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攻克蜀国之后司马昭为何没有杀刘禅?跟什么有关?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18)370

景元四年(263年)十一月,刘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60余人出城投降,同时又派人晓谕姜维,命他向魏将钟会投降。至此,立国42年的蜀汉正式覆亡。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杜甫《武侯庙》诗云:

攻克蜀国之后司马昭为何没有杀刘禅?跟什么有关?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煮酒论英雄”时,一声惊雷,刘备手中的筷子掉落在地,刘备佯装没有大志,最终逃过一劫;若干年后,儿子刘禅以乐不思蜀之言以存自身,可见后主之智深也。而且刘禅在位长达40年,这与人们印象中“扶不起的阿斗”,是不是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矛盾呢?

人们对后主刘禅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实难分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不知道曾经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可最后还是敌不过时间的洗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刘禅,大多数人只知其一,认为他胸无大志、毫无政治才能,但其实真正的刘禅,也是位自带光环、大智若愚的角色。

不难发现,三国时期很富有戏剧性,魏蜀吴三国争霸到最后,并不是三方之间某一方称霸,司马家族却坐收了渔翁之利。而这些后代君主们则上演了一幕幕荡气回肠的故事。

乱久而治的三国时期,蜀国最终被魏国所灭,由于蜀国无史官记录,陈寿修史多有遗漏,而明末清初文人罗贯中作《三国演义》为情节需要对事实情况加以歪曲,导致后主刘禅的真实情况在几百年历史长河中扑朔迷离。

魏晋史学家张璠:“刘禅懦弱,心无害戾”。

十六国时期的李特:“刘禅有如此江山而降于人,岂非庸才?”

波澜不惊:刘禅的起伏人生

刘禅生母为甘夫人。

《拾遗记》中记载,甘夫人身出寒门,但是江湖术士说她是富贵之人,地位尊贵,并且可以到皇家宫殿居住。果然,女大十八变,待到甘夫人十八岁后出落得如芙蓉一般,皮肤洁白如玉,眼前只差一段良缘。

彼时的刘备则在小沛担任豫州牧之职,经人撮合,刘备与甘夫人走到一起,只是刘备已有糜夫人,甘夫人便做了妾。刘备好女色,特别喜爱貌美的甘夫人,不久就和甘夫人有了阿斗。这一年刘备46岁。

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家眷不得不跟着东奔西走。先主曾为曹操追杀于当阳长坂坡,无奈之下他丢弃二位夫人向南逃奔。甘夫人则携带阿斗在战乱之中逃生,一度想抱着阿斗跳井明志,以报刘备之恩,最终赵云及时赶到,抱着阿斗杀出重围,救了襁褓中的阿斗和二位夫人。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赵云单骑救主的精彩篇章。

刘皇叔老来得子,虽说阿斗不是嫡出,但却是长子,自然得到刘备的喜爱。阿斗4岁时,甘夫人就去世了,之后阿斗便由继母孙夫人(孙尚香)代为教养。

缺失母爱的童年是不完整的,而且孙夫人视阿斗为政治筹码,试图带到江东吴国做人质,幸亏张飞、赵云江上拦截,夺回阿斗。此时的阿斗只有5岁。

攻克蜀国之后司马昭为何没有杀刘禅?跟什么有关?

面对复杂的形势,刘备提高了警觉,他必须给阿斗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学文方面,他请了简雍等大儒轮流教导刘禅。为学治国理政之道,刘备列出《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谋虑书籍时常交授,又让刘禅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习武方面,史料曾记载,后主刘禅学射于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

可以说,直到白帝城托孤,刘禅都是在“安乐窝”中度过的。虽说小小年纪曾多次身处险境,但都属于“大难不死”,对于刘禅来说,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才是刘禅人生的转折点。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当时,蜀国的竞争力还是有的。文有诸葛亮,武有“五虎上将”,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一把揽过军政大权,这对刘禅才是考验的开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遗愿,他不遗余力,六出祁山;而刘禅则坐镇后方负责稳定团结,发展生产。“秋风五丈原”诸葛亮病逝后,刘禅正式接替大权,开启了后主刘禅的时代。此后一直到公元263年,邓艾攻破成都,蜀汉灭亡。刘禅投降曹魏后,被封为安乐侯,8年之后,刘禅去世,享年64岁。

小人得志:刘禅的昏聩之举

有人说蜀汉的灭亡刘禅有脱不了的干系。事实上,作为守国之君,在当时极其复杂的环境下,刘禅确实有其局限性。例如他在用人上,就有看走眼的时候。

刘禅主政后期,重用黄皓与谯周。

黄皓是宫内宦官,好阿谀献媚,处心积虑笼络钱财。黄皓惧怕侍中董允、陈祗等人,董允死后,黄皓专权,纵容刘禅声色犬马,并逐渐干政,将自己的政敌清除。而且他一直排挤北伐前线的大将军姜维。最终姜维不得不去屯田离开军中要职,致使军队没有领兵之能将,朝政时局和民意谏言等诸多情况,也不能及时传达到刘禅的耳朵里。

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邓艾大军压境时,蜀汉毫无战斗力可言,只能不战而降。

谯周是蜀地的大儒之一,曾经桃李满天下,诸葛亮时授官职劝学从事,刘禅册立太子之时,授太子仆,迁太子家令。谯周历来反对姜维北伐,他身为大儒虽有治国爱民之功,却无爱国之心。

谯周所著《仇国论》,托名百姓疾苦,止战天下。邓艾攻打成都时期,他极力劝谏刘禅投降,因此之后被魏国授“全国之功”,受封阳城亭侯。有道是,兵可降,将可降,君那里能降?谯周食君之禄,未做忠君之事,反而让后主以身投魏,劝人为囚,实为自私自利、贪慕虚荣、贪生怕死之辈。

攻克蜀国之后司马昭为何没有杀刘禅?跟什么有关?

刘禅宠信此二人实在是昏庸至极,无形中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乐不思蜀:刘禅实为大智若愚

干啥啥不行,斗蛐蛐之一名。刘禅给我们的印象,除了“扶不起”,几乎很难圈点其他。那么刘禅的“大智若愚”又要从何说起呢?

白帝城托孤后,刘禅正式继位,他在位期间,有两件事可以体现出他的城府。

首先,放权诸葛亮。

我们知道,诸葛亮与先主刘备在三国时期属于更佳“黄金搭档”。诸葛亮一生随刘备东征西讨,为建立蜀汉立下不朽功勋。先主死后,刘禅被托付给诸葛亮悉心辅佐。此后,刘禅不但没有反抗,反而十分信任这位“相父”,并没有主政夺权。宅心仁厚的刘禅在诸葛亮背后兴修水利、减免税收,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上。

事实上,这是刘禅的明智之举。论治国理政和人心向背,他都不及诸葛亮,所以朝中的大事小情,他都要向诸葛亮请示再三,唯诸葛亮马首是瞻。

诸葛亮死后,刘禅禁止他人前去拜祭,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堂前的11年里,刘禅就是被动地接受诸葛亮的“听政”,虽说是无奈之举,但在当时,谁又能说不是明智之举呢?诸葛亮在世,对于刘禅来说,顺从才是更好的选择。

其次,乐不思蜀。

今天若有人跟你说“扶不起”,你一定会联想起下面这个故事。

司马昭称帝之后,蜀国在刘禅的带领下直接向魏国投降,但司马昭不仅没有将刘禅这个亡国之君杀死,甚至还封了他个安乐公。

当时,司马昭设宴,邀请刘禅和蜀国的旧臣来吃饭,而在宴席上无论是演奏的歌曲还是排演的舞蹈,都带有浓浓的蜀国风格。这些蜀国来的旧臣听闻后纷纷感怀,痛哭流涕,但唯有刘阿斗却沉迷于酒色无改颜面。

司马昭甚是惊奇,便问刘禅:“思蜀否?”哪知刘阿斗乐呵呵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让司马昭放心了不少。

为了彻底洞察刘禅有没有复国之心,司马昭又暗中派人观察刘禅的一举一动。而刘禅自己也非常清楚司马昭的想法,于是就干脆在自己的房门口挂上了一个牌子,上边写了“中山寨”三个大字。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刘禅怎么给自己的住处起了这么个不土不洋的名字。

眼线把这件事告诉了司马昭,司马昭知道后放声大笑,大手一挥决定给刘禅免死。群臣对司马昭的想法无法参透,司马昭解释说,“中山寨”三个字反过来念,就变成了“在山中”,这是刘禅表示自己要归隐山林,绝无东山再起之意。

攻克蜀国之后司马昭为何没有杀刘禅?跟什么有关?

如此,刘禅安度了余生。

从上面的历史故事不难发现,刘禅除了懂得放权之外,他还具备一个君主难有的胸怀,那就是隐忍,懂得放下一己私利。就当时而言,在司马昭掌权魏国的时候,天下大势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而如果还是先主刘备当权,抑或是诸葛亮主政的话,一定会选择和魏国拼个鱼死网破,直到身死国破才能罢休。

可刘禅并不这么认为,如果以当时蜀国力量抗衡魏国,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刘禅放弃了自己的皇位,更不去强迫手下的文官武将为自己或为了蜀国拼命。果断投降自己当“亡国奴”,最终是为了蜀汉免遭生灵涂炭,因为他的心里有蜀汉苍生。

之前的赵武灵王、齐桓公被饿死;后来的隋炀帝杨广被布帛绞杀,而南明永历帝更是被吴三桂用弓弦活活勒死。放眼望去,刘禅绝对是历史上结局很好的亡国之君之一。

陈寿《三国志》中说道: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坚则为昏暗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生逢乱世,刘禅是被历史推上舞台的普通人,他从小跟着大人颠沛流离,遭受战乱离合,可以说他是迫于形势走上帝王之位。论学识、武力、智力、治国,他都不是合格的君主,相比较“昏聩无能”之说,我认为“平庸”才是对刘禅恰如其分的评判。可以假设一下,倘若刘禅生在承平年代,即便不能把国家带入盛世,但足够可以让自己的地盘稳定,让百姓安居乐业。

悠悠历史,帝王难当,末路君王更不易,刘禅卑微地“苟且偷生”,注定遭人唾弃,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孙膑装疯卖傻骗庞涓之计,让人感怀、引人深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0/26611.html

“攻克蜀国之后司马昭为何没有杀刘禅?跟什么有关?” 的相关文章

卢象升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卢象升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卢象升是明朝末年大臣、名将。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卢植的后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据《明史》记载,卢象升战死后,“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可见老百姓对他去世的惋惜。同时,作为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去世,也是明朝的重大损失。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屡剿不绝,与明军失去卢象升的指挥,不...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还不知道:忠心耿耿的十三爷胤祥的两个儿子为什么要造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小说,康熙的皇阿哥中,十三阿哥胤祥与他的四哥胤禛都算是死党中的死党了,老四虽然刻薄猜忌,但对这个侠肝义胆的十三弟却是从骨子里相信,而老十三则为自己这个四哥鞍前马后不辞劳苦...

历史上刘伯温在死前为何要送朱元璋一筐鱼和一本书?

历史上刘伯温在死前为何要送朱元璋一筐鱼和一本书?

刘伯温,在中国民间的名气非常之大,甚至能与三国时代的季汉丞相诸葛亮相媲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明朝时的老百姓常说“古有诸葛亮,今有刘伯温”。众所周知,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是顶级的谋略家和军事指挥家,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而人们把刘伯温跟孔明先生齐名比喻,说明刘伯温的才华和谋略在...

李季兰是谁?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季兰是谁?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季兰是中唐时期重要的一位女诗人,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李季兰名冶,浙江湖州人,大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幼年时期的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这表明李季兰不但是一个典型的多才多艺美少女,深受才子名士的赏识,还是一个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的贤淑...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句话叫:猛将常在阵上死,善泳终会江中亡。元末明初,猛将如云,诸如花云、丁普郎、徐达、朱文正等辈,个个都武艺超群,武勇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可惜的是,这些“战神”级的人物,有的英勇就义,有的被开国皇帝诛杀,得到善终者寥寥无几。...

被围困麦城时,关羽没有选择挟持诸葛瑾脱困是为什么?

被围困麦城时,关羽没有选择挟持诸葛瑾脱困是为什么?

麦城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在《三国演义》里被浓墨重彩地描写。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勾结孙权,夹击关羽,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刘封、孟达不救,糜芳、傅士仁投降,关羽孤立无援,退守麦城,被东吴大军围困,弹尽...

有哪些与骆统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骆统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作品?

骆统(193年-228年),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学者,陈国相骆俊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骆统二十岁时已任乌程国相,任内有政绩,使得国中民户过万。又迁为功曹,行骑都尉。曾劝孙权尊贤纳士,省役息民。后出任为建忠中郎将。将军凌统逝世后,统领...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还不知道:虞姬常年陪伴在项羽身边,为什么始终没孩子,其中有什么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在正史记载还是小说戏剧影视作品里面,各位都明白虞姬是项羽的爱人,可以说他们形影不离。不光是在项羽走向赛场后陪伴在项羽身边,何况虞姬在项羽即将命丧黄泉之际,也是抢先一步拔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