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关羽死后诸葛亮啥事没有 关兴死后诸葛亮为何会昏倒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0)1830

还不知道:关羽死时,诸葛亮镇定自若,为何得知关兴病亡后,却昏倒于地?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关羽的历史定位

谈蜀汉名将,无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都无法绕开关羽。因为他的地位和作用实在太特殊,且还是无人能代替的关键角色。

如关羽死后,曹魏那边对关羽的盖棺定论是: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孙权那边没说啥,但问题是敢说啥?就是他们背后捅刀,直接导致了关羽之死。但江东的代表人物周瑜,在活着时曾点评过刘备,当时也顺便提过关羽: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从曹魏和东吴,对关羽的相关定位点评来分析,毫无疑问关羽是三国名将,蜀汉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且还是让曹魏和东吴,同时都忌惮的人物。

所以关羽之死,为何能造成那么大的动静?明白了正史中关羽的定位,也就清楚了。蜀汉损失了关羽,等于丧失了进取之路,也就是争霸三国的资本。《三国演义》便抓住了这一点,对关羽之死极尽扩充,甚至不惜夸张到离谱。

如,关羽死后报仇吕蒙,直接附体,吓得孙权跪拜——吕蒙之死,实则是病死的。当然也可视之为累死。毕竟面对关羽,他哪怕是偷袭,也要加一百二的小心。

还如人头被送到曹操那里,再吓曹操一个七魂出窍——其实,对这个安排,笔者觉得有点过分了。在正史中曹操对关羽相当器重并大度,相当于关羽的恩公。如斩颜良就是在曹操手下完成,让关羽直接封神,当然还有放关羽回归刘备身边。

所以《三国演义》却搞出来一幕,死关羽吓疯活孟德,有点“不讲武德”了。

关羽死后诸葛亮啥事没有 关兴死后诸葛亮为何会昏倒

二、演义中,关羽死后的情况

当然最煽情的便是刘备、张飞的反应了。刘备差点哭死。而张飞之死,也挂钩在关羽身上。张飞为了打造“白旗白甲”,差点打死手下的范疆、张达,搞得这两位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深夜入账,刺杀了张飞。

实则正史中,张飞之死纯属意外,用刘备的话说就是:练兵太狠,对手下近乎于无情,因此这才招致杀身之祸。所以正史中的张飞被害,跟关羽之死的关联度不大。

《三国演义》之所以如此安排,也能理解,就是为了成全“桃园三结义”。不过,对于关羽之死,蜀汉中唯一例外的却是诸葛亮。

得知关羽死后,他表现得非常镇定从容,说道:“吾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云长必然被祸,但恐王上忧虑,故未敢言。 ”

理由很充分,怕刘备出事,所以诸葛亮必须要保持冷静。但啥都怕对比,后来关羽之子,关兴病亡后,再看诸葛亮,顿时“明放声大哭,昏倒于地,半晌方苏 ”。诸葛亮再也没有任何冷静可言了,直接差点哭死。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诸葛亮对关羽和关兴之死,出现了如此反常的表现?笔者分析,大致应有两点原因。

关羽死后诸葛亮啥事没有 关兴死后诸葛亮为何会昏倒

三、两点原因

其一:责任不同的差距

无论正史还《三国演义》,关羽都属于刘备手下之一将。也就说跟刘备捆绑在一起。所以刘关张三人,一直被称为“蜀汉三大原始股”。

这也是为啥《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敢跟诸葛亮拍桌子、撂挑子,反正是各种不服。而诸葛亮却只能借助刘备来压制或制约,唯有赵云他能顺利指挥得动。

因此这种情况,也就相当于刘备和诸葛亮,各成一体系了。如关羽死后,赵云就站在诸葛亮立场上,力劝刘备不能东征,国贼是曹丕,不是孙权。这其实也是诸葛亮的意见。

而张飞则是嗷嗷叫着吼:必须给二哥报仇,你若不去,我就去,死在外面也不回来见你。

显然这是两种意见。关羽被害后,以诸葛亮的清醒,他必然猜得到刘备要做什么,就必须先顾现实,力促刘备冷静下来。他若此刻也跟刘备一样失去理智,蜀汉非翻天不可。

当然,有人说关羽之死,诸葛亮是得利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三国演义》中,关羽和诸葛亮,大有彼此不相容,争斗二把手的迹象。不过在正史中却不存在。因为关羽主军,诸葛亮主后勤(政),各管一摊。

关羽死后诸葛亮啥事没有 关兴死后诸葛亮为何会昏倒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才接管一切,并开始进行六出祁山的。此刻对人才的需求,就成了诸葛亮最关注的问题。而张苞、关兴,都是代表着蜀汉新生代的代表人物,都成了顶梁柱,甚至可称诸葛亮的左右手。

因此当得知关兴病死后,诸葛亮自然就伤心欲绝了——他马上就要进行第六次出祁山,哪料大军未动,却损大将。

所以诸葛亮差点哭死,是责任感导致。关羽死时,有刘备撑着,如今是诸葛亮在硬撑,感受不同。

其二:预示着蜀汉的败亡

关羽死后,便是刘备东征,跟着是白帝城托孤。

关兴则是病死在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之前,随后诸葛亮出征,最终星落五丈原。

从这个安排中,就能看出——关羽死,刘备折翅而亡,关兴陨,孔明星落而去!

羽,为翅膀。兴,为兴盛,却都赶在这个关键时期去世,自然就能体会出《三国演义》的良苦用心了,用这种技巧进行暗示。

而诸葛亮的反应,也是印证了这一点。

关羽死后诸葛亮啥事没有 关兴死后诸葛亮为何会昏倒

在赵云死时,诸葛亮虽也是大哭,却更多的是感慨和追忆——毕竟那时诸葛亮还手握魏延、姜维、张苞、关兴等人,而赵云也属于高寿善终。

张苞是死于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时,他追击敌兵时,不慎“跌入涧内”,诸葛亮当时哭得吐血。主要是因张苞死得太意外了。好在,那时的诸葛亮还算年轻。

可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时,已经自感年老并时日不多了,哪料却是关兴病亡了。蜀汉后继无人的悲凉感,自然会让诸葛亮无法承受,大有崩溃之感了。

关羽死后诸葛亮啥事没有 关兴死后诸葛亮为何会昏倒

四、正史中的关兴

以上这些是《三国演义》的处理,那么正史中的关兴,又是什么形象的呢?

正史中,关羽有两个儿子,长子关平,非《三国演义》中的义子,是关羽的亲生儿子。

关兴是次子,关羽和关平死于荆州后,诸葛亮的确非常欣赏关兴,可惜却英年病死的。从史料分析,关兴应该没跟着诸葛亮进行北伐。毕竟,关羽就这么一个后代了,这是人之常情!

关兴的儿子叫关统,他娶了刘禅的女儿。后来关氏一门在蜀汉灭亡时,被庞德的儿子庞会“尽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446.html

“关羽死后诸葛亮啥事没有 关兴死后诸葛亮为何会昏倒”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牧在26岁中进士,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黄州、睦州刺史等职。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

陈震: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奉命出使东吴祝贺孙权称帝

陈震: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奉命出使东吴祝贺孙权称帝

陈震(?—公元235年),字孝起。荆州南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领荆州牧时,辟陈震为从事。后随刘备入蜀,为蜀郡北部都尉、汶山太守、犍为太守。建兴三年(225年),拜尚书,迁尚书令。建兴七年(229年),孙权称帝。蜀...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李治,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三代皇 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公元683年,唐永淳二年,唐高宗李治病逝。皇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治临终前,为自己死后的朝堂格局作了一定的安排。首先,他让宰相裴炎作为唯一的辅政大臣辅佐新皇。其次,给予自己的妻子、天后武则天仲裁国家大事的权力,“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全皇后:吴废帝孙亮的皇后,全氏一族是如何没落的?

全皇后:吴废帝孙亮的皇后,全氏一族是如何没落的?

全皇后(244年-301年),吴郡钱塘人,吴废帝孙亮的皇后,全尚之女,母孙恭之女。吴大帝长女全公主的侄孙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赤乌十三年(250年),因全公主推荐全氏被册为孙亮的太子妃,建兴二年(253年),全氏被立为皇后。太平三年(258年),孙亮被权臣孙...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部将石超在荡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晋军,俘获晋惠帝北归邺城。自此司马颖牢牢控制西晋朝廷,但不到一年,司马颖就兵败逃往洛阳,被堂叔司马颙抓获。那司马颖为何会迅速走向败亡呢,一,...

朱皇后:吴景帝孙休的皇后,她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

朱皇后:吴景帝孙休的皇后,她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

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存在“近亲通婚”的现象,孙氏祖孙对近亲通婚的忌讳极少,导致东吴内部的“婚姻无序”。孙休是东吴第三位皇帝,他的婚姻与父亲孙权、弟弟孙亮一样,也是典型的近亲通婚,他的妻子就是景皇后朱氏,野史记载其名为朱佩兰。朱氏出身江南世家吴郡朱氏,她的母亲是孙权幼女孙鲁育,父亲朱据是东吴重要官员及...

刘封封地就在关羽附近 关羽被杀前刘封为何按兵不动

刘封封地就在关羽附近 关羽被杀前刘封为何按兵不动

对刘封的上庸就在襄樊近旁,为何他却始终按兵不动,不去援助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在战场上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夺取汉中后,刘备派他与孟达一起夺取上庸,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可就是这样一个与刘备如此亲近的人,在关羽覆亡的过程中袖手旁观,最终被刘...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汤和是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文武功臣,首批受封的,共有六个公爵、二十八侯爵和两个伯爵。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为明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次封赏中,令人惊讶的是,跟朱元璋极其亲近,且军中资历最老的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