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操当初汉献帝接到许都 最后为何迁到邺城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3-18)2220

曹操为什么要迎汉献帝到许都,打败袁绍后,为什么又迁到邺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曹操最值得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在军阀割据时代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政治基础,让曹操有了大义的名义对各个军阀进行征讨,从而逐渐统一了北方。

曹操当初汉献帝接到许都 最后为何迁到邺城

曹操迎接汉献帝的时间非常的微妙,196年,刚刚占领了兖州,又攻下汝南、颍川两郡。此时汉献帝摆脱了李傕、郭汜的控制,从长安逃到了洛阳。而洛阳的宫殿被董卓焚毁,汉献帝连住的宫殿都没有,境遇非常的凄惨。此时袁绍的部下和曹操的部下都提出了要迎接汉献帝,可惜袁绍犹豫不决,被曹操抢先迎接汉献帝到许都。

曹操为什么要迎接汉献帝到许都?

洛阳和长安都曾作为东汉的首都,而且也有比较好的基础,那为什么曹操要迎接汉献帝到许都呢?迎接汉献帝到许都,相当于在许都又要新建宫殿给汉献帝,而洛阳已经有基础,在洛阳原址上新建岂不是更方便?

曹操当初汉献帝接到许都 最后为何迁到邺城

曹操是有自己的打算的,汉献帝从长安逃到洛阳,在洛阳住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曹操曾经奉董承的密诏到达洛阳,并协商迎接汉献帝的事宜。曹操有三个选择,一是留在洛阳,二是打回长安,三是接汉献帝到许都。

如果留在洛阳,汉献帝周围有杨奉、牛辅的部队保护,还有董承等大臣的拥护,曹操如果留在洛阳,那么就会处处掣肘,做什么都会受到限制,而且还要在洛阳废墟的基础上修建宫殿,经济也会带来很大的压力。最重要的是曹操是想利用汉献帝发号施令,不想受到限制,所以留在洛阳是一个最差的选择。

如果打回长安,这个不确定性太大,长安还有李傕、郭汜的部队,两个人相互攻伐,长安已经成为废墟,攻打长安本来就要损耗军队,即使攻下长安,长安也成为废墟了,跟洛阳的情况差不多,所以打回长安非常的不经济。

相对前两个选择,迎接汉献帝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折中选择,首先许都是曹操的治所所在,这里都是曹操自己人,把汉献帝迎接过来,曹操不会受到限制,也方便曹操安插自己人。其次曹操可以把自己的治所给汉献帝,不用重新修建宫殿,这让曹操的经济压力大减,可以全力去征讨其他军阀了。最重要的是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许都,虽然许都比不上洛阳,但这是曹操重大的辅佐之功。曹操的话语权会大增。

打败袁绍,曹操为什么把自己据点迁到邺城?

迎接汉献帝到许都以后,曹操继续东征西讨,先后平定了徐州、豫州以及大半个青州。北方就袁绍和曹操的势力更大,两者必有一战,于是曹操积极迎战袁绍,最后在官渡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慢慢占据了冀州、并州、幽州以及三郡乌桓。

曹操又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将自己的据点迁到了邺城,把汉献帝和少量官员留在了许都。此后政令都从邺城发出,那么曹操为什么做这样一个决定呢?根据曹操当时的境遇,原因有两个:

曹操当初汉献帝接到许都 最后为何迁到邺城

其一是曹操害怕面对汉献帝。自从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都,其实汉献帝的威信全失,只剩下了东汉王朝正统的大义,而曹操掌握了权力,但曹操毕竟是臣子,他从内心也是害怕真正的天子的,这在《后汉书》中是有记载的:

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次曹操觐见汉献帝,汉献帝对曹操的行为非常不满意,愤怒的说,如果曹操你真想忠心辅佐我,那么就优厚对待我,如果不能做到,那么请大发慈悲不要把我当傀儡!按照汉朝制度,曹操这种“三公”带兵觐见皇帝是有虎贲持刀挟行的,所以曹操请求马上离开,离开后顾视左右,汗流浃背,因为汉献帝动了杀机,从此以后曹操不再觐见刘协。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一个皇帝,汉献帝虽然遭遇坎坷,但毕竟是皇帝,皇帝的威严还是有的,而也是此次觐见之后,曹操不愿意面对汉献帝。

曹操当初汉献帝接到许都 最后为何迁到邺城

其二是打破汉献帝这个枷锁。在曹操征战之初,迎接汉献帝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有好处的,所有的政令都可以以汉献帝的名义发出,各地诸侯至少在表面上要遵从,所以曹操的行动是占据大义的。但这也成为了曹操身上的枷锁,曹操终其一生也没敢称帝,只是被封为了魏王。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副作用。

许都曾是曹操治所,但是自从迎接汉献帝来许都以后,这里在名义上是东汉的都城,而不再是曹操的治所,所以在攻下冀州以后,曹操就选择了地理位置优越,又能提供给大军粮食的邺城作为自己的治所,从而摆脱汉献帝这个枷锁,彻底把汉献帝架空,成了摆设。

曹操的两次行动都有政治目的,迁汉献帝到许都和迁据点到邺城是曹操一生重要的两件事情,可以说成就了曹操,也限制了曹操,但这已经是曹操更优的选择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3/494628.html

标签: 曹操汉献帝

“曹操当初汉献帝接到许都 最后为何迁到邺城” 的相关文章

姜维师从诸葛亮却输给邓艾 姜维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姜维师从诸葛亮却输给邓艾 姜维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对姜维学会诸葛亮兵法,为何斗不过邓艾?姜维到底输在哪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之中,自此诸葛丞相北伐事业便告一段落,诸葛亮一生虽然尽其所能,但仍然没能匡扶汉室。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留下了千古佳话:“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

温恢是什么人?l历史上他的才能怎么样?

温恢是什么人?l历史上他的才能怎么样?

温恢,字曼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随即北攻樊城,发动了三国历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战”。在关羽北攻樊城之前,有一人早就料定关羽会这么做,他简直料事如神,堪比郭嘉、贾诩和司马懿。而他...

乾隆皇帝后宫的女人那么多 乾隆到底喜欢多少女人

乾隆皇帝后宫的女人那么多 乾隆到底喜欢多少女人

对乾隆皇帝一生,到底喜欢了多少女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的皇帝,应该是历朝历代皇帝中最勤政的一批皇帝了。不过,勤政不耽误谈恋爱,皇帝除了治理国家,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皇室开枝散叶。所以多娶媳妇,是他们必须做的事。妃子虽然多,但皇帝喜欢的却不多,那些女子,...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对夷陵之战中,刘备昏招频出,随军的马良为何无动于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在《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的渲染下,当时发生的故事和历史事件都为大家所熟知。而且人们往往都是以刘备的季汉(蜀国)视角来审视这一历史时期的,每当季汉集团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心痛不已。...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自此成为千古美谈。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汉昭烈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死前,有过托孤,受委托人是诸葛亮和李严。“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这次托孤在后世有很多解读,也有很多争议。其中一个争议是,刘备选择托孤的人选中,为何没...

都知道魏忠贤势力极大 崇祯是怎么轻易除掉魏忠贤的

都知道魏忠贤势力极大 崇祯是怎么轻易除掉魏忠贤的

还不知道:都知道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17岁崇祯轻易地就除掉了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梁启超在《李文忠公事略》中有言:“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唐之卢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桧、韩侂胄,明之刘瑾、魏忠贤,穿窬斗筲,...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对“九千岁”魏忠贤究竟是忠是奸?他的死与明朝的灭亡有何关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明代以来,宦官势力空前强大,前有明英宗、明宪宗时期的王振、汪直,后有明武宗、明熹宗时期的刘瑾、魏忠贤,他们个个都是当时朝堂内外红得发紫的人物。如若单拎出来,谁也说不准这四人究竟谁的权...

鳌拜当初征战数十年时间 最后为什么会被年少的康熙收拾

鳌拜当初征战数十年时间 最后为什么会被年少的康熙收拾

还不知道:鳌拜征战数十载,为何会被少年时期的康熙惩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很多电视剧里都有鳌拜的身影,而鳌拜这个人,大家对他都褒贬不一,首先鳌拜打仗方面很厉害,经常代表国家出战,而且立了很多功,但另一方面鳌拜这个人脾气又很暴躁,似乎管不了自己的脾气,力气也很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