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乾隆下江南的排场有多大?奢华程度令人咋舌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7-13)693

其实古代皇帝如果要出宫巡游的话,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皇帝肯定出宫首先要保证他的安全,还有衣食住行都要跟皇宫内保持一致,所以每次出宫都要提前好几月安排行程和住宿。历史上乾隆下江南就非常出名,而且乾隆南巡安排的最为奢华,要比康熙下江南夸张的多。难怪乾隆在位的时候,都把国库给花完了。那乾隆下江南的排场究竟有多大呢?可能真的有些过于扩张了,不过皇帝嘛,出门肯定是要有牌面的。

那么,乾隆南巡有什么排场呢,以之一次南巡为例。皇帝之一次下江南,从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十三日到五月初四。途径路线为:北京,直隶,山东,在江苏清口渡过黄河,开始乘船沿着运河南下,过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苏州,抵浙江境内,由嘉兴、石门到杭州,遍访西湖名胜,渡钱塘江至绍兴。回銮时则绕道江宁祭祀明太祖陵,渡长江沿运河北上,视察河工后在顺河集登岸,再由陆路经泰安府,回到京师圆明园。

乾隆南巡全图

皇帝对自己南巡会招来怨言似乎早有预料,甫一开始就给自己立了牌坊——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不扰民、不累民,不许毁树,不许拆房,银子由沿途商贾富户出,不许地方 *** 为此事破费,所到之处,减免百姓赋税。于是,皇帝总能得到地方官员的报告,说百姓为此欢呼雀跃。

真正欢呼雀跃的却是沿途官员,他们平时难见皇帝一面,如今皇帝来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正好表现一番,岂能放过天赐良机?为了取悦皇帝,各地官员绞尽脑汁给皇帝找 *** ,吃穿用度不说,还要大兴土木,拆民房、征民田,扩建道路,整修运河,修建行宫、园林,而且时间紧迫,严催督急下,弄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乾隆十四年(1749)首次颁布南巡上谕后,刚刚上任一年的两江总督黄廷桂,接到办理南巡接驾的任务后,便极其苛严地科派地方绅民,一时民怨沸腾,群情汹汹,人送外号“黄老虎”。刑部有个叫蒋楫的员外郎(相当于副司长),老家苏州,是南巡必经之地。于是,他凭一己之力,用白金三十万两,修了南巡大道苏州段,亲自督工,昼夜赶工。

当年康熙帝南巡,曹雪芹祖父曹寅曾接驾四次,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赵嬷嬷之口惊叹官员接驾的盛况:“哎哟!好势派,独他们家接驾四次,要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而乾隆南巡的排场要远在康熙之上,其奢华程度可想而知,单从膳食便可见一斑。

早餐:冰糖炖燕窝一品、燕窝肥鸡锅烧鸡野意热锅一品、脍银丝一品、羊肉丝一品、清蒸鸭子煳猪肉攒盘一品、孙泥额芬白糕一品、蜂糕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大菜烫膳一品。

晚餐:莲子火熏鸭子一品、火熏葱椒肘子一品、肥鸡脍豆腐一品、蒸肥鸡晾狍肉攒盘一品、荤素包子一品、枣尔糕老米面糕一品、象眼棋饼小馒首一品、江米酿鸭子一品、燕窝炖白菜一品、鸡丝葫芦条一品、酒炖肉一品、春笋爆炒鸡一品、家常饼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花椒酱一品、粳米膳一品、野鸭汤二品。夜宵:醋溜鸭腰一品、清蒸鹌鹑一品、酸辣羊肠汤一品、蒸鸡蛋样糕一品、腌菜炒春笋一品、四样小菜一品。水,只用以下几种:在直隶用京师玉泉山水,在山东用济南珍珠泉水,在江苏用镇江金山泉水,在浙江用杭州虎跑泉水,用收集的荷叶露珠煮茶。

吃不了还要兜着走,两淮盐商捐银一百万两,两浙商人捐银六十万两,长芦盐商捐银十万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7/514838.html

“乾隆下江南的排场有多大?奢华程度令人咋舌” 的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彩虹
彩虹
4个月前 (08-12)

古代皇帝南巡的奢华排场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权力顶峰,但同时也体现了对民力的过度消耗和对资源的浪费,应当倡导节俭、爱民的理念和实践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才是正确的价值观体现。#历史感悟#

蒋勇
蒋勇
4个月前 (08-12)

乾隆下江南,排场盛大奢华至极,普通百姓难以想象其豪华程度,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极度奢侈和挥霍无度的生活方式让人深思!

郭涛
郭涛
4个月前 (08-12)

作为历史学者,我对于乾隆皇帝南巡的奢华排场深感震撼,其出行规模庞大、细致入微的安排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地位与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同时从另一面也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弊端和百姓的负担之重,红楼梦中的描述及现实史料都揭示了接驾官员为取悦帝王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对民生的影响深远程度令人叹息不已。吃不了还要兜着走的背后是沉重的社会负担和不合理的制度问题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历史事实背后是对当时社会和制度的深刻反思和思考历史的教训对我们今天仍有启示意义应引以为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