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印关系如何进入蜜月期?看完才知相互成全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8-30)290

在1954年关于印支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中,印度未被吸收为与会国,周恩来总理对此表示不满。

1、日内瓦会议的印度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的日内瓦会议,主要讨论朝鲜问题和印支问题。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由于美国阻挠,协定规定举行的高一级政治会议并未召开,朝鲜问题也就并未解决。而法国侵略越南的战火也在燃烧。亚洲的和平面临严峻局势。

经苏联推动,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于1954年2月26日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决定在当年4月26日召开日内瓦会议,商讨和平解决这两个问题。中国是与会国,印度被排斥在外,印度之所以被排斥完全是美国反对所致。

这是新中国之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和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讨论朝鲜问题时,与会国除中、苏、美、英、法五大国和朝鲜双方外,还有朝鲜战争中其他“联合国军”成员国。

中国对印度等国被排除在外感到不满,周恩来外长在4月28日的会议上说,“可惜对亚洲和平表示关心的一些亚洲国家,如印度、印尼、缅甸等国未能参加这次会议,这绝不能认为是好的。”

由于美国根本不想从朝鲜撤出军队,根本不想通过政治会议来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因此日内瓦会议就朝鲜问题讨论历时51天,却未能达成任何协议,使朝鲜问题成为一项长期悬未决的问题。

日内瓦会议于1954年5月8日开始讨论印支问题。这正是越南抗法战争决定性的一战奠边府战役胜利的第二天。与会国有中、苏、英、法、美、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共和国(即南越)、老挝王国和柬埔寨王国。

印度虽非与会国、但对印支问题非常关心。

尼赫鲁总理在1954年2月12日就曾呼吁停火,2月底四大国外长会议决定召开日内瓦会议后,他又表示支持并预祝会议取得成功。

在会议召开的前两天即4月24日他在印度人民院发表了关于印支问题的长篇声明,分析了印支问题的由来,提出解决的意见。

他说:

“印支冲突就其起源和基本性质来说,乃是反殖民主义的反抗运动、以及用传统的镇压及分而治之的 *** 对付这一“反抗的企图”。

尼赫鲁总理4月24日声明提出的解决办法是:

(1)和平和协商的气氛必须予以促进,猜疑心理及眼下流行的威胁气氛必须予以消除;(2)停火;(3)独立。会议应决定并宣布,对冲突的解决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印支的完全独立、即:法国的 *** 的终止,应由法国 *** 承担毫不含糊的义务而不容置疑地加以确定;(4)会议应发起直接有关与主要有关各方之间的直接谈判。这有助于使印支问题局限于那些有关并且直接牵涉到印支的争端;(5)不干涉。会议应达成一个关于不干涉的庄严协议,规定不以军队或战争物资对交战方面、或为了战争目的提供直接的或间接的援助,在这一协议中,美、苏、联合王国和中国应为主要各方;(6)联合国应获悉关于会议的进展情况。联合国的斡旋应予一致,其目的在于根据联合国 *** 的适合条款进行和解,而不是为了发起制裁。

尼赫鲁的这个声明得到中国的支持,《人民日报》于4月27日就全文刊载了它,29日又发表了专论给予高度评价。声明还得到当月底在科伦坡举行的东南亚五国(印度、巴基斯坦、锡兰、缅甸、印度尼西亚)总理会议的支持。

2、中印在日内瓦会议的互动

尼赫鲁总理派梅农到日内瓦;周恩来赞扬印度的作用并于休会期间初次访印。

尼赫鲁总理为了促进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印支问题和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不甘于受美国排斥,特派其知己、印度驻联合国大使克里希纳梅农在日内瓦会议开始讨论印支问题后,去日内瓦进行会外活动。

尼赫鲁总理(1954年5月15日)对印度人民院说:

“由于我们和印支在地理上很接近,印支问题与我们关系就更为密切,我们一贯的态度是不强求参加进去,但同时也不使我们孤立起来”。

梅农到日内瓦后便与周恩来总理建立了密切的个人联系,周总理前后五次会见梅农,交换对会议进程的看法,后来任印度外秘的苏比莫杜德在其《与尼赫鲁在外交部》一书中说:

“梅农与周总理的密切交往,使与会的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大受其惠,因为艾登最希望会议成功,艾登本人也向尼赫鲁通报会议情况,他切望得到英联邦亚洲成员国和东南亚重要国家的支持。尽管美国持保留态度,西方国家认为梅农代表了亚非意见,因此梅农的出色表演使他成了以英法为一方和苏中为一方的调停者。但人们的目光都集中于周恩来。杜勒斯和莫洛托夫均态度僵硬。杜勒斯甚至下令其成员不与中国人握手。”

会议进行到6月中旬时,法国政局发生变化,原先执政的拉尼埃 *** 垮台,6月17日主张结束印支战争的激进社会党人孟戴斯-弗朗斯组织新 *** ,为了让法国新 *** 有时间组织新的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代表团,日内瓦会议暂告休会。

由于中印之间在诸如朝鲜问题、印支问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密切配合,当年4月29日又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 *** 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国关系正日益友好,尼赫鲁总理邀请周恩来总理趁日内瓦会议休会回国途中访问印度,周总理欣然同意,以表达中国人民对印度人民的亲切感情,并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友谊。

6月24日途经开罗前往新德里作了72小时的访问,受到印度的热烈欢迎,同尼赫鲁总理作了长谈,并发表了《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周总理此行无疑又加强了中印在日内瓦会议下一阶段中的合作。

周总理在7月12日返回日内瓦后又两次会晤梅农(前述五次中的两次),交换看法。日内瓦会议终于在7月21日下午3时召开了全体会议,宣布已经分别签订了越南、老挝、柬埔寨同法国交战双方的停战协定。

法国 *** 发表了关于从印支三国撤出自己的军队的声明和尊重三国的独立、 *** 、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声明;老挝王国 *** 和柬埔寨王国 *** 分别发表了关于使全体人民参加全国共同生活、特别是参加普选的声明,以及关于两国决心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的声明。

3、中印在印支问题解决上的配合

全体会议通过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对上述各项协定和声明予以确认和支持,并同意由会议英、苏两主席邀请印度、波兰、加拿大三国组成国际监督监察委员会,监察越、老、柬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的实施。

会议主席艾登在通过最后宣言前,逐一征询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意见,只有美国和南越不参加最后宣言的签字,但都表示不使用武力破坏这一宣言和越、老、柬同法国的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

在日内瓦会议发表最后宣言之前,7月19日艾登曾电询印度和其他科伦坡会议国家,是否同意作为解决印支协议的保证者,并为此而参加一个联合公约。

尼赫鲁反对任何联合公约,他立即答复此建议违反印度的不结盟,故不能接受。这样英国企图变相地拉印度等参加西方军事联盟的企图没有得逞。

尼赫鲁对日内瓦会议取得的成果非常高兴,21日当天就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并向孟戴斯-弗朗斯、艾登、莫洛托夫、周恩来发去贺电,也向缅甸、锡兰、印支三国总理发贺电。

他在致周恩来的贺电中称,“您在达成协议方面起了极其伟大和显著的作用”。

周总理8月14日复电尼赫鲁总理赞扬他和梅农的作用,电文称:

“在这里,我愿指出,您不仅早在日内瓦会议,开始之前就表示了停止印支战争的愿望;您并且与其他几位科伦坡国家的总理们共同努力,推动了日内瓦会议的进展。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您又指派梅农先生去日内瓦,对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帮助。您的努力毫无疑问是促进日内瓦会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请允许我为了日内瓦会议的成就同样向阁下和您的 *** 祝贺。”

根据《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由印度、波兰、加拿大代表组成的国际监督监察委员会,亦由印度担任主席。这自然又提高了印度的国际声望,但因南越的破坏,也遇到了种种困难。

印度担任主席后,国际监督监察委员会三成员国及北越、南越、柬埔寨、老挝派代表于1954年8月初在新德里开会,梅农从纽约赶回来参加开幕式。

会议决定由印度为委员会的公共服务、安全、交通和通讯工作提供人员,并由委员会三成员国代表组成先遣队去进行实地考察,先遣队的领导由当时任印度外交部英联邦秘书的苏比莫杜德担任。

由于吴努总理对日内瓦会议非常热心,故先遣队于8月8日上午离开新德里后先到仰光作短暂停留,得到缅甸外交部的热情接待和送行,当天中午就到达柬埔寨首都金边,当天下午拜会了西哈努克亲王,亲王答应他的 *** 将给委员会通力合作。

两天后到了西贡,吴庭艳接见先遣队时表示他的 *** 不反对在南越设国际监察委员会,但不能期望获得合作。然后一行人员由西贡去河内,这时胡志明主席的 *** 尚未回到市内,在郊外临时搭建一所茅屋供先遣队下榻。

胡志明主席率领范文同副总理、武元甲将军等20名官员到先遣队住地来看望他们。胡志明主席完全是一副农民装束,其质朴平易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热情地与先遣队成员逐个握手,保证他的 *** 和人民将给委员会以全力合作。

8月11日为越南而设的国际监察委员会就成立了,然后,先遣队一行去了老挝首都万象,萨那尼空总理接见了他们并保证给予充分合作。

国际监督监察委员会在柬埔寨的工作比较顺利,1955年10月柬埔寨顺利地举行了大选,在柬的国际监督监察委员会的任务就告完成。

4、印度与印支国家的关系改善

西哈努克亲王与尼赫鲁总理之间也建立了密切联系。通过在老挝的国际监督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印度与老挝王国 *** 也建立了良好关系,于1955年4月在万象建立了总领事馆。

1956年12月老挝成立包括巴特寮在内的联合 *** ,在老挝的国际监督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也告完成。在越南的国际监督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最为困难,虽然印度与胡志明 *** 建立了友好关系,1955年4月印度在河内设立了总领事馆。

但南越 *** 不承认日内瓦协议,破坏其实施,而且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不断向南越运送军事装备和军事顾问,却诬赖中国这么干。

1955年7月20日即日内瓦协议签订一周年之际,竟发生了暴徒袭击国际委员会人员住所事件。印度外交部21日发表新闻公报说明了事情的梗概,并向1954年日内瓦会议两主席艾登和莫洛托夫作了报告。

尼赫鲁总理27日在印度人民院谴责西贡暴行事件,并说明了事件详情。

苏联 *** 在西贡暴行发生后就照会英国 *** ,指出事情发生在南、北越双方应该在越南举行普选之际,显然是预先策划好的。

当时越南北方有1500万人口,南越只有不到1200万人口,胡志明主席威望极高,如若举行普选,北越必将得到压倒性的胜利。

因此南越在美国的支持下,拒不进行普选。1956年初中国 *** 建议由日内瓦会议参加国和国际委员会的三个成员国印、波、加的代表,开会讨论越南形势。

同年3月,尼赫鲁总理与去卡拉奇参加东南亚条约组织理事会途经印度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法国外长比诺,都谈了印支局势问题,但都不得要领。

4月2日,尼赫鲁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再次指责南越 *** 已经使得国际委员会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他说除非根据日内瓦协议,给予越南国际委员会以自由进行工作的权力,否则我们是不会再在那里工作下去的。

接着莫洛托夫与劳埃德在伦敦会晤并致函南、北越,要求履行日内瓦协议的规定,但也无济于事,最终还是发生了美国支持南越并直接出兵打越南,导致美国在亚洲的另一次惨败。

5、万隆会议邀请中国的缘由

1955年4月18日开幕的、划时代的亚非国家会议,是经过一年的酝酿而开成的。它反映了亚非人民反帝反殖、维护民族独立与世界和平、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

1954年4月30日,南亚五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缅甸、锡兰总理在科伦坡举行会议时,印尼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提出了召开亚非会议的设想,其他四位总理虽表同意,但不热心,尼赫鲁总理多少有些怀疑这种会议能否成功。

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向尼赫鲁总理表示支持召开亚非会议的设想。

9月,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访问印度进行游说,尼赫鲁总理乃表示支持召开亚非会议,但建议召开这个会议之前,五国总理再开一次会议,以全面考虑会议事宜。

于是,同年12月28日,五国总理在印尼的茂物再次开会。这次会议在邀请对象国等问题上发生分歧。

因为当时的锡兰统一 *** *** 亲西方,而且尚未与中国建交,巴基斯坦是美国的军事盟国,所以这两国总理反对中国参加;尼赫鲁总理不赞成苏联参加,认为它不是亚洲国家,但支持中国参加。他列举了几个理由:

(1)中国是个举足轻重的大国,知道它的立场与观点对与会国而言至关重要;(2)在科伦坡会上,五国总理已宣布完全支持中国在联合国取得合法席位,如果此会不邀请中国,岂非立场的大倒退?(3)中国参加过讨论印支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现在亚非会议决定邀请印支国家,没有理由放弃邀请中国。

他还提出亚非会议与会国是不会被强迫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尼赫鲁总理发言后,巴基斯坦总理仍表示不应邀请中国。吴努总理生气了,他表示“如果不邀请中国,缅甸可能不出席亚非会议”。会议最终达成协议:任何国家与会并不意味着其他与会国承认它。

五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公报确定:

由五国总理联合发起召开亚非会议,并定于1955年4月的最后一周在印尼召开。

会议的目标是:

促进亚非各国间的亲善和合作;讨论参加会议各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问题和关系;讨论有关民族 *** 、民族主义及殖民主义的问题;讨论亚非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它们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所能做出的贡献。

会议的五个发起国邀请阿富汗、柬埔寨、中非联邦、中国、埃及、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黄金海岸、伊朗、伊拉克、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尼泊尔、菲律宾、沙特 *** 、苏丹、叙利亚、泰国、土耳其、北越、南越、也门等二十五个国家参加。

1955年1月15日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向周恩来总理发来正式邀请信和备忘录,2月10日周总理复电表示:中国 *** 同意会议的目的和派团参加亚非会议。

先此,吴努总理访问中国时, *** 主席也曾向他表示了中国对亚非会议的召开将持积极态度。尼赫鲁总理在赞同召开首次亚非会议后也作了积极努力。会议召开之前,他先后与埃及总理纳赛尔、缅甸总理吴努、阿富汗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穆纳伊姆汗及利比里亚代表讨论了亚非会议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性。

3月31日他在印度议会人民院发表外交演说时,又强调了这些意思,表达了他对开好亚非会议的良好愿望。4月6日在新德里成功召开的有十六个亚洲和 *** 国家各界代表参加的亚洲国家会议,也为即将召开的亚非会议壮了声势。

亚非会议于1955年4月18日上午9时30分在万隆独立厅开幕,24日下午6时30分闭幕,历时一周。有二十九个国家参加,除五个发起国外,被邀请的二十五个国家中只有中非联邦没有来参加。这二十九个国家代表着世界人口的一半。

(正文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8/606564.html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印关系如何进入蜜月期?看完才知相互成全” 的相关文章

刘秀和刘备都是刘家人 两人的成就差距为何那么大

刘秀和刘备都是刘家人 两人的成就差距为何那么大

对同样都是老刘家的子孙,为什么刘秀能再造汉室,刘备却失败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都是老刘家的后代,刘秀之所以能成功复国,刘备却失败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刘秀的运气比刘备好太多了。因为运气好,导致刘秀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巨大的先天优势。这些优势,是后来刘备从来不曾拥...

史丹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史丹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说到西汉大臣史丹,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史丹,字君仲,西汉大臣。他原是鲁国人,后来迁居杜陵,他祖父的妹妹史氏是皇太子刘据的妾,史丹的父亲史高层担任侍中,后霍禹反叛史高揭发有功被封为乐陵侯,汉宣帝病重时讲史高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车骑将军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武官之一,执掌四夷屯警、京师兵卫、征伐背叛、出使宣...

孙礼: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为人刚毅而有勇略

孙礼: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为人刚毅而有勇略

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孙礼早年被曹操征为司空军谋掾。历任河间郡丞、荥阳都尉及山阳、平原、平昌、琅琊、阳平各地太守,后入朝任尚书。他为人刚毅而有勇略,曾为保护魏明帝曹叡而欲独身搏虎。魏明帝驾崩后,孙礼...

王湛:西晋初年官员,性格冲素简淡,沉静和顺

王湛:西晋初年官员,性格冲素简淡,沉静和顺

王湛(249年-295年),字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司空王昶之子,王浑、王深、王沦之弟,西晋初年官员。曾历任秦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郎、太子中庶子、汝南内史。元康五年(295年)去世,时为四十七岁。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生活王湛少有识度,身长七尺...

曹丕当初日夜独宠甄宓 甄宓最后为何还会输给郭女王

曹丕当初日夜独宠甄宓 甄宓最后为何还会输给郭女王

“三国第一美女”甄宓,曾被曹丕日夜独宠,为何还是输给郭女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个生下太子、美貌逼人、家世雄厚的正宫皇后,为何会斗不过一个样貌平平、家世模糊的孤女呢?这位皇后不是别人,正是三国时鼎鼎有名的美人甄宓。在嫁给曹丕前,甄宓是袁绍的儿...

吕后作为一介女流,有多会治理国家?老百姓感谢她

吕后作为一介女流,有多会治理国家?老百姓感谢她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历史上的吕后是个狠毒的女人,但其实她统治下的汉朝百姓安居乐业,作为一介女流,她的治国能力丝毫不逊于男子。今天历史网小编列举几项吕雉的功绩,就能知道这位女性有多强了。说实话,在君主集权的年代,每个老百姓都只是长城上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完全没有自由可言。尤其是秦始皇时代,老百姓...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

赵姬作为秦始皇的生母 秦始皇为什么要囚禁她

赵姬作为秦始皇的生母 秦始皇为什么要囚禁她

对秦始皇为什么囚禁母亲赵姬?她对嬴政伤害有多大?背后有何隐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囚禁自己的生母赵姬,是因为赵姬做出了让秦始皇感到又气又恨又耻辱的事,甚至威胁到他的生命。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看下赵姬的身份。秦始皇的生母赵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