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对韩信的死态度是且喜且怜之 韩信死了刘邦后悔吗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6-29)510

对刘邦和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史料记载,刘邦对于韩信之死态度是“且喜且怜之”?他后悔过吗?

相信我,刘邦一定后悔过的。但是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相信,刘邦会支持吕后,做出同样的选择。

刘邦对韩信的死态度是且喜且怜之 韩信死了刘邦后悔吗

“且喜且怜之”,用了两个表示感情的词语。不过刘邦对韩信的感情,肯定是实用的成分居多。说实话,像韩信这种军事天才、政治 *** ,任谁也很难喜欢上他的。

想想看,你和朋友或者下属聊天:“老韩,你说我能管理多少人?”“老刘,你管十万人就不错了,再多也管不了了。”“老韩,那你能管多少人?”“老刘,我管人没有限制,越多越好。”你心里能舒服吗?

或者你有求于朋友:“老韩,帮我把这个事做一做,我实在是腾不开手。”“老刘,这件事是某某干部的分内工作。要让我做也行,先把我提拔成某某干部吧,要不然名不正言不顺,我不好开展工作呀。”再说是为了工作,也难免让人联想到趁火打劫、坐地起价,你能把他当朋友?

(前一个故事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后一个故事,是韩信被封为齐王的由来)

刘邦对韩信的死态度是且喜且怜之 韩信死了刘邦后悔吗

既然没有朋友感情,只说实际利益,那就来分析一下刘邦与韩信的利益关系吧。

刘邦打仗很弱,一辈子尽是败绩,最擅长逃跑,逃跑的时候连亲生儿女都不管。韩信是难得的军事天才,而且像维纳斯从宙斯脑袋里钻出来就很快长大一样,韩信从带兵以来,就是相当成熟的,几乎是战无不胜。

可以说,韩信一直给刘邦一种压迫感,从建国之前,到建国之后,没有改变过。

刘邦对韩信的死态度是且喜且怜之 韩信死了刘邦后悔吗

那么,刘邦为什么没有在更早的时候杀掉韩信?

因为韩信还有用。汉朝建立,外敌内患还没有平息。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帝、景帝,匈奴外患一直是困扰汉朝的大问题。而田横、韩王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以及其他比较小的诸侯,也是需要一步一步杀伐征战去统一的。既然要打仗,就需要将才。我不相信刘邦在战事不利的时候,没有为韩信的死挽惜过。

刘邦对韩信的死态度是且喜且怜之 韩信死了刘邦后悔吗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韩信不死,他一定会替刘邦征战吗?他不会是刘邦征战的对象吗?他不会像田横、韩王信、张耳、英布、彭越一样,成为刘邦在战场上的对立面吗?而如果韩信与刘邦战场对决,刘邦能有一点点取胜的自信吗?这样一想的话,刘邦一定很感激吕后杀掉了韩信。

世上的事,从来难以两全。就像权力是把双刃剑一样,人才也是双刃剑。能不能驾驭他,过去驾驭的以后还能不能驾驭,这真是个问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7289.html

“刘邦对韩信的死态度是且喜且怜之 韩信死了刘邦后悔吗” 的相关文章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雍正的话来说,他和年羹尧是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是要彰显给朝堂与后世的。可是雍正才继位第三年,年羹尧就被革职削爵,又给他列出重罪92条,让他在“狱中自裁”。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年羹尧本向雍正低头告饶的记载。那么,年羹尧为...

清朝真的是上唯一一个没有出昏君的朝代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存在

清朝真的是上唯一一个没有出昏君的朝代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存在

对清朝是唯一一个没有出昏君的朝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要问哪个朝代没有昏君,那么细细数来也只有清朝算得上。很多人因为清朝是封建专制的最后一个朝代,又是非汉族政权,所以对其有很多的偏见。再加上近代的百年屈辱史,清朝便背上了这顶黑锅。甚至于,有人站出来为他说两句话...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史·姚广孝传》中,非常明确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全国各地选拔和尚,以及把和尚派给各藩王的故事。“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第一段文字讲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如果有支援,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如果有支援,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关羽,三国蜀汉大将。字云长。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随即北伐,攻打襄樊,樊城守将曹仁坚守不战,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因一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被关羽击败。接着,曹操又派徐晃增援,徐晃击败了关羽,当时,关羽还有五千人。后来,孙权偷袭...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还不知道:刘备选择托孤大臣,在一文一武的情况下,为何选李严而不是赵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在封建王朝时期,君主在去世之前,一般会指定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大臣,让他们辅佐新皇帝顺利登基,那些辅佐新皇帝登基的大臣也被称为托孤大臣。古代的托孤大臣很多,比如唐太宗的托孤...

三藩之乱被平定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三藩之乱被平定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644年4月15日,清摄政王多尔衮接到了这样一封书信:……流寇逆天犯阙……先帝不幸,九庙灰烬……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之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上,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国与北朝通好,二百余年,...

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

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

众所周知战国“四大名将”里,秦国占了两个位置:白起和王翦。那么同样是秦国名将,为什么王翦的结局比白起好那么多?这是因为白起是所向无敌的杀神,而王翦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智将。为求生只能自污的王翦公元前287年左右,王翦生于频阳,今陕西富平县境内。别看王翦出生时家境贫苦,然而他的祖上却大有来头。往前推15代...

康熙在位时期一共有35个儿子 九子夺嫡中为何其他26个人不参与

康熙在位时期一共有35个儿子 九子夺嫡中为何其他26个人不参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皇帝共有35位皇子,9位参与夺嫡,其余26位就不想争一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皇帝,清朝唯一一位能够够得上“千古一帝”称呼的雄主;身为“守成”君主,却依然能够拥有“圣祖”庙号;按照《清史稿》的说法,康熙皇帝“经文纬武,寰宇一统”,在顺治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