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一年的收入有多少?
蒋介石一年的收入有多少?
自1910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社会清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当时的北洋 *** 也废除了以前的货币——银两,而是采取了一种新的货币单位——银元。
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银元又称银洋,或大洋。由于大洋之上有袁世凯的头像,时人又称大洋为“袁大头”。
民国时期的工资水平因职业和阶层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总体来说,知识分子和高官的收入较高,而普通工人和农民的收入较低。
普通县长的月薪一般是20块,教育界的月薪高于地方官员,小学老师的月薪30到40块左右,大学教授的月薪可以达到400至600块大洋。
比如鲁迅先生最初任教时的月薪大概是60块大洋,后来随着年限的提升涨到了350块大洋,后来凭借着这笔钱在北京买了一套四合院。
当时在北京、上海、无锡这些工商业还是非常发达的城市,当时的工人的工资水平比其他地方的要多一些。他们大概是平均月薪在8到10块银洋。
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那时的警察待遇非常低,一名普通警察的月薪大概也只有2块大洋左右。
那么,作为委员长的蒋介石月薪是多少呢?
据1933年由南京国民 *** 颁布的《文官官等官俸表》显示:当时担任国家元首的蒋介石的月收益与行政院院长、立法院院长及各部总长是同一档的,标准为800大洋/每月。
那么,民国时期的1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多少元呢?
大洋与人民币的换算方式常见的两种方式,一种是按金价,一种是按物价。
可是,这两种换算方式都不怎么合适,因为那时正处于世界大战的动乱时期,频频遭遇通货膨胀。
就黄金而言,一战期间,由于中国没有牵连其中,黄金和大洋比例是1:15,一战结束后,世界重归太平,金银比则变成了1:40。
我们可以抛开通货膨胀的因素,按金银比的价格来换算,当时1块大洋之中有24克纯银,而平时金银比的价格就是在20到30左右。
也就是说1块大洋约等于1克黄金,按照现在的价值来算的话,1块大洋大约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350元(当然,这样的换算并不准确,只是一个参考值)。
蒋介石任委员长时的月工资是800大洋,一年的工资大概是9600大洋。
按金银比来换算,蒋介石的月薪为800*350=280000元,其年薪则为9600*350=3360000元。
其实,在民国时期,蒋介石的薪水并不是更高的,收入更高者为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与社会活动家胡适先生。
相关资料显示,胡适担任着驻美国大使时,可以从大使馆领取两份工资:一份是基本工资,每月达到了1000块大洋,第二份是职务补贴,每月1400块大洋。两者共计每月2400块大洋。
民国时期的工资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阶层差异,高收入群体如知识分子和高官的收入远高于普通工人和农民。这种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较大,社会分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