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为何要离开川陕根据地?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在嘉陵江地区,歼灭 *** 军1万余人,占领了嘉陵江以西大片地区。
但是,不到1个月的时间,红四方面军却选择放弃辛苦经营的川陕根据地,10万军民向西转移,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也拉开序幕。
但是,红四方面军经营的川陕根据地,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条件都很优越,为何会突然放弃呢?这背后到底有哪些被隐藏的真相?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红四方面军为何长征的那些事!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红四方面军必须离开川陕根据地,从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转战到川陕苏区,连年作战,再加上敌军的经济封锁,导致川陕根据地的经济并不发达。
同时,战争对于财力和人力的消耗更大,而此时川陕根据地的经济实力,已经难以支援军队继续作战。如果继续坚持,等到 *** 中央军入川,配合地方军队围剿,红四方面军将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当时的红四方面军高层,便决定通过接应中央红军主力的机会,暂时放弃川陕根据地,和中央红军会师后再做打算,其基本战略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无论是川陕根据地、中央苏区、陕北,还是鄂豫皖根据地等,所有红军的根据地都存在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那就是,一旦 *** 中央军,配合地方军进行围剿,再利用杨永泰的“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就会使得根据地陷入极大被动。
*** 当局,便通过争取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以及德国军事顾问的碉堡战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红军在经历多次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只能进行战略转移。
其实,如果说没有西安事变的发生, *** 中央军进军陕甘地区后,再加上东北军和西北军,势必会对陕北根据地的红军进行重兵围剿,中央红军甚至还可能会再次长征。
所以,为了摆脱这个恶性循环,红军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一块能够背靠苏联的地区建立根据地,方便随时接受苏联的飞机、大炮等军事援助。
在1933年,四川军阀刘湘调集20万重兵,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所在的川陕根据地。虽然说,红四方面军的“反六路围攻”,先后挫败了川军四次总攻,但是也陷入了资源困境。
在惨烈的万源保卫战中,有红军将领回忆,在战斗最后阶段时,红军陷入人粮两缺局面。就算是百姓余下的口粮,拿去支援红军也完全经不起消耗,更多就是食用野菜、洋芋和未成熟的玉米。
据《徐向前回忆录》描述:红四方面军在七月时期作战时,天气炎热,恰逢暴雨,壕沟掩体内泥泞不堪,加之敌人的遗尸腐烂,战场上臭气熏天。
同时,红四方面军的兵员补充也很紧张。
早期的红九军,补充新兵是优中选优,而且还有政审和体能考察等,但在万源决战时,战斗减员太厉害,很多新兵刚进入部队,便立刻投入到战场,根本没有训练时间。
万源保卫战,前后历时20多天,打得异常惨烈,消灭刘湘军阀部队1万余人,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但是,此时的川陕根据地,已经是人困马乏,兵源通道枯竭,粮食已经处于极度缺乏,经不住刘湘军阀部队,再一次集结重兵六路围攻。
所以,为了保全红四方面军的革命力量,便只能选择放弃好不容易建立的川陕根据地,由西向北转移,最终和一、二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