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为何坚持除掉魏延?你看看魏延在朝中的靠山是谁,不除不行

中国历史2天前30

魏延能力强悍,乃是蜀汉中后期的最强猛将,可他最终却惨死于诸葛亮之手,令无数人意外,

诸葛亮为何坚持除掉魏延?

为何诸葛亮在临死前还要花费心思设下计谋,借杨仪马岱之手诛杀魏延?

魏延之死

在很多人看来,魏延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是因为他起兵抢夺兵权,才会和杨仪火拼,最终遭到马岱的诛杀!殊不知,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诸葛亮的布局

魏延乃是蜀军中最有能力的大将,是蜀军的二号人物,所以按照常理来讲,诸葛亮临死前应该将兵权交给魏延,即便不把兵权交给魏延,也应该让魏延参与临终前的军事安排,让魏延知道诸葛亮死后蜀军该如何安排、调度。

可令人奇怪的是,诸葛亮的临终军事会议,叫来了所有相关人员,

偏偏遗漏了魏延

,很明显,这是诸葛亮的有意安排,他就是不想让魏延参会!也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这一安排,导致魏延在接到退兵的命令时,非常疑惑:

为何诸葛亮死后,兵权会移交给杨仪这个一个文官,而不是拥有作战经验的魏延?

更为重要的是,杨仪和魏延之间的仇恨,几乎是半公开的!

早在火烧上方谷时,杨仪就曾差点杀掉魏延!当时魏延奉命去引诱司马懿到上方谷,结果当司马懿被引入伏击圈后,魏延想从上方谷的谷尾出去,却发现尾部被人堵住了,

而这个名义上下令堵住谷尾的人,便是杨仪!

对此,魏延是心知肚明的,因为就在上方谷之战后,魏延就跑去找诸葛亮告状,说有人想害他。

事实上,下令堵住谷尾,想要害死魏延的人,乃是诸葛亮。

但诸葛亮不能承认啊,所以他将一切都推给了杨仪,让魏延以为是杨仪想要害他。

站在魏延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死得不明不白

(临终军事会议没让魏延参加),他死之后,兵权又落入了杨仪这个死敌之手,试问,这其中是不是有猫腻呢?杨仪作为丞相府长史,在朝堂并没有什么权力,他凭什么拿到兵权?万一是他害死了诸葛亮,阴夺兵权后来对付自己怎么办?

于是乎,魏延决定起兵反抗,只针对杨仪,不针对其他!原本魏延都要成功了,毕竟他是当时的蜀军之一猛将,就连姜维都不是其对手,可就当魏延胜券在握之际,马岱却突然从背后出手,斩杀了魏延,令众人大跌眼镜!而马岱之所以出手,就是得到了诸葛亮的授意,甚至于说,马岱之所以会潜伏在魏延身边,就是诸葛亮安排的!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就明白了,为何说魏延之死,完全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

实在是这前前后后,都是诸葛亮在操盘啊!

若不是诸葛亮不让魏延参加临终前的军事会议,对魏延隐瞒消息,若不是诸葛亮故意激化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然后将兵权交给杨仪,魏延怎么会起兵?若不是诸葛亮暗中安排马岱,魏延怎么会被出其不意的斩杀?

那么问题就来了,魏延明明是蜀汉中后期的最强猛将,

明明他的存在,非常利好蜀汉,诸葛亮为何要坚持除掉他呢?

魏延的靠山

事实上,只需要看懂魏延在朝中的靠山,我们便能够理解诸葛亮的决定了!

魏延是在荆州时期投靠的刘备。当时刘备听说曹操南下进攻荆州,决定夺取襄阳,整合荆州的力量进行抵抗,结果遭到刘琮的反击。在此期间,魏延主动打开了襄阳的城门迎接刘备,可见他是非常倾向于刘备的。

遗憾的是,此战以刘备失败而告终,魏延也因此失去了立足之地,辗转投靠了长沙韩玄。不久,关羽出兵攻打长沙,遭到黄忠的顽强抵抗,幸亏魏延出手斩杀了太守韩玄,并从中打开城门,才帮助关羽夺下城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关羽将魏延引为知己,并将其推荐给刘备。

魏延的相貌与脾气和关羽相似,两人臭味相投,可以说,

此时的关羽就是魏延的靠山!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诸葛亮讨厌关羽,和关羽有地位之争),所以诸葛亮才会一见魏延就欲将其斩杀,丝毫不顾魏延的功劳。

刘备看出了魏延的忠心,欣赏其能力,于是他出手从诸葛亮手中救下了魏延,并将魏延带在自己的身边,让他参与益州之战与汉中之战。

此一阶段,魏延的靠山乃是刘备。

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汉中之战后,魏延才能从张飞手中抢下汉中太守之位!

没过几年,刘备去世,诸葛亮开启北伐大业,魏延成为了诸葛亮的手下。在两人的相处过程中,诸葛亮发现魏延这个人简直就是翻版的关羽,且他是刘家嫡系,和刘禅关系极好,所以诸葛亮几次三番想要对魏延动手,但都不敢亲自下令,而是打算借他人之手除掉魏延!

此一阶段,魏延的靠山乃是刘禅。

为何说魏延的靠山乃是刘禅呢?其实主要从三方面可以看出。

一方面是诸葛亮的忌惮。

诸葛亮虽然不喜欢魏延,想要除掉魏延,但一直不敢直接下令,而只能借他人之手,他就是担心魏延的靠山翻脸。

另一方面,魏延起兵后,朝堂所有人都建议将魏延定义为反叛,并出兵镇压,但刘禅不允许。

在得到前线传来的消息,确认是魏延出兵攻打杨仪后,刘禅也不过是派出钦差前去安抚魏延,并没有说要严惩魏延,更没有说要镇压魏延,可见他对魏延是多么的袒护!

最后,干掉魏延的杨仪和马岱

,名义上是为蜀汉立下大功,可当他们回到成都后,一个被刘禅下狱逼死,一个被刘禅雪藏,这完全不是功臣的待遇啊,这倒像是刘禅在为魏延复仇啊!

结语

总的来说,魏延在蜀汉先后经历了三个靠山,分别是关羽、刘备、刘禅,而这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诸葛亮有权力之争!在诸葛亮加入蜀汉前,关羽是地位排第二,诸葛亮想要往上升,必须和关羽争斗。刘备、刘禅是蜀汉皇帝,诸葛亮想要更多的权力,必须从两人手中抢夺,魏延作为这两人在军中的代言人,就是诸葛亮斗争路上的绊脚石,他自然要想要处置而后快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11/611485.html

“诸葛亮为何坚持除掉魏延?你看看魏延在朝中的靠山是谁,不除不行”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真相是什么?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一片石,八天后,李自成率部正式撤离北京。虽然李自成在一片石被吴三桂和清军联手打得很狼狈,但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到,仅仅一年之后,他就彻底走向了末路。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

汉桓帝死后为什么是堂侄子汉灵帝刘宏即位 这里边有什么阴谋存在

汉桓帝死后为什么是堂侄子汉灵帝刘宏即位 这里边有什么阴谋存在

汉桓帝驾崩,即位的为何是堂侄子汉灵帝刘宏?其中有什么阴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刘志在洛阳北宫德阳殿驾崩,享年35岁。35岁正是男人事业的上升期,这伙计却消极怠工了。不过说实话,你还真不能苛责他,东汉皇帝的平均寿...

姜维当初拥兵十万军队 姜维为何守不住蜀汉

姜维当初拥兵十万军队 姜维为何守不住蜀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拥兵10万,为何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北伐撤兵,魏蜀两国的均衡似乎要被打破,蜀国似乎已难以匹敌魏国,事实并非如此!姜维拥兵10万,却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问题出在哪儿?姜维北伐是否耗尽了国库?回答是否定的。...

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是个什么人 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是个什么人 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正史中,刘备是怎样的一个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曹操在三国历史中的注脚,那么他的老对手也就是一生之敌的刘备,形象则会显得没有那么出彩,当然这中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刘备这个角色本身的多面性。实事求是地讲,在正史中...

冯唐是什么人?他为何不得皇帝重用?

冯唐是什么人?他为何不得皇帝重用?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于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广是汉武帝时期非常有名的将军,被称为“飞将军”,一生战功赫赫,威震敌胆,可到死都没能封侯。连李广的儿子李敢,并不怎么出名,也没什么大功绩,都被封为关内侯,而李广却没能获封。汉武帝不给李广封侯,他不从自己身上...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对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的父亲叫刘煓,育有四子一女,年轻时候的刘邦就是当中最没出息的一个。36岁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可就是这个最没出息的老三却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

廖化是如何得到司马懿的金盔的?发生了什么?

廖化是如何得到司马懿的金盔的?发生了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用木牛流马搬运粮草,司马懿模仿诸葛亮,也照样仿造,比葫芦画瓢,现学现卖,结果,被诸葛亮用计夺了粮草。司马懿听说之后,率兵来救,在半路上被张翼和廖化截住杀败,司马懿单人独骑逃走,廖化追杀司马懿,司马懿丢下头盔,用金蝉脱壳之计逃走,廖化缴获了司...

历史上关羽和张辽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过交集吗

历史上关羽和张辽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过交集吗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关羽和张辽作为汉末三国名将,武艺高强,正史中,关羽被称为万人敌,解白马之围,在万马军中斩杀猛将颜良,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些自然不用细说,而张辽也不差,正史记载张辽武力过人,逍遥津之战,以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活捉了孙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