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纵观康熙帝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7-15)460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纵观康熙帝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轶事典故

外貌记载

法国传教士白晋:“他威武雄壮,仪表堂堂,身材高大,举止不凡。他的五官端正,双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圆而稍显鹰钩状。虽然脸上有一点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美好形象。”

荷兰使节:“皇帝中等人材,是位慈祥、稳重、举止端庄的人,他那威严的外表,无论从那一方面看,即使放在千人之中,也与众不同,能够立即分辨出来,这是由于他想使自己的容态和举止,让人一看便是心地高尚的人所造成的。”

法国耶稣会士李明《中国现状》:“据我所见皇帝身材比普通人稍高,堪称恣态优美,比我们稍胖些,但还达不到中国人所谓的‘富态’的程度。脸也稍宽,有痘痕,前额宽大,鼻子和眼睛比中国普通人小些。嘴美,颐和霭,动作温柔,一切容态举止,都像是位君主,一见便引人注目。”

朝鲜使节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广颡,颐稍杀,疏髯犯颊而斑白,雌雄眼,神气清明。”

纵观康熙帝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废弃长城

历代王朝修长城,没有挡住游牧民族的铁骑奔驰,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公开贬低过长城。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率诸王、贝勒、大臣前往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约集内外蒙古来此“会盟”,定疆界,制法律,为外蒙的喀尔喀蒙古诸部编制盟旗,使其接受清朝的管辖,从而实现了北部乃至西北的空前统一,蒙古问题宣告解决。

就在多伦会盟之后,古北口总兵蔡元看到长城年久失修,建议拨款修理。康熙帝继承皇太极、顺治帝提出的“满汉一家”的民族思想,进而又发展成为“中外一视”“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康熙帝总结历代修长城的历史教训,悟出惟有“养好”百姓,才会得到治国之本,边境自固而无忧。康熙帝拆除了 *** 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推广西药

康熙40岁那年得了疟疾,中医药未能治愈,耶稣会士洪若翰、刘应进金鸡纳霜(奎宁)。康熙服用后,很灵验,病好了。他召见洪若翰、刘应等,在西安门内赏赐房屋,后这里成为天主教北堂。曹寅得了疟疾,康熙赐金鸡纳霜给他,可惜药没送到,曹寅就去世了。此后,康熙便对西药发生兴趣,命在京城内炼制西药,还在宫中设立实验室,试制药品,亲自临观。他提倡种痘以防天花。他破除因循,推广种痘,命先给自己子女及宫中女子种痘,还给蒙古49旗及喀尔喀蒙古部民种痘,这就使千万人因种痘而免去患天花死亡或不死而留下麻子的悲剧。

纵观康熙帝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养生之道

康熙他寿命长与其含性养身,饮食、起居咸成规度,洁衣净宝,注意生活细节有关。

一、饮食有节,起居有序。这是康熙的养生之要。康熙帝认为人若想长寿,不能靠服食所谓的可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而是靠饮食起居有序、有节、有度。这也是他养生之道的核心。

二、衣着洁净,室内温馨。爱干净,讲卫生,成习惯是康熙的健康之友。康熙认为:不论在家里或出门在外,人们都应该养成干净整洁的好习惯。如果平常注意个人卫生,那么清爽之气便会附着于身,否则自身的清明之气就会逐渐被污秽之气所取代。康熙帝虽提倡洁净,但也反对太过洁净而成癖。

三、饮酒有度,反对抽烟。康熙不反对饮酒,反对沉湎于酒中及不节制。康熙能饮酒而不多饮,只是“平日膳后,或遇年节、筵宴之日饮小杯一杯。”他厌恶贪杯之辈。

四、清虚栖心,神静心和。“寡虑”、“寡嗜欲”、“寡言”,是康熙养生之道的另一招方。康熙认为一个人若想做到神静心和,必须坚定自己的意志,不意气用事。若杂念不起,心中清明,即可清察明审,感情和顺,自然身健长寿。 [133] 此外,康熙帝还劝诫后人要心怀宽广,他在《庭训格言》中说:“惟宽坦从容,以自颐养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把心胸放得宽坦一些,让心气平和一些,才能颐养天年。

康熙从不追求长生不老,他认为人的一生,生长壮老已,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是不可遏止的。因而人只能顺应自然,多加保养,以求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寿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7/10052.html

“纵观康熙帝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都没有怕曹丕 司马懿为何更加畏惧曹睿

司马懿都没有怕曹丕 司马懿为何更加畏惧曹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为何司马懿更加惧怕曹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热播的《军师联盟》中,曹睿即位后,司马懿很惧怕魏明帝,时刻担心着惹怒曹睿而小命不保。而曹丕继位后,想着要励精图治,无奈英年早逝,司马懿帮助曹丕有功,又辅佐过曹丕,地位肯定也不低,他也...

卢象升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卢象升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卢象升是明朝末年大臣、名将。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卢植的后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据《明史》记载,卢象升战死后,“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可见老百姓对他去世的惋惜。同时,作为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去世,也是明朝的重大损失。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屡剿不绝,与明军失去卢象升的指挥,不...

李斯要被腰斩的时候 朝廷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要被腰斩的时候 朝廷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晚年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何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过程中,李斯的谋略可谓是必不可少。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李斯也协助秦始皇做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许多事。李斯剧照可以说,李斯是备受秦始皇重视,既然如此,李斯结局会...

在军事、政治等方面,赵云有哪些成就与贡献?

在军事、政治等方面,赵云有哪些成就与贡献?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早年间曹操能吸引众多人才,靠的是什么?

早年间曹操能吸引众多人才,靠的是什么?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马援是东汉著名的伏波将军,也是说出“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老将军。他本是割据势力隗嚣的大将,后来先后见了公孙述和刘秀,马援说出了上面那一段话。马援所处的时代,正是王莽代汉之后,...

高平陵之变曹爽为什么要相信司马懿 曹爽为何如此之蠢

高平陵之变曹爽为什么要相信司马懿 曹爽为何如此之蠢

对高平陵之变时,曹爽为何选择了相信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政治斗争,一向都是很残忍的。高平陵之变就是三国后期的一场政变,政变的双方是司马懿和曹爽。有意思的是,在曹爽和司马懿对峙的时候,曹爽居然相信了司马懿不会杀掉他。没有做任何抵抗就直接投降了。为什么曹爽这么蠢...

得到汉宣帝信用的萧望之,为什么在汉元帝登基后自杀?

得到汉宣帝信用的萧望之,为什么在汉元帝登基后自杀?

萧望之(约前114年~前47年),字长倩,萧何七世孙,西汉时期官员,历任大鸿胪、太子太傅等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昭帝时期,昭帝年幼,霍光当政,当时汉朝所有的军政大事,以及选用人才都由霍光一人决定。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萧望之的普通儒生,因为长史丙吉的推荐,...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李白号称“诗仙”,李贺号称“诗鬼”,相比较两人的诗风不难发现,李白的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豪放飘逸,而李贺的诗却很消极,风奇崛凄清。李白活了61岁,而李贺只活了27岁,属于英年早逝。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