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尚之信二次反叛,八次抗旨为的是什么?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10)360

尚之信二次反叛,八次抗旨为的是什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清朝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广州城,发生了一件大事。广州发生兵变,平南王尚可喜的府邸被人层层围住,尚可喜悲愤欲绝,要上吊自杀。尚可喜是清朝“三藩”之一,被封为平南王,镇守广东。谁有能力在他的地盘发动叛乱,并且软禁尚可喜呢?答案非常令人吃惊:发动兵变、软禁尚可喜的人,正是他的长子尚之信。

《清史稿》记载:

二月,之信发兵围可喜第,叛。可喜卧疾不能制,愤甚,自经,左右救之甦,疾益甚,十月卒。

自古以来,父子同心,才能保家族不衰,尚之信为何要把枪口对准自己的父亲呢?这件事说来话长。

一、长子不肖,请立次子

清朝初年,三藩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因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军队,独霸一方。为了控制各大藩王,清朝把三藩们的长子都留在京城,说是给予重用,其实都明白,这是当作人质。例如,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长期留在京城,名为额驸,实际上就是人质。平南王尚可喜也不例外,他的长子尚之信一直被留在京城充当人质。

尚之信生于崇德元年,当时他的父亲尚可喜已经投奔皇太极,享高官厚禄。因此,尚之信从出生起,就是将门之后,随父亲征战。清朝顺治十二年,19岁的尚之信奉命入宫侍奉顺治帝,顺治帝很喜欢尚之信的勇猛,封他为“俺答公”(“俺答”在蒙语和满语中,是好朋友之意)。

尚之信二次反叛,八次抗旨为的是什么?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尚之信虽然勇猛,但性格霸道,恃强凌弱。康熙十年,尚可喜已经68岁,他以年迈多病为由,请康熙批准尚可喜回广州,协助自己处理王事。按照当时的惯例,若尚可喜退休或死亡,当由他的长子尚之信袭爵,于是,康熙批准尚之信回广州。然而,到了广州后,尚之信很快显露出他酗酒、好斗的性格,多次在平南王府 *** 下人,甚至提剑杀人,尚可喜因此很不喜欢这个长子。

尚可喜有36个儿子,次子名叫尚之孝,此人从小在尚可喜身边长大,不但为人忠厚,而且十分顾全大局。在谋士金光的建议下,尚可喜考虑再三,决定给康熙上书:请立次子尚之孝为世子!

自古立嗣,立长或立贤,尚可喜认为长子不肖,请立次子,康熙尊重尚可喜的意愿,下旨立尚之孝为世子。这样一来,尚之信就尴尬了。

尚之信认为:我在北京当了近20年的人质,为平南王府立下大功,到手的王爵竟然被父亲给了二弟,这焉能接受?在这种背景下,尚可喜家庭存在父子矛盾、兄弟矛盾,这种矛盾,直接给家族酿成大祸。

二、康熙有张良计,吴三桂有过墙梯

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发生叛乱,势如破竹。两年后,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孙)也起兵响应吴三桂。如此一来,清朝的三位藩王,已经有两位造反,剩下平南王尚可喜一人。

康熙怕尚可喜也造反,于是下旨,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之前是郡王爵位)。不得不说,康熙这一招棋走得妙。要知道,当时尚可喜已经70岁,他若起兵反叛,吴三桂最多也就给他一个亲王爵位。如今,康熙已经给他亲王爵位,他何必做个逆臣呢?于是,尚可喜发誓绝不反叛,并且出兵对抗吴三桂,在广州,尚可喜牵制了吴三桂近10万兵力不能北上,让吴三桂非常头疼。最后,吴三桂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离间尚可喜父子。

吴三桂知道尚之信早对父亲不满,而且,将来平南王爵位也不会落到尚之信的身上,于是派人秘密联系尚之信,许诺他:若吴三桂称帝,封尚之信为平南王,让他镇守广东,世袭罔替。尚之信非常激动,他劝父亲尚可喜反叛,尚可喜不同意,还骂他是逆子。尚之信走投无路,只得秘密筹备发动“兵谏”。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描述的那一幕。

尚之信二次反叛,八次抗旨为的是什么?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当时,尚之信和心腹将领趁夜秘密包围平南王府,逼父亲交出平南王印信,软禁父亲,夺取平南王府的指挥权。然后,尚之信以平南王府的名义,宣布归顺吴三桂,讨伐清朝。消息一出,举国哗然。康熙帝大惊,吴三桂则喜不自胜。尚可喜被儿子软禁8个月后,死于寓所。

三、二次反叛,八次抗旨。

尚之信归顺吴三桂后,发现现实和理想差距巨大,吴三桂不仅要派人入驻广州,干涉平南王府的内务,还向尚之信索要军饷。之后,甘肃的王辅臣、福建的耿精忠先后被康熙招降,尚之信觉得清朝的优势更大,于是派人秘密联系清朝,请求归降。康熙当时正是用人之际,便答应了尚之信的请求。为了让尚之信为清朝卖命,康熙还承诺尚之信:允许其袭承平南王爵位。

其实,尚之信当时投降吴三桂,只不过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当这种利益不符合预期时,他就会再次叛变。康熙也知道尚之信的心思,因此,康熙只能先许诺尚之信许多好处,包括让他袭承平南王爵位等。但在内心深处,康熙是极其不信任尚之信的。接下来,尚之信就开启了他八次抗旨的记录。

之一次抗旨:

康熙十六年六月,康熙和吴三桂鏖战,战况焦灼,康熙下旨给尚之信,命令他率部进攻湖南叛军,尚之信却打算坐山观虎斗。他对康熙说:“潮州叛军尚未平定,不便舍近求远。”

第二次抗旨:

七月,吴三桂大举攻占湖南永兴、郴州等地,邵州告急,康熙下旨让尚之信率军支援邵州,尚之信还是不去。

第三次、四次抗旨:

尚之信二次反叛,八次抗旨为的是什么?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七月末,邵州已经到了绝路,康熙下了两道圣旨,要求尚之信驰援邵州,尚之信回复:“台湾刘国轩出兵占领惠州,广东百姓人心惶惶,我誓平此贼”。康熙的两道圣旨,他置若罔闻。

第五次抗旨:

到了秋天,吴三桂部将吴世琮占领广西,康熙派傅弘烈收复广西,因傅弘烈兵力不够,康熙命尚之信调广州三千兵力支援傅弘烈,尚之信拖延不从。

第六次抗旨:

广西战况好转,康熙命尚之信亲率大军进取湖南宜章。尚之信说自己刚在惠州取得大捷,大军急需休整,拒绝接旨。

第七次抗旨:

康熙十七年春天,吴三桂调集大军重新夺取广西,广西危急,康熙下旨让尚之信出兵策应清军。尚之信以“高、雷、廉三郡初定”为由,拒绝前往。

第八次抗旨:

当年三月,康熙严令尚之信立即参加广西会战,并令他筹集20万两军饷。尚之信拖延了20多天才开拔,在路上又磨蹭20多天,等他到达战场,战争已经接近尾声,这是变相抗旨。

在康熙一朝,能够连续八次抗旨的人,史书仅记载尚之信一人。康熙帝虽然早有杀尚之信之心,但当时正值三藩之乱的关键时刻,若杀尚之信,广州兵力必反,到时候还要分兵应对。康熙之所以一味隐忍,是因为他要稳住尚之信,只要尚之信不反叛,抗旨的后果康熙还能接受。但等大局已定时,尚之信的末日就到了。

尚之信二次反叛,八次抗旨为的是什么?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四、隐忍四年,终于赐死。

从康熙十七年开始,吴三桂病逝,战局发生本质的变化,康熙开始全面进攻,到了康熙十九年,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苦守昆明,败局已定,康熙终于不再忍耐,他要着手解决尚之信这个 *** 烦。

康熙十九年三月初六,康熙秘密给尚之信的两位副将张永祥、张士选下令,让他们配合朝廷惩办叛贼。后来,康熙派刑部侍郎宜昌阿亲自带兵进入广州,设计诱捕尚之信。到了闰八月,尚之信被押往北京。康熙没有见尚之信,也没有审判,只是对外宣布“尚之信为人残暴跋扈,反复无常,屡次抗旨,赐死。”

尚之信被赐死后,他的四位弟弟因直接参与当年的广州兵变被株连。其他31位弟弟则没有被牵连。其二弟尚之孝袭承平南王爵位,撤藩后,授平南大将军,官至一品。

从康熙十五年尚之信重新归降清朝,到康熙十九年,这4年间,尚之信八次违抗康熙的圣旨,康熙终于出了这口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2/35712.html

“尚之信二次反叛,八次抗旨为的是什么?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的相关文章

尉迟炽繁: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

尉迟炽繁: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

尉迟炽繁(北史为尉迟繁炽)(566年-595年),京兆郡长安县人,周宣帝宇文赟皇后,蜀国公尉迟迥孙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嫁给西阳郡公宇文温。得到周宣帝宇文赟垂青,召为长贵妃。大象二年,册立为天左大皇后。北周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法号华首。隋朝开皇十五年,逝世,时年...

玄武门之变时,李元吉为何没能成功射杀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时,李元吉为何没能成功射杀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记载,李世民到李渊那里,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与李渊的那些嫔妃们有苟且淫乱的事情,致使李渊大为生气,命令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三人,第二天去宫中对质,并且还找了一帮大臣“当裁判”。因此,第二天李...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刘备手稿中传出赵云是女儿身 这件事情是真的假的

刘备手稿中传出赵云是女儿身 这件事情是真的假的

还不知道:刘备手稿出土,昔日三国名将赵云竟被说成是女儿身?究竟是真是假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曾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然而...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董袭负责守卫濡须口,阻挡曹军来犯。结果吴军在夜晚遇到风暴,战船有倾覆的危险,董袭明知乘船会沉没,但拒绝逃跑,结果落入长江淹死。为何董袭宁愿翻船被淹死,也不弃船逃命呢一,追随孙策...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 宋代诗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张先是乌程人,出生于北宋建国三十年。那是个好时代哟,读书人最受欢迎,文人最被受尊重,据说犯了该杀头的重罪,也可以刀下留人。那个时代开启了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张先的家境比较贫困,父亲张维被迫放弃求仕之路,...

欧阳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才华如何?

欧阳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才华如何?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四岁时父亲病逝后,欧阳修与母亲寄居在随州叔叔家。叔叔家经济窘迫,童年的成长环境十分艰苦。欧阳修自幼好学,家中没有什么藏书,就到别人家借书来抄,常常书还没抄完,已经基本能背诵了。叔叔安...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来敏(165年—261年),字敬达,义阳新野人,东汉太中大夫来歙之后,司空来艳之子,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逢董卓之乱,来敏跟随姐夫黄琬到荆州避难,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来敏又与姐姐来氏入蜀,被刘璋引为宾客。来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左氏春秋》。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