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什么是丁税?雍正要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07)44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继位登基后,陆续推动新政改革,其中让李卫在江苏试行的,便是摊丁入亩制度。所谓摊丁入亩,从字面意思理解,其实就是将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丁税(即人头税)摊入田地之中,以田税取代丁税。

什么是丁税?

丁税,又称“丁赋”、“丁钱”、“丁口钱”、“丁银”、“身丁钱”、“丁算”,其实就是历朝历代对人口税的总称。这种按照人口收税的模式,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直到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才算真正废除。

什么是丁税?雍正要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是什么?

汉代的口赋和算赋按人头和年龄计征,带有丁税和代役的性质。南朝时称为口钱。南齐还征过塘丁税。十六国中的成汉征口钱。口出钱40文。北周时征过丁庸,以代替劳役。宋代有征身丁钱或丁米。

元太宗元年 (1229年),对西域人征丁税,八年定科征之法,令诸路验民户成丁之数,每丁岁科粟1石,驱丁五升;新户丁驱各半之,老幼不与;其间有耕种者,或验其牛具之数,或验其土地之等,计征地税;丁税少而地税多者纳地税,地税少而丁税多者纳丁税。以后又有更动。明清时称为丁赋。

在古代,人口之所以始终无法爆发式增长,除了战争和粮食产量等因素影响之外,丁税其实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多一口人,便要多缴纳一份税赋,孩子多了根本养不起。此外,丁税也极大影响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同样的交税,男孩毕竟还可以充作劳力,而生女孩显然有些不太划算。

丁税虽然存在时间较长,而且始终作为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而存在,但其实在施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例如明朝的丁税与里甲、均徭等四差银一起,都由地方官员征用,并不上缴明中央 *** ,因而导致各级官吏中饱私囊。

清顺治二年(1645年),朝廷命令地方官将丁银和田赋一起上缴,同时加强了对人丁的编审制度,清初实行三年一编审,顺治十三年(1656年)以后则改为五年一编审。通过这些措施,在剥夺地方官任意支配和使用丁银权力的基础上,清朝中央 *** 直接征用丁银。

虽然这些措施有效避免了官员中饱私囊,但丁税仍然存在很大弊端,例如山西布政使高成龄便曾在奏折中说,“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意思是说丁税收取极不公平,富有者拥有大量土地,却只缴纳很少的税负,而贫民却反而缴纳的更多。

什么是丁税?雍正要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是什么?

康熙初年的直隶灵寿县知县的陆陇其也曾对此进行分析,按照清朝的制度,人丁需要每五年一审,然后根据贫富情况,最富有的上上户需要每人征收九钱,然后依次递减,最为贫穷的下下户则每人征收一钱,且新生儿添入、死亡者开除,按理来说很公平。然而,各级官吏一方面不一定能够做到细心核查,而有的官员则为了所谓的政绩,根本不顾百姓死活,为了多收钱财,应删者不删,不应增者反增,结果搞的百姓苦不堪言。

此外,官员士绅利用优免特权隐瞒人口,奸猾之徒又以客籍进行规避,结果应该征收的税负便又落在了贫苦农民身上。而且,上户利用钱财权势将自己评为中户,而贫苦百姓反而被刻意评为上户者同样存在。这样一来,一方面,封建官府为追求溢额在编审时多行虚夸,另一方面舍富就贫,丁银溢额增多的结果便是使中下层民众承担起更多的丁银来,饱受“代纳”和“包赔”之苦。

这样一种丁银编征,使得阶级矛盾更趋激化。对于丁赋的征收来说,其结果是“在民有苦乐不均之叹,在官有征收不力之参,官民交累。”

雍正摊丁入亩的改革

事实上,在康熙统治晚年,便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康熙四十二年(1716年),康熙帝便曾说:“朕四次经历山东,于民间生计无不深知。东省与他省不同, 田野小民俱系与有身家之人耕种。丰年则有身家之人所得者多, 而穷民所得之分甚少;一遇凶年,自身并无田地产业,强壮者流离四方,老弱者即死于沟壑。”

因此,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时,康熙帝下旨“永不加赋”。也就是说,朝廷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

事实上,在康熙晚年时,同样有官员看到了丁税的不公之处,并提出了改革办法,但并没有被康熙帝批准。雍正帝继位之后,同样有人提出了改革措施,这个人便是山东巡抚黄炳,他于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提出了摊丁入亩的建议。而在一个月后,直隶巡抚李维钧同样提出了这个建议。

什么是丁税?雍正要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是什么?

然而,此时雍正刚刚继位,面临的局势极为复杂,认为“摊丁之议,关系甚重”,准备等朝局稳定之后再办,因而责备黄炳“冒昧渎陈”,继而把李维钧奏折交户部讨论,结果户部同意了李维钧的条陈,雍正于是又让九卿詹事科道共议,有人就摊丁提出疑议,因田亩有大小好坏之别,怕摊得不均。

于是,雍正帝又命李维钧制定具体办法,要求做到对国课无损,于穷黎有益。于是李维钧开始奉命筹划,准备将地亩分为三等,丁银按地亩等级摊入,不至于好坏地负担轻重不均。十一月,雍正帝认为他“筹度极当”,办法完善,就命他于下年开始实行,并命黄炳向直隶学习其具体办法,以便推行。于是,摊丁入亩经过半年的讨论,便就此定下来了,在全国次第实施。

综上所述,于电视剧中不同的是,摊丁入亩并非由李卫率先施行,而是由李维钧谋划施行,且试行的地区也并非在江苏,而是在直隶地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1/30043.html

“什么是丁税?雍正要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赵俨:三国时期曹魏名臣,熟读经史,精明强干

赵俨:三国时期曹魏名臣,熟读经史,精明强干

赵俨(171~245年),字伯然,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熟读经史,精明强干。建安二年,投靠大将军曹操之后,起家朗陵县令,历任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护军、扶风太守等职。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历任魏国侍中、驸...

王观:北宋时期词人,与秦观并称二观

王观:北宋时期词人,与秦观并称二观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号逐客,泰州如皋(现江苏如皋)人,为胡瑗门人,北宋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观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

周宣:三国时期解梦师,擅长解梦,曾为曹丕解梦

周宣:三国时期解梦师,擅长解梦,曾为曹丕解梦

周宣,生卒年不详,字孔和,乐安(治今山东高苑西北)人,三国时期解梦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擅长解梦,在郡做官时曾为太守解过梦,后又给曹丕解梦,都灵验。官至中郎,死于魏明帝末年。人物生平预言黄巾周宣是乐安人,在郡里做官。太守杨沛作梦,有人对他说:“八月一日曹公会...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 韩信的师傅到底是谁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 韩信的师傅到底是谁

对韩信为何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的师父是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楚汉时期的韩信,我们可谓是老少皆知的。韩信指挥的军事战争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西汉王朝的大半江山都是韩信打下来的。韩信是军功赫赫,也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战绩的一位战神般的人物...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为何年羹尧想造反都没有机会?你看雍正的驭人之术有多强多周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虽然没有起兵造反,但他的大逆罪就高达五条。年羹尧或许有造反的勇气,但雍正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因为雍正治人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犹如温水煮青蛙。雍正的驭人之术雍正上台时,九子...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还是坏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虽然颇具才能,但在其父汉灵帝采纳宗室之狼刘焉设立州牧的建议后。东汉的灭亡已经大势所趋,即使光武再世也难以挽回。因此汉献帝做了数十年的儿皇帝后,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东汉王朝至此灭亡...

宁成的一生是什么样?他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造成的?

宁成的一生是什么样?他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造成的?

在古代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与文官都代表着国家政权的一体两面。宁成,南阳郡穰县人,西汉酷吏。最初做侍卫随从侍奉汉景帝,之后当上了济南都尉,与济南太守郅都相识,宁成效法严格,下属非常害怕他,宁成所作所为很对郅都的胃口,二人也结成了好友关系。公元前150年,郅都...

失去荆州就意味着失去天下 刘备为什么不派赵云去守荆州

失去荆州就意味着失去天下 刘备为什么不派赵云去守荆州

还不知道:荆州之失是天下之失,刘备为何不让赵云守荆州?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蜀国之所以没能完成统一大业,很大的原因在于丢失了荆州这个军事要地。荆州不仅可以进攻东吴还可以进攻曹魏,而且是粮食生产之地,对蜀国来说是极大的助力,拥有着这样的地区,蜀国的胜算也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