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不收是高明之策?游离60年的藏南,是如何让印度疲于奔命的
晚清时期中国的边疆失地加剧化,使得现今领土问题成为一个难题。清朝开国之初打下诺大的疆域图,却在近代丢失殆尽,甚至面临极度萎缩状态。要不是列强之间的政治平衡与制约,或者列强内部问题导致侵略减缓。或者是中国内部民主革命力量的崛起,以及新中国的强硬立场与对外反击战,则连现今的领土面积都难以保证。
尤其是现在悬而未决的藏南问题,就是那时遗留的弊病。即使自卫反击战我军收回此地,但是因为国际问题,以及自然客观条件限制,最重要的是国力问题,又不得不放弃这一地的
事实统治权。
但是当时中国并不是全部撤出这一地区,而是进行相关的布局。使得我军处于不败之地,随时都能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反倒是印度因为此地而
面临疲惫
折腾之惨状,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藏南问题是晚清 *** 的无能,以及害怕遭到英国的报复,而强制要求藏地当局放弃抵抗,接受英国的无理要求。这使得当时的英国在与藏地
当局战争
失败后,通过恐吓晚清 *** 获得政治回报。这也为 *** 的分裂打下不好的根基,而藏南地区也是这样一步步陷入
分裂边缘
。
当时的晚清对于疆土意识性不强,列强通过
武力、谈判、威胁
、一步步从清廷手中窃取大量的土地。尤其是沙俄得到更大的实惠,兵不血刃就能侵占150万平方公里土地。危急时刻晚清甚至都想把新疆蒙古之地丢失,要不是左宗棠力挽狂澜,后果
不堪设想。
对于藏地偏远地区,那就更是不用多说,直接舍弃而保全自身统治地位,是晚清更大的目标。英国就是看到这一点,才肆无忌惮地进行各种
渗透、肢解、控制
该地区的所有权。
英国当时处于世界之一强国,世界性帝国的殖民地遍及全世界。但最重要的殖民地就是印度,在覆灭莫卧儿帝国,成功稳定印度这块更大的殖民地后,使得英国的实力直接提升一大块。而印度作为英国女王的皇冠,大英帝国
生命线。
可见对于印度的重视,为巩固这个
后方基地
。开始进行绝对防御圈的设定,为此开始进行相关规划。向西抢占制高点夺取阿富汗高地,确保
西面安全地
。向东攻取缅甸关键通道,锁死印度东部的威胁。向北拓展至藏南地区,直接抢占北部高地,稳固
北面防线。
这样英国的安全空间搭建好,印度将成为自己的
永久性殖民地
。而印度对于英国的崛起以及回血功能确实很重要。英国构建的大印度计划,以当时的国力而言,还是有保障的。但是经历一战的抽血,二战的半残,使得英国实力
下降为二流国力
。
对于殖民地的掌控已经力不从心,最终在民族主义觉醒的打击下,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瓦解。印度作为更大的殖民地,英国重要的
生命线
,最终还是被失去。为防止自己培养的怪物崛起,而进行
印巴分治
,对于中印边界地区进行
模糊处理
。
最终中印对于传统边界线出现分歧,印度自己的实力不允许,却还是有自己的大印度梦。自己的内部问题还没有解决,就趁当时中国自己的
国际处境不好
,以及美苏的暗中默许,开始自己的领土侵犯行动。
最终不仅侵占
传统分界线
,又把英国自己立的根部没有法律依据的麦克马洪线作为自己的新界标。利用中国鞭长莫及的地缘政治问题,又开始迈出
麦克马洪线
,继续向我藏地推进。对于印度这种不听警告,擅自开战的
无礼行为
。
我国 *** 在警告无用后,只能进行
自卫反击战
。经过步步诱敌深入,最终全歼来犯之敌。不仅打退对印度的侵略野心,更是把原有的失地全部收回。威胁印度的首都安全,让印度不得不对我国屈服。
正如主席所说“
一战打出30个和平”
,这对于我国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只不过对于藏南地区,我军最后还是撤出这一地区,而仅仅只是占领阿克塞钦这一高地。对于藏南只能选择放弃,然后被印度
重新占据。
为何当时没有永久占领这块失地,也是有着自己的难题。
首先就是
实力不允许
,当时我国处于自然灾害,还没有恢复元气。同时交通困难,海拔问题限制后勤补给。对于我军而言根本守不住藏南平原区,而占据
阿克塞钦这块制高点
,则能牵制住印度,缩短困难。其次就是
美苏态度
,当时中国正是与两大强国紧张期,不得不有所顾忌。再次就是
成本问题
,首重国内建设,后在解决藏南。
结语
:正因为有很多限制,当时的国力有限,只能投入更重要的领域,以后拥有更多的本钱。而阿克塞钦高地易守难攻,随时能够
出击藏南地区
。而印度为实现这一地区的
永久控制权
,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投入。不仅浪费国力,还因此计划内部联邦的分裂不稳定分子。
还随时处于中国的威胁状态,最终不得不劳民伤财的
重复建设
,而解决不了根本本问题。反倒是我国通过国力积累,不仅加大内部建设积累,还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对于此地的
影响力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