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慰安妇问题严重到什么地步?即使保守估计,也超过15万人
最近读了日韩学者金一勉所著的《军妓血泪——天皇军队和朝鲜慰安妇》(接桑、溪林、慧玫等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仅仅是看了讲那段历史的文字,我便有触目惊心之感。为了使足够多的年轻女性成为慰安妇,日本帝国统治朝韩的国家机器采取了多么卑鄙龌龊、阴险狡诈、凶狠残暴的肮脏手段,以及成为慰安妇后,这些年轻女性的经历有多么骇人听闻、惨绝人寰,我不想提及:别人讲得足够多且我掌握的负面词汇快不够用了。
本文中我要做的只是:根据人口和慰安妇的数量关系,大致估计一下慰安妇问题在朝韩严重到什么程度。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30多年中,现在的朝鲜和韩国都处于日据时期,都受到日本帝国的殖民统治。日据时期朝韩的人口总数和增长情况存在一定争议,根据网上搜到的各种结果大致可以确定,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后期或者说日本发动全面战争那段时间,人口有2500万左右。
由于种种原因,慰安妇总数本就不易估计,要估计来自朝韩的慰安妇数量难度相对更大。本文中我会根据金一勉在“军妓血泪”一书中的说法进行简单估算:书中多次出现朝韩慰安妇数量,数据是自洽的,且被广泛引用。
如果还不了解“慰安妇”或“日本军队慰安妇”含义的话,可以直接上网搜索,“军妓血泪”一书在之一章第四部分“四、军队慰安妇是什么?”中也给出了解释:“受着‘比世界上所有 *** 描写都奇怪、战栗、残酷而野蛮的 *** 处理的女人们。’而且,这些女人都是在战争中打着‘为了祖国’的旗号,以‘特志看护妇’、‘军要员’、‘女子工员’名目,从各地强制征来的17—20岁处女。”简单概括就是“强制征集”去做“军队娼妇”的年轻女性。
接下来书中交待“其数量有人甚至推定为20万人”,且“日本军队慰安妇”“其中八至九成是年轻的朝鲜女性”,要注意这里说的“朝鲜”并不是单指现在朝鲜这个国家,可以认为对应的是现在半岛上的朝韩两国:在日据时期还没有分裂,因此“军妓血泪”一书中经常用“朝鲜”代表整个朝鲜半岛。
在20万人中占八至九成,估计日据时期朝韩慰安妇数量为16-18万。接下来“军妓血泪”中的同一页还提到“日本军队把十几万朝鲜女性拽拉去做‘娼妇’的事”,这与估计结果对得上。在该书的“后记”中,再次强调“日本军队在战地上拥有的慰安妇,据认为达到20万人之多,其中八成至九成是骗来的16岁至19岁的朝鲜姑娘”,在第四章第五部分“五、用军列货车厢秘密运往前线”中说“被日军诱拐的朝鲜妇女的数量估计有17—20万名”,作为估计没有明显的内部矛盾,朝韩慰安妇数量在16-20万之间应该是可信的。
根据“文暄生活科普”账号发表于2024年10月8日的详尽材料“朝鲜总督府人口(昭和十一年)及朝鲜分道地图”:“全朝鲜总人口为2201万7836人”,昭和十一年为1936年,当时朝韩人口总数约为2200万。根据百度百科“朝鲜日据时期”词条,1940年人口数量为2432.6327万,还说“人口”“发展到1942年的2553万人”,词条内数据没有明显矛盾,且与1936年的朝鲜总督府人口数量对得上。在“军妓血泪”第三章第五部分“五、在朝鲜的‘三光政策’与猎取女人”中,有“彻底催垮2700万人口的朝鲜民族”、“总督府当局为了任意束缚3000万朝鲜民族”的说法,难免带有一定程度的夸大成分。
可以认为:在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时,朝韩人口总数在2200-2300万之间;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人口数量约为2500万。根据这些数据估计,慰安妇数量占比不超过1%,即便仅考虑女性数量,也有1000万、1100万或更多,慰安妇占比也只有1.5%左右,这样的比例意味着问题很严重吗?
朝韩慰安妇在全部人口或女性中的占比的确不算高。但哪怕只考虑征集慰安妇严格的年龄限制,甚至并非年轻女性或青年女子就符合要求,“军妓血泪”中提到过为17-20岁或16-19岁:差别可能是考虑虚岁或实岁导致的,那么对于适龄女性来说,被征集为慰安妇的比例就相当可观了。
我没有掌握日据时期朝韩人口年龄结构的材料,不能给出二战期间这一地区16-20岁女性的确切数量,只能根据近期材料按比例估计。在我能找到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和慰安妇年龄限制大体对应的是15-19周岁的女性,根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3—1”“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全国共有1242612226人,其中15-19周岁的女性50152995人,占比约为4.0%。
中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19周岁女性占比明显低于第五次人口普查,考虑到强征慰安妇的年代人口结构应该更年轻,只有用2000年中国的比例估计才相对合理。按15-19岁女性占比4%估计,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后朝韩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年轻女子约有90万,实际上应该明显多一些。
征集慰安妇的年龄为16-19岁或17-20岁,比人口普查中5岁一个年龄段狭窄一些,在人口中的占比应该比15-19岁女性低一些。且“军妓血泪”之一章第三部分“三、废灭朝鲜人的构想”中明确交待“使朝鲜未婚女子从事军队里的‘特殊任务’”,第四部分“四、军队慰安妇是什么?”中再次强调“使年轻未婚女性作‘军队娼妇’”,可见已婚女子是不适合做慰安妇的,考虑到当时东亚女性早婚占比较高,符合慰安妇征集条件的女子占比会进一步下降。
估计符合慰安妇征集条件的女子在朝韩总人口中占比4%,应该和实际情况差别不大。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后这样的年轻女子约有90万,考虑到日本发动全面战争持续了 *** ,而适龄女子的年龄跨度为四五岁,可以认为有两茬符合慰安妇征集条件的年轻女子,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是战争进程的关键节点,可以认为此时第二茬女子已达到合适年龄,按占比4%估计,朝韩2500万人口中约有100万符合慰安妇征集条件的年轻女子,两茬总计约为190万。
本来估计就比较粗糙,可以认为日本进行全面战争期间朝韩共有约200万未婚年轻女子。在这么小的人口基数中,竟强制征集慰安妇多达16-20万!可以算出占比高达恐怖的8%到10%,日本帝国的丧心病狂由此可见一斑:不超过20岁的朝韩未婚年轻女性,差不多有1/10被强征去做了“军队娼妇”。
仅仅是笼统地估计占比,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朝韩慰安妇问题有多么严重了:很多国家战时在适龄青年中征兵也达不到这么高比例!如果再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未婚年轻女性基本等于处女,强征这些处于人生最美好阶段的姑娘去做普通 *** 都不如的军队慰安妇,用心险恶程度就不是语言能够形容的。
而强征过程对从个体生命到整个民族的伤害有多大多深,这我是连想象也想象不出来的。但我能确定的是,“军妓血泪”之一章第三部分“三、废灭朝鲜人的构想”中说“日本 *** 、军部和总督府”“利用这次战时体制,一鼓作气推行其合并朝鲜以来的宿愿‘朝鲜民族衰亡策’”,第四部分“四、军队慰安妇是什么?”中说“日本军队在战场上受用‘慰安妇’”“作为摧折和压杀‘朝鲜’民族独立意识的根本策略”“以图‘消灭其民族’”,都并非虚言。
试想,一个民族最年轻的女性中有1/10都被强制去做“军队娼妇”,并且这1/10还是在健康漂亮的未婚姑娘中强征的,会有什么后果?这样做甚至都可能影响出生率,直接危及肉体生存,民族精神当然也会遭遇严重危机:如果连本民族最美丽的花朵都保护不了,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个民族存在的意义。
且1/10可能还只是笼统估计的结果,考虑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争规模明显扩大了,对两茬适龄未婚年轻女性的征用比例应该也存在明显不同,1942年前后的强征比例应该比1937年前后明显高一些。之一茬90万适龄女子可能强征了六七万,占比7%或8%左右,受害相对较轻;第二茬100万适龄女子可能强征了十二三万,占比可能高达12%或13%,征用比例竟然可能高达1/8!
这么高的强征比例意味着什么,我想谁都明白。相当于现在中学或大学每班十几二十几名女生中就有两三人被强制去做“军队娼妇”,而且还是选其中最健康漂亮的,即便不考虑每班还有多少男生参军战死,仅仅是强征慰安妇这一点就能够基本毁掉一代人的青春,朝韩慰安妇问题就严重到这种地步!
还有数据显示情况可能更糟,“军妓血泪”之一章第四部分“四、军队慰安妇是什么?”记录了保守阵营议员荒船清十郎的部分演讲内容:“朝鲜慰安妇死了14万3千人,是被日本军人杀死的”,也告诉了读者日本的进步人士寺尾五郎认为“慰安妇”或“慰安部队”“大部分人是被集结起来杀掉了”。
朝韩慰安妇被日军杀死14.3万这件事,从保守议员的嘴里说出来,足可以说明前面估计朝韩慰安妇数量为16-20万没有水分,甚至存在低估的可能:就算认为总数有20万,朝韩慰安妇死亡率也超过了70%,完全可能达到75%也就是3/4;相比之下,日军阵亡略多于二百万,而日军总数有六七百万之多,死亡率只有30%到35%这种水平;慰安妇死亡率竟然超过日军两倍吗?
考虑到“旧日本国策的残忍性”,这种情况并非完全不可能,并且日本进步人士也认为被杀的是大部分。但超过一半、55%或60%也可以算大部分,由被杀14.3万占比55%或60%反推,朝韩慰安妇总数应为25万左右。要么是被日军屠杀3/4,要么是至少有五六万曾经作为慰安妇的女性没有考虑进来,不论怎样,都会使得朝韩慰安妇问题比本文前面讲到的更加严重。
在190-200万适龄朝韩未婚少女中,仅考虑慰安妇问题死亡率就超过7%接近8%,二战中一些大国军队阵亡率也没有这么高。仅仅考虑这一点,也能理解为什么“军妓血泪”的作者要在该书“后记”中以“我愿将此书献给生逢恶运、长成妙龄之时却被 *** 攫夺、沦为牺牲品、却又无处伸诉的十几万朝鲜少女的亡灵。”结束全书了:何况某些年龄段的少女被强征的比例高到可怕,更何况朝韩慰安妇中可能还有五六万或更多甚至都没有加在统计数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