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丨《林长民集》百年来首次出版,披露诸多林徽因早年生活细节
近日,林徽因研究专家陈学勇、林徽因外孙女于葵联手整理编注的《林长民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林长民集》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介绍,《林长民集》的出版是林长民作品首次结集,它收录了迄今为止可以发表的林长民全部诗、文、日记、书信和翻译文字,承载了20世纪初中国内政、外交的生动细节,折射了民国早期思想文化的风云变幻,再现了林徽因早年生活行迹和精神面貌,同时也记录了之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实况。这些文献当中,林长民携林徽因欧游日记,致林徽因、梁思成、梁启超、徐志摩、胡适等民国名人书信首度完整面世。
《林长民集》内页
林长民,字宗孟,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书法家,也是林徽因挚爱的父亲。
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努力办学,跋涉于法治建设之途,力主在中国建立完善的 *** 制度;留下了大量分析时局、倡导法治、启迪民智的时评、政论和讲演。一战前后内忧外患的动荡岁月里,林长民投身外事,创办国民外交协会,屡次为国之 *** 振臂疾呼。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林长民为此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疾呼“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此举无异于导火索,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这些慷慨激昂、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文字多曾刊载于报端,承载着20世纪初中国内政、外交的生动细节,折射出民国早年中国思想文化的风云变幻,它们无疑是研究清末民初政治史、法制史、外交史、思想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当然,林长民也是林徽因一生中最亲近、对她影响更大的人物之一。从林徽因六岁起,父女之间就有了书信往还,林长民多次在信中对女儿吐露心声。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林长民赴欧洲考察,众多子女中,独携长女徽因同往。与父亲同游欧洲,是十六岁的林徽因之一次踏出国门。异国的风土人情,极大地开阔了她的眼界。此行她与父亲一道,结识了威尔斯、哈代、狄更生、曼斯菲尔德,以及旅居欧洲的徐志摩、张奚若、陈西滢等人,这些人物对林徽因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和建筑学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在林长民与林徽因的书信往复和林长民自己的日记中,很多内容涉及欧洲考察和游历。
如1920年8月20日,林长民日记中写到游览瑞士时所看到的风景:
溪屈曲以注于湖,其流甚急。障以水栅,栅门通处,水上下约三四尺,奔泻若瀑,激湍里许。栅之上架木置栏,若桥若榭。余等往来探幽,一日之间四过此桥。溪旁密蒨,其荫若瓦。一二叉港,湍所不至者,停潦又静于池塘。芦苇萧疏,树枝低亚,不知港外有急流也。过桥俯视,其下澎湃如闻壑雷,倏忽之间,静躁迥绝,使人别有妙悟。午饭于Hotel Beau Rivage饭后小憩茶馆,沿湖信步,旋棹小舟。节之、徽女荡桨。所过湖堤水榭,处处入画。小雨初晴,天青山绿。树色水光,深黛浅碧,挹之欲醉。……全湖风景若为吾辈所专有者,余于是有家专之意。
书中收录的林长民欧游日记,致林徽因、梁思成等人书信,主要来自梁再冰家藏林长民手稿,这些珍贵文献详细记录了林徽因早年的行迹、见闻、交游等生活细节以及之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真实面貌。
《林长民集》内页
林长民的一生不全是这样的悠游自在。写下这些日记的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政坛瞬息万变,林长民难以自主。仅仅是五年后的1925年,郭松龄反叛东北军阀张作霖,欲借重林长民声望,秘密接其出京。不意林长民来到郭部不久就遇郭军惨败,中流弹毙命,无可挽回的悲剧突然结束了他短暂而跌宕的一生。
世人对此多有叹息。林万里禁不住唏嘘:“卿本佳人,奈何作贼。”外界不谙隐情,林长民出行时已托人带口信告知梁启超,此行实“以进为退”。他想趁机摆脱京城险恶环境,借道南归,抽身远离政坛。此前一年,他曾录苏东坡诗句条幅书赠友人:“扁舟又截平湖去,欲访孤山支道林。”其心迹已明。遇难前一日,林长民困居荒野小阁,徘徊自吟:“无端与人共患难。”此时省悟权宜之计误他,为时已晚。
1925年,林长民遽然离世。他的知交徐志摩曾有意编辑故友遗文《双栝斋文集》,但徐本人也不久罹难。此后长达百年的时间里,林长民著述再无人搜集、整理。这位百年前曾名动一时的风云人物,只留下“林徽因父亲”的模糊面影。
陈学勇多年前即着手搜集、整理林长民遗文,并与于葵合作,从梁再冰家藏林长民文献中补遗、誊录、考订、编注,前后耗时十余载,完成这部《林长民集》。
《林长民集》内页
在序言中,陈学勇写道:“终林氏一生,因报国壮志而紧系政界,力主 *** ,甚至认同君主立宪。政见不同者讥讽林是政客,单就外表行状,譬如热衷组织党派,频频出入官衙,俨然如政敌所讽。若稍加考究,则似是而非。林长民依然书生本色。浮沉宦海二三十年,他未曾浸染多少政客们的世故、练达、圆滑、投机。纵然身具多面才干,竟不见政客的歪才。司法总长任上,他拒贿十万大洋,坚持治罪张镇芳,令其下狱。他冒犯曹锟,最终不肯投出贿选一票。以至梁启超私信里也有微词:‘总之,宗孟自己走的路太窄,成了老鼠入牛角,转不过身来。’”
但是林长民的一生绝非乏善可陈,相反,他多才多艺,能诗擅书,兼有著译。
陈学勇介绍,林长民生前十分注重社会活动,似没有多少精力顾及著述,文字不为宏富,大多散落在京、津及其所属党派、社团相关的报刊之上。所幸他擅言辞、好演说,留下篇幅不少的演讲记录稿,较之文章或更具直观性。林长民许多文字属于时论,虽不以立意深邃见长,却对时局反应敏锐,其史料文献价值无庸赘述。编辑林集,从百年前老报刊钩沉,将一件件文稿、手迹誊录、句读、注释,其不易是我们勉为其难之后才有体会的。难怪百年来没有人问津此事。编就的这一部集子,疏漏之处难免,然略能自宽——毕竟这是世间之一部。其中许多首次披露的珍贵文献,相信自会受到读者和研究者青睐。
书中还收有四十余幅林长民、林徽因父女原版影像、手迹图片,呈现了这些珍贵史料的原貌,让这位百年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重新回到读者和研究者的视野中。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