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造反,朱允炆也一定是个好皇帝
前面写过一篇《“靖难之役”建文帝完败:不相信人性有多险恶,下场就会有多悲惨》的文章,有些朋友留言评论说“如果不是朱棣造反,明朝将二世而亡”。对此言论,实在不敢苟同。
如果不是因为朱棣造反,朱允炆也是一位好皇帝,大明也必然繁荣昌盛,永乐那样的盛世,也一定会在建文一朝出现。
推行新政,以仁治国
公元1398年5月,老态龙钟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的皇宫去世。7天后,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遵遗旨继位登基,是为建文皇帝。
其时,朱元璋的大儿子太子朱标,二儿子秦王朱樉、三儿子晋王朱,都已经在其之前去世了,四子燕王朱棣,成了名义上的嫡长子。
燕王朱棣,常年跟随大将军徐达,在北方军营对北元作战,军功赫赫。徐达、蓝玉之后,朱棣更是明军北方的主帅,曾节制北方所有兵马,成为举足轻重的边帅。
按照祖制惯例,按照能者居之,朱棣继承皇位,才是更佳选项。但是,宏才伟略的朱元璋,为何不选成熟稳重、军功卓著、顺理成章的朱棣,而是越过儿子,选择一个稚嫩的皇孙继承大统呢?是朱玩璋老糊涂了吗?绝不是!
年迈的朱元璋非常清楚,四子朱棣与自己太像了,杀伐果决、多谋善断,是一个打天下的好苗子。只是马背上打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大明帝国需要一位行仁政的承平之君,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让帝国恢复活力。而皇太孙朱允炆,跟他爹一样,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仁义敦厚、至纯至孝,是帝国最合适的君王人选。所以说,有时候命,或者说机遇,比个人能力更重要。
朱元璋坐稳皇帝后,大肆屠戮功臣元勋,严惩官场腐败,推行严刑峻法,使社会各个阶层都于高压状态,人心惶惶。特别是太子朱标逝世之后,朱元璋为保证皇权的正常更替,对他认定的威胁皇权潜在分子,更是心狠手辣,到了令人发指地步。
比如胡惟庸一案,朱元璋捕风捉影,不断扩大牵连人员,对淮西勋贵及其子弟,展开大规模的诛杀,先后诛杀了三万多人,其中公侯一级就有二十二人。蓝玉一案,同样以蓝党的罪名,大批捕杀功臣武将,一共杀了一万五千多人,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一大批无辜的文臣武将被冤杀。
对于官吏的贪赃舞弊行为,朱元璋更是采取极端的手段,法外加刑,官吏贪赃60两以上,均处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造成政治恐怖,朝中大臣人人自危。
朱允炆登基后急于推行新政,主要原因就是弥补朱元璋的过失,让大明帝国快速走出发展的快车道。
朱允炆的新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修改朱玩璋制定的《大明律》,改变原来“以猛治国”的严峻主基调,改为“行宽政,赦有罪”,洪武年间大批不明不白受株连、被治罪的官员及家人,被谪戍边地,全部被下令赦免还乡,这些宽仁的政策,深得民心。
精简 *** 机构,大量裁撤冗员,共撤销了39个县、9个州,撤销了73个巡检司,49个河泊所,15个递运所,48个水马驿(驿站),109个税课局,41个税课司,裁撤了一批掌管佛、道事务的机构,有力减轻朝廷的负担,也间接减轻了民众的负担。
直接减免赋税,重新调整官田科则,规定征收赋额每亩不得超过一斗,推行井田制,大力减轻江浙地区的赋税。
朱允炆还有意识地打压武官集团的权势,提高文官的地位,系列措施,都是承平之君的正常操作。
强行削藩,中央集权
限制藩王的权利,加强中央集权,是每个君王的必然选择,谁都会这么干。汉景帝的武力削藩,汉武帝的推恩令阳谋削藩,朱棣夺取皇位之后削藩手段,比朱允炆还狠。所以,朱允炆登基后推行削藩之策,本身并没有错,不削藩,皇位不稳,新政没法推行,新朝治国的理念就无法实行。
建文朝廷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实行削藩呢?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为了巩固朱家的天下,开历史的倒车,重新实行被废除了上千年的分封制度,大搞封藩,将自己的儿子除了太子朱标外,全部封了王,共有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谷王、辽王、宁王、庆王、肃王九大塞王。
这藩王驻守边塞,手中都有兵权,战时甚至还可以节制数十万大军。为保障藩王的安全,朱元璋给他们“少者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规模的“护卫甲士”,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地方大事以及军队调动,当地官员都要向当地藩王禀报而后行。
更有甚者,朱元璋还给了诸王“清君侧”的王命特权,朝廷有奸逆之臣,藩王可以起兵,帮助皇帝铲除奸臣。后来朱棣造反,用得就是“清君侧”的名头,以“靖难”之名起兵,给了藩王造反的法理基础。
大明朝这种的藩王,除了朱元璋本人,谁当皇帝不害怕,谁当皇帝不会削藩?
朱允炆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对藩王权力过重深感忧虑,担心诸王拥兵自重、多行不法。朱允炆在一次谈话中,就试探朱元璋的态度:“边境不安宁,有诸位藩王负责抵御边患,倘若这些藩王造成了动乱,谁能抵御他们呢?”
面对朱允炆的灵魂拷问,朱元璋沉默良久,无言以对,反问朱允炆该如何应对,朱允炆回答道:“以恩德怀柔他们,以礼制制约他们,如果不行就削夺他们的封地,还不行就废掉这个藩王本人,再不行就发兵征讨。”朱元璋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应对之策,只能表示赞同。
朱允炆削藩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手段过于激进,准备工作不足,镇压反叛时又过于妇人之仁。
不征漠北,于国无害
朱棣当皇帝,与朱允炆更大的不同,在于朱棣大肆兴兵北伐,五征漠北,打击北元残余势力,而朱允炆却没有这样的能力和魄力。
但如果朱棣不造反,建文无能征讨漠北,大明真就成了另一个北宋,经济的巨人、军事的侏儒吗?未必!
从洪武三年(1370年)到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这26年间先后朱元璋先后发动了8次北伐,打击北元的残余势力,明朝的军队最远打到了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附近。
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发生的捕鱼儿海之役,朱元璋任命蓝玉为大将军,十五万大军出塞,誓将残元势力一网打尽。
当年四月,蓝玉大军到达捕鱼儿海的南岸,侦察得知北元小朝廷的营地,就在捕鱼儿海东北方向80余里,蓝玉当即立断,发动突袭,打得北元残部措手不及,俘获了北玩皇帝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等64人、太子必里秃妃并公主等119人、吴王朵里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北元皇室要员3000人,以及男女七万余人,马驼牛羊十万之众。
此战后,北元小朝廷全部覆灭,蒙古草原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北元贵族逐步分裂成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再也无力对明朝造成军事威胁,直到瓦剌领袖也先的出现。
朱元璋在位时,就已经为后世子孙打下了稳固的江山。大明的建文或后来的永乐朝,北元的残余势力,早已不是大明的心腹之患,派一善战之将,统领优势兵力,就完全可以应对。
朱棣五次御驾亲征北漠,虽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但劳师远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自己也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的征途上,既未能彻底消灭北方隐患,也没能为大明开疆扩土,国家反而被拖得精疲力竭,除成全君王的文治武功,体现个人的英雄气概外,于大明帝国特别百姓而言,未必就是好事,自然也就不能成为诟病建文帝的坏事。
南京为都,未必不可
朱棣的四大功绩中有一条,强行推动迁都,将大明的都城从南京迁往北平,实现了天子守国门,对稳定大明北部边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果朱允炆继续当皇帝,以他身边的重要大臣大都是江南人氏,推动迁都的可能极小。但,不迁都就一定是坏事吗?也不一定。
决定一个国家安全形势的主要因素,不是都城在何地,而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强弱。国家富强,军事力量强大,都城离边境再远,也没人敢觊觎,国家实力不强,军队不堪一击,国都就在边境线上也无济于事。
更重的是,迁都北平,将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心置于离边境线不离的地方,利弊互存。如果国家军事力量强大,国君有能力有魄力,则可以调动全国更好的资源优势,做好边境防守。
但是一旦军事力量稍弱,国君不是永乐大帝那样的英雄人物,反而成了弱势,将自己的心脏之地置于敌人的攻击线上,对善于骑射的北方民族来说,两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兵临京城,不可谓不是一种优势和威慑。
大明自永乐之后,有多少次被外敌围了京城而差点亡国?如果不是于谦的力挽狂澜,如果不是袁崇焕的昼夜急驰,大明可能早就亡了!
但是,如果大明的都城在南京,如遇外敌,则可调集全国的兵力,自身实力强大,则可御敌于国门之外;实力不济,则可诱敌深入,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关门打狗,完全不会受制于敌,可以从容应对。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将都城迁到远离边境的原因。
至于永乐帝朱棣的其它功业,如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等,对大明帝国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国强则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弱则必然成为面子工程,于国于民有害而无益矣。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但无论胜利者如何篡改,都抹黑不了建文帝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