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备在选人对战马超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选赵云而是张飞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3)1840

刘备为什么选择张飞对阵马超,不选择赵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葭萌关一战,让刘备成功地收服了马超,自此,闻名三国的蜀国五虎上将,正式聚齐。

在这五位大将当中,马超虽为降将,但是刘备对其依然十分器重,这点与马超的身份以及他自身的战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刘备在选人对战马超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选赵云而是张飞

当时马超、马岱联军而至,大军直逼葭萌关城下,刘备面对马超的大军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只能请教军事诸葛亮,诸葛亮说:能够对付马超的,只有张飞与赵云。

最终,由于赵云不在,刘备只好让张飞上阵对敌。那么如果张飞与赵云同在,刘备会如何选择呢?赵云与马超相比,又孰强孰弱呢?

一、马超大战猛张飞

按照书中的记载,当马超兵临城下之时,之一场战斗是由两方的先锋出战斗的,马超一方派出的马岱,而刘备一方则派出了魏延。

魏延虽然在刘备一方虽然有些不受待见,诸葛亮更是时常惦记他的反骨,但是魏延的战力确实不能忽视,而且为了保住性命,因此魏延在每次战斗时都十分的卖力。

在与马岱的战斗中,二人交手数十回合魏延占尽上风,最后白马岱偷袭受伤,无奈返回。之后张飞从城中杀出,只用了十几招就将马岱杀的败退。

在两方第二轮的战役中,由于前一天马岱的落荒而逃,让马超一方丢尽了脸面,因此这次马超一来,就在城下叫阵。

张飞听到后,骑马便要冲出城外,与马超一战高下,可是却被刘备拦住了。张飞不解,但是刘备直说还不到时候。

直到马超连续叫阵三次,蜀国的军队都已经憋得面红耳赤,而张飞更是急得团团转,这时刘备终于放出了张飞,率领五百精兵前去迎战马超。

在整个葭萌关之战中,马超与张飞一共对战了三场,之一场二人对战百余回合,双方体力都渐渐不支,刘备怕张飞有损,于是鸣金收兵。

刘备在选人对战马超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选赵云而是张飞

第二场是夜战,这一次二人只是交手数十回合,便开始用暗器试探。

虽然战斗的时间较短,但是危险程度却是险象环生,最终还是刘备率先命令收兵,将张飞叫回城内。

马超早已声名在外,如今与张飞对战两场之后,他的战力又一次得到了刘备等人的认可。

如果再继续焦灼下去,刘备只能将赵云或者黄忠叫来助阵才有把握。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再使反离间计。

张鲁本就性格多疑,虽然对马超百般示好,甚至还提出将女儿嫁给他,但是马超心中始终觉得张鲁不是明主,于是对待张鲁的态度,也不是那么遵从。

此时诸葛亮用计,正戳中了张鲁的弱点,为了证明马超是否对自己忠心,张鲁勒令马超不准归营。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张飞连续与马超激斗,体力不支了就回城休息,而马超只能在战场上等着。体力得不到补充,最终被刘备使用三寸不烂之舌给收服了。

通过葭萌关之战,可以看出,马超的战斗力与张飞相差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如果二人持续战斗,非要争出个你死我活,那么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那如果当时赵云在场,刘备还会派出张飞应战吗?马超与赵云又孰强孰弱呢?

二、张飞与赵云同在,刘备会如何选择?

当时刘备之所以派出张飞应战马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按照诸葛亮的推测,只有赵云与张飞能够应战马超,而赵云并不在军中,因此刘备别无选择的,只好派出张飞应战。

可纵使赵云在场,或者结果也不会不同。

刘备在选人对战马超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选赵云而是张飞

首先,按照刘备不顾诸葛亮劝阻,坚持收降魏延的举动来看,刘备是十分想要扩大自己实力的,因此但凡是有些名望的将帅,刘备都想收为己用。马超,自然也不会例外。

赵云的勇猛世人皆知,如果派遣赵云上场的话,以赵云的秉性一定会速战速决,与马超一决生死。而无论赵云跟马超谁受损,都不是刘备想要看到的。

其次,与张飞相比较,赵云的战力、功绩,明显更胜一筹。

张飞出战时,刘备为了保全张飞的安全,都曾多次命令收兵。那么如果赵云在场的话,刘备也很可能,先派出张飞去试探一下马超的虚实,以此来保障赵云的全部实力。

最后,《三国演义》毕竟存在着很多戏说的成分在内,如果赵云与马超交战,那么二人一定会速战速决,场面虽然会十分凶险,但是远不如马超与张飞的多次交战来的精彩。

这既体现了马超的战力,又体现了诸葛亮的机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赵云当时必须不在场,与马超交战的人,也只能是张飞。

三、赵云与马超的战力对比

由于在书中,赵云与马超二人并未有过正面交锋,因此只能从其他的方向进行推断。

首先,二人都曾与许褚交过手,许褚身为曹操身边的大将,战斗力自然是无可厚非。

当赵云与许褚交战之时,仅仅数十回合许褚就落入下风,而马超与许褚交战,两百多回合之后,许褚仍有一战之力。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赵云的战力明显要强出马超太多。

刘备在选人对战马超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选赵云而是张飞

其次在马超归降之后,刘备曾设宴款待,而这次赵云则没有缺席。

在准备宴席的时候,刘璋手下有两名将领来犯,赵云前去迎战,不出片刻,宴席开没开始,赵云便已经带着两名敌将的头颅回来复明。

马超看到后当惊失色,从那一次开始,对蜀国众将尤其是赵云的态度明显恭敬了许多,从这个角度来看,马超自认不是赵云的对手。

最后,根据后人对《三国演义》中各个武将的战力划分,有这样一种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按照这样的排序而言,赵云的战力在三国之中应该排在第二,而马超只是第五。从这个角度考虑,马超确实不是赵云的对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922.html

“刘备在选人对战马超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选赵云而是张飞” 的相关文章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东汉末年大臣,大将军何进部将,蜀汉将领吴班的父亲。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诛杀宦官吴匡是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是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光熹元年(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十常侍干预朝政...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都需要宫女扶着 她们身体有那么弱吗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都需要宫女扶着 她们身体有那么弱吗

对清朝后妃走路时,为何要宫女扶着胳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经常看清宫影视剧的朋友不难发现,清朝后妃在走路时,往往需要宫女或太监搀扶。对于古代的达官贵族而言,出行以他人搀扶,主要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而对于清宫后妃而言,这个却不是主要原因,她们之所以要人搀扶,主要与所...

春秋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载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春秋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载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春秋时期有不少美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夏姬夏姬(约公元前640年前后―?),姬姓,名“少(上孔下皿)”,春秋时期郑国公主。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西汉权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病已无疑算得上是西汉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他年少当皇帝,身后又无权无势。朝中大臣霍光强势无比,刚废了一个皇帝刘贺,把他扶起来。虽然霍光把他扶起来,但是对他充满了一万分的警惕。他要做得不好,霍光随时...

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怎么样?曹操为何会如何信任他

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怎么样?曹操为何会如何信任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晋升魏王,汉朝百官都改用魏国的官号而非汉朝的官号,只有夏侯惇仍用得是汉朝官号。夏侯惇对此感到不安,于是向曹操提议让自己也改用魏国官号。曹操听了说:“你是我的朋友,我怎么能委屈你做我的臣子。”由此可见曹操对夏侯惇...

骆统: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学者,任内有政绩

骆统: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学者,任内有政绩

骆统(193年-228年),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学者,陈国相骆俊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骆统二十岁时已任乌程国相,任内有政绩,使得国中民户过万。又迁为功曹,行骑都尉。曾劝孙权尊贤纳士,省役息民。后出任为建忠中郎将。将军凌统逝世后,统领...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恪在陆逊病逝后任大将军代领其兵,之后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