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18岁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其名字却十人九不知

中国历史2个月前 (10-09)210

天安门作为我国的标志性建筑,一提到去北京,很多人之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到那里去看看升旗仪式。[惊喜]

天安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去打卡,但是如果问起来这不用一钉一铆的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肯定有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

天安门的设计者只有18岁

天安门最早修建于明成祖朱棣刚上任的时候,建成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起初它也不叫“天安门”,而是以“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为寓意,起了个“承天门”的名字。

因为当时北方游牧民族老是入侵,而都城远在南京,又无法及时支援,明成祖朱棣就下令将都城迁到了北京,到了北京总得给自己修建一个住的地方吧,朱棣就派手下去找全国的能够承接自己家这个大工程的。

这时候朱棣的手下就找到了有着“顶级木匠”之称的蒯富。要说他家跟皇宫那还真是有着别样的缘分,早在朱棣他爹在位那个时候,人家就接过皇家的工程,也就是说朱棣在南京的家都是人家建的,可想而知蒯富的水平能有多么的高。

小编创作不易,每天收益只有几十块,文中加入5秒广告,就是为了多挣瓶水钱,谢谢各位观众老爷支持[谢谢]

朱棣一听手下的推荐,还是个是有经验的,赶紧让手下把蒯富带过来见他。估计朱棣当时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作为皇帝也有平民被拒绝的那天。虽然蒯富没有接受皇帝的邀请,但是他也给皇帝指了条明路,让他去找自己儿子——蒯祥。

当时蒯祥也就是个刚满18岁的黄毛小子,任谁看都不会把他跟技艺高超这个用在老师傅身上的词跟他联系起来,更别说是皇帝了。朱棣一瞅蒯祥的样子,觉得自己怕不是被骗了,还准备给蒯富安一个“欺君”的罪名。

可是当他看到手下给自己的关于蒯祥资料,彻底打消了他对这个黄毛小子的顾虑。原来蒯祥只是看着年龄小,其实已经跟着父亲学习了很多年,虽然不像父亲那样举世闻名,在周边的十里八乡也是个名人了。

“烫手山芋”成传世之作

接下皇家的工程,看似是个“肥”差事,实则那就是“烫手的山芋”,做得好可以流芳百世,做不好那可是大罪,轻则流放,重则那可是满门抄斩,谁敢糊弄过去啊。推荐完之后,蒯富自己都有些后悔,觉得自己莽撞了。

不过蒯祥并没有担心自己会做不好,反而安慰起了父亲,称自己非常有自信可以完成好这个差事。

为了早日完成设计,蒯祥除了吃饭、睡觉和上厕所,就待在书房中研究该怎么设计好承天门。为了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蒯祥认真的对每一个数据都进行了很多遍的计算,对工艺也是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蒯祥在弄好设计图和模型后找到了父亲,想让父亲帮忙检查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蒯富一看自己儿子的作品,瞬间被震惊到了,连忙夸赞儿子的做得好。

朱棣看到蒯祥的设计也是赞不绝口,尤其对蒯祥做的那个承天门的小模型是爱不释手,为此还封给了蒯祥一个“蒯鲁班”的称号。

设计图看完后,朱棣很快就让工人们按照图纸开始建造,历时4年之久,承天门终于完工,与当时蒯祥设计图给出的数据完全一致,让所有人都对他佩服不已,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人质疑他的水平。

也是从那时开始,朱棣就让蒯祥顶替了其父亲,成为了设计皇家建筑的之一人选。朱棣也对这个毛头小子很是重视,不管是修建、修缮皇家建筑,还是建造皇陵都要先请蒯祥来设计一番。

蒯祥的手艺流芳百世

根据《苏州府志》中对蒯祥的记载,“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字,祥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蒯祥不光是对建筑设计颇有研究,在绘画上也是相当擅长,据传说他可以用左右手同时画龙。

虽然没有可以为之证明的作品,但是蒯祥也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做出了一番成绩。除了应天门之外,蒯祥还负责了紫禁城中很多建筑的建造,例如奉天、华盖、谨身这三大殿的重建。

公元1481年,蒯祥在北京因病去世,明宪宗朱见深听闻后,专门派人上门致哀,还将蒯祥的两个孩子封了官职。蒯祥将自己的手艺都传给了他的后人,为了纪念蒯祥,他的同乡还在苏州成立了“香山帮”。

其以“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在建筑界叫响了“香山帮”的名号。不光是天安门的建造有“香山帮”的身影,就连 *** 修缮布达拉宫时,“香山帮”的师傅们也在其中出了一份力。

“香山帮”最鼎盛的时期,光是工人就达到了5000人以上,如果这些不足以说明“香山帮”的出名,那狮子林、拙政园等等苏州园林你一定听过,这些就是“香山帮”的作品。

作为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重要流派,“香山帮”在2006年的时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非遗名录中。

近些年来,很多年轻人都想从事轻松的工作,“香山帮”的人也与来越少。虽然“香山帮”进入了非遗,但还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学艺时间长,难出师成了“香山帮”想要传承下来的一大障碍。

为了不让传统技艺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相关部门跟“香山帮”的传承人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开办相关讲座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办相关的建筑展来吸引年轻人观看......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香山帮”,愿意加入其中,来传承这项传统文化。其实不光是“香山帮”,我国还有很多非遗面临着无人传承的绝境,作为年轻一代,我们也要多看看这些传统文化,让他们可以得到传承,留给后人。

参考资料

【1】知网:《北京故宫建筑的奠基人——蒯祥》

【2】CCTV4国宝档案 ,2017.05.20,文化 | 天安门的这六大秘密,一般人真不知道!

【3】上游新闻·重庆晨报,2020.06.17,神秘国匠传人首次入渝,香山帮为何而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10/608779.html

“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18岁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其名字却十人九不知”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不是神机妙算吗 诸葛亮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诸葛亮不是神机妙算吗 诸葛亮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神机妙算却为何不能一统天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人们最为熟知的角色就非诸葛亮莫属了。以神机妙算而著称的他,为何却没能一统天下呢?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的诸葛亮,出山之后帮助刘备解决了诸多难题。然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多次北伐,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刘备寄予他的期望...

鄂邑长公主对汉昭帝有养育之恩,为何最后被逼自杀?

鄂邑长公主对汉昭帝有养育之恩,为何最后被逼自杀?

刘弗陵,即汉昭帝,他是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幼子,登基时年仅八岁。其实,不论是从年龄、身份还是能力等方面来看,汉昭帝都不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但卫子夫与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而死,他的另外几位哥哥也因为种种原因被排除在外,最终年纪最小的刘弗陵,反而成了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后元二年(前87年),刘弗...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你真的了解明建文帝朱允炆,掌控朝政大权拥有强大优势,为何打不过燕王朱棣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1402年6月,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南京金川门,迎接朱棣入城,建文帝引火烧了皇宫,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作为掌控中央集权,拥有绝对优势的建文帝,为什么会被一个连北京城都没有完全...

包拯死后展昭就消失了 展昭是接到了什么命令了吗

包拯死后展昭就消失了 展昭是接到了什么命令了吗

对包拯死后,为何展昭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侠五义》中,包拯是一位著名的清官,因其面庞乌黑,额头上又有一轮弯弯的月牙,执法公正严明被人们誉为“包青天”。包拯被塑造成了半人半神、可以上天入地的判官形象。他主持正义而又无所不能,满足了专制社会下老百...

靖难之役时,为什么全力抵抗朱棣的徐辉祖却得了善终?

靖难之役时,为什么全力抵抗朱棣的徐辉祖却得了善终?

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大明皇帝之位,是为建文帝。之后更是在齐泰与黄子澄的建议下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先是周王朱橚被废,紧接着又将齐、湘、代三位亲王贬为庶人。就这样,一场决定大明王朝命运的战争诞生了,那就是燕王朱棣发起名为“清君侧”的靖难之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靖难之役时,为什么全力抵...

李斯要被腰斩的时候 朝廷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要被腰斩的时候 朝廷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晚年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何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过程中,李斯的谋略可谓是必不可少。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李斯也协助秦始皇做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许多事。李斯剧照可以说,李斯是备受秦始皇重视,既然如此,李斯结局会...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后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丞相制度。丞相的职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公孙贺,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人。他从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也正是如此,他屡立战功,他的父亲公孙昆邪平定七国之乱时立功封侯,也因为这层关系他便被选为了太子刘...

主父偃有何过错,导致最终不得善终?

主父偃有何过错,导致最终不得善终?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主父偃在历史上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他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到了长安之后,他直接上疏汉武帝刘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