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3年),去世,享年七十岁。既可日行三百,善使长矛,研究经学,精通《易经》,兼通医术,可谓文武全才。孙权称赞其可与东方朔为比。
轶事典故
交友孙策
孙策自任会稽太守后,依旧以虞翻为会稽的功曹,不久孙策甚至亲自去虞翻家里看他,把他当成朋友看待,并在给他的书信里写道“今后之路,我当与卿共闯(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可不要说我孙策只把你当成普通郡吏看待哦。”而“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这句也是当初孙策收降太史慈后对太史慈说过的话。
日行三百
孙策有一次讨伐山越时,在斩杀敌将主帅后下令部下兵分多路自行追杀逃散的敌军,后来孙策独自一人骑马追敌时在山中遇到了虞翻,虞翻便问孙策左右的扈从哪去了,孙策则说他们都去追杀敌将去了,发觉事情紧急的虞翻急忙叫孙策下马并说道:“这个地方的草长得很深,一旦发生什么危险的事,骑在马上无法迅速应对,所以请明府(指孙策)牵着马,持弓箭在后,我善于使用长矛,可以在前为明府探路”。后来两人到达了平地,虞翻便劝孙策上马,孙策问道:“你没有马怎么办?”虞翻回答说:“我善于步行,可以日行三百里,自从征讨以来,官吏士卒没有一个走的比我快的,明府不信可以试着骑马,我可以紧随于后。”后来两人来到大道,又与一名鼓吏相遇,于是孙策取过鼓吏的号角自行吹奏,部下听出这是孙策吹奏的声音便慢慢聚拢起来,后来虞翻跟随孙策一起平定了三郡。
说降华歆
孙策讨伐黄祖回师时,路经豫章郡时想要顺路取下豫章,于是特地请来虞翻对他说:“华子鱼(指华歆)虽然很有名声,但并不是我的对手,我又听闻他那里的作战用具很少,如果他不开门献城,一旦我这边战鼓一响,可就不能保证不伤害任何人了,卿可以先去豫章向华歆传达我的意思。”于是虞翻奉命前行,到了豫章郡穿戴好衣装后便与华歆相见,对华歆问道:“您自认为海内名声比我会稽郡王府君(指王朗)如何?”华歆答:“比不上。”虞翻又问:“那豫章的钱粮、武器、士卒与我会稽郡相比呢?”华歆答:“不如也”。这时虞翻说道:“您说名声不如王府君是您的谦词,但精兵不如我会稽却是大实话[7],而我们讨逆将军(指孙策)智略超世、用兵如神,之前赶走刘扬州(指刘繇)的事,是您亲眼所见,往南又平定鄙郡(指会稽郡)之事想必您也有所耳闻。现如今您想要独守孤城,既然已自知钱粮不足,若不早另谋生路,恐怕以后追悔莫及,现如今我们大军已经到了椒丘,我一回去,到明日中午如果接到檄文而不出迎的人,就要与我长辞了。”虞翻走后,到了第二天,华歆便派遣官吏前去迎接孙策,于是豫章平定。
明府家宝
孙策平定豫章之后,引军回吴,在路上论功行赏、赏赐将士,并对虞翻说:“孤当年在寿春见马日磾以及大会中土的士大夫们,孤跟他们说我们东方的人才很多,但只恨当时自己学问不高,无法说服他们,孤很不服气,正好卿博学洽闻,故而之前本来想令卿前往许都,交见朝中人士,用真才实学去折服中原那群乱说话的人的嘴。但是卿不愿意前往,孤就只好派子纲(指张纮)去了,只怕子纲还无法折服中原那群人。”虞翻答道:“我是明府(指孙策)家中的宝贝,如若拿出去给别人看,被别人留了下来,岂不是让明府少了我这个贤良的辅佐,故而之前拒绝去许都。”孙策笑着答道:“是这样啊。”而此时正好孙策在论功行赏,于是趁机对虞翻说道:“孤还有征讨之事,不能回府,卿可再以功曹之职做孤的萧何,镇守会稽(此时孙策自任会稽太守)。”三天之后,便派遣虞翻回到了会稽。
后世评价
总评
虞翻性情疏直,多次犯颜谏争,且性多不协俗,屡使孙权大怒,先后被谪到丹杨泾县和交州等地。他虽然常有失君臣之礼的行为,然十分注重封建礼教,尤其崇尚一臣不事二君的忠君思想,即使遭他奚落的降将于禁,内心也十分佩服他,魏文帝因此也常为他设坐。
历代评价
孙策:卿博学洽闻,故前欲令卿一诣许,交见朝士,以折中国妄语儿。卿不愿行,便使子纲,恐子纲不能结儿辈舌也。孤有征讨事,未得还府,卿复以功曹为吾萧何,守会稽耳。
张纮:“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
孙权:“①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②虞翻亮直,善于尽言,国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
陈寿:“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
孙登:“虞翻,志节分明。”
袁宏:“仲翔高亮,性不和物。好是不群,折而不屈。屡摧逆鳞,直道受黜。叹过孙阳,放同贾屈。”
李白:“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
叶适:“虞翻,东国俊才,宦仕州郡。上不及预天下废兴之义,下不能为一身荣辱之防。虚効忠勤,轻招废放,惜哉,惜哉!曽不得比顾雍、诸葛瑾之伦也。虞耸抽引人物,务在幽隠孤陋之中,亦用意至到之一节。其言所誉依已成,所毁依已败。后世则又不然,嫉其已成而设毁以败之,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