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关羽会败走麦城的真相是什么?他做错了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8-09)450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被后世崇为“武圣”,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北攻樊城,发动了“襄樊之战”,在整个战事过程中,发生了四件事,每一件事都没引起关羽的重视,最终导致了关羽败亡,非常可惜,那么,这四件事到底是什么呢?

这四件事,和刘备、诸葛亮没发救兵无关。

历史上关羽会败走麦城的真相是什么?他做错了什么

之一件事,和糜芳、士仁有关。

《三国志 关羽传》记载: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关羽出兵时,驻守江陵的糜芳和公安的(傅)士仁提供军资,办事不力。

为什么说这件事有问题呢?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不说糜芳和士仁和关羽的关系不好,关羽总是看不起他们,这其实都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关羽北伐,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糜芳和士仁办事不力,这说明这两个人对关羽的军事行动不够重视,也就是说,他们没把关羽的军事行动当回事,还有另外一点,也说明关羽的战前动员不够彻底,工作没做到位。

如果糜芳等人非常重视关羽的军事行动,办事能不认真吗?还能出纰漏吗?

如果办事办得好,关羽还能发狠话说,我回去再收拾你们?这样一来,糜芳和士仁也不会因恐惧关羽的秋后算账,而去投降孙权了。

第二件事,和孙权有关。

《三国志》注引《典略》记载: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

历史上关羽会败走麦城的真相是什么?他做错了什么

关羽围攻樊城时,孙权曾主动派使者说要援助关羽,也不知道孙权缺了哪根筋,还是发了什么神经,接着又派使者告诉援助关羽的军队,不要走太快。

因为行动慢了点,惹恼了关羽,关羽说,等我打下樊城,我难道灭不了你这个乌贼鱼吗?

孙权听到关羽这么骂他,知道关羽看不起他,于是,心里不爽,换谁都肯定生气啊!

因此,关羽没有想到安抚好孙权,解决后顾之忧。如果关羽搞好了和孙权的关系,也许,孙权暂时就不会趁此机会偷袭关羽了。

孙权主动说援助,又故意走得慢,这里面明显有鬼,关羽没有提防孙权的阴谋。

第三件事,和刘封、孟达有关。

《三国志 刘封传》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关羽围攻樊城,在久攻不下,战事最紧张的时候,曾命令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出兵援助,但是,刘封和孟达借口山城刚刚归附,还不稳定为由,拒绝了关羽,或者说不听命令。

关羽有假节钺的大权,当然有权调动刘封和孟达。

刘封和孟达不出兵援助,说明他们心里不支持关羽攻打樊城,不支持关羽北伐。关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如果早点注意,提前做好工作,就好办多了。

历史上关羽会败走麦城的真相是什么?他做错了什么

第四件事,还是和孙权有关。

《三国志 吕蒙传》记载: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生擒了于禁,斩了庞德,收降了于禁三万多降卒,因为一下子增加了三万多人,粮食不够吃了,怎么办?

关羽擅自抢了孙权在湘关的粮食,孙权因此大怒,下令偷袭。

公然抢粮草,换谁都生气,关羽没想到抢孙权粮食的严重后果,他没有做好周全的考虑,也没做好善后工作。因此,疏忽大意,没有防备孙权背后捅刀子。

这四件事,每一件事关羽都没在意,完全疏忽了,如果关羽注意了任何一件,早点撤军回荆州,荆州一点事都没有。

关羽如果早点撤回,孙权肯定不敢偷袭,也没机会偷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8/14412.html

“历史上关羽会败走麦城的真相是什么?他做错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胡善祥是如何被废的?背后有何原因

胡善祥是如何被废的?背后有何原因

洪熙年间,胡善祥随朱瞻基太子身份的确定,被封为皇太子妃。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宣德三年2月,明宣宗朱瞻基下诏,废黜了皇后胡善祥,册封皇贵妃孙氏为皇后。胡善祥随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郁郁寡欢地开始了自己的废后生涯。胡善祥的被废,引起了朝野一片哗然。时人都对她的遭遇很是同情,就...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曹操的众多谋士里,荀彧地位与郭嘉相当。只不过郭嘉更偏向于军事上的谋略,一直和曹操南征北战,而荀彧属于朝政性谋士。战略方面,荀...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用刘伯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定鼎天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按照以前的那种惯例都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进行封赏,而徐达、李善...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时运不济,演义...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对刘备初期打仗没赢过,还动不动就哭,为何会被那么多人尊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个常败将军,之所以受到各路诸侯的尊重,主要是刘备为人、处事值得别人佩服。刘备的胆识令人敬佩。《三国演义》中,刘备主要以仁爱的形象出现,大多时候哭哭啼啼,表现的反而有些软弱。但《三国...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无疑,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正解。西汉大经学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发奋苦读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但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偷光”看起...

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典故源自三国时期,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已经成为民间俗语。就算是没上过几天学的人,也能深刻地理解,并非常娴熟地运用。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大家都知道。而作为本义,所所的是司马昭想篡夺皇位,自...

严畯: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

严畯: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

严畯(164年~242年),字曼才,彭城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性情忠厚,待人以诚。少好学,精通《诗》、《书》、《三礼》,又好《说文》。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是好朋友,被张昭推荐给孙权作骑都尉、从事中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横江将军鲁肃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