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康熙五十年两大案是康熙洗刷不掉的污点,他还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

中国历史1天前20

康熙五十年发生了两起震惊朝野的大案,一是戴名世的《南山集》案,二是江南科考舞弊案。从康熙帝对这两起大案的处置上,可以看出其真实为人。

《南山集》案的两位主角,一是赫赫有名的桐城派开山鼻祖戴名世,一是有名的清官赵申乔。戴名世早年成名,于康熙22年(1683年)考取秀才,四年后以贡生身份赴京入国子监,与方苞等人相应和。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所著《南山集偶抄》刊行,这是一部介绍南明历史的史书,曾风行一时。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戴名世会试考中进士,殿试获第二名,之一名就是赵申乔的儿子赵熊诏。因为戴名世早已名满天下,大家都以为戴名世应该得之一名,坊间就有传言说是赵熊诏得之一是沾了其父赵申乔的光,戴名世信以为真,经常背后对赵氏父子出不敬之言。赵申乔早年通过科举入仕,素有清廉之名,深受康熙帝喜爱,并于康熙四十九(1710年)年擢升为左都御史。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赵申乔突然举报戴名世的《南山集》“倒置是非,狂妄不谨”,以此弹劾戴名世。此时的戴名世已经是翰林院编修,因此案获罪入狱。经过刑部一年多的审理,拟定罪为“大逆”,欲将戴名世凌迟处死,三族16岁以上者将被斩首,15岁以下及女眷将被流放,其他受牵连者如方苞等人也要处以绞刑。但是康熙帝并没有听取刑部意见,而是选择了从轻发落,仅将戴名世一人处死,其他族人则流放宁古塔,方苞等人也躲过一劫。

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另一起大案是江南科考案,这一年的江南乡试排名靠前者是两个文笔不通的富家公子哥,这遭到了1000多名考生的强烈不满,考生们到衙门 *** ,却被两江总督噶礼派人弹压,抓了几十名闹事的考生。此事被江苏巡抚张伯行和苏州织造李煦呈报给了康熙帝。康熙帝十分震怒,派两名钦差彻查此案。钦差揣摩圣意,因为噶礼生母是康熙帝的奶妈,噶礼头脑灵活,一直深得康熙帝恩宠,所以当钦差查到受贿的官员涉及到噶礼之后便想匆匆结案。可是清官张伯行却不同意,一定要查到最后。结果是给噶礼行贿的重要证人在狱中被灭口。张伯行将原委密报康熙帝,噶礼也同时上书康熙帝,列举张伯行七条罪状,欲置张伯行于死地。康熙帝非常了解张伯行的品行,他也是康熙帝一手提拔的清官,所以不能让张伯行倒台。但是噶礼跟康熙帝私交甚好,康熙帝明知道他是大贪,还一直加以重用,说明康熙帝是有私心的。所以这件事康熙帝早就知道个中原委,就是不说破,率领手下一起演了一场大戏。

派出的两位钦差当然明白圣意,所以他们给出的结论是噶礼与此案无关,张伯行胡乱弹劾上级噶礼参与科考舞弊案,应该给予撤职处分。可是康熙帝明白这个结论是难以服众的,于是撤回钦差,重派两名重臣去查此案。这两位重臣当然也明白康熙帝内心所想,只是需要考量如何结案才能服众。最后两人得出的结论是张伯行诬告两江总督需革职查办,噶礼与舞弊案没有关系,但是有失职之罪,应该给予口头警告。这样的结论仍然南平江南考生的情绪,康熙帝也觉得不妥。于是康熙帝决定亲自彻查此案。

康熙帝命人把这场舞弊案的所有卷宗和相关人员全都带到京城,然后命令九卿、詹事、科道官联手查案。康熙表态:“噶礼才学出众,但他喜欢无事生非,也没有清正的名声。但张伯行为官清正是天下共知的事情,你们要体会朕保全清官的心意。”但是调查结果一出来却举国哗然。这场科场舞弊案的其它人维持原判,至于噶礼和张伯行,他们给出的意见是身为高官竟然互相弹劾,有失大臣体统,应该全都撤职。也就是说,噶礼依然与科考案没有关系。这场科考舞弊案的最后结果由康熙定调子,主考官失察被革职查办,副主考官和阅卷官斩立决,两名靠花钱买文凭的考生被枷责后绞杀,张伯行继续留任,噶礼撤职。

从康熙亲自过问并处理的两个大案来看,之一件《南山集》案是不折不扣的冤假错案,虽然康熙帝考虑民心问题没有从重从快地进行处罚,反倒是网开一面,只对首犯给予了严惩,其余人流放,好像显示了他的仁慈和温和的一面。可实际上他明知道这是个冤案,也要借此案给天下人一个教训,枉杀了一代才子。当雍正帝即为,做的之一件事就是给《南山集》案 *** ,流放人员全都获得了自由。这说明圣明如康熙帝也有污点,且还不少。

再说第二件江南科考舞弊案,就更暴露了康熙帝又当又立的本质。他明知道噶礼是贪赃枉法之徒,却左次三番的演戏给天下人看,意思是不是我不想治腐,而是实在找不到证据给他定罪。而对于张伯行,康熙帝也是通过对他的保护而极力笼络天下士子之心。可谓是一石二鸟,左右逢源。

康熙帝在处理大案上可谓是用心良苦,但是绝对没有秉持公心,他的算盘就是利用这些事件以达到加强统治,获得好名声的目的。所以所有的皇帝都一样,并没有好皇帝与坏皇帝的本质不同,只是好一些和差一些,好很多和差很多的区别。高明者看上去雄才大略,智慧超群,低劣者则显得骄奢淫逸,贪暴无能。但其核心都是为了维护皇家财富和权力,维持家天下的万代永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11/610538.html

“康熙五十年两大案是康熙洗刷不掉的污点,他还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 的相关文章

祖逖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祖逖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志士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祖逖是东晋初期的北伐名将,多次击败石勒,收复黄河以南的西晋故地。那他为何未能北伐收复河北,安定晋朝一,闻鸡起舞祖逖出身世族,早年丧父,因此与兄弟们住在一起。祖逖为人豁达放荡,不遵守...

王莽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 王莽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王莽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 王莽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还不知道:王莽改革为什么会失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01引言为什么总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作为兴极的话题,每一位穿越者的身上总是带着虚构的朦胧,经历中充满了爱情的唯美和伤感,唯独王莽显得格格不入,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改革家,王莽到底是不是真的穿越者引起了历史学界的广...

同样都是秦国的功臣 三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同样都是秦国的功臣 三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都是秦国功臣,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为何能全身而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白起、张仪三个人对于秦国而言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但是三人命运各不相同,只有张仪能够全身而退这是有原因的。变法者必不善其身商鞅是变法者,变法就涉及利益重新分配,得罪...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 曹操为什么对孙权如此佩服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 曹操为什么对孙权如此佩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何那么佩服孙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12年,曹操为报赤壁战败之仇,亲率大军40万与孙权对峙于安徽省濡须口。可是曹操看到孙权兵船上刀枪耀眼,防守森严,士气旺盛,找不出一点儿破绽,于是发出了他那句著名的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感慨...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以为大将关羽报仇的名义,御驾亲征,亲率大军东征伐吴。初期,刘备率部一路势如破竹,水陆并进,拿下秭归,进至夷陵。东吴孙权...

历史上海瑞的一生有过多少妻子?

历史上海瑞的一生有过多少妻子?

海瑞可以说是大明王朝,乃至于有史以来的封建王朝中,官场上最特殊的人物。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海瑞的侄女婿梁云龙所写《海忠介公行状》记载,海瑞一生有过三位正妻和两位妾室,原配妻子因没有子嗣而被休,第二任妻子过门仅一个月又被休,原因被猜测是海瑞的母亲不喜欢,第三位妻子王氏比...

张德胜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结局如何?

张德胜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结局如何?

历史上的张德胜是明初朱元璋麾下的一个名将,死后配享太庙,他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元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江淮地区更是乱成了一锅粥,涌现出了很多盗贼,为了应对这种混乱的局面,张德胜和俞通海、廖永忠、廖永安等盘踞在巢湖一带,训练了一支十分强劲的...

明末时期有哪些农民起义军领袖投降了明朝?

明末时期有哪些农民起义军领袖投降了明朝?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末崇祯年间,明朝军队和关内的农民起义军鏖战十数年。期间,有明军将领投降农民起义军,转身成为推翻明朝的急先锋。同样,也有农民起义军将领被明朝招安,转身拿起刀枪,砍向曾经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