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派出了哪些大将来镇压?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像他的太平道信徒,喊出了革命的口号。甲子年甲子日(公元184年3月5日)举兵推翻汉朝,然而由于叛徒告密。公元184年2月,黄巾起义提前爆发,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天下震动。
面对轰轰烈烈的起义军,东汉朝廷作出部署: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在三大名将的统率下,仅仅过了8个月,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有意思的是,讨平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当时部下有三个将领——曹操、刘备、孙坚!
皇甫嵩&;曹操
皇甫嵩堪称东汉末年之一名将,讨平黄巾军的功劳大半都要记在皇甫嵩名下。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皇甫嵩本人是将门出身,叔父皇甫规是凉州三明之一。面对黄巾起义,朝廷想起了皇甫嵩,他建议汉灵帝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拿出中藏钱和西园厩马赐给将士,这样来取得士人集团的支持,提升汉军士气。皇甫嵩被封为左中郎将,率军平叛
朱儁面对黄巾军初战不利,皇甫嵩他们被黄巾军包围,京师见皇甫嵩被围,派曹操率军救援。不过援军未到时,皇甫嵩已心生一计,在傍晚时分吹起大风,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黄巾军营寨周围的杂草,用火攻大破敌人,大呼进攻,城上亦举出火把响应,皇甫嵩以鼓助战,冲入敌阵,黄巾军大乱,四处奔走。
正当此时,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的曹操率援军赶到。黄巾军将领波才所率起义军,被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面夹击,斩杀数万人,汉军大胜。距离洛阳最近的颍川黄巾被打散后,皇甫嵩、朱儁、曹操等继续转战汝南、南阳、西华等地,势如破竹。
朱儁&;孙坚
朱儁,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人。一看朱儁的籍贯,就知道他是南方人,也是日后朱儁提携吴郡富春人孙坚的缘由了。朱儁出身寒门,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受乡里敬重。先后在南方平定了多次叛乱,面对黄巾起义,朝廷也没忘了这位“平叛”名将。被封为右中郎将,率军平叛。
孙坚少年时,因击破海贼,被任命为县丞,此后转任三地县丞也没有升官。黄巾起义爆发,朱儁奏请孙坚担任佐军司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朱儁提携了孙坚。孙坚把他的家眷都留在九江郡寿春县,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此后,孙坚便率领这一千多士兵,随朱儁南征北战。
卢植&;刘备
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涿郡涿县是不是很熟悉,刘备、张飞都是涿郡涿县人,所以少年时刘备才会和公孙瓒跟从卢植学习。皇甫嵩是将门出身,朱儁出身寒门,卢植可是正儿八经的士大夫,经学大师。黄巾起义爆发后,汉灵帝拜卢植为北中郎将,命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任其副手,率领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的将士,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
卢植连战连胜,张角率军退守广宗县,据城死守。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县城,并挖掘壕沟,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结果因为不肯给前来视察的宦官行贿,卢植被免职下狱,黄巾起义平定后皇甫嵩返回雒阳后,上书给刘宏,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推给卢植,于是卢植官复原职,仍任尚书。
史书中只提了一句,二十四岁的刘备跟随校尉邹靖,在镇压起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而后又于中平五年(188年)参与镇压张纯叛乱的战斗,以前后军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三国演义》里说邹靖是幽州牧刘焉的部将,其实当时还没有幽州牧。大概率刘备应该是在卢植阵中讨伐黄巾,因为刘备本身是涿郡人,冀州黄巾由卢植负责讨灭。
皇甫嵩、朱儁、卢植是讨平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他们延续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然而三人各自阵中的曹操、孙坚、刘备日后却成长为争夺天下的枭雄人物,实在是非常有意思,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