败给十几万清军?1643年年底的时候,李自成率领顺军去攻打西安...

康熙皇帝去世之后 雍正为什么连夜处死陪伴康熙六十年的心腹

康熙皇帝去世之后 雍正为什么连夜处死陪伴康熙六十年的心腹

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的心腹,他知道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康熙、雍正、乾隆大概是清朝史上最出名的三位皇帝了,也是众多影视剧创作的人物素材。而“雍正夺位”的故事更被人反复讲述,据称康熙刚驾崩,雍正为了帝位就连夜处死了父亲的心...

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众多诗人当中,张九龄可谓是官场情商比较高的一位。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张九龄是岭南(今广东韶关)人,自幼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在现代社会刚进学前班的五六岁年龄时,就能够出口成诗,被当地人引为骄傲。当地迄今还流传着他的不少故事。7岁那年他随家人去游览宝林寺,此时恰逢韶州府太守率领本府的官...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末,天下大乱,很多明朝官员因为剿匪或抗清不利,结局悲惨。不过,既然做官,为国捐躯也好,因罪自尽也好,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因果,无可厚非。但其中,也有部分比较可惜的官员,比如,科学家式的技术型官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