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0)2200

众所周知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其实这也不单单是因为赵匡胤想当皇帝,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环境只能他当皇帝,谁让柴荣死的太早了,他的儿子才7岁,根本应付不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

一、天下未定,7岁的小皇帝根本结束不了五代十国的战乱。

唐朝灭亡以后,历史进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实在是太乱了,各地军阀纷纷建立了割据政权。中原王朝也先后成立了5个。

五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分别是:前蜀、后蜀、南平、南楚、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汉、北汉。

这么多割据政权,实在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感觉一下子就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没有?很明显,这个时候历史急需一位秦始皇才能拯救天下。

割据一方如果能各自相安无事,那倒也就算了。关键是大家紧挨着,不是你吞并我,就是我去偷袭你,战乱永远无法停歇。

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

这就很麻烦了啊,至少老百姓们长期过着流离失所的苦日子,难熬得很。而最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就是五代十国中的那5个中原王朝了,毕竟他们都以继承前朝自居。

后周作为前面4个王朝的继承者,更是肩负着统一天下的重任。后周世宗柴荣,的确是这么干的,他三征南唐,打得对方载歌载舞,自去帝号。又北征契丹,三战三捷,差点收复燕云十六州。

不过很可惜,后周世宗柴荣短命,只当了6年皇帝,39岁就去世了。这才有了他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的事情。

当时的情况就这么回事,一个7岁的娃娃怎么去完成统一天下的事业?有人说,那么就等等好了。可历史允许你等吗?等个13年,等到柴宗训长到20岁了,再去考虑统一天下吗?

根本不可能,后周的北边,是强大的契丹和虎视眈眈的北汉,他们和后周都有血海深仇。后周的南边,是忍辱负重,实力强劲的南唐,他们也在等待机会。

所以说,只要柴宗训长大的这段时间里,后周出现任何纰漏,那这些政权就会果断把后周给瓜分了。

很显然,小娃娃是无法在乱世成为天子的,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带领后周集团,完成统一大业。在当时看来,似乎赵匡胤最合适。

二、说他窃国没问题,但说他是大盗就有点不合适了。

不管怎么说,赵匡胤还是偷了老柴家的天下,这是没跑的。就算他做得再漂亮,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说破天他也是偷了!

可问题是,老赵此后的行为,并没有辜负他所背负的骂名。所以我认为应该给他重新下个定义:合理篡位。

哈哈,为啥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看老赵此后的行为。

之一,老赵对后周宗室、大臣,还是很厚道的。

这是一次几乎没有流血的政变。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整个政变的过程,只持续了2天,正月初一,老赵谎报军情,说北汉和契丹打来了。正月初二,老赵带领禁军离开开封。到了距离开封40里地的陈桥驿,老赵喝醉了酒,第二天就被黄袍加身,成为了皇帝。

整个过程可谓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开封城内的内应石守信、王审琦的帮助下,正月初三,老赵顺利接管后周首都开封。

当时侍卫亲军的二把手韩通,是忠于柴宗训的,他刚出门准备调兵,就被王彦升一路追着砍。结果韩通及其全家,就成了这场政变的唯一牺牲者。

老赵夺取了后周集团的领导权以后,果断建立了大宋王朝。他对后周宗室还是相当不错的,柴荣的几个儿子一个没杀,该有的待遇全都有。

除此以外,后周的官员们,不仅原职留用,而且还给了各种嘉奖。等于说,除了皇帝换了,国号改了,其他的什么都没变。就问你,老赵厚道不厚道?

第二,老赵成为了五代十国的终结者。

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既然老赵夺取了后周的江山,成为了新一代中原王朝的君主,那么他就必须要肩负起解决天下纷争的重任。

这几乎成了每一个五代君主们毕生的志向,也算是他们的政治理想了。因此老赵称帝以后,开始继续实行柴荣遗留下来的战略计划,先南后北,统一天下。

赵匡胤先平定了李筠、李重进之乱,随后开始收服其他割据政权。

南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全都是老赵一手搞定的。吴越国,也是在老赵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投降了的。所以说,老赵当时只有两个遗憾,那就是北汉和燕云十六州。

这些业绩,算是基本完美地给出了一份答卷。老赵用实力告诉大家,你们可以说我偷,但我偷来以后,可没有只顾着享受!五代十国还真就是老赵一手结束的。

第三,老赵开启了建隆之治。

宋朝是个非常低调的王朝,汉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等,唐有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等,明有洪武盛世、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一堆响当当的太平盛世,可宋朝的太平盛世却很少被提及。

其实从宋太祖赵匡胤这个时代开始,就已经进入到了太平盛世,史称建隆之治。当然了,不是很出名。

首先,老赵注重民生。

赵匡胤迅速平定天下以后,开始注重休养生息。他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很快使得天下再次回到了唐玄宗开元之治时的盛况。

其次,老赵将地方财权收归了朝廷。

赵匡胤很注重中央集权,比如说,他下令将地方官府的收入除了必要开支外,全部收归朝廷,再由朝廷分配该如何使用这些钱。这么做,地方上就很难形成割据局面了。

再者,老赵对军队进行了改革重组。

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

赵匡胤还将过去的禁军进行了改革。过去禁军分成两个部门,一个是殿前司,一个是侍卫司。赵匡胤以前就是殿前司的老大,叫殿前都点检。侍卫司的老大当时是李重进。

说实话,这两个人的实力都太强,很容易就搞出黄袍加身的戏码。所以赵匡胤撤销了这两个部门的一二把手,改用枢密院来统一管理。枢密院里的人可就多了,而且基本都是文官。

调兵权归枢密院,统兵权归昔日的三把手都虞侯,而且他将过去两个部门又细化成了3个部门,分别是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全天下只有皇帝一个人,同时拥有调兵权和统兵权。调兵权单独归一帮文官,统兵权归地位比较低的都虞侯。这么搞非常有利于中央集权,缺点是战斗力一塌糊涂。

最后,老赵设立了三权分立。

宰相实力很强,老赵没有撤掉宰相的想法,但是也开始对宰相的权力进行限制。他设立了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掌管民政、军政、财政,三权分立,直接对皇帝负责,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在赵匡胤的治理之下,大宋朝迎来了之一个太平盛世,这份答卷,足以洗刷他窃国的罪名。至于大道则更加谈不上了。非要上纲上线的话,隋文帝、唐太宗这些一流明君,可就都要万劫不复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497.html

“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对诸葛亮明知北伐艰难,为何宁愿冒着“穷兵黩武”之名,屡屡北伐?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用五个字道出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本意,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北伐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此,他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初中课本上就学过的...

诸葛亮要是比刘禅退位 诸葛亮能和曹魏东吴一决高下吗

诸葛亮要是比刘禅退位 诸葛亮能和曹魏东吴一决高下吗

对如果诸葛亮逼刘禅禅位!能不能灭吴跟曹魏家族一决高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一心忠心耿耿,为了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继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最终把自己的生命也耗尽了,命落五丈原。假如诸葛亮直接逼刘禅退位让贤,自己带领蜀,会不会直接灭掉吴国,并且跟曹...

韩信被杀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还有什么原因存在

韩信被杀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还有什么原因存在

还不知道:韩信被杀,除了功高盖主,后世还流传了五大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史称“兵仙”,他的一生打了很多经典的战役,带兵以“多多益善”闻名,战场上屡次出奇制胜,是我国历史上神将的代名词,智慧和狡黠的化身。但是韩信也是另一个成语的代名词,这个成语叫做“狡兔死、...

朱元璋推行藩王制度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元璋推行藩王制度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王朝建立的时候,藩王制度在历史上已经多次被证明是一个腐朽落后的制度,是对国家非常有害的。汉朝初年,由于迫不得已的原因,建立了藩王制度。但最后为了消除这个藩王制度所带来的恶劣后果,汉朝可以说费尽周折。先是...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惨遭吕后杀害,临死前说的狠话,为啥让刘邦后背发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朝是一个传奇的朝代,它孕育出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无数传奇的人物。然而最初,秦朝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是秦人奋六世之余烈,才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而秦朝的倒塌,也就使...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赵国将相失和的时候,廉颇瞧不上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并没有什么功绩,仅凭一张嘴,一阵巧言令色,就当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还在他廉颇的前面。廉颇觉得自己为国带病作战,出生入死,最后竟然比不上一个卖买嘴皮子的。所以扬言说,...

张承: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为人勇壮刚毅,能甄识人物

张承: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为人勇壮刚毅,能甄识人物

张承(178年-244年),字仲嗣。徐州彭城县人。三国时孙吴大臣,辅吴将军张昭长子,其妻为诸葛瑾之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承年少时以才学知名,与诸葛瑾、步骘、严畯交好。历任骠骑将军西曹掾、长沙西部都尉等职,后任濡须都督、奋威将军,封都乡侯,故又称张奋威。赤乌...

俗话说成王败寇 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俗话说成王败寇 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得了江山后,为何项羽没被污名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和项羽之间,有着一种奇妙的联系,刘邦是一位得道之士,而项羽是一位失道者,论实力,刘邦不如项羽,但是论起心性,项羽比刘邦差了十万八千里,项羽失去了乌江,这似乎是他的宿命,但是在这场鸿门宴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