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甲午战争失败后,假如清 *** 死不投降,拒不赔款,结果将是怎样?

中国历史44分钟前10

1894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于黄海之滨。李鸿章站在威海卫的城墙上,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的海面。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十多年前意气风发地打造北洋水师,如今却眼睁睁看着心血付诸东流。一个疯狂的念头突然冒出:如果就此不投降,坚持抗战到底,结果会怎样?

&34;

19世纪末的中国,已是风雨飘摇。太平天国运动刚平息不久,列强的炮舰又频频叩关。许多老百姓对世界格局一无所知,只觉得天下大乱,朝不保夕。街头巷尾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议论:&34;&34;

与此同时,日本却在明治维新后快速崛起。它学习西方,大力发展工业和军事,野心勃勃地将目光投向了朝鲜半岛。朝鲜素来是中国的藩属国,日本的野心自然与清朝利益相悖。双方矛盾日益加深,战争一触即发。

&34;

1894年7月的一个深夜,日本军队突然袭击了朝鲜王宫,扶持了一个亲日政权。这下可把清朝朝野上下都惊动了。当时的朝廷大臣们纷纷议论:&34;&34;

于是,清 *** 决定派兵入朝,以&34;的名义保护朝鲜国王。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决定竟成为了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日本早已做好了开战准备,就等着这个机会。他们以保护在朝日侨为由,也向朝鲜派兵。双方你来我往,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当时的李鸿章虽然主战,但心里也没底。他知道北洋水师虽然装备精良,但训练不足,真打起仗来恐怕够呛。可是朝廷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大臣们哪管这些,一个个嚷嚷着要&34;。李鸿章无奈,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34;

战争一开始,清军就遭遇了当头一棒。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水道伏击了清军运兵船,&34;号被击沉,700多名士兵葬身大海。这一仗可把清军打懵了,士气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接下来的平壤之战更是惨不忍睹。日军采用立体进攻,从正面佯攻,侧翼包抄。清军将领叶志超被吓得六神无主,连夜带兵逃跑,结果全军溃散。这下可好,朝鲜半岛基本落入日军之手。

最让人心痛的是随后的黄海海战。9月17日,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大东沟海域展开激战。北洋水师虽然奋力抵抗,但还是败下阵来。旗舰&34;号被击中,舰长邓世昌壮烈牺牲。这一战,北洋水师元气大伤,再也无力阻挡日军的进攻。

一连串的失败让清朝上下都蒙了。街头巷尾议论纷纷:&34;&34;&34;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民心涣散。

&34;

眼看着战局一败涂地,清廷终于慌了神。光绪帝连夜召开御前会议,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有人主张立即议和,有人却坚持死战到底。李鸿章站出来说:&34;

这话一出,满堂哗然。一个尖细的声音突然响起:&34;众人一看,原来是慈禧太后的心腹荣禄在说话。

李鸿章冷笑一声:&34;

这时,一直沉默的翁同龢开口了:&34;

李鸿章摇头苦笑:&34;

就在朝廷内部争论不休时,日军已经兵临城下。他们占领了旅顺、大连,威胁着京师安全。慈禧太后急了,连夜召见李鸿章:&34;

李鸿章苦笑道:&34;

慈禧咬牙切齿:&34;

1895年3月,李鸿章踏上了赴日谈判的路途。临行前,他看着京城的方向,长叹一声:&34;

谈判异常艰难。日本人狮子大开口,要割地赔款,条件一个比一个苛刻。李鸿章据理力争,但收效甚微。就在谈判陷入僵局时,一个日本刺客突然冲上来,朝李鸿章开了一枪。

这一枪没要了李鸿章的命,反而成了转机。日本 *** 担心国际舆论谴责,稍稍软化了态度。最终,《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白银2亿两,还要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上了一课。原来引以为傲的同文同种的日本,居然把我们打得落花流水。这让很多人开始反思:我们到底差在哪里?为什么会输得这么惨?

其实仔细想想,输得不冤。清朝上下一盘散沙,军队腐败,武器落后,战术更是不堪入目。就算硬扛着不投降,结果可能会更糟。日本人占领北京,国家四分五裂,到时候想签城下之盟都没机会了。

所以啊,不是签不签和约的问题,关键是实力。没实力,别说割地赔款,就是割肉赔命人家都嫌弃。只有真正强大起来,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发言权。这个道理,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不是更应该铭记于心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10/610029.html

“甲午战争失败后,假如清 *** 死不投降,拒不赔款,结果将是怎样?” 的相关文章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史书评价,因为他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所以能有“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在明代,朱瞻基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

裴子野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裴子野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起家武陵左常侍、右军参军,以父丧去职。梁朝建立后,除右军参军、廷尉正,出任冠军录事参军,迁国子博士,转比...

有关于庞德之死有可疑之处 庞统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有关于庞德之死有可疑之处 庞统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的真正死因是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庞统,道号凤雏。乃是刘备帐下首席军师,同时庞统先生也是公认的智谋双绝,其才不在诸葛亮之下,他本人不但精通谋略,更知晓地理、天文等知识。但是像庞统先生这样的大才,为什么会轻易死在落凤坡?这其中有什么猫腻?一...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司马懿连曹丕都不怕,却为何怕他的儿子曹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丕继位后,也想着要励精图治,无奈英年早逝,司马懿帮助曹丕有功,又辅佐过曹丕,地位肯定也不低,他也自然不用惧怕曹丕会对他做什么。曹丕去世之后,皇位就到了他的长子曹睿头上,即魏明帝。相...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还不知道:刘备选择托孤大臣,在一文一武的情况下,为何选李严而不是赵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在封建王朝时期,君主在去世之前,一般会指定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大臣,让他们辅佐新皇帝顺利登基,那些辅佐新皇帝登基的大臣也被称为托孤大臣。古代的托孤大臣很多,比如唐太宗的托孤...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还不知道:项羽自刎后,刘邦却为他大哭不已,到底是惜英雄,还是收买人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02年,项羽在乌江遭围堵,遇到旧时吕马童,说道:“我听说刘邦重金悬赏我的脑袋,你是故友,我便送你了!”说罢,自刎而死。但奇怪的是,一心希望项羽死的刘邦,却哭了起来。...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假如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功臣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所谓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在开国之后,对立下大功的臣子开刀。汉高祖在建立汉朝后,封了多位异姓王,他是靠农民起义起家的,深知手握重...

曹操控制汉献帝嫁一个女儿就好 曹操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过去

曹操控制汉献帝嫁一个女儿就好 曹操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过去

还不知道:曹操控制汉献帝,派一个女儿就够,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了过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以前的时代背景中,女子向来就是被用来交换利益的工具,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也是为了换取自己想要的利益。但是那时候的汉献帝其实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曹操送去一个女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