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汾河之畔,探寻文明密码

中国历史1周前 (11-14)60

陶寺遗址博物馆“文明蕴化”基本陈列单元展示区。  陶寺遗址博物馆供图

山西襄汾,汾河之畔,筹建近3年的陶寺遗址博物馆11月12日正式开馆。从空中俯瞰,外观呈现一个“中”字,象征着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对探源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

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代表性遗址之一。陶寺遗址博物馆展出了哪些珍贵文物?重大考古成果蕴含着怎样的中华文明密码?

展出230件(套)珍贵文物

陶寺遗址博物馆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设有“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3个基本陈列单元、2个专题展览以及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全景式展示陶寺遗址在城址规划营建、手工业制造、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此次博物馆集中展出陶器、玉器、铜器、漆木器等文物230件(套)。陶寺遗址出土的重要文物圭尺首次公开亮相,这是一件黑、绿、红三色相间的漆木杆,应是中国古代主流的天文历法观测仪器。

彩绘蟠龙纹陶盘也是明星展品,此盘褐色胎,内壁以红、白两色彩绘蟠龙纹。“陶寺遗址共出土过4件龙盘,陶寺龙纹为探索中华民族龙图腾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陶寺遗址博物馆讲解员李思敏介绍。

利用数字技术增强体验感,是展陈的一大特色。在礼乐文明展区,摆放着鼍鼓、土鼓、石磬、铜铃等文物和复原物,激活多媒体设备,便能聆听来自几千年前的悠扬乐音。陶寺遗址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光影中“活”起来。

46年发掘,揭开早期都邑神秘面纱

陶寺遗址1958年被发现,1978年正式开始发掘。46年来,大型墓地、28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气势恢宏的宫城宫殿基址等先后被发现,共出土文物5500多件,一个沉睡于地下数千年的都邑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站在陶寺遗址的观象台遗迹复原互动装置观测点,随着季节变换,可以看到太阳从不同的观测缝升起。在陶寺遗址中期小城内考古发现的大型夯土建筑观象台,很可能正是古代文献中所言观象台遗迹,具有系统的观象授时功用,能观测到20个节令,这些节令与当时的气候变化、农事、节日相联系。先民观象授时,便能根据节令进行农耕种植。

除了观象台,展厅还展出了圭表、铜齿轮形器、沙漏等文物和复原物,有学者推测,陶寺先民已能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精准管理时间与空间。

展厅里,陶寺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镶嵌腕饰、铜铃等各种材质的礼乐用器十分精美。“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墓葬出现鼍鼓、土鼓、石磬等固定组合、固定数量、固定位置的现象,反映礼乐制度初步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介绍。

进入21世纪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以来,陶寺遗址确定了中期大城址、宫殿区及宫城、仓储区、手工业作坊区、中期大型墓地等重要遗迹,陶寺遗址作为都城的构成要素和特征更加显现出来。“这些发现生动表明,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进入新的重要阶段,陶寺早、中期聚落已经初步具备早期国家特征。”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介绍。

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陶寺文明在中华文明脉络中有何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12日下午,陶寺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举办,30余名考古文博专家齐聚探讨。

“大规模的城址、宫殿建筑,出土的玉器、铜器以及写有文字的一些文物,都可以证明,在距今4300年前后,在黄河中游地区有高度发达的文化。”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表示。“陶寺文明是中华文明由多元迈向一体过程的关键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海表示。

专家认为,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中的重要节点,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有力实证和生动写照。

陶寺遗址自“十一五”以来一直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库,陶寺考古遗址公园2017年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并且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点项目。据介绍,当地接下来将持续推进陶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示范区、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文化艺术创意园等规划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4日 10 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11/611035.html

“汾河之畔,探寻文明密码” 的相关文章

高光:西晋时期官员,于八王之乱时尽心侍奉晋惠帝

高光:西晋时期官员,于八王之乱时尽心侍奉晋惠帝

高光(?—308年12月3日 ),字宣茂。陈留圉城人,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高柔第三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高光出身世代法家,年少时就通晓家业,熟悉刑法理论。历任太子舍人、尚书郎、幽州刺史、颍川太守、黄沙御史、廷尉等职,后封延陵县公。于八王之乱时尽心侍奉晋...

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隐士,与隐居襄阳一带的名士交往密切

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隐士,与隐居襄阳一带的名士交往密切

庞德公是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

百里奚为什么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走向人生巅峰?

百里奚为什么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走向人生巅峰?

百里奚(约公元前725—前621年),姜姓,春秋时期虞国人,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时期,在虞国有一个小村庄,住着一位很有才学的人,名叫百里奚。他三十多岁才娶妻子杜氏,夫妻非常恩爱,生了一个儿子叫孟明视。只...

田千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田千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你自己。田千秋,西汉人,出生年月不详,《汉书》中称他为“车千秋”。他的祖上是战国时期的齐国王族,之后田氏一脉徙居长陵。尽管祖上身份极为显赫,但到了田千秋这一带也没有太大的成就,早就荣光不再。征和三年之前,他都一直是高寝郎,在皇陵里守护着先帝...

康熙皇帝真的囚禁过十三阿哥胤祥吗 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过

康熙皇帝真的囚禁过十三阿哥胤祥吗 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过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康熙真的圈禁过十三阿哥胤祥么,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想必都对十三阿哥胤祥被康熙圈禁在宗人府十年的事情愤愤不平,一代忠肝义胆的“侠王”,就这样荒废了十年青春岁月,的确让人倍感唏嘘。其实,这段剧情并非完全的...

薛应旗:明朝学者、藏书家,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薛应旗:明朝学者、藏书家,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薛应旗(公元1500年-公元1575年),明学者、藏书家。字仲常,号方山。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曾任慈溪知县,官南京考工郎中。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薛方山的生平大致可分三个阶段:35岁前,主要是读书,准备科举;1535年中进士,开始二十一年的官场...

汪由敦:清朝时期大臣,老诚敏慎,在职勤劳

汪由敦:清朝时期大臣,老诚敏慎,在职勤劳

汪由敦(1692-1758年3月1日),初名汪良金,字师苕,号谨堂、松泉居士,安徽休宁人,清朝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庶吉士。乾隆间,先后担任了工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又兼署了左都御史一职。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军机大臣,吏部尚书,老诚敏慎...

康熙一共有55个子女 康熙为何还收弟弟的女儿作养女

康熙一共有55个子女 康熙为何还收弟弟的女儿作养女

对生育了55个子女的康熙皇帝,为何将弟弟的女儿收为养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清朝的历代皇帝里,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最强。他在1667年生育第一个皇子承瑞时才13岁;在1718年生育最后一个皇子时已到64岁高龄。他一生迎娶了65位后妃,总共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