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刚去世冒顿就向吕雉求婚,吕雉:我年老色衰,给你找个公主吧

中国历史2周前 (10-26)80

刘邦去世后,汉朝进入权力过渡期,吕后代掌朝政面临内外重重挑战。北方匈奴冒顿单于趁机挑衅,写信向吕后提出荒唐的求婚请求,言辞之间充满嘲弄与侮辱。

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求婚,而是通过这种挑衅引发汉朝的发动战争,进而从战争中获利。

面对如此严重的挑衅,吕后并没有冲动行事,而是以自贬的方式回信巧妙地化解危机,为汉朝争取宝贵的和平时间......

冒顿单于的野心

匈奴在我国北方的草原上崛起已久,是一个由多个游牧部落组成的强大联盟。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通过强硬手段统一匈奴各部,成为匈奴帝国的更高统治者。

此人不仅擅长军事谋略,还极具野心,并不满足于统治北方的草原,希望向中原扩展控制富饶的平原。

刘邦建立汉朝后曾与匈奴打过一架,结果差点丢了小命,之后建立和平相处的盟约,但这并未改变匈奴对汉朝边境的侵扰,毕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此后数年冒顿多次进犯汉朝,意图通过战争获得更多的利益,汉朝的军事力量并不足以完全遏制匈奴的威胁,只能够通过和亲来维持双方和平。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这一消息传到北方,冒顿单于看到一个难得的机会。首先汉朝陷入继位过渡期,其次继位的刘盈相对年幼,实际掌权的吕后也是一个女子。

基于种种原因,他认为这是匈奴进攻汉朝的更佳时机,于是制定一个大胆的计划,给吕雉写了一封信,信中以轻浮且侮辱性的语言,向吕后诉说一项荒唐的请求。

声称自己与吕后一样,都是失去配偶的“孤独”之人,并提出一个“建议”两人不如结合成为夫妻,以此来填补双方失去伴侣的空虚。

冒顿的信充满嘲弄和挑衅,真实目的并不是希望吕后真的答应,而是试图激起吕后与汉朝百官的愤怒,进而引发汉朝对匈奴的军事行动。

汉朝正处于权力的交接和巩固期,任何大规模的战争都很难取得胜利,匈奴在乱局中便有机可乘、从战争中获利。

面对如此公然的挑衅,吕后并没有如冒顿所希望的那样冲动行事,而是选择一种更加巧妙的应对方式。

吕后的冷静回应

汉朝在刘邦时期经过一定的发展,但国内局势仍然不稳,军队的力量尚未恢复到足够与匈奴进行全面战争的程度,如果贸然与匈奴开战,很可能会导致汉朝陷入更加不利的局面。

吕后深知这一点,与大臣商量后便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并未直接反驳冒顿的求婚请求,而是以自嘲的方式回应他的挑衅。

表示自己年老色衰,牙齿已经脱落,早已不再是年轻美丽的女子,无法配得上匈奴单于的“美意”。如果冒顿确实希望与汉朝结亲,她愿意为其挑选一位年轻貌美的汉朝公主作为妻子。

这种自贬加自嘲的语气,巧妙地避开冒顿的阴谋,体现了她的政治智慧。冒顿单于收到回信后,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发动战争,不得不暂时放弃入侵的计划。

冒顿的野心并没有就此罢休,仍然保持着对汉朝的威胁,只是在短时间内不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吕后的领导下,汉朝继续推行和亲政策,以此换取与匈奴的暂时和平。

和亲政策虽然看似屈辱,但在当时的局势下,的确为汉朝争取可发展的时间和稳定,在和平的环境下爱不断发展恢复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逐渐摆脱困境,汉武帝时期正式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自此汉、匈双方的态势才被打破。

回过头来再看吕雉的抉择,若是没有她的机智应对,而是在愤怒之下与匈奴交战,刚建立起来的汉朝很可能就会面临亡国之危。

都说吕后迫害戚夫人手段残忍,但在这场外交危机中,却表现出极高的战略远见,但就这一点胜过许多皇帝。

吕雉的崛起

吕雉出生于一个文化家族,祖籍为齐地,在家乡也算是有些影响力的家族。吕雉父亲人称吕公,极具远见颇有见识,早年间因家乡战乱迁居到沛县。

沛县只是当时一个小县城,人口不多但相对安定,一家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顿下来。当时女性几乎没有任何权力,命运取决于自家的背景或者婚姻对象,沛县意外成为吕雉的人生转折点。

有一次,吕公在沛县新家举办乔迁之喜,宴请许多沛县的乡绅名流。刘邦是地方上的亭长,负责基层治安事务,权力不大也并不被人看好。

在宴会上,他却利用自己的机智假装是一位富有的宾客,成功进入吕公的内室。吕公虽发现刘邦的虚假身份,却被其气度和胆识折服,认为将来必有一番成就,思虑再三将女儿吕雉许配给他。

当时,刘邦已经三十多岁,而且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嫁给刘邦后,吕雉并没有因丈夫的荒诞行为而气馁,反而与刘邦共同承担生活的重压。

早年刘邦经常在乡间流连,带着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四处酗酒,家中事务大多由吕雉一人打理,不仅要照顾家里的田地,还要照顾两个孩子,生活十分艰难。

秦末天下大乱、起义风起云涌,刘邦选择走上反抗暴秦的道路,吕雉被迫与刘邦分离独自抚养儿女。

刘邦几次征战失利,吕雉一度被项羽俘虏,不仅忍受作为战俘的艰难处境,还要时刻面对生死不明的恐惧,对于这一切始终默默承受、忠于丈夫。

公元前205年楚汉战争短暂休战,吕雉终于被放回刘邦身边,然而此时的刘邦身边已有了新的女人戚夫人。

戚夫人年轻貌美,深得刘邦宠爱,吕雉则被冷落一旁,她没有因此而愤怒,继续为刘邦操持后方事务、默默支持。

汉朝建立后,吕雉被立为皇后,两人的长子刘盈被立为太子。然而戚夫人经常吹耳旁风,以至于刘邦多次考虑废黜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这时吕雉愤怒了,如果刘盈被废,自己和儿子的命运将会陷入极大的危险,半辈子的付出都将化为乌有。所幸吕雉与谋士张良密谋,巧妙化解刘邦废太子的想法,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

刘邦去世后吕雉迅速掌控了朝政,以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权力 *** ,戚夫人也得到残忍的报复。

从上述的介绍不难看出,吕雉之所以对戚夫人狠辣,究其原因还是政治权谋。试想一下,自己吃苦一辈子才换来的成功,如今却要被别人“偷家”,换做是谁也会愤怒。

撇开戚夫人这件事情,吕雉也算是一个才华、手段不输武则天的女人,最起码为在她的管理下,汉朝赢得宝贵的恢复时间。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汉代后宫中更具权谋的女人 - CNKI

吕雉评传 - CNKI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10/610030.html

“刘邦刚去世冒顿就向吕雉求婚,吕雉:我年老色衰,给你找个公主吧”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原本想迁都西安 最后为何没有搬成功

朱元璋原本想迁都西安 最后为何没有搬成功

朱标建议迁都西安,朱元璋后来为什么没搬?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标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儿子,他在临死之前去考察了都城迁移城市,最终将位置确定在了西安。在确定都城位置之后朱标草草去世,结果朱元璋也放弃搬迁留在了南京,这是为啥呢?首先,明朝没有充足人力允许搬迁。洪武三年,徐...

裴頠:西晋大臣、哲学家,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

裴頠:西晋大臣、哲学家,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

裴頠(wěi)(267年—300年),字逸民,河东郡闻喜县人。西晋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裴頠出身魏晋士族河东裴氏,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通古博今。初为太子中庶子、承袭父亲爵位,迁散骑常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拜侍中、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等官...

王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王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得到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又先后出任高唐、酂县和任县县令,在当地都有治迹和称许。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汉朝被取代。王观任尚书郎、廷尉监。后又先后出任南阳和涿...

刘备当初认可了诸葛亮的规划 刘备后面为何改编心意

刘备当初认可了诸葛亮的规划 刘备后面为何改编心意

还不知道:隆中对后,刘备为什么一直猜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面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诸葛亮像其他英豪一样,希望能找到一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明主。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要找的那位主公,应该是能听取的他计策,以实现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在刘备三顾茅庐显示出其求贤...

孙乾: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幕僚,其待遇仅次于糜竺

孙乾: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幕僚,其待遇仅次于糜竺

孙乾(?-约215年),字公祐。北海郡人, 东汉末年刘备帐下幕僚。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最初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以孙乾为从事。自徐州跟随刘备,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刘备定益州后,拜孙乾为秉忠将军,其待遇仅次于麋竺,与简雍相同。不久后便病逝。人物生平随从周旋孙乾...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他因为年龄最大,所以为十兄弟之首。李继勋也在十人之中升职最快,最先成为节度使。那李继勋是如何为后周与北宋建功立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早年从军李继勋早年从军,跟随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担任护卫。广顺元年(...

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 雍正时期贪腐之风为何愈演愈烈

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 雍正时期贪腐之风为何愈演愈烈

对雍正给大臣发的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为何贪腐之风愈演愈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是清朝十二帝中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在民间野史中,他是一个残暴不仁、凶狠暴戾的魔头,设立“血滴子”残害忠良,还曾伪造遗诏,弑兄杀弟,逼死生母。史学家早已证实,这些传言大都是毫...

曹冲作为三国时期的神童 曹冲为何十三岁就夭折了

曹冲作为三国时期的神童 曹冲为何十三岁就夭折了

对曹冲被誉为神童,为何在其十三岁时便夭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那么一定绕不开曹操,曹操在三国中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不教天下人负我”,使得许多人都记住了这位枭雄。当时三国时期天下大势被分为魏蜀吴三国鼎立,而曹操所在的曹魏是当时势力最大的,除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