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始皇为何把“寡人”改成“朕”,将“朕”字拆开看,你就懂了!

中国历史33分钟前10

战国末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变得极为强大,强大到其他六国都难以抗衡。

嬴政当上秦国国君后,他肃清内政,除掉了自己的“仲父”吕不韦,拿回了本来属于自己的大权。

随后他又重用王翦等武将,一鼓作气将六国全部吞并,建立了之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嬴政统一六国之后,颁布了许多新的政策。

为了与平民百姓和后世的皇帝做出区分,他自称为“始皇帝”,还将自己的之一人称改为了“朕”,从此之后,“朕”这个字就只能皇帝用,别人不能用了。

这个“朕”字有何特殊之处?秦始皇为何选择了“朕”作为自己的专用?

天下独尊始皇帝

在其他人眼里,统一六国,结束这长达五百多年的混乱,实在是天方夜谭,但是在秦国国君嬴政眼里,这件事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

他只需要将事情交给王翦,跟王翦说:“王翦,去把六国都给我灭了。”王翦就能带兵将六国收入囊中。

这六国之中,有五国都是王翦消灭的,还有一个韩国直接投降了,不费一兵一卒。

六国统一之后嬴政十分骄傲,统一六国也确实足以让他骄傲。

嬴政认为自己的功业已经能与三皇五帝相提并论,甚至还超越了他们,于是嬴政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尊号。

他取了“三皇五帝”中的“皇”与“帝”,自称为“皇帝”,又因为自己是之一个皇帝,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因此他是“始皇帝”,后世称他为秦始皇。

秦始皇小时候跟着母亲在外逃亡,对赵国和其他国家的风俗和日常生活也很了解。

由于各国之间长时间的割据,导致各国的文化差异都很大,有时候说话都说不明白,听也听不懂,说又不会说。

秦始皇与百官讨论之后,他们认为改变各国的语言与口音难度太大,应该找到一个简单的 *** 来让人们沟通。

于是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既然两个人之间说话说不明白,那就写出来吧,只要写的是同一种字,那就可以解决双方的交流问题。

李斯等人通过总结各国流行的多种文字,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字,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小篆”,后来秦始皇又命人在小篆的基础上发明了隶书。

文字统一之后,各地区百姓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这就又引出来了一个问题。之前各国之间礼仪道德也不相同,如今大家都凑在一起,难免因为这些而产生误会。

于是秦始皇又开始考虑“行同伦”,也就让大家的行为都在同一种道德伦理下,这样就没有误会了。

之前齐国那块地方,男女有别,人与人之间以礼相待,社会气氛和谐,被称为“礼仪之邦”。秦始皇来泰山祭天时,在泰山脚下留下一块石碑,赞扬当地的风气良好,并且号召其他郡县的人都来学习。

由于之前有吕不韦、赵太后的事,秦始皇对于这样的人十分看不惯。

当他来到吴越地区时,对当地的男女之大防不严的习俗十分不满,认为他们是有违人伦的。

因此秦始皇在会稽山下也留了一块石碑,对当地的这种风俗大加斥责,还在当地留下了一条律法:杀死这类人不犯罪,以此来改善吴越之地道德规范。

除了这些,秦始皇还颁布了很多跟“统一”有关的规定,比如“统一车辆的宽度和道路的宽度”“统一钱币的形制”“统一度量衡”等。

为了这些政策的实行,秦始皇每天都十分劳累,李斯他们为了让嬴政开心,就给秦始皇找了一套“专属名词”。

这天,李斯等人 *** 一封,给秦始皇看,而且当时李斯还诚惶诚恐,生怕秦始皇不满意。那么他们上的书里,究竟写了些什么呢?

他们给秦始皇找了一些词语,定为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词,就比如:命为制,令为诏,王称泰皇,王自称为朕等等。

秦始皇觉得这些称号都不错,于是也就都同意了,还赏赐了李斯等人。但是其中有一个,秦始皇认为不满意,就是这个“泰皇”。

这个词很明显是借用了泰山的“泰”字,但是秦始皇却觉得这个称呼不好听,于是他没有采用这个,还沿用了皇帝。

“朕”字是何意?

在这一系列皇帝专用的名词中,还有一个字也很出名,那就是皇帝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朕”字。

在一些历史电视剧中,皇帝们总是会自称为“朕”。这个“朕”字肯定不是李斯他们为了讨好秦始皇而创造的,那么它在没有成为皇帝专用字之前,它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秦始皇把“朕”拿来代表“我”之前,它就已经是这个意思了。只不过之前的“朕”字是谁都能用的,它只是一个代表着尊敬的之一人称代词。

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朕皇考曰伯庸”,意思就是说:“我爹叫伯庸。”

因此“朕”这个字在之前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它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字”,只不过民间不常用罢了。

而且“朕”除了是之一人称代词当“我”用,它还有一些别的用法,比如用来形容物体之间的缝隙。

就像古代铠甲上,两块金属片之间的缝隙,便可称为“朕”,还有古代榫卯结构的桌子椅子,他们的连接处也难免会有缝隙,这种缝隙便可称为“朕”。

这个“朕”字有这么多的用法,为什么李斯等人就偏偏看上它了呢?这也看不出来“朕”字有什么特殊之处啊?

“朕”字的来历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个国家的王是怎么自称的?他们难道也和百姓们一样?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虽然他们的地位不像秦始皇这么高,但是他们也是要与平民做出区别的。而且他们的自称我们也很熟悉,就比如寡人、孤之类的。

那时候的国君如果想要继承王位,那么有一件事必须做到,那就是父亲去世。

按照礼法,家里的老父亲还在世的话,无论有多么老迈,都应该继续担任国君,一直到老国君死去,新的国君才能上位,这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

这种礼制一直到唐朝还存在着,当初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政变,除掉了试图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韦皇后,占领了长安的皇宫。

虽然李隆基在这次政变中的功劳更大,但是他依然不能直接在皇宫里称帝,因为他还有一个老爹。

李隆基的父亲是唐睿宗李旦,李旦之前被武则天欺负,废掉了皇位。如今李隆基掌权,他并不能当皇上,应该请他的父亲来当皇帝。

之前的国君们更是如此,只有父亲去世之后,才能让儿子继位。因此当上国君的人,一定是没有父亲的“寡人”。皇帝的自称“寡人”也就由此而来。

还有这个“孤”也是同样的道理,“孤”也就是孤儿,与失去父亲的“寡人”差不多。

但是这个“寡人”和“孤”明显有一种自谦的意思在里面,是一种谦逊的说法。

秦始皇并不想自谦,他自认为功过三皇,绩过五帝,哪里还需要跟人自谦?

而且秦始皇在即位之后更先处理的人,就是他的“父亲”。

除了秦始皇真正的父亲嬴异人之外,他还有两个父亲。一个是“仲父”吕不韦,一个是“假父”嫪毐。

这俩人都是秦始皇的丑闻,而且一个被秦始皇逼得服毒自尽,一个被秦始皇下令五马分尸,都没有好下场。

如果再让秦始皇以“寡人”和“孤”自称,实在是让秦始皇全身不舒服,因此就算李斯不给秦始皇找到这个“朕”字,秦始皇自己也得更换一个。

而“朕”这个字看起来没什么特殊,那如果是甲骨文里的“朕”,那就不一般了。

在甲骨文里的“朕”字,将“月”部换为了“舟”部,将“关”换为了“灷”。“舟”字指代的就是皇帝。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就是在形容君民之间的关系。但是将君王比作船,臣民比作水,可并不是李世民提出来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中就已经有过这种比喻,李世民只是借鉴了一下。“灷”字很明显跟火有关,长得像“火”下边还带了几根“树杈”,所以“灷”的意思就是火种。

在古人的认知里,一定是最重要,最有能力的人才能拥有火种,而现在的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人。

如今的秦始皇既能成为帮助人民度过灾难的“舟”,也是能给百姓们带来希望,带来温暖的“灷”,因此李斯才将这个“朕”字,选为了秦始皇的御用称号。

“朕”字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了封建时代的结束。

随着时间的流逝,“朕”字已经看不出它原来的意思,但是“朕”已经成了一个代表着皇权的符号。

而“朕”字的沿用,也是秦始皇千秋功业的一个方面,也是秦始皇万世功绩的一个缩影,秦始皇的很多政策,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使用,而且还将一直使用下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10/608424.html

“秦始皇为何把“寡人”改成“朕”,将“朕”字拆开看,你就懂了!” 的相关文章

苏轼是什么人?他被贬黄州是因为i什么

苏轼是什么人?他被贬黄州是因为i什么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创始人,也作婉约诗词。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古城黄州,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时光。在这里,他的心态得到进一步的锤炼,直至旷达。在这里,他的文学造诣达到顶峰。在这里,他能感受生活的另一番乐趣。...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是南明与清朝发生的最后一次决战。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众所周知,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死里逃生,主要是由于南明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吴三桂在磨盘山死里逃生。一、南明的“劫数”随着清军入关,明朝气数消失殆尽。明朝共传16帝,历时276年。历经洪武之治、仁...

有哪些与邓芝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邓芝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邓芝(178年-251年),字伯苗。义阳郡新野县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三国时期蜀汉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邓芝早年曾被预言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公廉且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逝世后,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

刘玄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刘玄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公元23年,刘玄在绿林军拥戴下,成为皇帝,年号更始。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玄是汉朝宗室后代,与刘秀兄弟同为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直系后裔,世代居住舂陵(湖北省枣阳市)。他为给屈死的弟弟报仇,广交宾客豪杰,后因宾客犯法受到连累,鞋底抹油逃匿至平林(今湖北省广水市...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对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崇祯帝为何拒绝了南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从哥哥明熹宗的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继位之后他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中兴大明;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以致众叛亲离。可以说崇祯帝一...

诸葛亮能带诸葛均 诸葛瑾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诸葛亮能带诸葛均 诸葛瑾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对诸葛亮带着诸葛均,为什么诸葛瑾不带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但是史书没有明载两人是否同父异母兄弟。从《三国志》的相关记载来看,两人同父异母的可能性比较高。诸葛瑾传转引吴书记载:“遭母忧,居丧至孝,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这就是说,诸...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奇皇后是元惠宗)第三任正宫皇后,名完者忽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奇氏出身于高丽大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奇子敖在朝中担任总部散郎。奇氏早在高丽时便艳名远扬,一些两班贵族都曾向奇子敖求娶她。但奇子敖认为她奇货可居,所以一心想把她献给高丽王,以谋得政治上的利益。自元朝建立后,弱小的高丽国便主动...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逊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逊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