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292. 艨艟的握手——新中国海军对英交流小史

中国历史2个月前 (10-01)180

作者简介:Behemoth

作为一国武装力量的精华,海军的作用可谓不言而喻。在战时,海军将在海上组成之一道防线,以其猛烈的火力消灭一切来犯之敌;而在和平年代,海军也可以成为绝佳的“形象大使”,无论是装备精良的舰艇,还是纪律严明的水兵,这些都将极大的烘托出其所属国良好的国家形象。也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各个海军强国都热衷于“海军外交”,希望以这种手段展示其大国威严,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手段,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

而作为人民军队中的一支年轻力量,中国人民 *** 海军(以下简称中国海军)自成立以后在战火的考验下不断发展壮大,一步步从近海跨入远洋,飘扬着八一军旗的舰艇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国港口,向世人展现出一个自立自强的新中国的形象。而作为世界上最老牌的海上力量之一,英国海军在与中国海军的交往算得上是中国海军对外交往史中的一个典型的缩影,两国海军的交往不仅见证了中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也见证了东西方两个大国关系不断密切的过程。

曾经屈辱的过去

谈到英国海军和中国海军的关系,那必须追溯到一个多世纪前的1840年,只不过,这段历史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屈辱,这就是曾经让英国人得意洋洋的“炮舰外交”(

gunboat diplomacy

)。

以之一次 *** 战争为起点,英国皇家海军(以下简称英国海军)以武力叩开了中国的大门,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悬挂着米字旗的舰艇在中国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横行长达一个多世纪,忠实的维护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利益,期间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可谓罄竹难书,酿成“沙基惨案”、“南京惨案”、“万县惨案”等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惨案。然而,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当时的中国 *** 无力抵抗,只能任由英国海军在中国的水域内肆意妄为。

图1. 停泊在长江边的英国皇家海军“海猫”(HMS Seamew)号长江炮舰

英国海军在中国的横行无忌的历史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算是走到了尽头,就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不久,日军对依然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英美炮舰下达最后通牒,之后对其进行攻击,在战斗中英国海军“海燕”(

HMS Peterel

)号炮舰虽经抵抗,但在面对实力占优的日本海军抵抗无效被当场击沉。除阵亡者之外,其余舰员绝大多数被日军抓获。此后,少量留在上游无法出港的英军炮舰被英国 *** 顺水推舟送给了中国,这些“老古董”算是见证了一段旧时代的终结。

不过,经历了二战的冲击,英国国力开始衰落,但是对于正在经历巨大变革的中国,英国人依然冷眼相待,丝毫没有把这个昔日的“东亚病夫”放在眼里。日本刚刚投降,英国便不顾中国反对,迫不及待的抢占了被日军占领的前殖民地香港,并且继续派遣舰艇在中国海域游弋以体现其存在感。但是,就在1949年4月20日,试图强行闯关的英国海军“紫石英”号护卫舰在长江遭到准备渡江的 *** 炮兵拦阻,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紫石英’号事件”,英国人这才意识到之前在中国横行无忌的存在已经成为过去,英国皇家海军也无可奈何的逐渐退出了中国大陆的领海,宣告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对华“炮击外交”的终结。

破冰之行——1980年英国海军访华之旅

二战结束后不久,曾经的反法西斯盟友分道扬镳,冷战的铁幕徐徐落下。在二战中元气大伤的英国暂时只能屈居美国之后,然而英国人自然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而是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寻找自己的表演舞台,而他们在中国这个新兴大国身上看到了机会。

虽然分属两大阵营,但一向秉承“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的外交信条的英国,在目睹了新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后,依然选择了和中国展开接触。1950年1月6日,英国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西方阵营主要大国承认新中国的先河。 1954年6月17日,中英达成互派代办的协议,此后,英国英国向中国出口了大量工业产品,从中获得了大量利润。到了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中美关系逐渐改善,西方阵营掀起一股与新中国建交的热潮,同时放松了对华技术禁运,允许对华出口武器装备。英国人再次敏锐的意识到了商机,由于长期遭到技术封锁,中国海军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急需从西方国家获得装备和技术支持,而作为世界老牌海军强国,英国人对此可谓势在必得。不过,之前一直和中国保持了良好关系的法国一度捷足先得,在1978年4月1日派遣“迪居安特鲁安”号导弹驱逐舰访华,成为西方国家访问新中国的之一艘作战舰艇,并且以此为契机就舰载直升机、声呐、防空导弹等装备对中国海军积极展开促销。

看着自己的老对手又抢了先,英国人决定,抓紧时间派遣舰艇访华。作为对新中国的首次出访,英国海军可谓是煞费苦心,为了体现出对此次访问的重视,提高规格,英国海军决定不以单舰访问,而是以多艘舰艇组成编队访华,并且派出海军之一区舰队司令詹金少将作为编队指挥官统一指挥出访舰艇。

而对于此次访华的3艘舰艇,英国海军也同样做了一番选择,为了展示英国海军现代化的形象,访华舰艇必须状态完善,装备精良,而且为了适应远洋航线的要求,吨位也必须较大,因此摒弃了当时较为老旧的“利安德”(

Leander

)级护卫舰等舰艇,而且考虑到敏感性和当时中英关系的发展水平,较为大型的“竞技神”号航母等舰艇也并没有在考虑之列。斟酌再三,英国海军最终确定由“考文垂”号(

HMS Coventry

)导弹驱逐舰、“安特里姆”号(

HMS Antrim

)导弹驱逐舰和“活泼”号(

HMS Alacrity

)导弹护卫舰组成一个三舰编队联合访华,来访官兵总数达到了1033人。其中,“安特里姆”号属“郡”(

County

)级大型驱逐舰,于1970年正式服役,在当时尚属英国海军中坚力量,而“活泼”号属21型导弹护卫舰,是一种低成本的护航、反潜舰艇,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考文垂”号,作为当时英国海军最新锐的42型驱逐舰,这艘1978年12月新近入役的舰艇性能优良,尤其是作为其对空作战核心武器的“海标枪”(

Sea Dart

)中程舰空导弹更是当时同类型武器的翘楚。当时中国海军由于技术水平的制约,对于舰空导弹的需求的缺口一直无法填补,因此试图从国外引进先进舰空导弹。在这样的时间点内,在“考文垂”号服役期内的首次海外军事部署中加入出访中国的任务,可以说,深谙经商之道的英国人是瞄准时机对中国海军进行商业宣传,对这样的一份大订单势在必得。

图2. 正在驶往远东的英国皇家海军编队,由远及近依次为“活泼”号导弹护卫舰、“羚羊”号导弹护卫舰、“考文垂”号导弹驱逐舰和“安特里姆”号导弹驱逐舰

就在1980年初,编队正式起航,在一路途径东非、阿曼港、巴基斯坦的卡拉奇(

Karachi

)港、新加坡港和香港之后,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编队于9月驶入了中国领海,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护航之下通过吴淞口驶入上海内水,然后一路驶入了黄浦江,最终于9月4日停靠在了上海港码头,开始了此次访华之旅。

图3. 靠岸的“考文垂”号驱逐舰,岸边建筑外墙上挂有欢迎标语横幅(“阿拉克里蒂”系“活泼”音译)

作为海军舰艇参访中的通行惯例,双方将组织人员对舰艇进行互访,在此期间英国人自然不会忘了推销他们当时还引以为豪的42型驱逐舰。在他们看来,这种驱逐舰算得上是当时除美国产品以外西方性能更好的驱逐舰,除了舰上搭载的防空导弹,作为动力的先进燃气轮机以及舰艇“灵魂”的先进指挥控制系统都会让中国海军羡慕。加之当时美国对中国尚存戒备,而英国早已开始和中国展开一系列技术合作,这让他们相信,眼前这些认真参观的中国人必定会在未来为其慷慨买单。不过,傲慢的英国人在开始时还是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出尔反尔,在英舰抵达上海港前夕提出要改变原来双方达成的谅解,压缩中方200名技术人员对英舰的专业参观时间,并取消一些参观项目,不过最终在中国海军的据理力争下,英国人被迫答应按照原计划进行各项参观交流活动。就在参观过程中,这些先进舰艇让中国海军官兵大开眼界,也意识到了自己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距。

一个英国水兵的上海记忆

作为一名年仅18岁的水兵,当时正在“考文垂”号上服役的米克丹尼尔斯(

Mick Daniels

)亲历了访问的全过程,这次中国之行是他生平之一次踏上这个东方国家的土地,对于这里的一切他都带着好奇,因此在访问期间他一直留心观察,并且在离开中国之后写下了这样的一段弥足珍贵的回忆。

“这是我们在远东的为期8个月的部署中发生的,就在自己的阵位上,我和编队其他的人员一起驶入了中国领海,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护航之下,我们的舰艇驶入了吴淞口,然后一路驶入了黄浦江,最终停靠在了上海的码头。

图4. 在上海港口留影的丹尼尔斯

“作为编队中的一员,我也有机会一同游览中国。就这样,我鲁莽的游览在这样一个共产主义政权统治的国家,我和其他所有人都在创造着历史。

“就在我们的舰艇靠港之后,我看见黄浦江两岸都挤满了人,我觉得这些人至少上千,人群绵延了几英里。即使是在甲板上,我也可以感受到那些人正在凝视着我们的面孔。

“终于,我们正式登上了上海的土地,我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地的人们挥舞着旗帜,随处可见飘扬的横幅。之后,我们还经历了一次极其富有热情的欢迎聚会。

“由于这是时隔近30年之后的首次访问,事实上这也是增进我们和中国之间关系的试探性的之一步,此这次我们的访问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消息占据了国家报纸的头条。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我们的舰上几乎全是各路记者。

“在此期间,我们也和中国海军的水兵们有一些接触。这些水兵似乎有些拘谨,他们并不喜欢和我们太过接近,也并不喜欢我们对他们的装备进行拍照。不过,在访问的过程中,我们都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守卫,安全完全有保障。

图5. “考文垂”号访问上海时,舰员在一艘中国海军62型护卫艇上的合影,左1和右1为陪同的中国海军水兵,左2为来自比达尔夫(Biddulph)的杰夫巴克(Jeff Baker),左3为丹尼尔斯,右2为来自博尔顿(Blurton)的克里斯克莱(Chris Clay),右3为来自米尔豪斯(Milehouse)的雷邓恩(Ray Dunn)

“就在我们到达后不久,中方为我们举办了一个非常盛大的欢迎宴会。在这次宴会上,我之一次品尝了中国菜。

“我们所有人都分坐在几张非常大的圆桌上,每桌都有一个负责接待的中国人。菜单上共有11个菜,我永远也忘不了其中的第3个菜,这是一道红烧海参配油炸锅巴,在被端上桌时,这些海参看上去还像是活的,然后它们就被放入沸水之中,并且被配上锅巴端上了我们的餐桌。

“很显然,如果我不动一下筷子,那将会显得非常的不礼貌。所以,尽管非常的不情愿,我还是夹了几筷子。大家边吃海参边喝一种被称为‘茅台’酒的当地产烈性酒,很快就将桌上的饭菜一扫而空。

图6. 正在参观的“考文垂”号和“活泼”号舰员,水兵帽上印有舰名

“就在访问期间,我们还有幸参观了上海的街景。昔日的十里洋场曾经给西方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这座中西合璧的城市对于我们而言也非常富有异域情调。走在街上,我发现这里的人是如此之多,我几乎出来没有在同一个地方看见这么多的人。每个人都推着一辆自行车,看上去似乎所有人的衣着都是如此相像。”

图7. 正在进行聚会的英国水兵,可见墙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壁画

不过在访问期间,英国海军的一些官兵将酗酒的“传统”在中国“发扬光大”,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外交纠纷,就在访问期间的一天晚上,4名英国海军水兵在上海海员俱乐部酒后寻衅滋事,事后中国海军和国防部外事局方面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最终这些肇事水兵受到英舰上当值军官的处理。

虽然在访问前后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插曲,但是总的来说,这次访问不仅促进了中英两国海军的交流,也对中英关系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无论是和中国海军的交流,还是在上海城内的参观访问,在这次上海之行中,这些英国海军官兵们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一个和西方宣传机器渲染中形象所完全不同的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而参与此次访问的3艘舰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在2年后的马岛战争中,这3艘舰艇都投入了战斗,其中“安特里姆”号在战斗中被阿根廷战机击伤,而“考文垂”号则在5月25日被阿根廷机群击沉,舰上官兵总计19人当场阵亡,30人受伤,而上文提到的丹尼尔斯则幸免于难。此战中暴露出了42型导弹驱逐舰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故而最终导致中国引进42型导弹驱逐舰计划最终搁浅。

乘风破浪——2001年中国海军首次访英

就在英国海军访华前后,又有多国海军舰艇相继访华,而英国海军也多次访华,虽然中国海军也在同期开始筹备出访事宜,然而当时中国海军装备技术落后,为近海作战而设计的舰艇普遍存在吨位小、自持力低、舒适度差等不利于远洋航行的劣势,而且舰艇类型结构不合理,大量近海作战舰艇占据了绝大多数吨位数,而补给舰等远洋航行所必需的各种辅助舰艇,这也长期制约了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

不过,到了80年代中期,一批具有一定远洋航行能力的新型舰艇和辅助舰艇开始陆续建造入役(在60年代末期,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中的海上飞行测控任务,国内各科研院所和制造厂对海上测量护航编队所需的导弹驱逐舰、综合补给舰以及远洋科学考察船等各型舰艇展开设计、制造,到70年代末期基本形成战斗力,并且在1980年5月的试验中表现出色,为整个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做出突出贡献),中国海军有了初步的远洋机动能力,对外出访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85年,由“合肥”号导弹驱逐舰和“鄱阳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编队首次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进行友好访问,拉开了中国海军走向世界的序幕。此后,中国海军的足迹遍布亚、非、美等几大洲,向世人展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形象。

不过,由于距离较远,沿途海况复杂等原因,中国海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未能实现对英国的回访。直到2001年,中国海军对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四国进行访问,而首访英国的任务,也被交给了当时中国海军战斗力最强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这艘驱逐舰汇集了当时中国更先进的海军装备,在服役之后多次作为中国海军的代表出访世界各国。

2001年8月23日,“深圳”号和“丰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编队,在编队指挥官、东海舰队参谋长吴福春少将的率领下起程赴欧访问,在圆满结束了对德国的访问后,于9月30日抵达英国海军更大港口——朴茨茅斯港,展开对英国的友好访问。

为了体现对中国海军的首次访问的重视,英国海军在“深圳”号入港时给予了21响礼炮的更高规格欢迎。并且在到港当天,英国海军朴茨茅斯基地司令博伊萨尔准将亲自率领部分英国海军官兵陪同时任中国驻英国大使马振岗、武官严堃生少将等中方人员在码头欢迎,在之后又亲自登上“深圳”号拜会吴福春,对中国海军此行给予了高度评价,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就加强中英两国海军交往问题展开了交流。

在数天的访问中,中国海军官兵在朴茨茅斯当地参加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其中在9月30日下午部分官兵参观了英国海军“胜利”号战列舰(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军统帅纳尔逊旗舰)、“勇士”号铁甲舰(世界上之一艘铁甲舰)和“玛丽玫瑰”号纪念舰以及皇家海军博物馆,领略了英国海军数百年传承的历史底蕴,还有部分官兵赴朴次茅斯市区和伦敦观光游览。

中国海军的首次访问吸引了不少英国人的目光,他们纷纷来到港口,怀着好奇的心情参观这些远道而来的中国海军舰艇。而对于海外华侨和留学生而言,能在万里之外的英国目睹祖国海军的风采,尤其是有“神州之一舰”之称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更是倍感兴奋和自豪。就在编队来访当天,就有约400人前来参加欢迎仪式,之后几天里又有大量华侨华人前来参观,亲眼见证中国海军所取得的进步。

当然,这样的航程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之后驶向意大利的航程中,编队在比斯开湾时经历了一次恶劣风浪的考验。虽然各舰官兵已经对舰上各种移动物品进行加固,作好抗风准备,然而在海面风加大到9级,阵风达到10级的情况下,各舰上依然险象环生,旗舰“深圳”号受风浪影响尤其严重。就在关键时刻,“深圳”号舰长李晓岩和政委肖怀亮通过舰艇内广播系统进行讲话,鼓励舰上官兵坚守岗位,航海、轮机、通信等关键部门官兵不畏风浪坚守岗位,确保了舰上设施的安全。经过两昼夜的顽强拼搏,编队安全穿过比斯开湾,顺利完成了剩下的航程。

从8月23日到11月16日,此次访问历时近3个月时间,取得了圆满成功。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访问期间,中国海军官兵多次参加访问国当地的各项活动,所有参加人员一直保持了严明的纪律,遵守当地法律,未出现酗酒、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展示了中国海军“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各国的交口称赞,这也与其他一些国家水兵动辄在他国无事生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续友谊——2007年中国海军访问英国

冷战结束之后,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并没有因此而减小,以美国为首的一些霸权国家利用 *** 和东海、南海 *** 争端问题频频向中国施压,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已经迫在眉睫,为了弥补当时与世界先进水平所存在的差距,中国海军一方面坚持自主研发,立项了一系列高精尖武器装备,另一方面也走“拿来主义”道路,从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引进了一大批先进装备和技术,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可靠的战斗力。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高速发展的阶段,蓬勃发展的经济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同时,大批研究项目开花结果,研制出的新装备开始投入生产,一支更加精干和现代化的中国海军开始出现在世人面前。正所谓“战以止战,兵以弭兵”,飘扬着八一军旗的中国海军舰艇开始频频出现在世界各大洋,向世人展示中国的强大形象。

2007年,中国海军“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在编队指挥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苏支前少将的率领下,从三亚港起程赴俄罗斯、英国、西班牙、法国四国访问,期间根据计划再次造访朴茨茅斯港。时隔6年之后,同样是出访英国,不过和上次所不同的是,此次派出的舰艇都是中国海军的新锐舰艇,其中“广州”号造型简洁优雅,舰体全面引入了隐身设计,而且配备了更先进的各种武器装备和电子设备,是中国海军新一代的通用驱逐舰,而“微山湖”号也是中国海军最新一代的综合补给舰,与前几代相比无论是适航性、补给物资种类、速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不仅是装备,就连中国海军军人的仪容也更加威严——就在航行过程中,全体官兵统一换着最新式的07式海军军服。

在结束了对俄罗斯的访问后,编队于9月6日驶入朴茨茅斯港。在入港时编队再次受到了英国海军的热烈欢迎,时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和大批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参加迎接,并且与来访官兵合影留念。

图8. 在“广州”号驶入朴茨茅斯港时,舰上官兵排列在舰体右舷进行站坡仪式

在访问期间,“广州”号举行了开放参观活动,部分舱室和武器设备被公开展出。开房期间一些英国海军官兵和华侨华人参观了这艘中国海军更先进的驱逐舰,在舰上官兵的带领和解说下,使他们对舰艇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之前相比,中国海军在对外交流方面更加开放,这也体现出了中国海军在实力增强之后的自信胸襟。

此次来访引来了大批中外媒体的采访,而在近距离接触了来访的中国海军舰艇之后,不少思维还停留在苏式风格时代的英国观察家开始敏锐的意识到,这2艘舰艇代表了一个新的趋势。之前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还只能算是中国海军对现代化舰艇设计的探索尝试,整体技术水平仅仅相当于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现在的“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在设计上更加接近西方主流所强调的隐身化潮流,已经可以与欧美国家现役舰艇甚至最新型舰艇相媲美,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则体现出中国海军对于远洋机动的迫切需求,无论是自身航行性能还是补给效率都与之前的舰艇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中国海军正在经历一次巨大的变革,以“广州”号和“微山湖”号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舰艇的陆续入役,将迅速替代原有的一系列落后舰艇,使中国海军成为一支真正的“蓝水海军”。

此消彼长——中英海军互访背后的故事

而就在1980年之后,英国海军又多次访问中国,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中英关系的“晴雨表”。1986年7月11日,英国海军“曼彻斯特”号驱逐舰和“女将”号导弹护卫舰再次造访上海,双方海军官兵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不过在80年代末期,中国和西方阵营关系急转直下,海军交往也大受影响,直到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中英关系开始转好,海军交往才逐渐密切,1996年10月7日,“埃克塞特”号导弹驱逐舰访问青岛,这也是英国海军首次访问青岛,到了1999年3月13日,“鲍克瑟”号导弹护卫舰访问上海,为中英海军在整个90年代的交往划上句号。

进入新千年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英国 *** 开始加强发展对华关系,对中英两国军队尤其是海军交流给予重视,英国海军访华曾经经历一波小高峰,2000年8月16日,英国海军“康沃尔”号导弹护卫舰和“纽卡瑟尔”号导弹驱逐舰分别访问了上海和青岛,这也是英国海军首次同时访问两个中国海军港口,2003年5月24日,英国海军“利物浦”号导弹驱逐舰和“灰色漂泊者”号补给舰组成编队访问上海,时隔一年后“灰色漂泊者”号又与“埃克塞特”号导弹驱逐舰组成编队访问上海和青岛,并且在青岛外海与中国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展开联合搜救演习,这也是中英海军首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2005年8月30日,“约克”号驱逐舰访问湛江,2006年10月19日,“威斯敏斯特”号导弹护卫舰访问上海,2008年,英国海军“肯特”号导弹护卫舰访问青岛。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海军的进步速度形成对比的是,英国海军在冷战结束之后,受制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获得较大发展,无论是舰艇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复当年世界之一海军的盛况,与美、法等西方阵营国家海军逐渐拉开差距,这从英国海军访华舰艇上也可见一斑。这些舰艇中绝大多数都建造于冷战中后期和90年代时期,而个别的诸如“埃克赛特”号舰龄超过了20年。

2010年,英国下议院实现多数党更替,领导保守党赢得多数席位的戴维卡梅伦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余波影响,因此以卡梅伦为首的英国新一届 *** 积极推动对华贸易,希望以此带动英国经济发展。就在上任后数月,卡梅伦本人就在11月9日实现上任后对华首访,在其任内,中英关系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英国海军也在时隔5年后于2013年12月再次访华,这次,为表示对访问的重视,英国海军特意派出了其最新锐的45型导弹驱逐舰“勇敢”号访问上海,这也是该型驱逐舰首次访华。尽管这艘舰艇上先进的雷达、防空导弹以及动力系统依旧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然而比起30年前“考文垂”号来访时中英海军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这艘舰艇已经难以称得上“惊艳”。

值得一提的是,在几天的访华行程中,舰上官兵还举行纪念仪式悼念在1941年被日军击沉的“海燕”号阵亡官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得上是对曾经浴血奋战的同胞的缅怀,然而在中国的土地上举行这样的仪式,联想起那段历史,不能不说英国人在潜意识里没有缅怀那段曾经的“光荣岁月”的意味。最终,顾及到中方立场,这场纪念仪式在舰内静悄悄的完成了。

图9. 驶入上海码头的“勇敢”号

而在1年后的2015年1月12日,中国海军第18批护航编队造访朴茨茅斯港,这次访问也创造了中国海军访问英国的规模、质量之最。其中,“运城”号导弹护卫舰属中国海军最新型的054A型护卫舰,相比起前几代护卫舰其吨位更大、适航性更佳,全面引入隐身设计,具有较低的雷达、红外信号特征,武器配备较为均衡,具有较强的防空和反潜能力,同时改善了舱室布置,优化了居住性;“长白山”号船坞登陆舰是目前中国海军吨位更大的登陆舰艇,同样采用了隐身设计,与美国海军“圣安东尼奥”级类似,不仅可以携带气垫登陆艇,还可以搭载数架直升机,实现“立体登陆”,改变了以往登陆作战的固有模式,大大提高兵力投送效率;而“巢湖”号综合补给舰则是最新型综合补给舰,不仅补给装备配置与国际接轨,可在海上实施各种干、液货航行横向接收,并且增设了医务区,具有手术室、医务室、检验室、消毒室、X光线室及暗室、医药器材室、口腔治疗室、双人隔离病房和双人病房等,可以满足一般的手术需要,满足编队设备及人员在长时间远洋航行中的各项需求。这也无外乎时任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访英招待会上自豪的宣称这3艘舰艇“代表着中国海军装备的前沿水平,代表着中国海军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图10. 停泊于朴茨茅斯港内的3艘中国海军舰艇,下方为“勇士”号铁甲舰

对于这些中国海军舰艇的来访,英国海军依然给予了高规格的欢迎,然而面对中国海军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英国人的内心深处却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是本国海军风光不再,另一方面昔日的“东亚病夫”如今却成长为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这样复杂的心态恐怕可以用《每日邮报》报道的标题来形容:《三艘巨大的军舰在皇家海军母港朴茨茅斯引发欢呼 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

从“有海无防”到“攻防兼备”,从各种“万国牌”小型舰艇到今天的上百艘现代化舰艇,中国海军已经经历了近70年的长足发展,正逐步走向世界各大洋。而在二战结束之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英国海军的规模不断缩小,从昔日的世界之一最终沦为一支区域性海军强国。两相比较,个中缘由一目了然,而中国海军与英国海军之间的交往史,也见证了彼此的发展,算得上是其中的一个特别的注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10/608229.html

“1292. 艨艟的握手——新中国海军对英交流小史” 的相关文章

郅都是个什么样的人?窦太后为何一定要杀他

郅都是个什么样的人?窦太后为何一定要杀他

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悠久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过一大批铁骨铮铮的真英雄,郅都,西汉时期河东郡杨县人,是一位著名的军事人才,后人将他和战国时期的廉颇、赵奢这些名将并列在一起。汉文帝时期以郎官的身份服事,到景帝即位,郅都的官职升到了中郎将,成为皇帝身边的亲信。有一次汉景帝...

有哪些与胡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胡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臣,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

于谦和岳飞相比 于谦的贡献真的比岳飞还要大吗

于谦和岳飞相比 于谦的贡献真的比岳飞还要大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对于中国历史的走向,为什么说于谦的贡献要远大于岳飞,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称为南宋四大将,并位列首位。怒发冲冠,...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曹操的众多谋士里,荀彧地位与郭嘉相当。只不过郭嘉更偏向于军事上的谋略,一直和曹操南征北战,而荀彧属于朝政性谋士。战略方面,荀...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李斯为什么还要帮助胡亥登基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李斯为什么还要帮助胡亥登基

李斯是扶苏的岳父,为何他反而拥立胡亥登上帝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10年,秦始皇49岁,驾着銮驾四处游历,秦始皇驾临沙丘,秦始皇突然病倒,秦始皇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命宦官赵高去请他去请大夫,让他去请扶苏,让他继任国君,执掌朝政,可是这...

阚泽:三国时期东吴学者、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阚泽:三国时期东吴学者、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还不知道: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孙吴...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李白号称“诗仙”,李贺号称“诗鬼”,相比较两人的诗风不难发现,李白的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豪放飘逸,而李贺的诗却很消极,风奇崛凄清。李白活了61岁,而李贺只活了27岁,属于英年早逝。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