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1)104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太祖宝训》中说过“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有些让人费解的。有哪些让人费解的地方呢?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其一,我们知道,古代统治者都追求“德政”。尧舜时期的德政,是后期历代统治者的样板,是历代统治者积极追求的目标。如果某个皇帝实施德政,那么他在历史上必将留下令名,从而成为历代皇帝学习的榜样。比如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等,就被后世反复提起。

既然德政很重要,宽厚仁爱很重要,反过来,严刑峻法与德政背道而驰,为何朱元璋还说元朝做得不对呢?

其二,朱元璋说元朝“以宽失天下”,但是我们的感觉并非如此。元朝在中原建立统治以后,实际上对中原及南方的老百姓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他们把老百姓分成四等人,对最后一等的南方 *** ,让他们完全失去进入上流社会的资格。还有,元朝严格管控武器,很多人家需要共用一把菜刀。

所有这些,都是元朝管理严格的表现,为什么朱元璋反而认为,元朝的管理很宽松呢?这不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吗?

那么,是不是朱元璋说错了呢?

其实,朱元璋说得并没有错。我们可以先看一个事实。元朝建国才80多年就灭了,这个时间段,在其它大统一的朝代,比如汉朝、唐朝等等时期,都是国家欣欣向荣的时期。汉朝第80多年,正是汉武帝时期,国力向上持续发展,不过还没到更高峰。唐朝第80多年,是武则天时期,也是个往后来的开元盛世挺进的生长时期。哪怕是宋朝,也是宋仁宗时期,一派繁盛的景象。然而元朝这时候却进入崩溃阶段。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元朝统治者根本就没有办法禁止。如果管理不是太宽了,为什么国家会走向分解,为什么全国各地都是农民起义,为什么朝廷的军队根本就控制不了局势?元朝要不宽,能出现这种情况吗?

那么,本来元朝对国家进行严格管控,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却是“宽”的效果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社会纲常废弃。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元朝并不是没有规章制度,并不是没有法律条文。这些东西其实非常多,对全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但是,有一样东西缺乏,就使得规章制度的实施大打折扣。缺乏的这个东西,就是社会的纲常伦理。

从汉朝开始,当国家统治者是 *** 的时候,是一直十分重视纲常伦理建设的。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方式,规范社会秩序。这其实也是一种统治,叫做礼教统治。

但是元朝统治者,由于是从游牧民族走过来的,又在国内实行四等人制度,因此,以前的纲常伦理,在这里就不起作用了。然而,元朝统治者又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纲常能力制度。也就是说,元朝统治者基本上放弃了礼教统治。

本来需要法治和礼治双管齐下才起作用的,变成只有法治(还是缺乏法理的不健全的法治),国家的治理是不是就显得很松散(或者叫做“宽”)呢?

二、朝廷吏治腐败。

元朝还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吏治腐败。

由于蒙古人以及色目人具有很大的特权,因此,他们生下来就具有一种天然的权力。他们不用十年寒窗,不用努力奋斗,就可以获得官职,获得权力。而且,整个官场上,利益集团相互勾结,关系盘根错节,因此更加腐败。

中国古代皇权社会,要能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往往需要中央集权。在强大的皇帝以及中央集权的高压下,全国各地的吏治,可以得到极大的整肃。但是,元朝恰恰缺乏这样强有力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忽必烈外,后面的皇帝能力都不足。而且,整个朝廷和皇室一直处在勾心斗角之中。到元朝末年元惠宗在台上的时候,以至于皇后、皇帝、太子、丞相之间还斗成一锅粥。如此一来,地方上就完全缺乏治理,吏治腐败现象就很盛行了。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三、国家缺乏信任机制。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由于整个朝廷及其官僚体制,和老百姓之间,形成鲜明对立的两个团体,官吏不相信百姓,百姓不相信官吏,官吏和百姓之间的关系,严重对立和撕裂。

如果是官吏和百姓能够互相信任,一般情况下,农民起义就无法壮大。比如宋朝的时候,虽然有非常多的农民起义,但是农民起义从来就没有发展壮大过,很多可能在苗头阶段,就被人告密,或者受到招安,而被朝廷给消解了。

但是元朝因为缺乏相互信任,以至于农民起义蔓延起来后,一下子就变成了全国性的行动。这也是元朝管理“以宽失天下”的表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2419.html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的相关文章

夏侯渊对外甥女宠爱有加 张飞抢走时夏侯渊为何不报复

夏侯渊对外甥女宠爱有加 张飞抢走时夏侯渊为何不报复

还不知道:夏侯渊13岁的侄女,被张飞强抢回家当老婆,夏侯渊不出面报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二百年,夏侯渊十三岁的外甥女外出拾柴火,张飞见了,当即动了歪心思,硬把她抢了回来。夏侯渊对自己的外甥女,一向是宠爱有加,怎么可能不出来报仇?《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夏侯...

能击败曹魏十万大军,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能击败曹魏十万大军,王平是如何做到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王平是蜀汉后期少有的将才,他虽然不认识多少字,但是打仗很有一套,颇具军事才能,诸葛亮北伐时,王平曾成功地挫败了张郃。王平最出色的表现,当属他一条计策,击败曹魏十万大军,可以说料事如神,足以和张郃的“料战势地形,无不如...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居然是三国之中最晚消亡的一个,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长江天险,各种客观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最后一位名将——陆抗。出身大...

雍正皇帝一共有多少个兄弟 雍正一共杀了几个兄弟

雍正皇帝一共有多少个兄弟 雍正一共杀了几个兄弟

都说雍正帝对兄弟赶尽杀绝,其实那是不了解雍正一共有多少兄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受影视剧和各种穿越小说的影响,很多人对雍正帝的印象都是刻薄寡恩,对兄弟极为薄情。雍正帝即位后,他严酷打压自己的兄弟,赶尽杀绝。三阿哥胤祉被削爵圈禁;八阿哥胤禩非但被...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272年),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时期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晋武帝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

司马越是什么人?八王之乱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司马越是什么人?八王之乱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永兴二年(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在徐州起兵讨伐专权的司马颙。永兴三年(306年),司马越击败司马颙,攻克长安,迎侄孙晋惠帝回洛阳,结束了八王之乱。虽然司马越成为八王中最...

汉武帝能够和秦始皇并肩 汉武帝都有哪些贡献

汉武帝能够和秦始皇并肩 汉武帝都有哪些贡献

还不知道:汉武帝半生黩武,为何却能比肩秦始皇?有哪些贡献不能忽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41年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的汉武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广泛而深远的一位皇帝。汉武帝在位时间更是长达54年之久,作为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功绩显赫,无论是在...

萧懿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萧懿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南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为萧道成建,定都建康。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萧懿是南北朝时的萧齐名将,击退北魏,平定叛乱,为萧齐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还对萧齐忠心耿耿,三拒谋反,但最后仍被萧齐朝廷处死。那忠心耿耿的萧懿为何会被杀害呢一,与萧齐同宗萧懿是南齐临湘县侯萧顺之的长子,梁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