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有多长?他的后世评价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仁宗朱高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因为朱高炽监国多年,永乐朝的文政贡献者,实际上就是太子朱高炽,其实朱高炽和洪武朝的朱标一样,表面上还是太子,平时干的事情,都已经是“皇帝”了。
在公元1402年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正式成为大明的新主人,开辟年号永乐,史称明成祖(明太宗)。
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朱棣之子朱高炽、朱高煦都分别有着自己的“功绩”。
但在后世人眼中看来,朱高煦的“功劳”比朱高炽更大,因为在几次重要的战役中,朱高煦忘我地搏杀,让燕军获得了胜利,而且在半道上,朱棣还和朱高煦说过:“你哥哥体弱多病,好好努力,争取当个世子(王爷继承人)”。
可实际上,朱高炽的功劳是隐性的。
在起事之初,燕军的文政几乎都是由朱高炽在主持,顾名思义,朱高炽才是北京大后方的稳定者,燕军在前线奋战,朱高炽需要处理的,正是供粮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这种功劳是隐性的,但却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北平保卫战”中,朱高炽以极少的兵力守卫被李景隆攻打的北京城,有效地拖住了朝廷军的攻势,这一战成为了燕军的重要转折。
所以在朱棣的心中,朱高炽是一个“人才”,虽然他嘴上一直嫌弃太子朱高炽,但心里一直认同无比。
朱棣称帝后,他的重心还是放在了“武功”上。
燕王朱棣当年乃是守卫边境的藩王,北上驱元,打散草原的团结,是他一直想要做的、执着的事情。
可是永乐朝的开局,并没有想象地那么美好,在南京里,都是建文帝的旧臣,而且这是朱元璋定都之地,整个南京城君臣都人心惶惶,于是朱棣迁都北京。
迁都北京后,朱棣得以更专注北伐,与此同时,朱高炽成为了朱棣的政治 *** 人。
当年朱棣的大哥朱标,乃是朱元璋一手一脚培养的指定继承人,朱标为人和煦温文,在政治上有着和朱元璋不一样的见解,父子二人虽然经常“闹矛盾”,但朱元璋却是对朱标宠爱无比。
同样的,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态度,也正是朱棣对于儿子朱高炽的高度。
因为朱棣和朱元璋是同一类人,而朱高炽和朱标才是同一类人。
于是乎,朱棣决定让太子“监国”。
“监国”乃是太子更大权力的体现,自古以来,监国的太子也有,但他们无一不是皇权更好的承载者,因为监国就意味着政治“分化”,若不是心中极度信任,皇帝几乎不可能让太子监国,即便是自己的儿子。
朱高炽在此前的表现十分出色,于是他可以监国,虽然朱棣在京城,可大小事情负责的,还是太子朱高炽。
因为朱棣为人“凶暴”,手底下的一些文武臣子对于朱棣较为惧怕,特别是在靖难之役入城后,朱棣对建文帝不愿意“臣服”的臣子展开了屠杀,在这个过程中,朱高炽曾阻止过朱棣的行为,父子二人经常不欢而散。
所以朱高炽一生以“仁厚”为名,大臣们纷纷都拥护太子,不得不说,在当皇帝方面,朱高炽的呼声更高。
在洪武朝,太子朱标也是因为常常阻止朱元璋“滥杀”而和其闹矛盾,对于朱棣而言,拥有这样的一个太子,是他得以稳坐钓鱼台的关键。
所以朱棣看似一方面有意将皇位传给朱高煦,但他心里清楚,在历经了有着“残暴”之称永乐帝之后,朝廷不可能再承受一个更“暴躁”的朱高煦,而需要的是朱高炽。
在永乐朝稳定下来不久,朱棣开始发动北伐,北伐成为了永乐皇帝大部分时间的代名词,他放心地北上,国内的一切事务,几乎所有都交给了朱高炽,这也是朱高炽“积劳成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元1410年,朱棣正式展开之一次北伐,这是永乐年间五次北伐的序曲,皇帝北上,只能让人监国,而这个人选,正是当年的世子、当朝的太子朱高炽。
其实在永乐之一次北伐之后,朱高炽出现过一次“太子”危机,因为朱高煦从中使坏的缘故,朱棣经常听到“太子”和官员来往密切的消息,多疑的朱棣便认为太子,或者是说百官对他有异心。其中明朝著名大臣解缙,就是因为朱棣和朱高炽的父子“矛盾”而被牵连致死。
可要真是废了朱高炽,朱棣自己就坏了“嫡长子”继承的规则,他知道朱高煦和他是一个性格,大明最需要的下一任皇帝,其实是朱高炽,而不是朱高煦。
于是废太子一事搁浅,永乐帝潜心继续北伐,很快,朱棣组织起了第二次北上,依旧留下朱高炽监国。
在这个过程中,最不服气的正是朱高煦,在他看来,他更适合当太子,因为他的功劳更大,而不是让像他哥哥朱高炽如此“懦弱”的人来当太子。
在之一次诬陷之后,朱高煦和弟弟朱高燧频繁“攻击”太子,那么朱高炽是如何应对的呢?
朱高炽的应对 *** ,正是他日后“仁”的来源,对于兄弟的陷害,朱高炽表示没有关系。
在弟弟们被父亲责怪的时候,在朱高煦差点被朱棣废为庶人的时候,朱高炽出面哭求朱棣放过朱高煦,就是这样,朱棣才确定了朱高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决心。
而在朝廷方面,朱棣一生乃是“武人”,行事粗旷暴躁,在最初的“靖难之役”中,朱棣进城后就开始“血流成河”,清洗了许多人,让南京城人心惶惶。
可朱高炽不同,比起朱棣的“破坏”,朱高炽是用尽心机去修复,去维护值得保护的人,所以文武百官,都向着朱高炽。
公元1424年,六十五岁的朱棣在途中驾崩,他的一生皇帝轨迹,和这“北伐”有着的纠缠,但是朱棣驾崩后,天下并没有混乱,因为京城中实际上的皇帝,早已经是太子朱高炽了,而也不算年轻,而且身体多病的朱高炽登基,史称明仁宗。
朱高炽从太子到皇帝的过渡,是非常自然的。
但朱高炽在登基之际,也有提防自己两个兄弟的“小心机”,那就是对朱棣驾崩之事秘不发丧,在一切尘埃落定后,才顺势登基。
登基后,朱高炽停止了北伐计划,这是他获得“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永乐朝常年的北伐,对国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社会压力,而停止北伐,是朱高炽当朱棣还在世的时候就提出来的问题。
可朱棣不同意,朱高炽又无法不供粮,这巨大的压力,也是明仁宗“短命”的根源之一。
除此之外,朱高炽还“大赦”了因为靖难之役而遭受冤屈和被囚禁的旧臣以及他们的家眷,此举可谓是“破天荒”的。
因为朱高炽如此行事,意味着对父亲永乐皇帝的“反对”,可他依旧如此,朱高炽因此获得多数人的感恩和感念,这就是他获得“人”谥号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位时间不长,但却能够把诸多事情都按自己的安排来处理好,自古以来的皇帝,像朱高炽一样的不多,这就是得益于他的监国多年的事业的锻炼。
虽说当年他还只是一个太子,可本质上又是一个“皇帝”,朱高炽要比他的大伯朱标幸运,最起码还扛到了登基为帝那天。
公元1425年,在位时间仅有短短七个月的明仁宗驾崩,在他驾崩之前,本来还想着迁都回到南京,可此事却因为他的驾崩戛然而止。
在朱高炽之后,便是其嫡长子朱瞻基登基,史称明宣宗,明宣宗时代,继承了朱高炽监国多年,还有当皇帝的岁月里打下的基础,开创了“仁宣之治”,而仁宣之治,其实朱高炽的功劳更大,更甚明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