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刚死不到1年,阿斗连杀3位重臣,马岱:刘禅是在装傻啊!
自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当初刘备留给他的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让诸葛亮难受了半辈子。
在历史上,刘禅的形象可谓是无能至极,一句“此地乐,不思蜀”,把司马昭都给逗笑了。
司马昭不敢相信,蜀汉君主竟然是这等庸人?有个这样的皇帝,诸葛亮还能北伐?
但是司马昭不知道的是,刘禅还在蜀汉的时候,真的是一个无能之君吗?
如果刘禅真的昏庸无能,诸葛亮为啥不取而代之?哪怕是暂时借用一下呢?
不用扶的阿斗
汉昭烈帝刘备死后,蜀汉基业自然就由他的儿子刘禅继承了。
但是刘备去世的时候,刘禅才十六岁,就算是个正常的孩子,也无法在十六岁时便独掌大权,必须得有一位贤相在手把手地教给他,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而这位贤相的人选,也只有诸葛亮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诸葛亮一边准备着北伐,一边管理朝政,劳累至极。但是诸葛亮也是任劳任怨,毫无怨言,谁让刘备托付给他了呢?
随着刘禅年龄的增长,他的智商好像没怎么长,还像个孩子一样,只知道吃喝玩乐。
在刘禅他们这一辈,有两个极端的孩子,有一个傻得可爱,还有一个精得吓人。傻的不用说了,就是刘禅,而最聪明的那个则是曹操的儿子曹冲。
但是很可惜,最聪明的这个十三岁就死了,据说是被人谋杀,而最“傻”的这个,却一直活到六十五岁,就算是被掳到了敌国,依然没人杀他。
诸葛亮还活着的时候,刘禅把事情都扔给了诸葛亮,自己当个甩手掌柜,一点也不操心。这段时期,不仅成就了诸葛亮的威名,也成就了刘禅。
作为一个皇帝,把权力交出去,也许不是个好主意。但是刘禅作为一个啥也不会的皇帝,放权就是更好的选择。
刘禅在放权时期,难道什么也没干吗?如果刘禅是个不学无术的皇帝,诸葛亮恐怕不会容他,既然刘禅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就说明诸葛亮对刘禅还是有信心的。
而且刘禅真不是啥也会,他不光会读书,甚至连武艺也学了。
武艺他可能用不上,但是诸葛亮给他写的那些治国韬略,他全都精通。
诸葛亮就算再忙,也为刘禅制定了学习计划,让刘禅熟读《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著作,学习该怎么治国。
早在《寰宇记》中,还记载了当初刘禅练武的山头,这座山也因此被叫做“射山”。
因此刘禅本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其实根本不用扶,自己就能站起来。也许诸葛亮在后面推了他一把,但是也能说明刘禅自己的实力。
虽然说刘禅自己站了起来,但是谁又能保证,他在后来不会跪下去呢?
阿斗的手段
诸葛亮病死在战场上之后,蜀军只能抬着棺材返回了蜀中。刘禅知道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悲伤不已,赶紧出门去迎接诸葛亮的棺材。
这时的刘禅自然是真心相迎,比起刘备,诸葛亮更像刘禅的爹,一声声相父叫着,可都是真心实意。
如果有人在这时候站出来诋毁诸葛亮,这人会是什么下场?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李邈就是一个,李邈也是刘禅亲自下令杀掉的之一个重臣。
这个李邈也不是之一次这么勇了,要不是有诸葛亮给他求情,这个李邈的坟头草都得两米多高了。
建安十九年,刘备占领了益州,非常高兴,这时的李邈还被任命为益州从事。过年的时候,官员们都来祝贺刘备,给刘备敬酒。
但是李邈凑上前来,不但没有祝贺刘备,还开始指责起刘备来了,几乎是指着刘备的鼻子在骂。
李邈对刘备说:“当初刘璋将军认为你是刘氏宗亲,所以才相信了你,让你去讨伐曹操,你却趁机占了益州,还赶走了刘璋将军,你这个卑鄙小人!”
刘备强压住心里的怒火,反问了李邈一句:“你这么相信刘璋,你为什么不去他手底下做事呢?”
李邈回了一句:“我没能耐,不配辅佐刘璋将军。”和刘备一起喝酒的大臣们群情激愤,都想亲手杀了李邈。
但是诸葛亮认为现在正是春节,在此时杀人有些不吉利,众官员这才放过了李邈,没有当场将他处死。
后来诸葛亮又带着李邈北伐,马谡丢了街亭之后逃回了大营。马谡在出发之前,已经签下了军令状,因此诸葛亮含泪要斩杀马谡。
李邈站出来阻止了诸葛亮,说马谡战败情有可原。但是诸葛亮认为马谡没得洗,还是把马谡杀了,还把李邈赶回了成都,不许他再随军北伐了。
诸葛亮去世后,李邈对之前的事怀恨在心,于是给刘禅上了一道疏。
李邈在上疏中说:“诸葛亮拥兵自重,早晚会篡夺蜀汉大权,如今诸葛亮已死,他总算是安心了,人们也应该庆祝才对。”
这时候的刘禅正在为诸葛亮守孝,他身穿白衣,在诸葛亮灵堂守了三天三夜。
结果这时候李邈却跑过来说这种话,刘禅不杀他才怪呢!刘禅杀了他之后,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朝中旧臣大部分都是诸葛亮的亲信,如今诸葛丞相已死,他们担心刘禅会秋后算账,清算他们这些人。
毕竟在诸葛亮去世之前,宫里传出了刘禅与诸葛亮不和的传闻。
但是刘禅先是给诸葛亮守了三天的孝,如今又毫不犹豫地打死了污蔑诸葛亮的李邈,这些旧臣们也把心放了下来,不再每天提心吊胆。
解决了老臣的事后,刘禅又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居然有人说他有“魏武风气”,这又是怎么回事?
自诸葛亮去世之后,朝中的老臣已经不多了,但是这些为数不多的老臣,却总仗着自己的身份看不起别人,甚至连刘禅也看不起。
刘琰,是刘备的老同学,他俩曾经一起在郑玄门下求学。刘备担任豫州牧的时候,将刘琰任命为从事。从那时候起,刘琰就一直跟随着刘备。
刘琰这个人平时荒诞不经,经常说一些胡话,但是每次说完胡话,他就给诸葛亮写道歉信,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因为有诸葛亮保着他,其他人也没法惩罚刘琰。别看刘琰这个样子,他倒是娶了一个漂亮媳妇,总是跟别人炫耀此事。
诸葛亮去世后的之一个春节,按照惯例,大臣们的妻子应当进宫去太后贺喜。由于刘琰的妻子长得很漂亮,太后也很喜欢她,于是就特意将胡氏留在了宫中。
太后的年纪也大了,总想有个人陪着自己,于是这位胡氏在宫中住了一月有余。
当胡氏回到家后,刘琰立刻质问她为什么这么久才回来,胡氏就将太后留她的事告诉了刘琰。但是刘琰根本不信,他认为胡氏之所以在皇宫待了这么久,是因为胡氏与刘禅有关系。
刘琰不由分说就把胡氏吊起来打,还用脚上的鞋抽打胡氏的脸,差点把胡氏打死。
刘琰将胡氏休掉之后又赶出了家门,胡氏没有办法,只能来到皇宫找刘禅主持公道。
刘禅十分生气,让司法部门给刘琰定罪后,将他在闹市区斩首了。
在此之后,过年期间给皇后拜年的这个习俗也被取消了。
刘琰的惨死给那些老臣们敲响了警钟,他们再也不敢小瞧刘禅了。
刘禅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最后一把火,烧在了杨仪的身上。诸葛亮还没死之前,让杨仪做了自己身边的官员,诸葛亮临死之前,还给杨仪留了几句话。
在蜀军撤回蜀中的路上,魏延带兵谋反,杨仪利用诸葛亮生前留下的计策,除掉了魏延,还自作主张,诛杀了魏延的三族。
杨仪这么一闹,朝中的将军都坐不住了,他们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开始提防起朝廷。刘禅得知此事后,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杨仪自作主张惹出来的事,就该让杨仪背负责任。
于是刘禅和费祎随便找了个理由,将杨仪贬为了平民。
杨仪被贬为平民后还不服,到处说朝廷的坏话。刘禅也不惯着他,直接派兵将杨仪抓进了大牢。
杨仪自知已经没有活路,于是自杀在了大牢里。杨仪的死,让朝中的武将们稍稍安定了一些,至少不再担惊受怕了。
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一把,烧在了李邈身上,安抚了诸葛亮手下的旧臣。这第二把火,烧在了刘琰身上,打击了嚣张老臣们的气焰,提高了自己的威信。第三把火,烧在了自作主张的杨仪身上,安抚了躁动的武将们。
刘禅解决了朝堂的内部矛盾,难怪马岱会说,他是真的不傻!不过是会审时度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