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郑成功军队打仗用的藤牌
导报讯(记者崔晓旭/文沈威/图通讯员郑婷楠)郑成功铸造的银币、郑军打仗用的兵器……8月27日上午,“当盛世·忆英雄——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暨 *** 362周年特展”在厦门市博物馆(主馆)二楼C厅开展,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1月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今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400周年,本次展览由两岸台胞民间交流促进会主办,厦门市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承办。
展览精选厦门市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49组75件、历史照片130余幅、研究成果近百种,涵盖了墓志铭、书画、瓷器、钱币、漆线雕等多种类别,通过“东南沧溟起雄风”“开辟荆榛逐荷夷”“长共海涛颂延平”三部分内容,充分展示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爱国情怀、丰功伟绩及其在海峡两岸的重要影响。
其中,九成以上文物展品为首次对外展出,包括国家一级文物“皇明钦赐葬太师太傅墓志铭”“薛濬薛进思墓志铭”及郭沫若题“漳州军饷”银币诗手迹等珍贵文物。
珍贵文物
郑军藤牌
郑军藤牌 *** 于明末清初,是圆形藤制兵器,通体采用粗藤条层层盘结成牌面,藤条间以藤皮编结成密实网格纹,中部逐渐隆起,与斗笠十分相似。顶部正中留有一个小孔(为操牌者观察所用)。藤牌之内侧面沿水平方向编扎着一对套臂圈。藤牌经桐油浸制后质地坚韧,能抵御火枪远程射击。据考证,此藤牌就是郑成功军队藤牌兵使用的防御兵器。
据了解,1651年,郑成功创建藤牌兵。他吸取明代戚继光抗倭时使用藤牌的优势,在身轻足健、有胆有谋的少年军士中万里挑一,充当藤牌手,刻苦操练藤牌阵法。1652年,在郑成功抗清的江东桥之战中,藤牌兵小试牛刀,初露锋芒。面对满清铁骑,他们三个人一组,配合默契,滚动前进,一个手持藤牌掩护大家,一个抡起腰刀砍杀敌人,另一个砍杀战马,相当勇猛,大败清军。
花押银币
郑成功铸造的银币长什么样?正面横书“漳州军饷”,下有叠写的花押文字,为“朱成功”三字草书合文。背面上端镌刻“足纹”,下端镌刻“通行”。
银币古朴拙巧,大小、重量、成色等仿效了外贸番银的铸币样式,同时融入了中国文化的书写及花押特色,体现了中外货币文化的交流融汇。根据我国历史学家郭沫若考证,银币是郑成功用兵漳州时铸造,后也用于郑氏海上贸易,通洋裕国。
墓志铭
墓志铭灰色石墨岩质,铭文楷书体刻写,共计1030字,墓志四周雕饰云龙,共5条。铭额为篆书“皇明钦赐祭葬太师彦千郑公及弟太傅涛千公墓志铭”。墓志铭由王忠孝撰文、林兰友篆额、沈佺期书丹,三人均为南明重要的文臣,都担任过郑成功的幕僚。墓志铭详细记载了郑成功从叔郑芝鹏的长子郑广英和三子郑海英两兄弟的生前事迹。墓志铭中赞颂两兄弟“聪明正直、生而为人者,死而为神”,永历皇帝赞赏俩兄弟忠贞报国,于是一个追封为太师,一个为太傅。
墓志铭原随葬于厦门市思明南路大生里殡葬管理所内“太师太傅墓”中,1994年1月因基建迁移墓葬时挖掘取出,出土时墓志铭已断裂为三截。此后,因墓主为石井郑氏族人,与郑成功抗清历史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故由厦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拨交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收藏。1995年5月,国家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