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大明最后的锦衣卫:流亡异国他乡,被缅甸设伏包围战死殉国

中国历史5天前40

锦衣卫,这个在中国历史上难以磨灭的国家机器,曾经一度成为大明的代名词。

历史上的锦衣卫曾经凶名赫赫,皇帝一人之下,掌管刑狱,专职巡察缉捕之事,队伍多达近十万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可管之人,一时风光无两。然而这一切,在1644年戛然而止。

1644年(农历甲申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清军入住中原大地,曾经无限繁华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作为大明最出名的机构——锦衣卫也像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了一样,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消失得无影无踪。

崇祯在位之初,虽然曾经大力削减甚至撤销过锦衣卫、东、西厂这些特务机构,但为了巩固皇权需要,最终锦衣卫还是得以起复使用。到1644年,大明锦衣卫仍然拥有8万多成员。这些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大明精英,随着皇权的崩塌,结局也十分悲惨。

一、保卫皇城死伤无数

虽然在我们日常看到的影视剧中,锦衣卫多以破案侦缉的形象出现,但是锦衣卫其实还有一项重要职能,那就是守卫值宿,也就是皇宫的保安和皇帝的保镖。

所以,在李自成进攻北京城的时候,大明的守卫军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锦衣卫。1644年3月19日凌晨,李自成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得到消息的崇祯曾经从东华门、齐化门(朝阳门)、安定门三个方向逃离,但都没有成功。这意味着,守城的士兵基本上已经死伤殆尽,其中自然包括卫戍京城的锦衣卫。

此后,崇祯才在: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的叹息中,自缢身亡。

二、接受收编回归本职

清军入关时,因为打的是帮助大明清剿反贼的旗号,所以在击败李自成后,清廷在政治制度上沿袭了明朝的体系,并接管了明朝在北京设置的官僚机构,锦衣卫自然也在其中。

但为了招揽民心,锦衣卫的职能在满清政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顺治元年,锦衣卫虽然名称没有改变,但是其刑狱、侦缉的权利全被撤销,而只作为皇帝的仪仗队存在。

说起来朱元璋最早设立锦衣卫,本就是以“拱卫司”为班底,也就是说,锦衣卫最初的职能就是皇帝的仪仗队。一番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曾经风光无限的锦衣卫们,不知道作何感想。

到了顺治二年,出于锦衣卫在民间凶名赫赫的考虑,为了稳固江山的清廷干脆连锦衣卫的名字也去掉了,改成了銮仪卫。至此,横行两百多年的锦衣卫在中华大地上不但实际已经灭亡,连名字也不存在了。

“銮仪卫”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宣统时期,为了避讳宣统皇帝溥仪的名字,又改成銮舆卫,然后到溥仪退位,锦衣卫的前世今生彻底结束。

三、流亡海外壮烈殉国

伴随着大明的灭亡,锦衣卫除了这两个归宿以外,其实还有一部分离开了中国,流亡到了海外,他们就是与南明王朝一路相随的大明最后的锦衣卫。

清军入主中原以来,各地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其中又以明室后裔旗帜最为鲜明。1646年末,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以永历为年号,建立了南明永历朝。

然而,这个弱小的王朝还没站稳脚跟,就被南下的清军击溃,随后朱由榔一路辗转到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满清政权好不容易夺取江山,岂会容忍朱家死灰复燃。由吴三桂率领三路清军一路穷追不舍。中华大地已无立身之地的朱由榔迫不得已,仓皇出逃到缅甸境内,以待东山再起。

在大明时期,缅甸乃是明朝的藩属国。所以对于朱由榔一行的到来,缅甸国王一开始还是比较热情的。然而随着清廷的不断施压,加上缅甸本国出现政变,新上任的国王态度并不友好,朱由榔在缅甸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公元1661年8月12日,已存了心思要把朱由榔出卖给清廷的缅甸国王莽白,以喝咒水起誓结盟为由,派使臣约朱由榔到过江议事。

永历朝廷自然怀疑其中有诈,不肯前往。相持之下,大明最后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永历朝大学士、文安侯马吉翔、太监李国泰等提出要由黔国公沐天波一同前往,方能放心。

沐氏家族世代镇守云南,在当时西南边境及各接邻小国中甚有威名。永历朝天真地以为,有沐家人在,缅甸当局不敢轻举妄动,然而他们却小看了缅甸的心狠手辣。

在沐天波的陪同下,马吉翔等一干永历朝文武大臣出发前往约定地点。刚一到,他们便被三千缅军团团围住。缅方指挥官派士兵想把沐天波拉开,但是忠心耿耿的沐天波一看势头不对,立刻夺了士兵的刀奋起反抗,其余人也就近抓取木棒等武器一同突围。

然而终究是实力悬殊,包括沐天波、马吉翔在内的所有人员全部战死。随后缅军攻入朱由榔行宫,大肆烧杀抢掠,朱由榔被缅 *** 交给了清廷。

此事在历史上被称为“咒水之难”,大明最后的锦衣卫与南明政权一起被埋葬在了异国他乡。

1662年4月14日,朱由榔在昆明被清军用弓弦勒死, 吴三桂因此役立功,进封为亲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9/607616.html

“大明最后的锦衣卫:流亡异国他乡,被缅甸设伏包围战死殉国” 的相关文章

后世是如何评价高颎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高颎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年,...

汉武帝在位时期如此折腾王朝 汉朝为何没有亡国

汉武帝在位时期如此折腾王朝 汉朝为何没有亡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统治相当折腾,为什么没有亡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都说“秦皇汉武”,这两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皇帝,有没有什么联系呢?“秦皇汉武”一词最早见于《文心雕龙》:“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意思是说,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具有雄才伟...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史·姚广孝传》中,非常明确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全国各地选拔和尚,以及把和尚派给各藩王的故事。“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第一段文字讲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张温,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汉末三国时代,虽说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东地区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吴郡四姓顾、陆、朱、张最为显赫。顾雍、顾谭,陆逊、陆绩、陆抗,朱桓、朱据都是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孙权为何要废黜张温,甚至牵连其家...

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是被冤枉的还是咎由自取

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是被冤枉的还是咎由自取

对韩信最后为何会被杀?到底是咎由自取还是被冤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汉初三杰之一兵仙韩信的死,很多朋友都觉得扼腕叹息。可是我要说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韩信的死就是自己造成的。他的被诛杀有很大程度是咎由自取的。作为刘邦曾经登台拜将的大将,韩信和刘邦之间出现隔阂的一...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还不知道: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重新温习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到曹操内心的纠结和较量。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

张松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张松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

朱元璋明明有26个儿子 朱元璋为何偏偏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朱元璋明明有26个儿子 朱元璋为何偏偏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还不知道:朱元璋有26个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究竟是何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在战场上拼杀到后来建立明朝,这一路走过着实是不容易,然而朱元璋在选定皇位继承人时,却是令所有人出乎意料,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要知道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为何偏偏将皇位传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