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公子光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18)1620

吴王阖闾,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前514年到前496年在位。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公子光是古吴国第二十四代皇帝,他励精图治、倾听民声、广纳人才、任贤用能,并根据国内实况制定强国富民的振兴计划,其作为实乃不小。能将一个不算富裕的江南下国打拼成春秋诸强中的五霸,便知他不凡的能耐,可以这么说:“吴国的强大自他而成,吴国的没落也是由他而起。”原因就是野心生害,今天就来聊聊他的过往。

一、起野心,谋帝位

公子光做皇帝历史上一直充满着争议,如果按照当时的传位规矩,他应该吴国的第二十一代皇帝,因为第二十代皇帝是他的亲生父亲专樊,他又是长子,接位乃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他文韬武略皆造诣颇深,确实是个皇帝胚子,如果他是顺位为帝,吴国可能要前进数个朝代都不是戏话。公子光失位的原因就出在他爷爷寿梦的身上,寿梦有四个儿子,公子光的父亲长子专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和四子季札,寿梦看中了老四季札的才能,认为他是接班的更佳人选。

公子光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但要是传位于他显然是坏了老祖宗的规矩,也不晓得考虑了多少天,竟然突发奇想地立下新规:待他百年之后,其皇位由兄弟四个轮流做。其意就是皇帝之位最终还是落于季札之手,此话实际上只说了一半,季札之后的皇位又归于谁?是从头再来还是直接由季札的后人接位,此缺为以后的宫乱留下了伏笔。几个儿子都听老爷子的话,一点私心不见,老大专樊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光,依章传给二弟余祭,老二也照章传位给老三余昧,临到老四就出了问题。

老三病重便要将皇位传给老四季札,没想到季札一口拒绝,对皇位毫无兴趣,再逼就提出要离家出走。弟兄几个都不是贪权的主,但也不是睿智君,因为,在此情况下本应该拿出个服众的办法,或者形成个决议什么的,也就不会生乱,因为毕竟后人之多人心拨测吗!余昧见老四不受,加之情况紧急,只得很草率地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僚,这里也不排除其有私心作祟。按理说皇位也应该归还于老大家,起码走个人伦过场也能安抚人心于人,不至于激发晚辈间的矛盾。

公子光见皇位平白无故地落到了弟弟头上,心中那个愤恨无法忍受,从此怠政,僚也觉得皇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便对这个哥哥处处敬重,事事让着。可他心里依然不平,想法只一个,那就是这个皇位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便日思夜想要夺回皇位,就在这个时候,吴国来了位能人伍子胥。此人便是楚国的弃臣,因其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国给杀害,跑到吴国来想寻报仇之机,没想到吴王僚对他并不感兴趣,最终同公子光搭上了割头的关系。

吴国内因被伍子胥看得个清楚明白,既然搭不上僚,只能与公子光为伍,没多长时间两人打得火热,还为公子光找来一位叫专诸的铁杆兄弟杀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密谋划策,上演了一出“专诸刺王僚”的历史大剧,公子光终夺皇位,但也留下了历史骂名,杀弟夺位也不见得光彩。

二、避人言,迁都于苏州

公子光当了皇帝总感觉背后遭人指点,如何才能去掉近况,想来想去也没个好办法,他想到有句古言:环境能改变人。便想换个环境,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将吴都由无锡的梅里迁移的苏州,美其名曰:适宜发展。其实此话根本半点不通,因为,吴国自开国就建都于梅里,而且是江南之一个国家,又经过二十三代皇帝的打造,无论是区域位置还是交通政治经济等,江南又有何处能比?这里就一个原因——逃避。

到了苏州后,公子光也确实不负众望,首先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施恩行惠,任贤使能,并且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不过数年功夫便使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和壮大。公子光自然名声大起,并得到全国上下一致的拥护,杀弟夺位的阴霾一去不返,此上的公子光飘了起来,仗着国家安稳、百姓丰衣足食且乐于为国献身,其狂野之心又生,伍子胥见火候已至,便稍作蛊惑公子光就率领大军攻打楚国的附属国——徐国。

公子光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见灭了徐国楚国的反响并不大,便一鼓作气地开始讨伐楚国,没想到楚国这个泱泱大国根本不禁打,连着五仗都输得惨不忍睹,仅仅十天吴军便攻入了楚国的国都,迫使楚国迁都。这场战争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吴国是欢欣鼓舞,第二年,隔壁看不惯吴国作为的越国出来打抱不平,出军进攻吴国,却被吴军给打的是朗朗大败。按理说公子光不会放过主动找上门的越国,他却选择再次伐楚,好像跟楚国有不完的过节,或是楚国好欺负,其实不然,这都是伍子胥的计谋,他在借刀杀人,为的是报杀父兄之大仇,非是公子光与其结仇。

灭了徐国败了越国,赶跑了楚国,吴国开始大兴,一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周围邻国无不惧怕。到了接位的第十九年,公子光开始收拾越国,亲自率领大军伐越,两军在嘉兴交战,或许是年年征战的缘故,这回公子光不但没占到便宜,而且被越军斩落了大脚趾,被迫回撤,不知是急火攻心还是受 *** 过大,在回来的路上就断了气,一代枭雄就此没落。

细看公子光的人生轨迹,不难看出他是个作为不错的皇帝,前几年一意治国,让弱国在短时间内通过发展而国强民富是可圈可点。但富而不淫乃真君子,可他却仰仗自己的富裕和强大而恃强凌弱,连年征战不但消耗国资而且送了亲家性命不说,也为吴国的没落留下了隐患。其实,除了自有的野心之外,整个过程他都被伍子胥左右,这么拼命地征伐楚国,吴国并没得到多少好处,则是替伍子胥报了家仇,也就是用人出现重大问题。

公子光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皇位,没想到他同父亲一样有恃强凌弱的毛病,却比父亲软弱许多,加至好色成性,最终成了吴国的末代皇帝。

可惜,当初公子光冒天下之晦杀弟夺位,并移都于苏州说是为了发展和繁荣,想不到仅仅传承了一世半就将强大的吴国给埋葬掉,实在是人生的莫大讽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59.html

“公子光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的相关文章

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作为?

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作为?

西汉大臣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嘉,字公仲,出身平陵,西汉历史人物。汉成帝时期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他掌守殿门时对擅自闯入皇宫的人未予阻拦或阻拦不力被治罪。之后再于永的任命下担任属官一职,又以清正廉洁被提拔为南陵丞,几年后,又被提拔为长陵县尉。鸿...

有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在嘉祐六年(1061年)以吏部侍郎、同平...

明朝时期,公主与驸马成婚之后的生活过的如何?

明朝时期,公主与驸马成婚之后的生活过的如何?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根据史料记载,明朝的公主成婚后,和驸马的夫妻生活并非如日常小民般随意,两人每次见面,都需要走一套固定的流程。或公主相召,或驸马求见,都得先过皇宫里安排的随公主陪嫁的管事(一般为女性)这一关,得到管事的同意后,夫妻才能见面说话。于是,管事...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西汉初期曾经发生了一起外戚被汉朝大臣联合围攻的事件,史称诸吕之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襄有获得皇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当时的情况,皇位已经传到了第三代。第三代中,刘盈的儿子一个被吕后杀了,一个不被大家认可。重新选择,只能在第三代中寻找最恰当...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方面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十二虎臣”;文官方面曹操有“五大谋士”,刘备有“卧龙凤雏”,孙权有“四英杰”。除了“四英杰”“十二虎臣”,东吴还有“五君子”。东吴五君子的出处颍...

唐中宗李显最后是什么结局?真相是什么?

唐中宗李显最后是什么结局?真相是什么?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人心的变幻无常,有时让人难以置信。一对患难中生死与共的夫妻,一旦时来运转,便反目为仇。这里说的是唐朝时韦后谋害他的亲夫唐中宗李显,参与谋杀的还有他们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当初,武则天执政时,被废为庐陵王的李显和韦后被...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名震敌国,累有功勋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

李文忠的一生有何作为?他差点被朱元璋所杀是因为什么?

李文忠的一生有何作为?他差点被朱元璋所杀是因为什么?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李文忠既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明朝名将,在立足江南,消灭张吴,横扫北元的战斗中立下大功。既然亲外甥李文忠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何差点要杀掉他呢一,投靠舅舅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早年丧母,随父亲李贞四处逃难。至正十三年(1353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