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卢杞有多善于心计?连郭子仪都畏惧
唐朝宰相卢杞有多善于心计,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对于唐朝的历史,我们脑海中的印象总是辉煌灿烂的,著名的明君,之一位正统女皇,不断涌现的能臣与强将,筑就了中国古代史盛况空前的一大巅峰。但说起唐朝的衰落,不少读者也能想起安史之乱来,并痛恨玄宗的老年昏聩以及以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为代表的奸臣们,正是在他们的统治下,原本处于盛世之巅的唐朝才会从顶峰突然坠落。
而我们今天要说到的这位唐朝奸臣,其奸猾的手段和狭隘的肚量一点都不比上面提到的两位差,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因为平定安史之乱,有再造唐朝的不世之功的名将郭子仪,都对其感到忌惮。而这位奸臣就是唐德宗时期的宰相——卢杞。
卢杞出身于隋朝时期的顶尖门第范阳卢氏的北祖一脉的第三房,靠着祖先的荣光(祖父在开元年间担任过宰相,父亲任御史中丞在安史之乱中死节),卢杞顺利地进入了官场,并且在地方担任要职。卢杞在代宗朝并没有担任朝中要职,所以其奸臣的特性还没有暴露出来,甚至这时期的卢杞还因为在地方为官时不止体恤自己治下的百姓还能为其他州分忧,从而得到了唐德宗的赏识。
唐德宗继位后,卢杞便开始平步青云,在唐德宗继位之初卢杞便被升任为御史中丞,而仅仅一年以后,卢杞便又被升任为御史大夫、京畿观察使,十天后,成为了门下侍郎以及同平章事,卢杞像坐火箭一般,迅速地走上了宰相的宝座。但权力的膨胀也让卢杞内心的阴暗被越发放大,他开始借助自己的权势,打击那些不服从自己的人,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加上其狭隘的心胸和丑陋的面容,使得他嫉贤妒能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
而那些耿直忠义的大臣就成为了他的眼中钉和肉中刺,而这其中最著名的被其残害的大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颜真卿。颜真卿以其刚劲有力的楷书著称,其性格也像他的书法一样刚正不阿,早在德宗继位前,颜真卿就多次因为直言善谏而遭到朝中的权臣的记恨,多次被贬,而其性格到了德宗朝,哪怕自己已经七十岁高龄了,依然没有一点改变。
卢杞对其大为光火,先是让其调任太子太师,给予其一个闲职。之后又多次试探颜真卿觉得哪个方镇比较“合适”,试图将颜真卿彻底排挤出京城。颜真卿看出了卢杞对自己的排挤,性格刚正的他吃不下这个哑巴亏,于是专门去找到卢杞,表示当初卢杞的父亲死节后,头颅被送到平原郡,满脸是血,自己不忍用衣服为其擦拭,而是用舌头舔去血污,难道这还不能容忍自己吗?卢杞表面上对颜真卿这番话惊惶不堪,连忙下拜,不过内心却更为记恨颜真卿了。
等到建中四年(783),在前一年起兵造反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下了汝州,卢杞居然趁此机会让已经七十多岁的颜真卿代表朝廷前往叛军军中,传达朝廷的旨意。而朝中大臣得知唐德宗同意这个消息后,都大惊失色,觉得颜真卿这必然是有去无回,另一位宰相李勉甚至秘密上书要求留下颜真卿,他认为如果失去颜真卿这种国老,是大唐的羞耻。但颜真卿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
结果去了以后,果不其然颜真卿就被叛军抓了起来,叛军看重颜真卿的名望,对颜真卿威逼利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尽了办法都没能让其屈服,最终颜真卿在叛军陷入劣势后,被恼羞成怒的叛军所杀害。可以说,是卢杞一手害死了他。
卢杞这种睚眦必报的性格,让很多大臣都感到忌惮,就像我们在本文开头说到的那样,连有着“尚父”称号,极度位高权重的郭子仪,都对其畏惧三分。郭子仪患病时,朝中大臣前去探望他,别的大臣来,郭子仪都是一样对待,唯有卢杞来,他提前让自己的侍妾都退下了,独自接待卢杞。事后家人问郭子仪为什么。郭子仪表示,卢杞相貌丑陋而又心胸狭隘,如果侍奉的人看到他的相貌忍不住发出嘲笑,那得权的卢杞必然不会放过郭家。
卢杞在建中年间不断倒行逆施,将自己看不惯的大臣以及贤能大臣都通通排挤掉,并且要不就换上支持自己的人,要不就换上对自己没有威胁的人,使自己的权威越来越稳固,而与此同时他还不忘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不仅朝中大臣对其越来越不满,民怨也在不断地积累。
结果,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变爆发,叛军直接喊出了废除卢杞等人定下的苛捐杂税的口号,逼得唐德宗出逃奉天(今天的陕西乾县。)而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起兵勤王。
一方面对抗叛军,另一方面想要面见德宗弹劾卢杞。做贼心虚的卢杞劝德宗不要接见李怀光,而是让他去攻打势头正盛的叛军,收复京师。结果硬生生逼反了李怀光。最后德宗才不得不将卢杞贬到地方,而卢杞居然大言不惭地表示自己一定会东山再起。之后唐德宗的确多次想要重新启用卢杞,但都被朝廷上的大臣们合力阻挠,最终卢杞死在了贬职的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