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北京|一栋老房的变形记
微观档案
微观主题:
2000年前建造的老房
微观地点:
通州、西城、朝阳等
微观案例:
老旧楼房改造,原址拆除重建或进行综合治理
9月10日,桦皮厂胡同8号楼新貌。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一栋在2000年前建造的住宅楼,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房龄,它们被统称为老房。
日复一日的阳光暴晒下,年复一年的雨雪洗刷中,老房曾经光鲜的外立面已现斑驳。连接着家家户户的上下水管道出现难以修复的锈蚀,供电线路时常因为老化而无法稳定。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幸福感随着这些老房子的小毛病不断下降。
这两年北京市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楼房改建等工程,就是为了给这些老小区“把脉治病”,还居民们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但是,老房子焕新谈何容易。相处几十年的老环境,骤然发生变化,居民心里肯定一时难以接受。确定要改动了,改成什么样?怎么改?改多长时间?都要一项项商量,一件件确认。来了施工队伍了,如何施工?怎么建设?还要一点点磨合。改造完成了,完工了什么样?能否给居民带来便利的生活?也要一样样设计。
在老房改造的过程中,有的小区从沟通中摸索出了新经验,有的小区在施工中找到了新办法,有的小区在改造后迎来了新生活。各有亮点各有特色,最终让几十年风雨飘摇的老房迎来新生。改造后的老房:地址依旧,只是房子焕然一新,生活如常,还是熟悉的邻里街坊。
施工开始
成立临时党支部,专门解决改造中的问题
“漏水,绝对是漏水最困扰我。”
45岁的李健在通州区云景里小区住了20多年,从住进这栋“二手房”,他就隔三岔五被跑水的问题困扰。
9月11日,通州区云景里小区,李健在家中回忆改造前房屋漏水问题。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云景里小区位于通州区九棵树街道,于1994年陆续建成,涉及55个单元、16栋多层住宅楼,常住人口2300余人。其中,李健所在的8号楼是年龄更大的一栋楼。
“我们小区一直用的自备井。而且,管道老化,经常缝缝补补修理。有时候,管道里稍微有点异物,就从我家厨房涮墩布的水池子往外冒水……”李健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正在外面上班,听说家里跑水了,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就往回赶。“对于这样的场景,一回生,二回熟。”李健的这句玩笑话里,透着无奈。在李健的生活账单里,每年都有几笔开销是用于通下水道。
不过,李健毕竟住在一楼,对于上不去水这件事,没有太多困扰。高层的居民就不一样了。住在顶层的一户居民介绍,她家经常要错峰做饭、洗澡。
还好,居民道不尽的苦水都有了解决之策。2021年,云景里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名单,2023年3月正式动工。
然而,动工只是改造项目的之一步,社区书记曹利民将云景里社区的改造故事娓娓道来。
通州区云景里小区改造前。受访者供图
“当时,我们小区好多居民都自己装了护栏,考虑到老旧小区外立面、保温层等施工的需求,我们就和居民商量着,需要拆掉护栏。一楼的住户,改造后,我们统一给安装护栏。”有的居民提出,护栏不能拆,一来防盗,二来可以用于放一些杂物。曹利民说,对于居民的这些想法,街道、社区都理解,但是思想工作还是得做。
置身通州“黄金地段”的老房子能够如期完成改造并非易事,项目首创了“温暖旧改+长效治理”模式、“施工楼栋管家”服务模式。在社区改造启动之初,就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区重大办、街道、居委会、施工方,以及居民代表等都是支部成员,专门联动解决改造时遇到的相关问题,还把物业式管理引入施工管理中,施工人员做楼栋管家。
有个别居民不愿意拆护栏,街道、社区、施工方就轮流到居民家做工作。除了护栏,白瓷砖也是居民关心的重点问题。云景里小区楼栋外立面本来贴着白瓷砖,在过去的通州,算是高档小区。几十年过去了,瓷砖早就老旧,存在脱落的隐患,这次改造,拆掉白瓷砖也是任务之一。当年,很多居民冲着白瓷砖买的这个小区,突然要拆除,自然有居民不愿意。
“和居民推心置腹地聊,几轮下来,总能打动居民。最终,白瓷砖拆了,老护栏也100%拆除了。”曹利民说,在老旧小区改造案例中,这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健家住8号楼1单元1楼1户,他家就成了样板间。他记得,最初设计的一款护栏是简单的竖条纹,没有任何花纹,装进自己家里后,有的居民来参观,对护栏的款式提出异议,建议加一些花纹装饰下。“这护栏装在家里,天天看得见。既然居民提出来了,咱们就改。”曹利民称。
9月11日,改造后的通州区云景里小区,一层装上了有花纹的护栏。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没过多久,李健家的“样板间”,重新装上了一款有花纹的护栏。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让居民看到了诚意。
在云景里小区,改变的可不止居民的家。放眼整个小区,儿童乐园、花园式小广场、步道、停车位等都进行了更新,如果不是居民手中的大红本写着这栋小区的身份信息,从颜值来看,很难推测出其真实年纪。
9月11日,云景里小区休闲区。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云景里小区“冬天居民反映供暖不足,夏天居民反映漏雨”成了历史,临时党支部在改造中功不可没,让居民有话有处说、居民有事有人管。
施工期间
预制混凝土模块,三个月原址建起新楼
“这两年,周边的老旧小区都开始改造了,我们一直想着,什么时候我们8号楼也能赶紧改造?”刘清顺道出了居民们期盼改造老楼的心声。
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危旧楼改建难度较大。而且,原址上重建,对技术的要求更高。
桦皮厂胡同8号楼位于北京二环内,是传统的老北京筒子楼,周边小区林立、人流密集、交通繁忙。整栋楼原址改造,如何能将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交通的影响降到更低?又如何让市民尽快住上新房子?而居民更关心的是,新房子质量如何?
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造前。受访者供图
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批,提出要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针对北京老旧小区存在大量危旧楼房的实际特点,探索出“原拆原建”的方式。
何为“原拆原建”?就是指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将原有的建筑拆除后,按照原样进行重建。这种方式既保留了小区原有的风貌和历史特色,又能够满足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和改善。
2020年6月,《关于开展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在遵循区域总量平衡、户数不增加的原则下,可通过翻建、重建或适当扩建方式,对危旧楼房进行改造。至此,北京的危旧楼改建大幕正式拉开了。
2023年4月,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危旧楼房改建有关工作的通知》,为危旧楼房腾退置换、建筑规模增量、改建方案会商机制等提出明确指引。
这一次,桦皮厂胡同8号楼的20户居民,最终等来了通知——桦皮厂胡同8号楼,D级危楼,原拆原建。
整栋楼原址改造在北京市西城区还是首次。当时,当地成立专班,对改造项目重新规划,街道、住建等十多个部门,先后打通资金、税费、不动产登记等一系列改造的难点堵点。施工方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则凭借其原创研发的C-MiC技术,即“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预制PC构件”技术,仅用三个月就完成桦皮厂胡同8号楼老楼拆除,并在原址建起新楼。
9月10日,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造后新貌。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这种技术简单理解,就是先将房子根据功能分区划分为若干模块,再将模块进行高标准的工业化预制,最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装嵌成为完整建筑。这种方式实现90%以上建筑工序由产业工人在工厂完成,现场工作量大幅度降低,相较传统建造方式减少75%的建筑垃圾排放,减少25%材料浪费。”中建海龙设计研究院院长任刚说,将建筑从工地搬进工厂,不仅解决了现场施工难的问题,也大幅缩短了建设周期,简直是为桦皮厂胡同8号楼原拆原建量身定制的方案。
一辆辆货车载着预制混凝土模块驶来,在施工现场经过吊装,辅助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一栋崭新的居民楼便拔地而起。这种高效的建筑方式,大部分居民还是头一回见。
盖房子就像搭积木,每间屋子就像一个积木,通过叠放的方式拼接而成,这项建筑技术,在近几年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中。
“红黄金碧、青院素城”是改建后的桦皮厂胡同8号楼的真实写照。走进新楼房,适老化电梯大大方便了居民出行,而居民家中锃亮的瓷砖、明亮的客厅、大大的飘窗,让人觉得十分敞亮。这栋楼里,每户家庭都进行了水电气热智能化升级,安装了太阳能集热板和阳台热水器等节能设施。“ 之前一到冬天,屋子里四处透风。房子没有电梯,爬楼总是让居民们很头疼,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几乎就被困在了这栋老房子里。”在居民口中,曾经需要不断“修修补补”的老房,终成过去式。
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造前的楼道。受访者供图
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造后的楼道。受访者供图
就此,桦皮厂胡同8号楼成为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项目。
施工完毕
完全拆除重建,每户增6.5平方米
如今的朝阳劲松114号楼,看起来和同小区的几栋楼相比,显得格外特别。
毗邻东三环劲松桥,与垂杨柳医院仅一墙之隔,劲松一区114号楼是一栋区位极佳的楼房。作为全市首批老楼拆除重建的试点项目,这座年近五十的老楼如今获得了新生,历时一年半,完全拆除、原地重建。
9月10日,朝阳劲松114号楼新貌。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现在的劲松114号楼,每个单元都有电梯,单元门前还专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增设了升降平台,对于腿脚不便的居民来说,只需按一个按钮,即可乘坐电梯进到楼内,无需手动转轮椅爬坡。
走进居民家中,新京报记者看到,原本的“老破小”,今日变成了舒适的新居。
改造前的劲松114号楼。受访者供图
北京建工五建114号楼拆除重建项目的项目经理孟樊军告诉记者,劲松一区114号楼的“前世”是1978年建设的一栋六层框架轻板实验楼,里面住着66户居民。不到20厘米厚的外墙板让屋里冬冷夏热,楼本体也在近五十年的风雨中变得“老态龙钟”。
“114号楼拆除面积3988平方米,重建后面积5200平方米。根据遵循区域总量平衡、户数不增加的原则,114号楼没有新增户数。多出的面积主要是厨房和卫浴按照当前住宅设计标准有所调整。”孟樊军说,改造后的114号楼户型得到改善,特别是对原房屋厨卫狭小的问题以及客厅面积不足的情况进行优化,每户居民的建筑面积平均增加了约6.5平方米。同时,在室内装修中,还采用了抹灰工艺,能更好地防水、防潮,防止墙皮脱落。“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厨房、卫生间防水一般做到1.2米高,而114号楼的防水则直接做到了顶部。”
9月10日,改造后的劲松114号楼每个单元都安装了电梯。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如今,居民生活在全新的114号楼,生活方便了许多。其实,在这栋老楼新生的背后,是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劲松模式”,为北京的城市更新提供了案例借鉴。劲松一区114号楼做了一次新的尝试——首次采取危旧楼房改建资金筹措由 *** 、产权单位、居民、社会资本“四方共担”的模式,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有效的资金筹措路径,是北京城市更新创新模式一次新的实践。
还有更多的老旧小区正在进行中。今年,北京市将启动危旧楼房改建(简易楼腾退)项目,涉及面积约20万平方米。市住建委也将研究扩大危旧楼房改建政策的覆盖范围,以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按照“十四五”期末的目标,基本完成全市需改造的老旧小区任务。本年度,市住建委计划新开工3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并计划完工200个。此外,市住建委还计划新开工1000部老楼加装电梯工程,并预计完工600部。改造工作将重点实施基础类改造,同时积极推动完善类改造,并协调开展提升类改造。
微观微聊
老旧小区改造只是之一步,还要为居民打造宜居的环境
(通州区九棵树街道云景里社区书记曹利民)
云景里社区书记曹利民。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新京报:
从实际看,老旧小区改造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曹利民:
我从事社区工作十几年,从社工到社区书记,眼看着一栋栋老房子迎来新生,尤其近两年,蝶变的老房子越来越多,也实际参与到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当中。可能每个小区在启动改造之前,都会有个别居民存有顾虑,但改造完之后,居民看到小区颜值提升了,新装了电梯,重新做了保温层,老旧的管道、破损的阳台修好了,还新添了口袋公园、小广场,有了文化休闲场所,自然就认可了。说句掏心窝的话,居民的生活环境好了,日子顺心了,社区的各项工作自然会更好开展,形成良性循环。可以说,近两年的一些惠民利民政策,让我们基层开展工作时更有“底气”。
新京报:
如何理解这种“底气”?
曹利民:
以我们小区为例,这两年,明显感觉到居民和社区的关系更近了。我们真正成了一座“上通下达”的桥梁,居民有事儿找到我们,在系列新政的加持下,我们能够帮居民协调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比如,关于房子漏雨、管道老化的问题,过去我们想管,但是顶多小修小补,无法根治。现在有了很多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楼房改建等政策,文件下来,只要小区符合条件,我们就能尽力给居民争取,让居民的生活环境如愿改善。以前,我们提出“要把居民当亲人”,这句话其实不难,因为这是社区工作本就遵循的宗旨。如果能“让居民把我们当亲人”,这才证明我们的基层工作做到位了。
新京报:
是否感觉到老旧小区改造自身也在不断“更新”?
曹利民:
是的。我感觉北京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一直在创新,一项目一策,因地制宜。同样以我所在的通州云景里社区为例,我们放眼未来,提出了长效治理模式,希望物业管理服务等能和改造后的小区匹配,让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舒适、宜居的效果一直持续下去,而不是改造完就完事了。老旧小区改造只是之一步,为居民重新打造宜居环境,后续的管理也很重要,否则就会按下倒退键。接下来,我们还得让改造后的老房子持久如新。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