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疆作为东汉光武帝嫡长子,为何没有成为皇帝?
太子,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称谓。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在中国古代,生在帝王家,就注定了一生不凡。尤其是帝王家的皇子,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权力的顶峰——皇位。而在皇子之中最为尊贵的,莫过于太子。所谓太子,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皇位的之一继承人。自古以来,为了太子这个位置,各代的皇室成员无数次同室操戈,兵戎相见,著名的事件有:唐太宗三兄弟的玄武门之变、康熙各皇子的九子夺嫡等等。
这些事例无不在向人证明着:太子之位是皇子一生最重要的追求。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有人为了太子之位可以对至亲兄弟挥下屠刀,也会有人主动辞让,甘愿退出。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位人物,他本是开国皇帝的嫡长子,一出生就是太子,并且才能也非常出众,皇帝也并没有表示过对他有反感,但他却多次要求辞去太子之位,将皇位让给了别人。他就是汉光武帝的儿子刘疆。
刘疆的一生本来一开始相当幸运。他的母亲是汉光武帝刘秀的之一任皇后郭圣通,虽然郭圣通一开始是因为舅舅真定王刘扬的原因嫁给了刘秀,以此换得刘郭两家的政治联姻。但在婚后,刘秀并没有对郭圣通另眼相待,反而对其非常宠爱。当刘秀称帝后,虽然本来想立原配夫人阴丽华作为皇后,但在阴丽华以刘秀和郭圣通共过患难且有子嗣的原因拒绝后,郭圣通顺利的成为了皇后。
而在刘秀称帝的同一年,他和郭圣通的之一个儿子刘疆出生了,在建武二年(公元26),刘疆被册立为皇太子。这时的郭氏母子风头一时无二,哪怕在同一年的年初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刘扬因为谋反被诛杀,也没有影响到郭氏成为皇后,以及刘疆成为太子。可见当时刘秀对于郭氏母子的宠爱。
刘秀对于刘疆的培养,也一直按照储君的标准在进行着。刘疆出生后不久,刘秀就已经忙着为他选拔贤能的人才作为其老师,甚至在建武十五年(39),还将刘疆的另外两个同母弟弟分别封为左翊公和右翊公,体现出刘秀希望这两个皇子能够成为太子刘疆的左膀右臂的期盼之意。
不过,世事难料,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刘秀以“怀执怨怼”和“吕霍之风”的理由,将郭圣通废除了皇后之位,并将阴丽华册封为皇后。虽然在同一年他就将郭圣通的儿子,原本的右翊公刘辅封了中山王,还封郭圣通为中山王太后,并多划了一个郡给中山王,以两个郡来奉养郭氏,而且刘疆的太子之位也没有受到影响。
虽然刘秀一直没有表现出试图废储的想法,但生性聪慧的刘疆自己却很清楚,自己之前当了十六年的储君,是因为自己是作为皇后的郭圣通的嫡长子,所以于情于理他都应该作为储君。但现在他的母亲已经不再是皇后了,而依照礼法,他也不再是嫡长子。虽然自己没有过失,但作为庶子而居于储君之位是不合礼法的。那么若是再继续呆在这个位置上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
于是,刘疆在母亲被废后,就多次通过诸王向父亲刘秀传达自己想要退居藩王的意愿,希望得到刘秀的允许。但刘秀并没有同意。刘秀也明白,自己废后一事本来就有些牵强,而太子一方面生性谦恭,另一方面并没有过错,自己若是就这样将太子一并废黜,难免显得不近人情。
刘疆虽然没有被废掉太子之位,但在这个位置上他也难以呆得踏实。他一直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能够让汉光武帝同意自己辞位的机会。两年后的建武十九年(43),刘疆等待的机会来了。这一年,之前被诛杀的卷人维汜的弟子再次妖言惑众,聚集乱兵,攻入了原武城,汉光武帝派人前去围剿,但因为叛军粮草充足,久攻不下,反而自己一方伤亡众多。
于是汉光武帝向群臣寻求歼敌的策略。这时,阴丽华长子,东海王刘阳主动站了出来,表示这些妖巫只不过一时蒙骗了百姓而已,叛军中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有后悔想要逃走的人,但因为城外的围攻过于激烈,所以跑不了。因此应该减缓攻势,让这些人有逃跑的机会,等人跑得差不多了,一个小小的亭长就可以将乱军制服。
汉光武帝听后表示赞同,就采用了刘阳的意见,结果果不其然,正如刘阳所说,最后大胜而归。而这件事后,刘疆觉得自己的位置更危险了,于是接受了讲师郅恽的建议,再次向光武帝请求辞位。这一次,刘秀不再反对,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下诏将东海王刘阳封为太子,改名刘庄,即后来的汉明帝,而太子刘疆则退居东海王。
刘疆辞位后,汉光武帝因为他并没有过失,且辞位有礼,就扩大了他的封国,让他同时享受鲁郡的作为食邑的待遇,下辖一共二十九个县,并赐给了他很多礼器。刘疆多次表示想要退还东海郡,还让刘庄帮他向刘秀辞让。刘秀表示了拒绝。刘疆之后一生谦恭,和汉明帝刘庄也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刘庄不但让刘疆之子承袭了爵位,还让他的几个女儿也获封“小国侯”。刘疆病重时,刘庄还专门让太医诊治,并让其他亲王兄弟一起前去探病。刘疆死后,刘庄非常难过,虽然以很高的规格为其发丧,但因为尊重刘疆生前意愿,于是葬礼一切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