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渡大渡河的18勇士,最后结局如何
1863年5月14日,石达开率部4万余人到达安顺场。
72年后的1935年5月24日,刘伯承率红军先头部队也抵达了安顺场。
从时间点上看,双方都是在春夏交替之时的雨水季节抵达了大渡河的安顺场渡口,石达开的部队是4万余人,而红军的部队差不多是3万多,但是为什么两军最后的结局完全不同呢?
在红军长征的壮举中,每一步都是生死攸关的挑战。而在大渡河的关键时刻,就有十八个人挺身而出,为红军开辟了一条生路,他们的壮举被载入了历史的光辉之中。
那么他们之后的发展如何呢?十八勇士中军衔更高的人物是谁呢?
大渡河在红军长征中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难关,其险峻的地势和湍急的河流构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为了迅速横渡这条河流,红军只能依靠当地的泸定桥,但这座桥已经是清朝时修建的,经过岁月的风吹雨打,早已年久失修。
当时的工业水平不发达,修建桥梁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而战乱频发导致没有足够的资源来修复这座桥。即便是当地的军阀也没有财力和精力来进行修复。因此,要想快速过河,更好的 *** 就是利用船只强渡。
然而,蒋介石派遣的川军早已将船只收走,使得红军无法利用船只过河。同时,当地又是彝族同胞的地界,如果处理不好民族矛盾,就可能重蹈石达开的覆辙。
蒋介石看到了这个机会,便对川军施加了软硬兼施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追击红军。红军在当地解决了民族矛盾,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也获得了一些船只,但面对数千人的敌军,这些船只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红一团一营的一营长孙继先挑选了17名战士,由二连长熊尚林率领,分为两批开始强渡。他们乘坐小船,扛着机枪,勇往直前地冲向对岸。尽管遭到敌人的顽强抵抗,他们仍然坚持战斗,最终在第二批增援部队的支援下,成功稳定了局势,为红军大部队过河奠定了基础。
然而,眼看全师过河速度太慢,红军决定抢夺泸定桥,这成为了下一步的目标。川军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要刘文辉炸毁泸定桥。
泸定桥对于川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炸毁这座桥对他们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然而,刘文辉认为红军不可能抢下泸定桥,因为桥面的木板早已被撤走,岸上还有川军战士守卫,他认为一切都将万无一失。
然而,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晚,一团团长杨得志和营长孙继先,共同挑选了17名突击队员,加上孙继先本人,一共18人组成了突击小组,用赖执中留下的这条船,强渡大渡河。
这18个人,每人一支驳壳枪,一支冲锋枪,一把马刀和八颗手榴弹,凌晨时分开始强渡。
大渡河南岸,我军的机 *** 和迫击炮已备好,当18个突击成员开始抢渡之时,我军火力朝着对岸猛烈射击,掩护突击队员。
对岸那一个营的川军发现红军开始抢渡以后,也开始朝着南岸和河水里射击。
双方火力都十分猛烈,因此渡河的过程就显得十分漫长,这是红军找到的唯一一条渡船,要是此次抢渡不成功,那么不仅牺牲了战士的生命,而且渡船也就没有了,后果真是难以想象。
所以,南岸的红军也十分紧张,一颗子弹都舍不得留下,拼了命的把所有火力全部用于攻击对岸的川军。
那个迫击炮连的连长赵章成,以往每次开炮之前,都要先祷告一番,但是这一次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当突击队刚下河的时候,他的迫击炮弹也开始朝着对岸川军阵地发射了出去。
其中两发炮弹,不偏不倚的打在了川军队伍的正中心。
吹冲锋号的战士也一刻不敢停下来,生怕一个喘息泄了红军的士气。
一个小时以后,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北岸被红军突击队占领了。
飞夺泸定桥的成功不仅仅是一次战术上的胜利,更是红军意志和勇气的体现。这场战斗的胜利为红军在长征中开辟了一条生路,也为红军的长征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早冲过去激战的十八勇士很快就得到上级的表扬,《红星报》、《战士报》等红色刊物都进行了宣传。
这18人在此战无一人牺牲,只可惜最终还能活跃于抗日战场的只有熊尚林、孙继先两个,其余16人要么是在后续的战斗中遇难,要么是没挺过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着实可惜。
熊尚林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英雄,他在战争爆发后来到晋察冀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1942年6月18日,在平北根据地进行反“扫荡”作战时,他在张家口崇礼县牺牲。
在大渡河战役中,十八位勇士的英勇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然而,关于他们究竟是十八人还是十七人的争议,却在历史记载中留下了一抹疑云。
这场争议甚至引发了一场军委扩大会议上的激烈讨论。有人认为,作为整个行动的指挥官,孙继先应当被视为十八勇士之一,尽管他并没有亲自参与渡河。然而,孙继先本人却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回应了这一争议。他坚持认为,“勇士”这个称号应该由组织来授予,而不是由个人自我标榜。
在会议上,孙继先并没有就这个问题表态,而是保持了沉默。当其他人催促他发表看法时,他却淡然回答:“我能说什么呢?说自己是勇士吗?”他的这种态度展现了他的谦逊和深厚的革命品质,也让人们对历史的记载产生了更多思考。
最终,会议决定按照“十七勇士”的说法来宣传大渡河战役。孙继先对此并没有表示异议,他对于个人名利并不在乎,更看重的是革命事业的胜利和人民的利益。
孙继先本人不想去争,他的孩子们却不理解,立即去问父亲为什么没站出来说话。孙继先教育道:
革命年代有无数英烈牺牲,他们才是真正的勇士。我这个幸存者每次想到他们,心里就非常难受,再去争这些虚名,只会感到羞耻。长征路上,那么多同志啊,他们都是勇士。
而在一线指挥强渡大渡河的杨得志将军是另一个态度,他1981年接受《历史研究》编辑人员拜访时,想为老部下孙继先“争一争”:
“当时,我们从敌人手里先搜缴到一条船,有的文章说两条船,此情不确实。
因大渡河水深流急漩涡多,没有八、九个船工撑这条船是不敢过河的,加之船身又小,除船工外,每次只能乘八、九个人。
我们挑选了十七名同志组成奋勇队,分两次强渡,之一船由连长熊尚林带队,过九人,第二船由营长孙继先同志带队,又过九人,我是第三船过去的。”
杨得志当时在安顺场亲眼目睹了战斗,1981年的回忆录《横戈马上》中也提到了孙继先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孙继先在强渡大渡河中的指挥和参与。杨将军认为,孙继先不仅是指挥者,还亲自参与了渡河作战,应该被视为“十八勇士”之一。这种观点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正名,而是在历史记载中有着实实在在的根据和依据。
1990年孙继先在济南病逝,其子料理完后事特意去拜访了杨得志告知消息,杨得志哽咽着说了很多往事,提及长征时再度重申:
你爸爸带了十七个战士过河,应是十八勇士,你爸爸也是勇士。
其实孙继先对大渡河之事也是惦念的,毕竟他是那批勇士中唯一一个活到建国后的,内心有很多情感。
弥留之际他曾对家人说:等我去世后,把一部分骨灰撒在大渡河里吧,我要伴着大渡河永不停歇的流水,向后人讲述毛主席领导的红军在这里创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